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收入”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萌芽形式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许长青 时间:2010-06-25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社会福利是彼此等同和毫无差别的具体劳动形式。资本主义社会所产生和形成的福利关系是以劳动力的联合所有权为基础的“公共福利”形式,这样的福利形式是通过“低保收入”来表现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地表现了劳动力社会协同生产力的利益要求。但是,劳动力联合所有权对于等量具体劳动的利益关系的表达,还局限在分配领域,还是范围有限的表达形式。因此,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形成了资本利润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矛盾。只有形成生产资料的公共所有权,才能形成福利的生产形式,真正表现社会协同生 产力的利益要求。这就要求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形式。 

主题词:社会保障制度    低保收入    社会福利    等量具体劳动 

 劳动力的联合所有权     协同生产力 

本文在结构上划分为六个部分,一、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征;二、“低保收入”是具体劳动的等量交换形式;三、具体劳动交换形式的;四、协同生产资料是等量具体劳动的生产力基础;五、等量具体劳动形成社会福利的制度规定;六、社会保障制度与资本利润制度的对立与矛盾。 

一、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征 

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是表现和保障劳动阶级的经济利益的新的收入形式,也就是新的福利形式的分配制度。所谓新的收入形式,也就是“低保收入”的形式。“低保收入”是满足劳动者极端的简单再生产的费用,是贫苦救济、失业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随着“低保收入”的产生,福利分配这样的新的分配方式也就产生和形成了。 
社会福利是具体劳动是相互等同、没有差别和直接等量的具体劳动形式,所以,社会福利总是表现为具体劳动的等量交换关系。社会福利关系的一般特征就在于,每一个劳动者从社会获得的经济福利都是“非排它性”的货币收入形式,都是基本相同和大体相等的“均等化”的收入形式。“低保收入”作为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一般形式,在本质上表现了具体劳动之间的等量交换形式。所以,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分配表现为社会机构(政府和)以一定方式给予劳动者个人的最低水平的货币收入,也就是“低保收入”,而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是这种新的收入形式和分配制度的保障形式和保障制度。这就是说,社会福利构成了社会保障的本质内容和制度规定,而社会保障则是社会福利的表现形式和制度现象。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以收入分配的形式对于劳动阶级的最低收入水平的保障和保护,所以,社会保障制度在本质上是表现劳动阶级利益的社会分配制度。 
(一)社会保障制度是“低保收入”对于剩余价值的“分割形式”。 
社会保障制度是“低保收入”对于剩余价值(资本利润)的一个相对固定的“分割形式”。因为,“低保收入”是劳动阶级借助于国家机器(包括国家财政)对于剩余价值进行的分割,使得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劳动者的“低保收入”。所以,“低保收入”首先表现为国家财政的“福利支出”。但是,“低保收入”既然是剩余价值的分割形式和转化形式,那么,它就不可能局限于国家财政的支出,就必然形成多种多样的来源形式。例如,瑞典的所谓“基金社会主义”就是通过国家在企业内部直接“扣除”资本利润,形成企业的“雇员投资基金”的。这样的“投资基金”是企业内部与资本的生产形式相联系的雇佣劳动的社会保障形式。所以,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形式和内容上是不断发展的。就形式来说,社会保障最初仅局限于国家财政的福利开支,然后发展为各种各样的福利保障基金,有养老基金、退休基金、保险基金等形式。就范围而言,社会保障最初只限于贫苦救济,而后来则涵盖了医疗保障、退休保障、养老保障、住房保障、保障、失业保障等各个方面。社会保障在形式和内容上所发生的这些变化,实际上都强化和巩固了“低保收入”这种收入形式对于资本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分割,其结果,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发展为“低保收入”对于剩余价值和资本利润的所进行的相对固定的分割形式。 
(二)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成果。 
 “低保收入”并不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而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以后才得以产生和形成的经济关系,是工人阶级经过长期的阶级斗争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成果;社会保障制度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通过劳动力所有权性质的改变从资本主义内部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特征是雇佣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分离,劳动者仅仅拥有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让渡自己的劳动力所有权,以获得工资收入。在资本家那里,劳动变成了劳动产品,转化为资本家的产品所有权。因此,雇佣劳动者没有经济上的保障,一旦失业就没有了收入来源,也就失去了生活的基础。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构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劳动力方面在所有权形式上发生根本变化。劳动力的私人所有权通过转化为劳动力的联合所有权,形成了强大的阶级斗争力量,这就迫使资本主义国在家制定社会保障法律,以国家财政的形式扣除资本利润的一部分,用于劳动者的最低生活收入的支出。这样,就逐步形成了社会保障制度。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劳动力的联合所有制。 
社会保障制度之所以能够成为表现和保障劳动阶级的经济利益的一个分配制度,是因为有了劳动力的联合所有权这样的经济基础。所谓劳动力的联合所有制,就是劳动力在社会范围的统一和联合,是社会公共的劳动力所有权形式。劳动力的联合所有权形式是由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制的转化形式,是劳动力进行社会联合的结果。劳动力的社会联合,最初是工人的自发斗争,然后是工会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到最后联合为一个统一的共产党组织。共产党的中央组织便成了工人阶级的社会联合的代表,成为劳动力的社会统一的所有权人。这就形成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基础,“低保收入”也就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劳动阶级的经济利益关系。这是因为,劳动力的联合所有权把不同的和分散的劳动力联合起来了,不同的劳动力成为社会总和的劳动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劳动力就在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劳动力商品形式的羁绊,在具体劳动的形式上形成了劳动平等和劳动均等的形式,也就是获得了“低保收入”这样的福利分配收入。劳动者对于社会劳动也就具有了彼此等同的公共所有权形式。总之,不同劳动者个人把自己的劳动力联合起来以后,就形成了具体劳动之间的非直接的等量交换形式,形成了福利分配关系的简单形式,而“低保收入”则是这些经济关系的核算手段和表现形式。 
(四)社会保障制度是范围有限的社会福利形式。 
