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学生情商培养的几点思考
摘要:情商是心理素质的核心部分。有意识地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情商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全新课题。本文探讨了情商的内涵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商。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商;培养
一、提出问题
随着社会生活信息化和全球化,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是21世纪教育的主要任务,而学生美好、积极的情感,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则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情感教育”已倍受社会广泛关注,与此相对应,情感智商,即“情商”的研究引起了教育界和心界的极大兴趣。情商是心理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竞争、发展的重要能力。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提高其智力水平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情商,也就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全新课题。
二、情商的基本内涵
情商(Emotion Quotient缩写为EQ),也叫情感知商,它是相对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缩写为IQ)而言的心理学概念。它反应的是一个人把握和控制自己情绪,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驶,承受外界压力的能力,不断激励自己和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的范畴。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萨络维(Peter Salvoey)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JohnD·Mayer)教授首先提出“情感智商”这一概念。1995年,美国心理学博士戈尔曼(Daniel Coleman)继承了萨洛维和梅耶的观点,把情感概括为五方面的能力:认识自我情绪的能力;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情绪的能力;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现代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与否,20%取决于智商,而80%取决于情商。一个人的成功,除了具有较高的智商外,其所拥有的乐观积极的人生观,坚忍不拔的毅力,良好的压力调适技巧和人际关系,以及是否有进取心、自信心、恒心等良好的意志、性格和心理品质都是不可缺乏的成功要素。而这些成功的要素基本上都属于情商的范畴。戈曼教授提出这样的结论:“平庸之辈往往由于人格的缺陷,而非智力平庸”。上述对情商概念的分析和介绍,使我们对情商与智商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首先,智商不能代替情商。当代的家庭教育往往重视孩子智力的投资与开发,甚至认为智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孩子的一切,把智商看作孩子成才的唯一条件,过分关注孩子的智力开发,往往忽视了孩子的“信心”、“乐观”、“毅力”、“兴趣”、“与人合作”等非智力范畴的情商对孩子学习的巨大影响。大量事实表明:智商高只能为学习提供良好的智力条件、并不等于能学好知识,智商是一种潜在的能力,这种潜能发挥得如何还要看他的情商能力,许多孩子在孩提时代被认为智商的“神童”,长大后并不一定成才。同样道理,许多显赫的大家,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等,他们的智商也只不过是中等水平。所以,人的智力很难改变,但人的情商可以通过在漫长的生活学习岁月中得到培养和造就,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不断得以提高。
其次,情商是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竞争、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是学生获得成功人生的重要因素。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在学校中学习成绩平平,但在各项活动中比较活跃的一些学习,走向社会后往往出类拔萃,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情商高于一等。
再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智商与情商之关并不是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是人的智能的两个侧面。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最终走向成功的人生。
目前,情商的教育和训练已作为一项全新的任务,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情商的培养和训练,是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三、情商因素与语言学习的相互关系
所谓情商因素通常指人的乐观信心、兴趣、毅力、动机、思维、情绪、态度、与人使用等心理状态,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情商因素、情感态度与语言学习和学生本身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情商因素与语言学习不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学习的效果还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情商因素的影响。教育家布卢姆认为:“一个带着积极性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比那些缺乏情感、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大量研究发现,具有乐观向上和活泼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学生学习得参与语言学习活动,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坚强的意志品质、坚实的自信心、大胆的实践精神,有助于学习内容的吸收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克服语言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相反,当学生出现烦躁、紧张、胆怯、厌倦、过度焦虚、缺泛学习动机等消极情绪时,人脑的语言学习机制就会对语言材料进行过滤,则会影响学生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学生消极情绪越重,情感过滤的量就越大,语言的输入效率就越低,学习的效果就越差。在现实生活中,语言较差的学生大多并非智力水平低,而是缺少动力、信心、兴趣,或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言的功能之一是沟通思想感情、促进人际交往。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是情商发展的集中体现,实质就是解读他人情绪的。因此,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往,正确运用情感态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过程。
基础教育阶段是青少年积极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就是关注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不能过于强调学生的智力发展而忽视了情感培养,造成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情感空白,只有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
情感是影响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情感能够激发出浓厚的兴趣,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通过语言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把情感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英语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过程,英语言就要努力促使学生智、能、情、趣均衡发展,全面发展。
(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商教育无处不在
1.教态表情
教师的教态要自然、适度、得体、教师的表情应让学生感到既真挚谦虚,又严肃亲切,教师亲切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肢体语言,一经化作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教师应以高尚的人格赢得学生,以渊博的学识征服学生。
2.语言传情
教师的语言应坚定自信、严谨简洁、表情并茂、铿锵有力,引导学生去体验情景,感知形象,从而促进学生对教师所教内容的吸收和掌握。
“亲其师、信其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晓知以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操;通过“动之以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的求知欲望,通过“导之以学”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获得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动之以成”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决心和恒心,战胜学习上的困难,走向成功。
4.评价激情
在课堂评价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树立“我能行”的信念,而肯定性评价则是最好的激励词,学生回答正确,给予鼓励和肯定,如答错了,不要表现出失望,更不要责骂、挖苦、讽刺学生,而要给他们足够的信任和宽慰:“Would you like to think it over?/work hard, and I’m sur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 you have my complete confidence / Better then last time .”从而使学生重拾信心。
(二)创设情境,把情感和培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学生学习脱离不了外部环境。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创造情景的手段。Internet的广泛使用,使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信息渠道剪辑、下载和制作一些生活动泼、图文并茂、内容健康、情趣高雅的语言材料和真实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E-mail可实现相互答疑,也可用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发送贺卡、信件送去节日祝福,加强情感沟通,还可特别选用一些名言、谚语、习语等,迁移学生的积极情感。
(三)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与他人合作共事的素质和能力。学会与人同心协作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是情商教育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组织学生运用pair work, group work和team work等方式进行合作学习,“角色扮演”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还可组织词汇比赛、朗读比赛、阅读比赛、结合课文内容的排演课本剧、校园广播站播放英语小故事等方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使之呈现出生生互动、人人参与的生动局面。
五、结束语
总之,我们应充分认识情感因素在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中的巨大作用。教师充分利用学科教学的主渠道,大力加强情商教育和培养,不仅可帮助学生填补情感和社会技能不足,还能使学生面对社会压力,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竞争,敢于挑战,把学生培养成有责任感、有爱心、有能力的新一代高素质人才。
:
[1]刘琦辉.试论英语教学中学生情商的培养[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3).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Abstract: Emotion quotient is the core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Consciously cultivating, training and improving students’ emotion quotient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content and new issue in school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aning of emotion quotient and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emotion quotient in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 English teaching; emotion quotient; culti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