多媒体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8-19

    摘 要: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代写,我们设计了一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手段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通过合作式、探索式、自主式的互动教学,全面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大学英语阅读课;建构主义理论

    信息技术在中的运用,特别是多媒体技术进入教育教学领域,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它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网络辅助英语阅读可以给学生最大程度的自主,更加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符合时代的要求。
  
  一、阅读教学现状及新模式的提出
  
  1.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我国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传统的外语阅读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一进课堂,就让学生阅读文章,然后教师对课文做简短的背景知识的介绍,讲解课文,分析文章结构、段落大意,解释重点词、词组及语法结构,分析长句子等。教具也只限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课堂上以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为主,即便有检测阅读理解效果的提问或讨论,也往往流于形式,或是局限于教师与个别学生的相互“应和”上,大多数学生在阅读课上只是“听众”,形成了“老师代替学生读”的现象。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激活和调动学生头脑中己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图式,即难以调动己存在于学生大脑中的知识,因而,也就难以培养学生外语输出的能力。
  以齐齐哈尔大学为例,英语专业在大一、大二阶段开设泛读课,每周仅为2学时。教材采用吉林音像出版社的《新编综合英语阅读教程》(2002),规定每课有两篇阅读文章,两篇的阅读量不超过2000个单词。泛读应该是广泛的阅读,但传统的课程设置却名不副实,在课内学时及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没有体现出“泛”的概念。
  2.新模式的提出
  多媒体辅助外语阅读教学以图式理论为依据,在背景知识输入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获得多种形式的文化导入,从而刺激学生已有的图式,进而帮助学生更容易地学好目的语。多媒体网络将文字、声音、图形、视频等集中在一起,使信息表现为图、文、声并茂,将学习材料被动单一的形式转化成主动、直观的形式,提供大量的情景素材。调查显示,学生仅靠听可以记住全部信息的15%,仅靠看可以记住全部信息的25%,而视听结合可记住全部信息的64%。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情景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多媒体播放目的语国家的录像、电影,介绍目的语国家的歌曲等形式进行相应的背景导入,使学生在真实、、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多感官地接受文化信息的刺激,学习和领会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信息,分析和对照目的语国家的语言和本国语言的差异,进而更好地培养所学外语的应用能力。网络技术的则给学生提供了浩如烟海的种种资源,网上以多媒体形式储存的、能用来为外语教学服务的语言材料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充分体现了泛读教学的“泛”字的含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结合自身的条件,阅读相关并感兴趣的目的语的信息材料,并逐渐形成目的语的文化意识,从而进一步学好外语和外族文化,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
  
  二、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是多媒体外语教学模式重要的理论基础。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实施和推行提供了很好的环境,而二者的融合给外语教学带来了无限希望。上世纪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起推波助澜作用,并将它直接与人的学习联系起来的最著名的学者要属杜威、皮亚杰和维果茨基三人。
  1.杜威的理论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J,Deasy)对建构主义思想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杜威把经验看做现实世界的基础,他将立足于“行动”的学习与不确定情境中的探索联系在一起,断言,正是情境内在的独特的、积极的不确定性,才能引发学习者的探索。杜威同时进一步指出,这些情境必须发生于一定的社会背景中,学习者在其中才能创建学习共同体,并在该共同体中一起建构他们的知识。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J.PiaSet)反对行为主义把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看做单向关系的说法,他认为应该是双向关系,认为刺激是被纳入同化结构而引起反应的。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识发展。他认为,儿童不是只能被动地等待着环境刺激影响和塑造的生物体,而是刺激的主动寻求者、环境的主动探索者,他们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对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认识结构得到发展。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建构思想发展起来的认知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儿童自身进行探索、发现和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个人经验、不断重构个人的理解和知识的过程。同时,认知建构主义也并不否认社会性交互作用的重要性。
  3.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观”
  杰出的心家维果茨基(Levs.Vygotskian)有关人的心理发展的研究对于理解建构主义也是十分重要的。他从历史文化学的角度,主张研究人的意识的形成与心理的发展应从历史的观点出发,在社会环境之中、在与环境作用的相互联系之中进行,并提出人所特有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它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维果茨基强调学习应该是一种社会性、交互性的协作(collaboration)学习。
  