虽然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到目前为止还局限于各种分配手段和各种基金形式对于“公共福利”或者“低保收入”的保障和保护,但是,这样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是社会经济的主导因素和基本力量。 “低保收入”作为剩余价值(利润)的分割形式,是局限在剩余劳动之内的、范围有限的福利分配形式,也就是福利关系的简单形式和不确定的“公共福利”形式。这是因为,劳动力的联合所有权是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经济基础,而劳动力的联合所有权形式是范围有限的公有制形式,劳动力的联合所有权还保留了劳动力的个人(私人)所有权形式。这就决定了具体劳动在联合的范围上是有限的,也决定了具体劳动之间的等量交换在性质上是不确定的,在范围上也是有限的。因此,表现公共福利的“低保收入”必然也是有限的,是最低收入水平的形式,这样的“低保收入”对于福利关系的表现就不可能是充分的,而是局部的。进一步分析就是,社会保障的范围取决于生产条件的公有制的范围。生产条件的公有制的范围越大,那么,社会福利的范围也就越广泛,表现社会福利水平的各种收入形式就越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也就越大。由于劳动力的联合所有权仅仅是社会生产条件的一个方面,而社会生产和劳动的性质主要取决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形式。所以,由单纯的劳动力的公共所有权所表现的具体劳动之间的等量的交换形式,就只能是一种不确定的交换形式,也就是存在于流通领域的福利形式即“公共福利”。这就规定了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障的范围在根本上是有限的,规定了社会对于“低保收入”的保障手段和和保障方法,只能是收入分配和收入分配的派生形式和衍生形式(例如各种各样的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和退休基金等),也就规定了“低保收入”的范围和数量一般局限在流通领域。劳动力的联合所有权形式决定了社会福利只能局限在剩余劳动的分割上。 
(五)社会保障制度是福利交换的简单形式。 
“低保收入”是社会福利产生和形成的一个基本的标志。虽然说这样的福利关系还是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具体劳动的等量交换的形式,还是福利关系的简单形式和“公共福利”,但是,劳动者之间的社会联合,打破了资本家对于劳动力垄断交换的局面,形成了一定具体劳动之间的等量交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于自己劳动的支配形式。如果说,雇佣工资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形式和价格表现,是劳动力个人所有权的实现形式,那么,“低保收入”就是一定具体劳动的核算形式和表现手段,是劳动力联合所有权的实现形式。这就是说,劳动力的社会联合形式把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在所有权的形式上统一起来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具体劳动之间的直接的等同和统一。所以,当不同劳动者把自身劳动的一部分当作彼此等同、没有差别的具体劳动形式进行生产和交换的时候,劳动力的公共所有权就通过“低保收入”的形式得到了实现。这样,具体劳动的一部分也就在社会范围之内实现了彼此之间的直接等同和等量交换,形成了福利交换的初步形式。这就说明,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中,在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等各种交换形式的旁边,又产生和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福利关系的交换市场。福利交换市场所进行的等量具体劳动的交换,首先是以“低保收入”为表现形式的初级的福利交换形式,是劳动者对于自身劳动的直接支配和决定。而“低保收入”所表现的福利交换虽然还是整个市场经济中的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它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劳动者对于整个市场乃至整个社会经济进行支配和决定的一个开端。二、“低保收入”是等量具体劳动相交换的简单形式

“低保收入”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社会福利形式,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集中表现。所以,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就必须深入地研究“低保收入”与社会福利之间的本质联系。研究表明,社会福利是劳动者对于自身劳动在社会范围内的直接支配形式,是与等量具体劳动相联系的利益关系。社会福利在形式上虽然可以表现为货币和价值的形式,但是在本质上则是等量具体劳动的凝结形式。所谓等量具体劳动,也就是彼此等同、毫无差别和直接等量的具体劳动形式,是可以直接地构成社会劳动的具体劳动。资本主义的社会福利是以劳动力的联合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福利的简单形式和低级形式,也是范围有限的收入福利分配形式,即是在流通领域实现的“公共福利”。所以,“低保收入”所表现的等量具体劳动形式也就是简单的和非直接的交换形式。
从形式上看,“低保收入”是劳动者之间基本一致和大体相同的货币收入形式。这样的收入形式,虽然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从资本家的利润中扣除出来的,但是,它们的来源是一样的,都是剩余劳动的一部分,都是从雇佣劳动的商品形式中独立出来的具体劳动的表现形式。这就是说,劳动者个人劳动的一部分,在本质上不是当作抽象劳动形成价值,而是当作直接的具体劳动的形式形成社会福利,这样的社会福利是通过“低保收入”的货币形式进行核算和计量的。所以,“低保收入”在形式上表现的是具体劳动的等量交换的形式,是劳动者自身的具体劳动与“低保收入”之间的劳动交换形式。这样的具体劳动交换,是一种“等量交换”的形式,一方面,劳动者付出了一定数量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劳动者通过“低保收入”的形式又得到了自身的那一部分劳动。这样,“低保收入”就成为表示劳动者对于自身劳动的一部分拥有直接的所有权的劳动凭证。
但是,“低保收入”不仅仅表现了劳动者个人的劳动所有权形式,而且表现了劳动者之间相互交换具体劳动的关系。在生产力条件下,每一个劳动者付出的具体劳动都是给予社会的劳动,劳动者得到的“低保收入”也是社会给予的。所以,“低保收入”所表现的具体劳动的交换关系,就不可能是劳动者个人的事情,而是所有劳动者之间的事情。这样的等量交换,是社会范围内劳动者之间彼此平等和等同地交换等量具体劳动的形式,一种形式的具体劳动与另一种形式的具体劳动之间进行了数量等同的交换。这个一定数量的具体劳动在生产过程支出以后,又以“低保收入”的形式回到了劳动者的手中。这就是说,“低保收入”所表现的具体劳动,不仅是劳动者自己的具体劳动的一个分割部分,而且是整个社会具体劳动的一个直接的组成部分,是劳动者付出的一定具体劳动量的证明形式。
“低保收入”在形式上可以是国家财政资金的支出形式,也可以是各种福利基金的偿付形式,但是,这些形式在本质上都是劳动者之间交换具体劳动的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既然具体劳动的等量交换是发生在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交换,那么,“低保收入”作为表现这个劳动交换的一种形式,就不仅仅是劳动者对于自身劳动的所有权,而是以自己劳动的等量份额对于社会范围内的劳动所有权。换言之,“低保收入”实际上是劳动者以自身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劳动的公共所有权形式,这样的劳动公共所有权形式,在本质上是社会范围内彼此等同、毫无差别的人均等量的劳动所有权形式。所以,具体劳动的“等量交换”形式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公共所有权为共同基础的,也就是以劳动本身的公共所有权形式为基础的。这种劳动的公共所有权形式在本质上表现为具体劳动之间的彼此等同、没有差别的等量交换形式。这就是说,具体劳动的等量交换实际上是一种比较简单、比较直观的交换形式,是一定数量的具体劳动在劳动时间的直接形式上所进行的数量相等的交换,这种交换的本质特征是撇开了不同具体劳动之间在劳动形式上的各种差别,从而消除了不同劳动形式之间的所有权差别,实现了劳动本身的公共所有权形式。只有彼此等同、没有差别的具体劳动形式,才能在所有权形式上实现统一;而只有在所有权形式上实现了统一的具体劳动,才能进行彼此之间的等量交换。所以,具体劳动之间的彼此等同,表现了了劳动条件的公共所有权形式,而劳动条件的公共所有权形式又决定了具体劳动之间的等量交换形式。
