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英语教学成功不可或缺的手段
摘要:提问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就课堂提问的目的及意义、课堂提问的种类、课堂提问的技巧以及课堂问题回答评价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记忆;理解;应用
当前,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目前高中教学班班额大,学生程度差别悬殊,加大了教师在课堂中提问的难度。提问多了,课堂纪律难于驾驭;提问少了,师生之间很难沟通,教师难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问难了,差的学生不适应,更易造成学生的两极分化;提问过于简单,则没有了价值。有的教师就干脆不问了。
其实,不论班大班小,提问是不可或缺的,是有技巧的。英语教学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问。
一、课堂提问的目的和意义
教师提问的首要目的在于鼓励和引导学生由认识的现实阶段向潜在阶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是师生之间课堂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是一种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活学生的想象、唤醒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行动。
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套循序渐进的问题。上课时充分发挥问答法的优越性,把英语课堂变成活泼、有问有答的场所,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问题的种类
外语教学中主要有五类问题:
1. 记忆类问题
又称知识类问题,这类问题简单机械,答案是课文里现成的,学生只要记住所学内容,便可将答案与问题对上号。
2.理解类问题
这类问题要求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加以综述。这类问题的答案是分散或是暗含在课文里的。
3.应用类问题
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新的情况下迁移应用。
4.创造性问题
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综合分辨,作出创造性的回答。
5.评价类问题
这类问题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对不同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以上五类问题中,前两类比较简单,属较低级的问题,后三类问题比较复杂,学生必须开动脑筋,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类,才能作答。这要求教师设问必须有技巧。
那么,课堂上应该如何设问、提问呢?
三、课堂设问的技巧
1.设问目的要明确
设问要紧紧围绕大纲、教材的要求,以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要为依据。要明确解决什么问题。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后,不仅能理解所涉及的学习内容,而且还能唤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2.设问要有层次性
设问应当是递进式的、有节奏的、前后衔接、相互呼应和逐步深化的。我们就可以根据以上五种问题的分类来处理。
3.设问要有启迪性
运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利用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体验,启迪学生,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引起学生的初步思考再层层递进,牵引学生的好奇心及思考能力,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获取新知识。
4. 设问要有适应性
设问应该面对全体学生。所以课堂提问应设计以中等或中上等学生为主,兼顾优、差生。因为课堂提问时,中等生回答的机会多一些。为了适合优、差生的特殊需要,在此基础上可将某些问题分层次,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四、提问的策略和技巧
有效的提问技巧能使学生作出迅速的、相关的、完整的回答。
1.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教师在讲解中应随时注意学生注意力和情绪的变化,适当地插入提问,可有效控制学生注意力,既起到锻炼学生思维与听说能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根据提问的时间与作用可分为:
?导入式提问:可吸引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讲解式提问:可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深入思考。
?
复习式提问:可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2.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
?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驾驭学生思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可通过单个回答、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等形式,交叉变化,增强趣味性,提高提问效果。
3.提问的
提问要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为下一步提问打下坚实的基础;要给予每个学生均等的回答机会,尽量照顾多数学生,兼顾少数学生,有效提高课堂活动的密度和广度;尽量用幻灯片、投影仪、实物或简笔画等较直观、形象的提问法,可使抽象事物具体化,避免空洞无味;可与学生交换角色,让他们大胆设问,教师回答或其他学生回答;可使学生认真学习、独立思考,不断归纳,把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真正使英语成为交流性语言。
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不能给出答案或只给出了部分回答时,教师应帮助、诱导他们找到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这么做:?
(1)停顿、鼓励、提示。教师应该耐心等待,用一个手势,语言暗示,或鼓励的话语。然后做出进一步提示,学生的回答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答案。?
(2)重新措词。如果学生未能听懂问题,就用一种他们能够懂得的形式重新措词,教师不能因学生误解问题而批评他们。?
(3)补充提问,提供补充信息源。补充提问是一种探究形式,进一步提问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原问题,给出更综合的回答。
(4) 转向。如果一个学生在鼓励、帮助后仍感到问题困难,这时应该召唤另一个学生帮助回答,不能挫败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总之,要让学生们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
五、对课堂问题评答的技巧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当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呢?总的来说,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回答作出积极的反应。
1.对好的回答,就用最简洁的语言如:Very good/ Well done/ excellent/ That's a very good answer等,给学生一种成功感,一种他们正在自我实现的情感。
2.对于学生部分正确的回答应首先肯定其正确部分,然后指出不正确部分。既不应当全盘肯定,也不应当全盘否定。可说:The first part of your answer is correct, but …/ That's almost right. Can you now…?/ Good, but there's a small error…等。
3.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切忌讽刺、挖苦、厉声指责甚至使其难堪,也不能消极地给予否定。应该鼓励其所做的努力,表扬其敢于回答的精神,然后再启发他作出正确回答。
4.如果学生的回答各有其道理,导致争论不休。教师应肯定双方合理的部分使争论适可而止,并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5.有时学生的回答出乎教师预料,一时无法判断其正确与否,教师应实事求是对学生说明,下次再给予答复。教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不仅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相反,会得到学生的尊敬。
教学实践表明,采用问答法的课堂常常生动活泼,学生精力集中,积极主动,效果明显。因此,教师只要在进行课堂提问设计时关注技巧,对不同的提问技能勤加练习,不断实践,不断完善。这必定能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结果,也把课堂变为了学生主动进取、施展才华、走向成功学习之路的场所。
:
[1]王曾选.中学教学法[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2]章兼中.外语学[M].浙江省: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平克红.外语学习,词汇为本[J].中小学外语教学,1999(11).
[4]宴红.快乐学英语[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6).
Abstract: Question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 English communicative ability. This paper throws lights on the objectives and meanings of classroom questioning, types of classroom questioning, skills for classroom questioning and skills for assessing answering.
Key words: memory; understanding; 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