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技术标准化建设问题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2-14
       3  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技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
        纵观GATT/WTO的历史,不难发现:GATT成立之初所奉行的不歧视原则(Non-discrimination principle)并没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公平的贸易结果,1958年的GATT专家组的报告指出,对初级产品的依赖和市场问题和现存的规则和公约对发展中国家十分不利。经济学家劳尔·普雷比克研究也表明:发展中国家,如拉美国家,不得不为较少的回报出售越来越多的货物。例如,温州打火机产量已经达到每年5.5亿只,其中一半出口欧盟。欧盟打火机CR法案和ENISO9994(2002年版)安全标准的提出就是针对温州打火机的出口。从温州烟具协会提供的资料来看,温州现有600多家打火机企业一直沿用1994年的安全标准,至少有2/3的企业达不到ENISO9994:2002安全标准,每年的出口量降低一半。
        严格复杂的标准和歧视性达标不仅严重损伤自由贸易,而且一旦纠纷出现,WTO的争端解决机制(DSU)缺陷是程序繁杂,使WTO成为大国主导操纵纠纷解决,利用争端解决机制程序之便,拖延时间,采取实用主义,让对方失去机遇和市场。首先,诉讼成本较高,须聘请精明强干的法学者,了解WTO的规则和对争端解决机制的可能的期望进行预测。其次,诉讼时间长,在GATT历史上,有的争端解决拖延时间长达5年。最后,即使胜诉,在发达国家不承担义务时,发展中国家难以采取有效的手段,难以抵偿发达国家不承担义务所造成的损失。
        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有近90%的食品和土畜产品出口企业受到国际技术贸易壁垒的限制,食品安全问题正在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和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4  积极应对,加快我国技术标准化建设
        目前,我国技术标准与国外具有明显差距并且技术标准水平落后,在采用国际标准方面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在高技术产业领域,除了在中文编码、VCD和第三代移动通信领域有少量标准被纳入国际标准外,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被动地执行国外提出的标准,受制于人。针对中国的关税贸易技术壁垒在逐渐增多,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尽早采取相应的对策,大力推行对外贸易工作中的标准化特别是国际标准化战略,是跨越技术壁垒的有效措施。
        4.1 认真研究和积极推广使用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是世界各国协调的产物,它反映了国际上普遍达到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代表着一定的质量水平,得到各国的认同,成为国际级别上的协调标准和处理贸易纠纷的重要基础。国际标准有取代国家标准的趋势,因此采用国际标准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条件。另外,建立标准预警机制,不断追踪国外先进标准和先进的技术成果,及时研究、搜集各国技术限制法规和技术标准,积极地推广采用国际标准,能够及时了解国际先进技术,提供技术改造的方向和目标,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从而达到改善商品质量目的,从长远来看,这才是突破技术壁垒的根本途径。
        4.2 要主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工作  在目前的国际上所采用的国际标准有很多都是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或者是发达国家的大企业的企业标准转化而来的,充分地反映了发达国家的利益,这显然不利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因此,积极主动地参加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活动,不仅能让我们跟踪国际标准动态,而且还能使国际标准充分反映我们的意见和合理要求,扩大我国的影响。对我国国内的先进标准,也应积极地向国际组织推荐,争取纳入国际标准。只有这样变被动为主动,才有利于我们突破技术壁垒的限制,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
        4.3 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工作  开展国际认证是一项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标准化工作。按照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一国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需要获得“白色通行证”—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绿色通行证”—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认证。通过国际认证的企业和产品,意味着在国内外有良好的企业信誉,相当于获得了进入别国市场的“钥匙”,成为国际市场免检产品,其市场力不言而喻。因此,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工作,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从而增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5  结论
        在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努力保护和追求本国本民族利益的最大化是每个经济体的最终目的,充分合理利用GATT/WTO规则是达到目的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设立和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关键在于提升技术标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强技术标准化建设,才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有利位置。
参考文献:
[1]杜奇华.国际技术贸易.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2]吴林海.贸易与技术标准国际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12月.
[3]中共河南省委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WTO与中国与河南.豫内资新出发通字[2002]31号.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