由于“低保收入”是等量具体劳动相互交换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低保收入”就成为这种劳动公共所有权形式的表现形式。这样的“低保收入”形式虽然在形式上仍然是货币的形式,但是在本质上已经成为具体劳动本身在劳动时间形式上的直接的表现手段和核算方式。“低保收入”在这里既充当了具体劳动之间的等量交换的表现形式和核算形式,也充当了具体劳动的公共所有权的凭证,成为社会福利的表现形式。正是在“低保收入”的形式上,在劳动的公共所有权形式上,剩余劳动的一部分形成了初级的社会福利形式。虽然说“低保收入”在形式上是商品价值的一个分割部分,但是在本质上已经成为社会福利的表现形式了。因为,在“低保收入”的形式上,劳动者已经把自身剩余劳动的一部分不是当作雇佣劳动的形式与资本家进行交换,而是当作相对独立的、彼此等同的具体劳动形式参与社会生产的。所以,劳动者的具体劳动的一部分(也是剩余劳动的一部分)已经摆脱了劳动力商品形式的束缚,在本质上已经不再转化为抽象劳动,不再成为商品价值的形式,而是直接作为社会范围的彼此等同的具体劳动的形式而存在的。由于“低保收入”是对于剩余价值的分割形式,所以,在“低保收入”的形式上,社会福利已经取代了剩余价值,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直接的组成部分。所以,构成“低保收入”的那一部分具体劳动,实际上是“一身二任”的劳动,在形式上,这一部分劳动还是作为雇佣劳动的形式参与社会生产,形成商品价值,但是在本质上则是作为社会福利的形式而存在的。这一部分具体劳动实际上是可以直接形成抽象劳动的具体劳动形式,也就是实现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在形式上的直接的统一和一致。这是因为,这样一部分具体劳动已经消除了劳动形式之间的本质差别,实现了具体劳动形式在劳动时间形式上的直接的统一和一致,所以,也就消除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数量界限,可以直接地形成抽象劳动。
但是,“低保收入”还不是劳动者可以直接地支配的具体劳动的形式,而是具体劳动之间的“非直接”的等量交换形式。同时,这样的“低保收入”,还不是社会生产的形式,而存在于流通领域的“公共福利”形式。所谓“非直接”的社会福利形式,也就是以社会机构作为“中介形式”的福利形式。这就是说,“低保收入”所表现的具体劳动的等量交换形式,不是发生在劳动者之间的直接的等量交换形式,而是通过国家以社会保障的形式所进行的具体劳动的等量交换。所以,“低保收入”在形式上还是不确定的社会福利形式,还是具体劳动之间“非直接”的等量交换关系。“低保收入”之所以是不确定的和范围有限的“公共福利”形式,是因为劳动力的联合所有权对于福利关系的规定本身就是有限的,但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生产资料的资本所有制对于劳动力进行统治和压迫的必然结果。在缺乏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条件下,劳动者不可能把全部的劳动都当作社会公共的具体劳动形式参与社会生产,进行直接的等量交换。其结果,劳动者只能在主要方面把劳动作为雇佣劳动,当作劳动力商品与资本进行等价交换,而把剩余劳动的一部分作为直接的具体劳动进行社会联合,形成“公共福利”。当然,构成“公共福利”的那一部分剩余劳动在形式上仍然必须与雇佣劳动一起进入资本的生产过程、形成企业利润,然后通过剩余价值的分配形式形成“低保收入”。但是,这样的“流通过程”恰好是“公共福利”的表现方式和必须经过的“核算过程”。
只要生产资料还没有成为社会公共的所有权形式,还没有成为社会生产的一般形式,那么,具体劳动之间的等量交换就必然是不确定的分配形式,就只能是“非直接”的等量交换形式,而社会福利的范围就只能局限在剩余劳动的分割上,就只能局限在流通领域。这就是说,单纯的劳动力的公共所有权形式只能产生劳动的部分公有权形式,由劳动的具有部分公共所有权形式所形成的社会福利形式,就必然是初级的、简单的社会福利关系,也就是具体劳动之间的“非直接”的等量交换关系。这就是说,具体劳动的“非直接”等量交换在形式上仍然存在着社会分工的“遗迹”,所以,具体劳动的“非直接”等量交换在范围上存在着不确定性质。所谓“不确定性”,指的是仅仅有最低范围的界限和最高数量的限制。所谓最高数量的限制,是剩余劳动(M)的限制,也就是生产资料的资本所有权的限制。而福利关系的最低界限,则是劳动力的联合所有权的规定,是劳动力的最低的再生产费用,也就是所谓“社会贫困线”。这也就从反面说明了,为什么劳动力的联合所有权是所规定劳动力的公共所有权形式,是不能确定具体劳动的数量范围的公共所有权形式。
具体劳动是生产劳动的不同方法和劳动本身的不同形式,等量具体劳动作为彼此等同和毫无差别的具体劳动形式,这是的必然结果,是在新的协同生产力基础上所形成劳动的新的形式。只有在协同生产力产生和发展的时代,才能产生和形成具体劳动之间的“等量交换”形式,也就是形成社会福利关系这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形式。这种新的经济关系在最初的时候,必然是弱小的和不确定的,但却是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的新生力量。因为,具体劳动之间的等量交换关系是新的、社会协同生产力的一般代表和利益要求。三、具体劳动交换形式的

具体劳动的交换在人类历史上采取了不同的形式,这是由生产力的不同形式所规定的。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形式主要经历了从共同劳动到社会分工、再到更加高一级的社会协同的历史发展。这样的生产力形式所决定的人类劳动的交换形式,也经历了不同形态的历史发展,首先是具体劳动的“平均交换”,然后是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的“等量交换”,到了则发展为具体劳动的“等量交换”形式。
具体劳动交换的历史是与劳动本身的历史一样悠久和漫长的。因为,人类的劳动总是社会的劳动,只要有劳动,就会有劳动之间的交换。但是,不同的劳动形式具有不同的交换形态。所以,劳动的交换形式是由劳动本身的形式所规定的。劳动形式是人类劳动在一定生产力条件下所形成的具体形式,也是一定生产力性质的表现形式和中介形式。这就是说,一定的生产力形式通过一定的劳动形式决定和规定了一定所有制形式,从而决定了一定社会的形态和一定劳动的交换方式。所以,劳动形式或者劳动方式是生产力的表现形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形式,就有什么样的劳动形式和所有制形式,也就有什么样的劳动交换形态。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劳动效率和生产能力。生产力是由客观形式的生产资料因素和主观形式的劳动力两方面构成的。所以,劳动在形式上也可以划分为劳动的主观形式和劳动的客观形式这样两个方面。劳动的主观形式,主要是劳动能力的主观状况,如劳动者个人的劳动技能、文化程度和身体素质等。劳动的客观形式主要是生产资料的客观状况,如生产工具的性能、数量和效率等。劳动的客观因素是决定和影响劳动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形式和劳动效率发展和变化的主要根据。所以,不同的生产资料的客观状况和条件,也就决定和影响了劳动的不同形式和不同效率,因此也就规定了不同的劳动形式和劳动的交换形态。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形式是人们的劳动工具,而这个时候的劳动工具是非常低级的简单工具(例如“石器”)。这样低级的劳动工具是适宜大多数劳动成员进行共同使用的简单工具,这样的生产工具形式决定了人们之间在劳动的生产力的形式上是统一的共同劳动形式,也决定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彼此之间没有本质差别的具体劳动形式。人们的劳动交换也就表现为具体劳动之间的“平均交换”。人们的劳动既没有剩余,也没有劳动产品的交换。所以,在氏族公社时期,不同的具体劳动是以共同劳动为基础的,不同个人的具体劳动直接地属于原始公社所有。因此,具体劳动的“平均交换”,是通过“平均分配”的形式来实现的。这就是说,不同的原始人根据氏族公社内部的劳动需要进行生产劳动,而取得的劳动成果则是基本等同和大体一致的。当然,氏族公社的具体劳动,也存在着劳动的某些不同和差别,主要表现在劳动的主观方面的劳动能力的高低不同和数量差别。但是,由于服从于“平均分配”的需要,因此,具体劳动的这些不同和差别就通过“平均分配”的形式被抹平和统一了。
人类在原始社会所发生的具体劳动的“平均交换”,是以一定的历史条件为基础的。这个历史条件,就是人们之间的共同劳动的生产力形式以及由这种生产力形式所规定的具体劳动的公共所有权形式。一方面,人类的劳动在本质上还是同质的和统一的劳动形式,还是“共同劳动”的形式,不同具体劳动之间只有简单的形式区分和一般差别,还没有形成本质上的区分和分化,也就是还没有形成社会分工。另一方面,人们之间由于结成了统一的共同体进行生产,所以,不同个人的劳动从一开始就在所有权形式上统一于氏族公社。因此,不同个人之间的具体劳动虽然也存在差别和不同,却可以通过平均的交换和分配的形式进行“统一”和“抹平”。这就是说,原始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是以共同劳动为基础的具体劳动的“平均交换”和“平均分配”。
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劳动工具产生了专门化和专业化的形式,人们之间的具体劳动也就开始不断分化了,劳动开始在氏族公社内部有了剩余。于是,具体劳动的交换开始发展为剩余产品在不同氏族公社之间的产品交换。到了原始社会末期,简单工具终于被比较复杂的工具形式(例如铁器)所取代了,这就形成了劳动工具之间的本质差别,具体劳动的形式差别就发展为劳动的分工形式,也就形成了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别和区分。社会分工是劳动工具的分化形式和本质差别,所以,一旦简单的劳动工具发展为比较复杂的专门化的工具形式,那么,社会分工就产生了,就成为了共同劳动的对立面,劳动就不仅仅只有消费形式,而且有了剩余形式。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进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也就发展了劳动的剩余形式,使得具体劳动分割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形式。
