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差异及原因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邓俊 时间:2013-02-14

  (二)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对食品消费结构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收入的不断提高,江苏省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在不断发生改变。生活水平较高的城镇居民对食品质量的要求高于农村居民,更加注重食品的营养和搭配,因此他们对粮食等主食的消费需求减少,对肉蛋奶等营养较丰富、口感较好的副食消费需求增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取代主食的消费。生活水平相对较差的农村居民主食的消费占食品总消费的比重依然较大。由于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农村居民,城市的餐饮服务行业相比于农村地区更发达,城镇居民外出就餐的次数和消费量也远高于农村居民。所以,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这些差异导致他们对不同食品需求的差异,最终表现为他们食品消费的差异。
        (三)价格对食品消费结构的影响
  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经济发展和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江苏省食品的价格不断变化,城乡食品的价格也存在差异。进入20世纪以来,江苏省城乡食品价格总体上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其中蔬菜价格的增长幅度最大,除2004年出现下降以外其他年份均大幅提高,与此相对应的,江苏省农村居民蔬菜的消费量下降。肉禽及其制品价格提高的幅度也相对较大,但是由于人均收入的提高,江苏省城乡居民对此类营养丰富食品偏好的增强,所以此类食品的消费量仍然稳中有升。
  三、政策建议
  (一) 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
  食品消费在江苏省农村居民的消费中占有很大比重,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存在消费水平低,消费品种缺乏多样性,食品营养不够丰富等问题。只有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才能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从而改善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江苏省政府应该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扶持农产品的生产,给予农民种植、养殖等知识信息的培训指导,加大对农民创业的信贷支持,从而使农民实际收入稳定增加,进而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二)稳定农产品的价格,切实保障副食品的市场供应
  城乡居民对农副产品需求的增加,为销售商带来了商机,但使得一些不法分子串通定价,合谋涨价,导致某些农产品的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的现象,严重影响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改善。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开展农副食品价格专项检查工作,打击各种价格违法违规行为,要强化食品价格监测预警,从而确保农副产品市场的稳定。
  (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对畜牧业、渔业、乳制品加工业的投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江苏省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江苏省应该及时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本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和资源优势,加大对畜牧业、渔业、乳制品加工业的投入与技术创新,使食品生产多样化,在适应本省食品需求的同时,开拓国内市场。
  (四)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其对于食品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于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从含三聚氰胺的奶粉到出现“苏丹红”油炸食品再到地沟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普遍。江苏省有关部门应从食品生产源头抓起,对食品生产、加工、制造、包装、流通等环节实行全面监管,对餐饮服务行业进行专项整治,切实保障居民外出饮食的安全。与此同时,政府还应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引导城乡居民健康、安全、合理地消费。

  参考文献:
  [1]贺晓丽.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差异现状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1,(5).
  [2]罗国亮.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4,(23).
  [3]王恩胡,杨选留.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演进及发展趋势[J].消费经济,2007,(4).
  [4]赵志坚,胡小娟.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分析[J].消费经济,2007,(5).
  [5]赵良庆,李道芳,路江.论恩格尔系数中的食品支出[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7,(8).
  [6]周惠娟.中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及其对消费需求的影响[J].消费导刊,2009,(9).
  [7]石奇,尹敬东,吕磷.消费升级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J].产业经济研究,2009,(6)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