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探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2-15

  (二)资源来源决定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营利性企业资源提供者——企业投资者为了实现资源保值和增值的目标,必然要求企业管理者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防止舞弊和欺诈行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收入、收费收入和捐赠收入分别来源于纳税人、缴纳人和捐赠者。纳税人、缴纳人和捐赠者经常怀疑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滥用职权,贪污和浪费这些财务资源,未能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为公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原因之一就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缺少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对这些财务资源的取得和使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三)运行方式决定
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向消费者提供的许多产品或服务具有垄断性,许多消费者在获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时,不需要付费或只需要象征性地付一部分费用。这些消费者无法用“货币选票”来表示他们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因此,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不会自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来防止对资源的浪费和滥用。为了确保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能够合理规范地分配和使用有限的资源,避免不经济和无效率的运营活动无限制地继续下去,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有效监控其提供的每一个产品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政府与非营利性组织比营利性组织更加迫切需要建设其内部控制制度。 
  (四)诚信责任决定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当市场经济对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带来巨大冲击的时候,社会要通过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诚信精神来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发展,良性运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塑造诚信精神的主要责任。一旦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和道德缺失,不仅会影响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相反还会加剧人们道德的沦丧。当前我国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发生了个别诚信危机事件,诚实信誉受到了挑战,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需要恢复和重塑其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如果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能够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进行有效的监督,将可以重塑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诚信精神。 
  三、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缺乏深度,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 
  一些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领导人的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往往重事业的发展,轻内部的管理,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基本了解,认为内部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事,个别领导甚至认为加强内部控制,会对自己权力的行使造成阻碍。一些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尚未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的即使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或只强调灵活性,或不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生搬硬套;有些单位用一般财经制度代替内部控制,有些单位则直接以工作经验代替内控制度。
(二)已建立的一些内部控制制度不够严密,甚至是流于形式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堵塞漏洞,但一些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不够全面,存在一些授权和监控的漏洞;一些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虽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有章不循,有律不依”,内部控制制度成为应付检查的条文,未能发挥其有效作用;一些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建立了很多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往往缺乏系统性,需要进行系统的整合。 
  (三)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过程比较困难,执行效果比较差 
  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差主要表现为授权审批不按制度执行,岗位分工不合理和预算执行弹性太大等。有些组织事项的决定权、审批权、执行权集于一身,重大事项决策的执行程序有一定随意性;有些组织资产处理、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事项的决策与执行缺乏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机制;有些组织部门预算在实际执行中对单位约束力度不够,或不按预算执行。有些组织领导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自身不注意遵守内控制度,使用例外原则,致使内控制度的执行效果下降。有些组织执行人员素质不高,执行力度有限,造成内部控制失控。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