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固定资产转资滞后的几点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潘多军 时间:2013-02-14

  摘 要:本文通过对固定资产转资滞后原因的分析,提出若干建议。

  固定资产转资是企业基本建设由竣工转入到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使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折旧费的提取、企业日常成本核算和经营效益的确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诸多原因,企业固定资产转资却常常滞后。

  一、固定资产转资滞后的分析

  (一)领导不重视转资工作、相关人员参与力度不够

  1、目前作为工程项目责任人主要精力集中在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控制上,对固定资产转资只认为是造价和财务人员的事。当生产装置建设完成,按设计要求投料试车产出合格产品,即认为工作职责已经完成,甚至将项目建设期相关人员调离原岗位。

  (二)工程项目竣工决算滞后

  根据《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竣工后3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没有按时完成,主要原因如下:

  1、企业忽视在工程建设中各项资料的收集,造成在编制竣工财务决算中由于资料不全而无法编制竣工财务说明书或说明书内容不完善。

  2、施工单位工程结算缓慢。外部施工单位流动性强,工地现场资料整编和结算人员较少,而且身兼数职、变动频繁,不能及时整编和交付结算资料,如果工程被转包或分包或者已完工项目预计结算收入扣除进度款、备料款、质保金后回款不多时,情况就更为严重。

  3、工程竣工验收时间较长。一般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在签署“工程交工证书”后至少需要12个月,而竣工财务决算一般在竣工后3个月内才能完成,加上财务决算的审计检查、报批、核准时间,致使从工程竣工到财务决算上报审批至少需要一年甚至几年时间。

  (三)缺乏固定资产转资的相关规章制度

  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以后,许多企业将建设单位会计与生产企业会计合并统一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不再单独执行基本建设会计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尤其工程建设项目竣工转资工作更为薄弱。

  (四)信息化手段支持不力

  目前企业的会计核算已经基本实现了电算化,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也在积极探索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但工程项目的许多管理软件仅仅有工程概、预算控制、工程计划管理、形象进度模拟、合同管理、进度款确认等模块的功能,而对工程设备采购费、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的匹配和相对应的资产实物管理没有很好的筹划,工程竣工转资形成的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仍然靠手工填列,工作效率低、准确性不高。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