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舆论财务监督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越冬 干胜道 时间:2013-02-15
  【论文关键词】舆论;财务监督;公司治理
  【论文摘要】舆论财务监督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方式,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文章通过分析舆论财务监督的涵义、特点,分析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包括: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保护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发挥“嘹望塔”功能,规避企业风险;激发管理者的自律意识,完善内部董事、监事、高管信誉机制。只有明确了舆论财务监督的作用,其财务监督的职能才能更好地发挥。

    舆论在企业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2001年第四季度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妹威在《金融内参》发表600字短文《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揭露蓝田贷款中的欺诈行为,到银广夏公司的神话,再到2008年5月,夏草在自己的博客中登出了一篇名为《沪市2007年报涉嫌报表粉饰公司》的文章,指出东盛科技、综艺股份、华夏建通等十家沪市上市公司在2007年报中涉嫌虚假信息披露,粉饰财务数据等。舆论财务监督既可以揭露一个企业公司治理的内幕,使一个企业濒临破产。也可以给公司的业绩创造神话。本文通过分析舆论财务监督的涵义、特点,分析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只有明确了舆论财务监督的作用,其财务监督的职能才能更好地发挥。
    一、舆论财务监督的含义与特点
    (一)舆论财务监督的含义
    舆论财务监督与舆论监督的涵义息息相关。对于舆论监督,顾理平(1999)认为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章平《2003)认为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媒体代表公众对权利运作尤其是权利滥用导致的腐败进行的监察和督促。王强华、魏永征(2000)认为舆论监督是公民通过新闻媒介对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众人物与公共利益有关的事务的批评、建议,是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体现,是人民参政议政的一种形式。
    笔者比较赞同王强华、魏永征的观点,认为舆论监督的主体是广大的人民,而不是一小部分新闻从业人员,更不是某些节目的制作人员。李瑞环对此有一段论述:“新闻舆论的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是党和人民通过新闻工具对社会进行的监督。”笔者认为,上市公司舆论财务监督的主体是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企业广大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有权通过新闻媒介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进行评价,发表意见。这里所说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债权人、供货商、顾客、投资者、政府、职工、管理层等受到企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的所有公众。监督的客体主要是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情况。因此,上市公司的舆论财务监督可定义为:企业广大利益相关者通过新闻媒体对公司的财务活动及财务关系发表意见和看法,从而对其进行民主监督的一种监督方式。
    (二)舆论财务监督的特点
    第一,公开指向性。舆论财务监督具有公开指向性,表现在舆论财务监督的主体具有广泛性,包括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一旦企业舞弊被发现,则具有很强的渗透力,会把千万人的情感联系起来,形成一种不可抵挡的社会力量。其矛头直指抨击对象,使被监督对象原形毕露,有利于问题的迅速解决。2001年3月5日,美国《财富》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安然公司股价是否高估”的文章,首次公开指出安然公司的财务有“黑箱”。紧接着美国著名投资网站丁hestreet. com和《华尔街日报》等媒体又相继披露了安然公司和许多关联企业之间的复杂交易,很快安然公司的股价迅速下滑,成为公众抨击的对象。2008年5月,夏草在自己的博客中登出了一篇名为《沪市2007年报涉嫌报表粉饰公司》的文章,指出东盛科技、综艺股份、华夏建通等十家沪市上市公司在2007年报中涉嫌虚假信息披露,粉饰财务数据,其数额最高达到数十亿元,最低也在亿元以上。文章发布后,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很多媒体都以其为内容进行了报道。乔云霞等(2002)对公众进行调查问卷,发出3 000份,收回问卷2 842份,有效问卷2 469份,有效率为82.3%。在了解公众对舆论监督报道的态度方面,有一项为“您喜欢舆论监督报道吗(限选一项)”,“很喜欢”的占33.9%,“喜欢”的占27.3%,“一般”占33.6% ,“不喜欢”的占5.2%0“很喜欢”和“喜欢”两项之和为61.2%,这足以说明公众是喜欢舆论监督报道的。在新闻舆论监督公众问卷调查中,统计发现:大部分公众认为舆论监督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在“您认为舆论监督所起的作用是《限选一项)”的三个选项中,认为“积极的”占71 .9% ,“消极的”占6.8% .“不明显的”占21.3%a
    第二,传播及时性。舆论财务监督具有传播及时性,表现在用于传播的途径很多。如利用电台的热线电话,电视的现场访谈,网络的日BS,XX论坛、电子信箱等工具,迅速地按几何级数向四周扩散。一经新闻媒体传播,其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大,使得每位利益相关者都有机会参与,发表交流意见,使每位利益相关者都乐于进行这种监督,积极地参与其中。如专案调查从发现问题到调查处理,一般都要经过许多程序。而舆论财务监督很快就会引起司法、行政监督部门的注意和介入。如2001年第四季度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妹威在《金融内参》发表600字短文《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揭露蓝田贷款中的欺诈行为。2002年3月2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对刘妹威与蓝田事件纠纷进行了专访,很快该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随后,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等重头财经栏目对蓝田事件进行了多侧面、多角度的跟踪报道。
    第三,社会警示功能。舆论财务监督可以起到提醒、告诫的作用,个别企业受到批评和监督,会使更多的企业引为警戒、受到教育,对维护经济资本市场的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舆论财务监督的影响不仅在当时是一种重大力量,就是事过境迁之后,影响仍然深刻。如2002年美国发生的安然、世通等跨国公司的丑闻被媒体曝光后,这些大企业很快就倒闭,退出资本市场。而为安然公司提供审计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也由于该事件而退出了世界舞台,世界上原来的前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只剩下了四大。而后,美国在当年立即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注册会计师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第四,效果威慑功能。舆论财务监督虽不具强制功能,但它会形成一种社会评价、道德遣责力量。这种社会舆论的压力直透人的心底,使被监督者信誉扫地。马克思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曾指出,舆论是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舆论监督是“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舆论监督虽然本身不具有法纪效力,没有直接处置权,也不象其它监督形式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但由于它是一种公开的、道义的监督,在激起民愤后,握权机关不敢包庇,从而使被监督者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政治压力。“不怕记过不怕降,就怕新闻大曝光”,形象地说明了舆论监督的威慑作用。Cheung ( 2009)指出中国媒体的作用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以前政府的忠实“哈巴狗”,更加反映了公众的意见,对司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通过媒体的披露,可以改变事件的司法判决。Liebman(2005)通过列举一些实例说明媒体在中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已经从过去“政府的代言人”成为了“公众需求的代言人以及对政府、公司等违规事件进行监督的监督者和批评者”,其对司法部门的判决影响很大。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