社会分工首先表现为氏族公社的内部的具体劳动之间的形式区分。在氏族公社的内部,虽然复杂工具的形成使得劳动有了剩余,但是劳动还没有发生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区分,不同的原始人还是共同劳动的形式。只是在劳动的剩余部分的形式上,不同劳动在形式上开始产生了本质的分化。劳动的剩余以劳动产品的形式在不同的氏族公社之间进行交换。这种交换实际上是少数人的专门行为。虽然这种劳动产品的交换是偶然的和简单的产品交换形式,但是,它却强化了氏族公社内部的劳动剩余形式。所以,劳动工具的进一步发展,也就使劳动的剩余发展为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本质差别,大多数的原始人只能获得必要劳动,而少数氏族公社的头领则支配和占有了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同时也占有了劳动工具。所以,剩余劳动是社会分工这种生产力形式的一般代表,剩余劳动的形成和发展使得生产资料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也使得具体劳动之间在所有权形式上失去了统一的和共同的形式,而形成了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在本质上的差别和不同,也成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根源和形式。
这就是说,劳动工具的发展产生了劳动工具的本质差别形式,也就是产生了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又产生了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剩余劳动的发展又形成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形式。其结果,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也就区分开来了,形成了劳动力的个人(私人)占有形式,而具体劳动的交换形式也就被劳动产品的交换形式所取代,具体劳动之间的“平均交换”转化为抽象劳动的等量交换,也就是转化为商品价值的交换。抽象劳动是具体劳动内部所包含的人类一般劳动时间在社会分工条件下的抽象化形式和独立化形式。商品价值则是抽象一般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形式,也就是抽象了和撇开了劳动之间的具体形式的一般劳动。换言之,抽象劳动是存在于具体劳动内部的劳动数量关系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所进行的社会抽象形式和转化形式。
这样,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劳动的具体形式与这个具体形式所包含的一般劳动的数量关系就完全分离开来了。劳动的具体形式或者具体劳动就作为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形式,充当了劳动交换的物质承担者,而抽象一般的人类劳动则成为劳动交换的本质利益关系了。这就是说,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失去了本质上的同质性和可比性,人类劳动也就由单纯的具体劳动“分化”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二重化”的劳动形式。而在社会分工的商品交换形式上,具体劳动的交换形式虽然以使用价值的形式保留下来了,但是,这样的具体劳动的交换形式已经下降为次要的关系,已经脱离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的范围,成为单纯的物与物之间的比较形式,成为价值交换的前提和条件,而包含在具体劳动内部的劳动时间量也就与具体劳动的凝结形式即使用价值相分离,成为独立的劳动形式,成为抽象一般的人类劳动。这样,人类劳动的交换关系在本质上就变成了抽象一般劳动的劳动交换关系,变成了商品价值的交换关系,劳动交换的数量关系也就由抽象劳动来表现和衡量了。其结果,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区分为两种不同的劳动形式了。
商品交换的发展虽然是由于剩余劳动的产生和发展所引起的,但是,商品交换的发展却反过来进一步发展和强化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别和矛盾。尤其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是强化了剩余劳动的性质和地位。资本主义不仅把剩余劳动发展为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而且产生了从利息到地租,从股息到红利等剩余价值即利润的分割形式。社会分工通过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获得了空前的巨大发展,其结果,社会分工走向了它的反面,形成了新的社会协同的生产力形式。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别,人们的劳动形式也就重新回到了具体劳动的形式上了。
总之,在共同劳动的原始生产力条件下,人们的劳动主要表现为具体劳动的形式,劳动的具体形式和劳动的数量关系都是统一在具体劳动的形式上,劳动时间或者劳动的数量关系也是存在于具体劳动内部。只是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属于不同所有者的条件下,社会劳动才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二重形式,劳动产品才划分为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双重形式。所以,只要劳动的分工形式即不同具体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别得到了克服,那么,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二重独立化的劳动形式就有可能“统一”为单纯的具体劳动的形式,劳动时间就有可能重新成为具体劳动内部的数量关系。这样,商品的价值形式就会被福利形式所取代,抽象劳动也会“还原”为劳动时间的本来面目,而劳动时间就会成为具体劳动和劳动产品的核算手段和表现形式。当然,劳动交换的历史发展不是简单地重复从前的形式,具体劳动的交换也不是重新回到“平均交换”的形式上,而是在新的协同生产力基础上形成彼此之间的直接等同,形成“等量交换”的形式,也就是形成社会福利关系这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形式。只有在协同生产力产生和发展的时代,才能产生和形成具体劳动之间的“等量交换”形式。这种新的经济关系在最初的时候,必然是弱小的和不确定的,但却是有着强大生命力的新生力量。因为,具体劳动之间的等量交换关系是新的、社会协同生产力的一般代表和利益要求。四、协同生产资料是等量具体劳动相交换的生产力基础

 “低保收入”是以劳动力的联合所有权为一般基础的等量具体劳动的交换形式。垄断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产生等量具体劳动这样的劳动方式,产生福利关系的简单形式和社会福利的制度规定,除了劳动力的联合所有权的这个所有制的因素之外,实际上还有更为深刻的生产力因素,这就是协同生产力的形式规定。因为,协同生产力是不同性能、不同效率和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在生产技术上的统一和协同,也就是不同产品、不同和不同行业在生产技术形式上形成了“均等化”的形式。这样的“协同生产资料”规定了不同具体劳动之间在劳动的生产率形式上具有彼此等同、没有差别的形式。所以,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一旦与协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也就可以取得直接等同和毫无差别的劳动形式,也就是取得等量具体劳动这样的劳动形式。
(一)协同生产力是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在生产技术上的统一和协同形式
社会协同的生产力形式是社会分工的对立面,是机器大的直接产物。在机器生产的形式上,虽然生产已经比较广泛的社会化了,但是机器还仅仅是“简单机器”的生产体系,还是借助于人的手臂和手指来进行控制和操作的工作母机。所以,在机器生产的条件下,劳动者成了机器的附属物,机器“统治”了劳动者。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简单机器”的体系发展为可以进行“自我控制”的“可控机器”。一方面,“电气化”的广泛发展,使得不同生产领域、不同的生产设备和不同的产品生产形式和加工过程和生产流程,都统一在“电气化”的形式之上了。另一方面,以机为一般代表的“控制机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人手的控制,劳动者则变成为“可控机器”的控制者了。因此,“电气化”和“计算机”是协同生产力的一般代表。协同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已经在生产资料的形式上,在劳动的客观形式上,正在消除劳动分工的不同形式,也就是在消除劳动分工的技术基础。这就使得社会分工已经局限在劳动的主观形式上了,变成了所谓的“旧的分工形式”。
