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城乡统筹进程中关键性问题的探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宋金红 时间:2013-02-14
  (二)农民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原因分析
  从农村义务教育看,根据“地方负责,以县为主,分级管理”的要求,不足部分主要都落在县级财政的肩上,县级政府在财力弱化和事权增强的两难境地下,难免不能保障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从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看,最主要的原因是基层医院过度市场化。存在“无病小治、小病大治”和自费药比例过高等违规行为,让农民们难以接受。新农合缺乏医疗人才,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弱。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看,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最重要的原因应该归结于黑龙江省生产力尤其是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不足。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成因分析
  经研究发现,偏低的整体素质制约了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层次。黑龙江省农民中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最多,占农民总数的61.14%,而有高中(含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人还不到农民总人数的10%,可见黑龙江省农民总体文化水平偏低,这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由于缺乏有效的需求信息、组织指导和服务,有限的劳动需求信息和就业培训不能满足择业需求,规范的中介服务组织不健全,真正通过中介组织找到工作的人数微乎其微。
  四、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解决黑龙江省城乡统筹关键问题的对策措施
  (一)加大黑龙江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设施的供给
  一是深化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就是要从广大农民最迫切需要改善的生产生活条件入手,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要增加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必须按照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构建城乡协调平衡、公平合理的基础设施供给制度。二是重建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运用多渠道的融资方式来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财力,各地应结合自身的土特产基地、旅游资源项目开发等活动,在“招商引资”中,运用适当方式吸引民间资金介入相关基础设施融资。三是采取公私合作供给模式,即实行PPP融资方式(私人建设-政府租赁-私人经营的方式)。黑龙江省今后在继续加快建设大江大河大湖综合治理、重要水资源工程和重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同时,要积极调整政府农业投资方向,重点支持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大黑龙江省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建设力度,推动公共财政投入向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倾斜
  首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农村社会事业摆在与城市社会事业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次,要应当明确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扎实做好农村社会事业的基础性工作。最后,要抓住扩大内需机遇,加大对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事业资金的投入力度。不论从农村社会事业对东北地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性来看,还是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事业现状看,增加资金的投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加大黑龙江省统筹城乡就业力度,进一步促进农民向城镇和非农领域转移
  一是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应将农村就业与城市就业一并纲入经济发展计划及长期规划,系统分析,统筹兼顾,做出全面安排。二是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和增收潜力。要努力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按照国内外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农业的集约化、精细化水平,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生物质产业,旅游农业,推进“一村一品”的发展,不断拓展农业内部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三是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农民工就业准入制度,在社会保障、子女就学、工作时间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待遇。
  参考文献:
  1、张秀隆.正确处理城乡关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J].科学社会主义,2004(3).
  2、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统筹城乡发展[N].光明日报,2004-12-22.
  3、安徽省铜陵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研究报告[R].2009-04-2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
  5、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J].中国建筑文摘,2005(4).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