  三、阅读教学设计
  
  1.多媒体课件制作
  多媒体电化教学的引入是外语教学的必然的趋势。它不仅有利于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倡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性的交互模式,而且能够处理和展示多种信息形式,是一种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模式。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够演示出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以及视频剪辑等多媒体元素于一体的效果,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英语阅读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
  按照Skehan(1999)的观点,采用任务型教学中的前任务(pre-task),就是在新课习学之前,老师要给学生设计一些任务让学生去完成,通过完成任务,使学生通过自学掌握课文内容。以圣经的故事这个单元为例,任务如下:
  (1)Where did Jesus live?
  (2)Who were Jewish enemy?
  (3)Who carded out the mission to followers after Jesus died?
  (4)Who were the first among all people to recognize the existence of One Single God?
  (5)What happened from the first day to the seventh day during the creation?
  (6)What did Cain and Abel offer to Jehovah?
  以上的内容通过PowerPoint用动画的效果及搭配带颜色的字展示给学生,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在多媒体环境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语言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在学习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采用合作(Cooperation)方式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机的特性正有助于合作性学习。目前在多媒体中,常用的合作方式有竞争、协同和工作伙伴等多种不同形式。
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小组成员在各自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作学习去完成诸如文章的结构、体裁、写作手法等学习任务。在小组中学习者围绕当前学习的主题讨论交流,形成各自的判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相互分享各自的想法,相互答疑、争辩和评价,相互合作解决各种问题。这样,多媒体就将个别化学习、集体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巧妙地结合起来。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监督者、协调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教师也可以把难以理解的段落分别分给各个小组讨论,然后由各个小组的组长出面与其他各组进行信息交流。各组之间的交流必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希望更详细了解其他小组的阅读信息,因此这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种形式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独创性和主动性,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在“泛”的基础上自觉地去“读”。
  3.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后学习
  英语阅读教学一周两课时,远远满足不了泛读的需要,因此,学生课后需要上网来完成阅读教学的后续活动。选一篇与课文相关的文章,给学生设计一些题,如正误判断题、简答题、最佳选择题等,以检查他们的阅读效果。也可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为学生搜集各方面最新的阅读材料,然后由学生自己选择具体的阅读篇目,这样可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了确保阅读量,可要求学生每读一篇文章作一个小结发送给老师。另外网上有些题难易程度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选一些题让学生做,每周四篇,放在个人网页上让学生课后自己练习。学生可以在电脑上直接完成练习,并适时得到客观性题目的答案反馈,主观性题目也可参照有关答案。
  
  四、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
  
  多媒体英语教学是一个新兴教学领域,发展很快,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已是大势所趋。但在目前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在多媒体外语教学中,虽也存在一定的师生、生生交流,但仍缺乏传统英语课堂中丰富的师生情感交流。学生可能会沉浸于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中,获取了信息,却忘了学习任务,没有把信息最终处理、加工成自己的或小组的见解。多媒体阅读教学模式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实际操作中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目标、学习者的特点等多种因素,结合实际来进行。它不是对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完全否定,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取长补短,结合进行。教师如能发扬传统教学的优点,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中的先进教学思想,就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
  
  [1]Warschauer M and healey D.Computers and Language Learning:An overievw[J].Language Teaching,1998(31):57~71.
  [2]Warschauer M and Ken R.(eds).Network-based Language Teaching:Concept and Practic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3]华欣.多媒体网络综合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J].外语电化教学,2003(10):22~25.
  [4]胡隆.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多媒体和网络的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杨志亭.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高级英语教学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06(6):57~60.
  [6]郑玉琪.英语阅读网络课程的设计、实践与评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2):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