社会分工是由具体劳动在生产资料的客观形式上所存在的本质差别所决定的,也就是是由于劳动工具之间的本质差别形式所规定的。社会协同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把不同形式的生产工具,在“电气化”和“计算机”等形式上统一起来了。在劳动的主观方面,协同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不同形式的劳动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了,不同工种之间的劳动变换也变得越来越容易了。但是,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别仍然存在,这些差别是不同劳动能力的差别,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管理性劳动和操作性劳动的差别以及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的差别,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差别。具体劳动在主观形式上的这种差别是不能够人为地消灭的。只有在协同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每一个劳动者或者大多数的劳动者已经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人”的时候,存在于劳动主观方面和主观因素上的本质差别才能够得到克服和消除。
(二)协同生产力在劳动的客观形式上消除了不同具体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别
以“电气化”和计算机为代表的“可控机器”的广泛发展,正在改变和消除分工的技术基础,这也就消除了不同生产资料之间的本质差别,使得具体劳动在生产资料这个劳动的客观形式上具有了基本的统一的形式。这就是说,生产资料在使用和操作的形式上,消除了不同的劳动形式之间的本质差别,不同形式、不同效率和不同性能的生产资料已经在“可控机器”的形式上取得了统一和一致的形式,形成了技术“均等化”的局面。当然,不同的机器之间仍然存在性能和效率等方面的差别和不同,但是,这些差别仅仅是协同生产力形式本身的数量差别。这就改变了劳动本身的形式,使劳动支配了机器,劳动者成为机器的主人。
生产资料是劳动的客观形式。协同生产力的一般特征,就是不同生产资料之间在“电气化” 和计算机形式上的彼此统一、相互一致和没有本质的差别。不同的机器或生产设备,尽管性能不同、效率不同,加工的原辅材料不同,生产的工艺流程不同,制造的产品也不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控制机器”的协同和一致,它们都是借助于“计算机”和“电气化”对于机器设备进行控制的。所以,整个社会生产实际上在基本的技术协同的形式上,在生产资料的技术形式上,已经取得了彼此一致和没有差别的“协同”形式,形成了“协同形式”的生产资料。这就是说,生产资料已经在协同生产力的技术形式上实现了社会范围的统一和一致,形成了不同产品、不同企业和不同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准在社会范围的“均等化”形式。这样,协同生产力也就成为现代生产力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方面,社会生产的效率已经主要取决于协同生产力的形式了。旧的社会分工的形式依然存在,但是已经缩小在比较狭小范围之内了。所以,协同生产力对于社会劳动的影响和决定是基本的和主要的,而社会分工的影响则是次要的。
(三)协同生产力形成相互等同、没有差别的“协同生产资料”的形式规定
协同生产力是社会分工的对立面。社会分工是劳动在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本质差别,也就是具体劳动在劳动生产率形式上的不同和差别,而剩余劳动则是这种劳动差别的集中表现形式。协同生产力的产生,对于分工生产力在客观方面进行了彻底的革命性改造,从而在劳动的客观形式上改变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性质,形成社会范围内相互等同、没有差别的技术“均等化”,也就是形成了“协同生产资料”的形式。正是由于协同生产力是生产资料在社会范围统一的、没有本质差别的技术协同形式,所以,这样的生产资料形式就必然在具体劳动的客观形式上形成社会范围相互统一的“协同生产资料”的形式。所谓“协同生产资料”,也就是全社会的生产资料在技术水准上统一为一个整体的形式,这样的生产资料形式消除了不同生产资料在性能和数量等方面的所有差别,也就是形成了彼此等同、没有差别的生产率形式。所以,社会的每一个劳动者,只要与协同生产力形式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就可以取得这种在社会范围统一的“协同生产资料”形式。这样的“协同生产资料”形式既不取决于劳动者个人和企业对于生产资料的实际的占有数量和占有规模,也不取决于劳动者个人的劳动能力,而是取决于社会范围的协同生产力本身的性能和效率。
生产率是生产力的数量形式,而生产力则是生产率的本质规定。劳动生产率作为劳动的生产效率,要受到劳动的主观形式和劳动的客观形式的不同影响。协同生产资料是劳动者借助于协同形式的生产资料所取得的劳动效率和劳动形式。协同生产力的产生和形成,在劳动的客观形式上改变了社会分工对于生产率的影响,使得高低不同的生产率变成了在社会范围统一的、没有差别的生产效率形式。劳动生产率或劳动的生产效率,是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所以,一旦劳动者获得了彼此等同和毫无差别的“协同生产资料”的形式,那么,由这种“协同生产资料”形式所规定的具体劳动也就成为彼此等同和毫无差别的具体劳动形式,成为等量具体劳动。这样,个人劳动的很大一部分形式,也就在“协同生产资料”的形式上转化为彼此等同、毫无差别的等量具体劳动形式了,而另一部分具体劳动是由劳动能力的差别所规定的,是具有本质差别的具体劳动形式。
(三)协同生产力形成了等量具体劳动的劳动结构形式
技术的社会协同是社会分工的对立面。分工的一般特点是劳动的差别和劳动的分化,而社会协同则是具体劳动的直接等同和没有差别。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别是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和差别所引起的,只有实现了生产率的等同,社会分工的差别才能得到克服,不同的具体劳动才能直接地等同,而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别才能得到消除。“协同生产资料”的出现,从劳动的客观形式上改变了不同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别,这就形成了具体劳动之间的直接的等同和均等,也就是形成了等量具体劳动的形式。等量具体劳动是具体劳动时间的一个直接的组成部分,所以,等量具体劳动一旦形成,那么,具体劳动的另一部分就必然形成差别具体劳动。这样的差别具体劳动就成为社会分工的一般代表。于是,新的、不同于社会分工的劳动结构形式也就产生和形成了,这就是具体劳动划分为等量具体劳动和差别具体劳动。以等量具体劳动为代表的协同生产力的劳动结构形式,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分工的劳动结构形式。如果说,社会分工的劳动结构形式表现为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的差别,那么,社会协同的劳动结构形式就是等量具体劳动和差别具体劳动的差别。但是,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具体劳动在形式上仍然是作为二重性的劳动参与商品生产的,仅仅是在本质的形式上被分解为不同形式和不同部分,也就是分解为等量具体劳动和差别具体劳动两种形式。差别具体劳动形成商品价值,而等量具体劳动在形式上与差别具体劳动一起形成商品价值,而在本质上则形成社会福利。这就是说,具体劳动由于受到协同生产力和分工生产力的不同影响和不同规定而分割为差别具体劳动和等量具体劳动的不同形式。其中,社会协同已经涵盖了具体劳动的大部分形式,不仅涵盖了全部的必要劳动时间,而且也涵盖了一部分剩余劳动时间,而社会分工的影响已经局限在剩余劳动的狭小范围了。
(四)等量具体劳动是新的社会劳动方式
一定的生产力形式决定了一定的劳动方式,而一定的劳动方式又规定了一定社会的结构形式,也规定了社会生产条件的所有制形式。资本的劳动构成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雇佣劳动方式,也就是以劳动力商品的存在和生产为条件的。这样的劳动结构形式所形成的生产形式,是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生产形式。等量具体劳动在本质上是由协同生产力所规定的新的社会劳动方式,这样的劳动方式要求产生生产条件的公有制形式,要求形成社会福利的生产方式。一旦形成了生产条件的公有制形式,那么,等量具体劳动就会作为决定和影响社会福利的制度规定和经济而发生作用,这就是社会福利的决定规律。所谓社会福利规律,就是生产商品的等量具体劳动时间量决定商品的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福利收入的规律。
