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CBE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韦霞,陈蓉 时间:2013-02-14
    3.综合能力模块
  这一模块以实际或模拟实际对象为背景,采用校内(实验室)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培养学生在更真实的职业环境下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术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以形成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外贸模拟综合实验主要利用外贸模拟教学软件来完成,使学生对全部所学课程进行一次集中操练,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该实验以外贸企业的基本过程为主线,设置国际贸易环境的全景仿真,学生分别担任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银行等不同的角色,从而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体会客户、供应商、银行和政府机构的互动关系,强化主要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达到在实践中学习的目的。
  EPR沙盘模拟实验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全方位展现和模拟体验不同的岗位,使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营销策划、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完成知识到技能的转化,参悟科学的管理规律,训练管理技能,提升管理能力,培养团队精神,树立共赢理念,磨炼商业决策敏感度,提升决策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毕业实习是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现场实习,全面熟悉进出口业务流程,系统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外贸活动中。通过毕业实习,能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的一些具体问题。
  毕业论文是实践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性训练,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毕业论文的撰写必须和毕业实习联系起来,结合实际选题,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外贸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个人的观点。
  四、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保障
  (一)建立高水平的实践课程教师队伍
  配备一支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搞好实践教学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学生实践能力得以提高的重要保证。但是,就各高校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老教师还是青年教师,普遍都比较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经验,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因此不能很好地开展实践教学。针对这个问题,一是要注重人才的引进,特别是要引进“实践型”而不是“证书型”的双师型教师;二是要注重对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与企业合作,要求教师每个假期去企业实习,参加不同岗位的短期培训,不断提高和积累实践经验。
  (二)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要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近年来,我国外贸企业的数量不断增长,但规模普遍较小,从客观上看单个企业并不具备接受大量学生实习的能力。同时由于学生给外贸企业带来收益的能力暂时欠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外贸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意愿明显不足。此外,贸易谈判及营销策略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企业出于保守商业秘密的需要,重要的外贸业务一般也不让学生参与。基于这些因素,很多高校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校外实践基地。因此,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学校自身要努力探索“互利互惠”的合作方式,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为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使企业在合作中得到实质性的好处。此外,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立法来促进校企合作。
  (三)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有一系列规章制度作为保障,使实践教学得到全过程的管理和监控。一方面要完善各类教学文件,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指导书、实习报告、实践记录、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体系等。另一方面对实践教学实施全过程管理,如建立督导随机听课检查制度,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质量及教学纪律等进行检查;教研室详细了解、检查和掌握实践教学的运行进展情况;建立信息反馈制度,以问卷、调研等形式,收集企业、学生、指导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及意见,对后续实践教学提出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1]司淑梅.应用型本科教学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2]邹忠全.CAFTA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东南亚纵横,2007(10).
  [3]黄冬梅.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J].现代企业教育,2008(4).
  [4]徐晓玲.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创新[J].商业时代,2009(26).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