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工问题与二元经济结构恶性循环累积的效应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任认 时间:2013-02-14
  衡量制度变迁的程度时,必须注意到,中国工业化成果就镶嵌在经济体制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因此,制度变迁的实质就是经济市场化。这样,纳入本文计量的制度变迁变量表示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制度模式的变革。本文采用金玉国(2001)学者的计量模式计算制度变迁度:
(4)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X4
  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GDP份额与劳动力份额之比)反映着农业所占有劳动力的数目。比较劳动生产率水平直接决定了农业吸收剩余劳动的能力和能够供养的农村人口,同时体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此外,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也从侧面体现了部门间技术的差异、劳动者接受培训、学习、教育等福利待遇的差异,是农民工问题的表现之一。
  3、数据收集 (用EXCEL计算1978——2008年相关数据)
  (二)模型假设与建立
  1、模型假设
  (1)假设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为0,劳动力具有完全供给弹性(W.A.Lewis,1954),这样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更准确的衡量农民工的数量。
  (2)假设不存在隐性劳动生产力,这样只要是剩余劳动力,都有进入城市的欲望。
  将二元对比系数Y作为被解释变量;其他统计变量X为解释变量。
  2、模型建立
  基于本文只需证明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民工问题的对立关系,因此采用线性模型。假设被解释变量Y是解释变量X1、X2、X3、X4的线性函数,可表示为多元总体线性回归模型:
   (1)
  其中,Y=二元对比系数;X1=城乡收入比;X2=农村剩余劳动力率;
  X3=制度变迁程度;X4=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三)回归方程
  对上述回归模型双方作期望,描述被解释变量Y是解释变量X1、X2、X3、X4之间线性关系的方程即为回归方程:
   (2)
  以式2为回归方程,根据统计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方程回归。可得如下回归表:
  可得Y = 0.2936 - 0.0513*X11 - 0.1695*X2 + 0.00345*X33 + 0.00267*X4 (12.29) (-4.39) (-4.53) (5.02) (1.85)
   DW=1.773
  根据上述数据,判定数据R^2>0.9,说明解释变量Xn对被解释变量Y的解释程度较高,总体的线性相关关系较显著;由F=67.665>2.74可知,整个回归方程显著性较强。但是,X4的t值并不明显,对其进行T检验,虑到变量X4对二元相关指数的现实意义,因此置于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得t=1.85>,X4保留,回归方程各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具有显著性。
  对回归方程进行white异方差检验,得
  
  则即拒绝原假设,则回归模型在white检验下显示,并不存在异方差。
  因此,总体方程回归显著、拟合优度较好,不存在自相关与异方差。
  (四)回归方程的经济意义
  (1)二元经济转化程度由二元对比系数表示,当系数小时,两个结构元的关系恶化;当系数大时,二元差距缩减。
  (2)城乡收入比、农民工数量与二元对比系数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当收入对比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时,二元对比系数小,意味着二元经济结构差距拉大;反之,收入差距小、农民工少时,二元差距缩小。
  (3)制度成本、劳动生产率与二元对比系数呈正向关系。当农民工增多带来制度转变的成本增大时(表现在制度变迁减缓),二元对比系数减小,结构恶化;当比较劳动生产率减小,意味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时,二元对比系数同样减小。
  由此可知,与农民工问题密切相关的几个变量,在解释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化时,无一不表现出矛盾、对立的局面。在农民工规模增大的同时,城乡收入拉大、制度变迁的成本增加、农业生产水平发展缓慢,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却愈加深化。
  三、恶性循环累积关系的效应分析
  民主权利边缘化、劳动权益缺失化、工资增长冻结化、社会制度僵硬化,就是农民工目前面临的最大尴尬。尚不能满足农民工的基本需求,又怎能在促进农村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等问题上对农民工要求更多?社会福利的不均衡分配极大的抑制了农民工的发展,成为二元经济转化与农民工关系恶化的导火索,这种明显的恶性循环累计关系产生了严重的经济社会影响。
  (一)对立关系的累积加重二元经济结构
  1、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化
  尽管农民工在城市获得的工资仅仅等同于能养活自身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但这种廉价工资对于农业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的农民来说,是实现增收的最佳渠道,于是农业劳动力不断输送到城市,化身“农民工”。对立关系的循环累积使原来的劳动力市场发生新的分化。在农村,农民劳动者与乡镇企业工人并存;在城市,以农民工为形式的劳动者与城市传统工人劳动者并存。这种劳动力市场的分化,为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奠定了基础。
  2、地域空间发展不平衡
  对比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1957)的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很容易分析到“恶性循环累积关系”其实就是动态的制度变迁中,“回拨效应”远远超过了“扩散效应”,从而造成了地域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局面,加重了二元经济结构的程度。
  (二)劳动力市场分化的累积诱发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滞后
  为了在劳动力市场中争取有利的竞争优势,农村中出类拔萃的劳动力忍受着城市里工资低、无合同、无保障的恶劣条件,而留守农村的只是古稀与幼小。这种由于无法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造成的劳动力质量上的差异,形成了城乡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巨大差别。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