等量具体劳动是不同的具体劳动形式对于社会生产资料所进行的统一的、没有差别的占有形式,这样的占有形式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条件下,通过劳动力的联合所有权形式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代表协同生产力形式的等量具体劳动的结构形式的产生和发展,就必然要求改变资本的生产结构,也就是改变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协同生产力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改造”,并不是改变商品生产本身的形式,而是改变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也就是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这是因为,社会福利的劳动结构形式是等量具体劳动的形式,而资本的劳动结构是抽象劳动的结构形式。而要形成社会福利的生产结构和社会制度,就必然形成生产条件的公有制形式,使等量具体劳动成为实际社会经济利益关系,变成人们之间的社会福利关系。只有在产生和形成了新的生产条件的公有制形式的条件下,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才能作为彼此统一的具体劳动,才能作为等量具体劳动的形式凝结为社会福利的形式,才能形成社会福利的生产关系。而一旦等量具体劳动形成了社会生产和社会分配的形式规定,那么,由等量具体劳动所形成的社会福利形式也就取代了资本价值形式。由于等量具体劳动形成社会福利,所以,以协同生产力为基础的新的生产方式就必然是社会福利的生产方式。这样的福利生产方式,虽然消除了资本的生产方式,但是,还保留了商品价值的形式,使得商品价值成为社会福利的生产手段和生产条件。这就是说,等量具体劳动在形式上仍然是以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二重化的劳动形式参与社会生产的。所以,等量具体劳动形成的社会福利在劳动产品的形式上仍然表现为价值的形式,成为商品价值构成的一部分,这就使社会福利和商品价值就在可以统一在社会福利的生产形式上。五、等量具体劳动形成了社会福利的制度规定

等量具体劳动是由协同生产力所规定的劳动形式,是新的社会生产的劳动结构形式。这样的劳动结构形式,是在旧的资本主义的资本价值的生产形式中产生和形成的,但是,它通过社会福利的形式改变了资本生产结构形式。
(一)社会福利分割为“个人福利”和“公共福利”。
社会福利是“协同生产资料”所规定的等量具体劳动的凝结形式,由于“协同生产资料”是不同生产资料在社会范围的统一形式和协同形式,所以,社会福利在本质上是具体劳动在社会范围对于生产资料的相互等同、没有差别的占有形式。这就是说,协同生产力对于社会劳动的规定形成了社会福利,而旧的社会分工生产力对于社会劳动的规定则形成了商品价值。但是,旧的社会分工也反过来影响社会协同,也就是影响社会福利的实现。
社会分工对于社会福利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的商品生产形式的存在。原来,社会分工必然形成商品生产的形式,把劳动产品当作不同的、具有本质差别的劳动形式所进行的抽象劳动的交换。所以,有社会分工,就有商品生产,而企业是社会分工的比较高级的生产组织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机构。所以,劳动者与协同形式的生产资料之间的结合在形式上还必须以企业为基础,新的社会生产形式还无法改变商品本身的形式,生产仍然是在企业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商品生产。正是在企业的形式上,旧的社会分工的形式把社会统一的“协同生产资料”的形式分割为相对分散的和相对独立的生产资料,使得等量具体劳动对于“协同生产资料”的占有在形式划分为“等量生产资料”和“超额生产资料”的不同形式。其结果,社会福利也就在企业的生产形式上分割为“个人福利”和“公共福利”的不同形式。“个人福利”是等量具体劳动在社会范围对于“等量生产资料”占有所形成的社会福利形式,而公共福利是等量具体劳动在企业范围对于“超额生产资料”的占有所形成的社会福利形式。
所以,等量具体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形式即新的社会生产形式,就不得不采取社会福利的交换形式,使劳动者获得等量的生产资料占有权和支配权。这就是说,“等量劳动相交换”是等量具体劳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具体形式。等量具体劳动决定社会福利的规模和水平,这是支配社会主义生产的一般,这一规律贯穿了社会主义生产的整个过程,并且把社会福利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福利”的“事前交换”,另一方面是“公共福利”的“事后交换”。公共福利的“事前交换”是由公有制国家在生产之前就把公共福利以“福利工资”的形式提取出来,由每一个劳动者等量的占有和支配,形成等量的个别具体劳动(也就是劳动者个人)在企业层次支配等量的生产资料的形式。这就是说,公有制国家在公有制企业进行商品生产以前,就通过“协同生产资料”的形式把社会福利提取出来。

“协同生产资料”是不同企业之间对于生产资料的共同的、没有数量差别和质量差异的占有形式。这样,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就可以直接在企业内部取得相互统一、没有差别的“协同生产资料”的形式,形成社会福利的直接的交换形式。

“事后交换”的公共福利是不同企业在社会福利形式上的不同和差别,主要是不同企业对于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的差别所引起的。只有通过企业与国家之间的等量交换,社会福利才能由企业层次转化为社会层次,社会福利相互交换的经济利益关系也才能得到实现。
社会福利的规模和水平是由协同生产资料的占有规模和占有数量所规定的。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不同企业对于协同生产资料的占有是高低不同的,所以,不同商品所包含的社会福利在数量和规模上也是不同的。协同生产资料在企业的生产形式上划分为个别企业的“超额生产资料”和社会统一的“等量生产资料”两种不同形式。“等量生产资料”规定了商品所包含的“个人福利”的水平和规模,而“超额生产资料”则规定了商品所包含的“公共福利”。个人福利的数量和规模是由“等量生产资料”决定和规定的。“等量生产资料”是不同企业之间彼此等量、没有差别的生产率形式,是可以在企业内部直接地表现出来的社会福利形式。它是根据社会平均的各个部门和各个行业的最低水平的“净产值生产率”出来的,也就是社会平均的每一个行业内部的企业最低水平的劳动生产率形式。所以,这样的“等量生产资料”形式是存在于不同企业和不同个人之间的相互等同、没有差别的社会福利形式,它也就必然形成相互等同、没有差别的社会福利形式,公共利益和公共所有权形式。“协同生产资料”形成了社会福利的形式,所以,社会福利是劳动者在企业范围内直接等同和毫无差别的具体劳动形式,也就是劳动者在社会范围对于生产资料进行“等量占有”和“平均支配”的经济利益关系。因此,社会福利是可以进行直接在企业内部进行等量交换的具体劳动形式。“公共福利”虽然也是由协同生产资料的客观因素所规定的劳动形式,但却是个别企业和个别劳动对于生产资料的“超额占有”所形成的具体劳动的形式。这就是说,“公共福利”还保留和残存了旧的社会分工的遗迹,因为,“公共福利”是不同企业和个人对于生产资料的“超额占有”在社会福利形式上的表现和反映。所以,“公共福利”在形式上表现为“超额价值”,与差别具体劳动一起构成了的形式。这样的剩余劳动,正是社会分工的规定,它必然形成商品价值的形式,由政府在商品价值的形式上进行统一的“扣除”,生产社会的劳动占有形式。这就是说,“社会福利”不同生产资料在不同企业的“超额占有”形式,这些社会福利必须通过政府对于企业利润的统一“扣除”,才能形成社会形式的占有。
(二)“个人福利”与“公共福利”的不同特点。
总的来讲,“个人福利”是“事前”的劳动分割形式,而“公共福利”是“事后的”价值扣除形式。个人福利主要特点在于:(1)它在企业内部直接表现和实现为“福利工资”的形式,(2)它是劳动者可以直接在自身的具体劳动形式上取得的福利形式。(3)它表现了具体劳动在企业范围内对于社会生产资料的平均的、等量的和均等的占有和支配关系。(4)它是可以在具体劳动的形式上进行直接交换的具体劳动形式。(5)每一个劳动者都可以在企业层次上直接地取得的福利形式,(6)个人福利是存在于企业内部社会福利形式,(7)个人福利是直接地构成社会劳动的社会福利形式,(8)个人福利通过“协同生产资料”的形式在社会范围之内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均等占有和等量支配,公共福利的主要特点是:(1)它是生产资料的“超额占有”形式在具体劳动形式上的表现,(2)它是需要借助于社会(政府)的统一分配形式才能形成的社会福利形式,(3)它是在企业外部进行商品的等价交换以后所进行的福利分割形式。(4)公共福利需要政府出面,作为社会的代表进行集中的分配。(5)公共福利在形式上需要与个人价值一起,转化为抽象劳动进行交换和核算。(6)公共福利需要由国家进行统一的“扣除”和统一的分配,(6)公共福利是生产企业对于生产资料的超额占有形式。(7)公共福利在形式上表现了社会分工的影响,表现了不同的企业和个人在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的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形成了不同和差别。
(三)社会福利的生产结构改变了资本的结构形式。
