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玉米种子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孟凡军 王忠术 赵震 时间:2015-01-02
  摘要对我国玉米种子产业现状、近几年改革中取得的成绩和优势以及玉米种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就提高种子创新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玉米种业;现状;创新;发展建议
  
  我国加入WTO后,玉米生产和育种研究正面临着需求压力的挑战,及时调整玉米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是摆在玉米研究者面前的重要任务。该文通过对我国种业发展特点、制度创新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考察,深刻分析未来我国玉米种业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的方向。
  1我国种子产业现状
  我国玉米育种和种子生产经营长期得益于计划经济体制,但也受其束缚,产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都很滞后。正当玉米种业刚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时,西方跨国公司取得国民待遇,在体制、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等方面对我国脆弱的民族种业造成较大的冲击。
  我国玉米育种和应用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处于较先进水平。但产业进一步发展遇到的主要障碍是商业化程度低,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已经在种业发展的适当阶段完成了育种体系的商业化转移,而我国杂交种普及率已接近90%,却仍然施行带有计划经济特点的管理方式,种子产业迟迟未能进入迅速发展阶段[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科研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玉米优良新品种的选育发展更为突出。由于国家重视农业的发展,鼓励并支持股份、民营、个体单位进行科学育种,所以大大加快了科研的发展,形成现在的国有科研院所、种子公司、民营与个体所组成的多层次、多点次的育种格局。不断有玉米新品种审定,玉米单产也在不断提高。政府投资玉米育种和补贴种子生产经营,帮助农民降低风险,促进了新品种的普及和推广。即使在经济条件落后的农村地区,玉米杂交种普及依然非常快,创造了科技进步的奇迹,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研管理和产业结构已不适应商业育种的要求;种子产业发展困难;企业缺少自我发展能力,抑制了资本积累过程,很难形成在国内外有相当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大型企业。大的科研院所也在生产、经营,种子公司又纷纷发展科研育种,使科研、生产、经营融为一体,更促进了科研育种的发展[2]。
  2改革中的优势与机会
  多层次、多点次的育种格局扩大了科研队伍,促进了试材的相互交流,增加了优良品种的育成机率,整体试材更为丰富,优良品种的区域性更强,提高了不同区域的单产,同时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总产,大大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
  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经之路,它有利于提高知识和技术的社会价值,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也有利于种子产业的发展。体制改革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健全的市场体系和平等竞争机制,还需要技术保障,使科研系统在改革中向着商业和公益2个方向调整结构。商业公司不可能从事技术创新和种质创新的开拓性研究,因此在玉米育种向商业化转移的过程中,国家要重点支持种质扩增、改良、创新等非竞争性研究领域,在一定时期内还应支持品质改良和生物技术研究。国家公共投资支持的非竞争性研究的成果社会化,支持竞争性的商业育种和产品研发。一般来说,商业育种封闭运作,只进行产品创新,企业之间重复设置,公益研究属于非竞争性的政府行为,只能由国家支持,开放运行,不应重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