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共财政框架下我国财政支出特征及财政政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红旭 时间:2013-02-15
  2 是控制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2006年,中央财政预算赤字2950亿元,比2005年预算减少50亿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将下降到1.5%左右。同时,财政部还适当调整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并且主动配合调整国债项目资金的使用方向,主要用于农业、科教文卫、就业和社会保障、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西部大开发和关系“十一五”规划顺利进行的重点项目建设,并且坚决制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有效缓解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 
  3 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不协调。这是自然环境、历史和经济条件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经济都有了很大发展,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党中央审时度势,统揽全局,适时实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在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先后于1999年、2003年和2005年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经过1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区域发展格局出现了积极变化。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布局改善、结构优化、协调性提高的良好态势;各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全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为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稳健财政政策注意的几个问题 
   
  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我国政府推进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的稳健财政政策。经过两年的发展实践,该财政政策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要科学地推进稳健财政政策,并且要注意好以下几个问题: 
  1 要严格控制各项政府支出增长和压缩财政支出的规模。近年来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就要想方设法控制预算内财政支出的增长,起码不要有超出预算的支出增加,并且在必要时动用行政性手段扩大控制支出增长的范围,将预算外、制度外政府支出的增长减少到最低限度;与此同时,要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坚决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工程。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有力地减轻通货膨胀压力,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2 要更注重在财政支出总量控制下的结构调整。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于经济结构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局部地区行业投资过大、经济过热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着农业、能源交通、消费服务业等投资不足的现象,这就要求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某些行业或地区投资过快增长的同时,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问题,调整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和国债投资的使用方向和结构。 
  3 稳健财政政策应该大力配合目前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我国货币政策继2008年“从紧”和2009年、2010年“适度宽松”后,再次回归长期实施的“稳健”。“货币超发是推动物价上涨的最根本因素。”中央政策研究室秘书长赵涛说,当前物价上涨,反映了“适度宽松”货币供应量造成的流动性过剩滞后影响已显现。缓解通胀压力,要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逐步把货币供应量增速回落到合理水平;同时要控制新增贷款规模。 
   
  参考文献: 
  [1]陈媛媛.公共财政体制下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11). 
  [2]郭卫红.刍议我国稳健的财政政策[Jl_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4). 
  [3]许春霞.浅析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财政政策l J1.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s2). 
  [4]王保安.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l J1.理论视~,2008(05). 
  [5]谢德保.稳健财政政策是当前合适的选择I J1.经济研究导刊2008(05).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