社会福利对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结构形式形成了两个方面形式规定,一方面,个人福利的生产成为必要劳动(V)的形式规定,把必要劳动的生产转化为“个人福利”的形式。另一方面,社会福利的生产又成为剩余劳动(M)规定,把统一的剩余劳动分割为“公共福利”(M1)和“个人价值”(M2)。其结果,商品价值在形式上还存在,还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规定的抽象劳动的形式,但是商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
(1)必要劳动已经改造为“个人福利”的形式。必要劳动被改造为个人福利以后,在本质上已经不再是可变资本的形式。个人福利在表现形式上虽然还是工资的形式,但是,已经不是雇佣劳动的工资形式,而成为“福利工资”的形式,成为在企业层次进行分配和核算的社会福利形式。这样的“福利工资”是由劳动者直接地支配和占有的相互等同、没有差别的“个人福利”的收入形式。劳动者通过“个人福利”的形式可以在企业进行直接的等量具体劳动的交换,获得生产资料的等量占有的权利。
(2)剩余劳动被分割为公共福利和个人价值的不同形式。在社会福利的生产形式上,剩余劳动不再作为剩余价值的形式,而是分割为公共福利和个人价值。公共福利和个人价值在形式上仍然表现为企业利润的形式。其中,公共福利成为社会(政府)层次进行分配和核算的社会福利形式,形成“国家收入”;而个人价值则是在企业内部进行核算和分配,形成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彼此不同的差别收入形式。
(3)社会福利没有改变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社会福利虽然是协同生产资料的表现,但由于社会分工的影响,社会福利在形式上仍然表现为商品价值的生产形式。这就是说,社会福利在形式上也表现为价值实体的构成部分,表现为社会必要劳动的一部分。但是在本质上,社会福利已经摆脱了抽象劳动形式的束缚,成为等量具体劳动的利益关系。而商品价值的利益关系,在本质上已经局限在“个人价值”的狭小范围了。总之,协同生产力的劳动方式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劳动结构和基础形式,也改变了资本价值构成的劳动方式和劳动基础。这样的劳动结构形式,要求产生社会福利的社会经济利益关系,要求社会福利的生产方式取代了资本的生产的结构形式。这就是说,社会福利形成社会福利的经济利益关系,成为新的社会劳动形式的一般代表,而差别具体劳动在本质上形成的个人价值,是旧的社会分工的“遗迹”,所以,新的劳动形式所形成的社会生产方式就必然是社会福利的生产形式。六、社会保障制度与垄断资本制度的矛盾

(一)社会福利在形式上表现为收入的“均等化”形式。
社会福利是等量具体劳动的凝结形式和本质利益关系。由于具体劳动在形式上凝结为使用价值,因此,社会福利实际上是等量具体劳动带来等量劳动产品的利益关系。但是,由于社会福利在商品价值的形式上产生和的,所以,社会福利在形式上表现为“均等化”的收入形式。这就是说,社会福利虽然是等量具体劳动带来等量劳动产品的本质利益关系,但是,这样的本质利益关系必须通过“均等化”的收入形式和收入水平来得到表现。
“收入均等化”是垄断资本主义分配领域内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它是指收入水平在社会不同阶层、不同阶级和不同集团中间的等同化和平均化的趋势。但是,如果从本质上看,“收入均等化”实际上是一种收入形式的制度安排,是协同生产力对于商品的改造形式,也就是等量具体劳动对于社会福利的规模和数量的决定形式。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具有本质差别的劳动形式,因此,价值所规定的各种收入形式也是具有本质差别的形式。社会福利是由本质是没有差别的等量具体劳动所规定的,因此,社会福利在形式上表现为彼此等同、没有差别的收入形式。所谓“收入均等化”,就是表现福利水平和福利规模的各种收入形式对于社会的收入差别所形成的牵制形式和制约形式。因此,“收入均等化”实际上是社会福利的一种制度安排。只有通过收入的“均等化”,彼此不同和高低不同的各种收入形式,才能“改造”为相互等同、没有差别的收入形式。资本主义的“收入均等化”集中表现在分配领域,一是国家对于低收入阶层的最低收入水平的社会保障,一是国家对于高收入阶层的高水平收入的“社会课税”。
社会福利之所以需要表现为“均等化”的收入水平,主要是因为社会福利在商品价值关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价值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收入的差别形式,而社会福利在形式上则表现为彼此相同、没有差别的收入水平。所以,只有通过收入的“均等化”的制度安排,不同形式的货币收入之间的本质差别才能得到逐步的消除,表现价值形式的各种收入形式才能“改造”为彼此等同、没有差别的社会福利的收入形式。所以,社会福利在形式上表现为等量具体劳动与“均等化收入”之间的本质联系。由于等量具体劳动需要经过生产和流通的不同过程才能实现,所以,社会福利也划分为“个人福利”和“公共福利”的不同形式。“个人福利”是社会福利的生产形式,是等量具体劳动带来等量劳动产品的经济利益关系,“公共福利”则是社会福利的流通形式,是等量具体劳动与“均等化收入”之间的联系。社会福利划分为“个人福利”和“公共福利”的不同形式,是社会福利本身的形式对于社会生产和分配形式的制度安排。这样的制度安排,形成了社会福利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初步实现形式,形成了“均等化”的收入与社会福利之间的本质联系。这就是说,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限制了社会福利在生产领域的产生和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内部能够形成劳动力的联合所有权形式,所以,社会福利的流通形式也就在资本主义内部得以形成了。
(二)等量具体劳动在资本主义内部形成了“公共福利”的简单形式
社会福利在本质上是等量具体劳动的凝结形式和交换形式。由于等量具体劳动的性质是具体劳动与协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所产生的,所以,这样的等量具体劳动在本质要求产生和形成生产资料公有制。只有产生和形成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等量具体劳动才能形成社会福利的经济利益关系,协同生产力的利益和要求才能得到实现。为什么劳动力的联合所有制也能够产生和形成福利的流通形式?原因就在于,等量具体劳动除了受到生产资料的规定之外,还受到劳动力联合所有权的规定。所以,劳动力的联合所有制形式也可以形成“公共福利”的形式。这就是说,等量具体劳动形成的社会福利划分为个人福利和公共福利。公共福利是“非直接”的等量具体劳动的交换形式,也就是存在于流通领域的福利关系。所以,随着劳动力联合所有权的产生,劳动者就可以以劳动能力即“人力资本”的形式参与剩余价值的分割和分享。这样,等量具体劳动的一部分也就可以借助于国家的社会保障形式实现了等量交换,以“低保收入”为主要内容的“公共福利”的形式也就在资本主义内部得以产生和形成了。正因为如此,社会福利关系在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就表现为等量具体劳动的简单交换关系,表现为“社会贫困线”与“低保收入”之间所存在的并不确定的联系。这就是说,在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劳动力的联合所有权的产生,剩余劳动的一部分具有了直接等同和等量交换的形式,因此也就部分地和局部地代表和表现了社会协同生产力的利益和要求。但是,劳动力联合所有权对于社会协同生产力的表现是不全面、不确定的,所以,具体劳动之间的等量交换也就不可能是完全的等量具体劳动,而只能部分形式的等量具体劳动,也就是是不确定的等量具体劳动的形式。
总之,“低保收入”是崭新的社会经济关系,是协同生产力的利益和要求在劳动力所有制形式上的表现和反映。劳动力的联合所有制形式,就是随着协同生产力的产生而产生的,也就借助于等量具体劳动的形式由劳动力形式转化而来的。“公共福利”的形式,所以需要由政府进行“扣除”以后再进行均等的分配,才能实现等量交换的利益关系。“低保收入”实际上就是通过国家所进行的等量具体劳动的分配形式。在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低保收入”是劳动者对于剩余劳动所进行的局部的分割和分享,但在本质上却是是剩余劳动的一部分在具体劳动的直接形式上参与了资本的生产过程,也就是以劳动力的联合所有权的形式参与了社会的生产。这样,彼此等同的具体劳动形式也就产生和形成了,社会福利的简单关系也就产生了,协同生产力的利益和要求得到了初步的表现和实现。但是,“低保收入”还是“公共福利”的形式和福利关系的简单形式,也就是不确定的具体劳动之间的等量交换关系。
(三)“公共福利”初步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结构形式。
“公共福利”的形式是社会福利在垄断资本主义以“低保收入”的形式打开了一个缺口,使剩余价值的性质得到部分的改变,从而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对于劳动者的最低的生活状况和收入水平的保障手段和保护措施。这样的经济制度,是等量具体劳动的交换形式,也是福利关系的简单形式。所以,新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形式,已经在资本主义经济内部产生和形成了。这就是说,社会协同生产力的利益和要求,已经通过“低保收入”的这个“公共福利”形式得到了初步的表现,虽然“低保收入”本身仅仅是范围有限的、新的劳动交换形式和新的分配方式,但是,它却限制了资本对于剩余价值的占有,打破了资本对于剩余劳动的垄断和独占。因为,“低保收入”的产生和形成改变了资本的价值构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主要是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部分所构成的,其核心是资本家对于剩余价值的占有和剥削。“低保收入”的产生,使得剩余价值被分割为资本家的利润收入(M2)和劳动者的“低保收入”(M1)。这样,剩余劳动的一部分(M1)就被改造为社会公有的劳动,也就是改造为“公共福利”的简单形式,成为相对独立于价值实体的等量具体劳动的直接形式。等量具体劳动形成的“公共福利”,在形式上虽然仍然被当作剩余价值(M)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它却通过国家税收的“扣除”等社会保障制度,以“低保收入”的形式又回到了劳动者手中,归劳动者支配。因此,“低保收入”在形式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而在本质上是劳动者之间进行“等量交换”的具体劳动,也就是社会公共和等量占有的具体劳动形式。“低保收入”所表现的这一部分“等量具体劳动”,虽然是拐弯抹角地归劳动者所有,而且只是活劳动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却是社会公共形式的劳动,是彼此等同、毫无差别的劳动形式。所以,社会保障制度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限制因素,它预示和决定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产生和形成,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萌芽形式。
(四)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主要方面
社会保障制度是对于社会福利关系的初步表达形式,因此,它是不同于资本制度的、以“低保收入”为核心的新的社会经济制度的代表,也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的萌芽形式。“低保收入”构成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形式。社会保障制度改变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向社会主义全面转化的新时代。这个转化的基本标志,就是社会保障制度与资本利润制度之间的矛盾,已经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主要矛盾,而社会保障制度又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矛盾主要方面。这就是说,在垄断资本主义的条件下,生产资料的资本所有制限制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使得福利保障只能局限在剩余劳动的分割上,而难以跳出流通领域的狭小范围。只有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消灭”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形式之后,福利关系才能成为社会生产的一般形式。社会协同生产力的广泛发展和日益扩大,要求社会保障制度的范围扩大到生产领域,要求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的生产形式来充当社会保障的手段和条件,也就是要求变革旧的资本利润的生产制度,实行福利的生产制度。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一经产生,就不会局限于现有的形式和范围,而是进一步要求掌握国家政权,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把福利本身作为生产的形式。所以,只有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才能获得生产资料所有权形式的保障和社会生产形式的保护。
(五)等量具体劳动难以在资本主义形成“个人福利”的形式。
“个人福利”是等量具体劳动生产等量劳动产品的社会生产形式,它要求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社会生产结构,也就是改变资本价值的生产方式,形成社会福利的生产结构形式。资本是可以带来更多价值的价值形式,资本的生产结构划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上,必要劳动是可变资本的生产形式,而剩余劳动则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形式。由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的限制,等量具体劳动也就不可能在生产的形式上,在必要劳动的范围上形成社会福利的生产形式,劳动者就不可能在生产形式是上取得具体劳动之间的直接的等量交换形式。资本的这个价值的生产形式与等量具体劳动所要求的等量具体劳动的生产结构是完全冲突和抵触的。这就是说,资本的生产形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等量具体劳动的利益关系和要求了。因为,协同生产力要求等量具体劳动实现直接的等量交换,要求每一个劳动者平均地、均等地和等量地占有和支配必要劳动(V)。而要实现等量具体劳动的利益和要求,就必须形成福利关系的生产形式和生产制度,实现劳动力对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实现生产资料在所有权上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把等量具体劳动从不同和不同行业之间的生产形式中“剥离”和“分割”出来,用劳动时间来直接表现和核算;也才能使可变资本“转化”和“改造”为生产形式的“个人福利”,成为劳动者直接支配的收入形式。资本的生产基础主要是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制,这就决定了可变资本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转化为“个人福利”的形式。这是因为,等量具体劳动虽然是社会协同生产力的表现形式,但是,不同企业和不同行业之间的协同生产资料是不同的,只有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条件下,在生产资料统一为一个总和的社会公有制的形式下,等量具体劳动才有可能通过一定的生产率形式提取出来,形成现实的和实际的社会福利的生产关系。
(六)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要求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形式
社会福利关系是新的协同生产力的一般形式和利益要求。协同生产力的本质利益关系,就是具体劳动之间的直接等同和毫无差别,它要求具体劳动之间进行直接的等量交换,也就是要求改变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的这个商品价值的交换形式,实现具体劳动之间的等量交换。劳动力的联合所有权所形成的“低保收入”的形式,从“公共福利”的形式表达了社会协同这个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利益和要求。这就说明,新的生产力形式的利益关系,已经在资本主义的分配领域得以形成,并且日益成为社会分配的主导形式。但是,劳动力的联合所有权对于新的生产力形式的表现是不全面的,具体劳动之间的等量交换关系也还局限在很小的范围,还没有能够全面地表达社会协同生产力的要求和利益关系。所以,剩下来的问题,就是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向生产领域发展,使具体劳动之间的等量交换关系成为生产本身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新的协同生产力形式和资本利润的生产形式之间的矛盾。这就是说,“低保收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发展,要求劳动的社会保障成为社会生产的一般形式,通过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生产形式对于福利关系进行根本的保护和全面的保障。总之,新的、代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前进方向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在资本主义内部产生和形成了。社会主义经济实际上是以福利关系即福利关系的等量交换作为经济基础的,是在“低保收入”的基础上发展和成长起来的。而全民所有制实际上是劳动力联合所有权的进一步发展,是劳动力总和对于生产资料总和的支配和占有,也就是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权对于个人福利和公共福利的全面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