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从三维系统观谈内部控制的激励与约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赵明 马莉 时间:2013-02-15
  论文关键词:内部控制 激励 约束
  论文摘要:本文从内部控制的三维系统观出发,分别从三个维度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进行分析,并试图根据各个维度的不同特点和方式,提出一些有效的控制办法。
  内部控制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企业存在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系统。而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激励与约束作为其机能的一部分,也不能简单的脱离内部控制去制定,而应该从企业已存在的内部控制制度出发,并针对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以期建立起真正符合企业实际与特点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对公司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一、三维系统观的提出
    内部控制的三维系统观(谷棋、张相洲)提出,内部控制是由制度、市场、文化三个维度构成的有机系统,制度控制、市场控制、文化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三种典型控制机制,而企业实际运行的内部控制系统则是以制度、市场、文化为维度的三角形平面区域中的一个点,是制度控制、市场控制、文化控制三种机制的有机结合。
    内部控制的三维系统观认为,制度控制是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任何企业、任何组织在内部管理中,如果没有基本的制度规范做基础,企业必然陷人混乱状态、导致经营失败,但制度控制对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反应比较滞后,所以应该同时强调市场控制和文化控制对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作用。市场控制通过利用外部市场力量对转移价格和管理补偿进行协商,从而实现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单位竞争关系的相互协调和组织内部资源关系的及时调整,以对市场供求变化做出迅速反应,但这种控制机制的基础却是知识资产的信息不对称,相应的也就无法实现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当然就不可能实现知识的积累并推动企业的发展。这时,企业就需要建立文化控制机制,使企业的组织目标成为员工个人的努力目标,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的沟通信息,传递知识,发掘市场机会并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共同为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而努力。所以,企业的管理控制模式不应该只是纯粹意义上的制度模式、市场模式或文化模式,而应该是这三种模式要素特征的有机结合。
    二、制度控制机制的激励和约束
    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企业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内部控制机制就是制度控制。制度规范没有严格的界限,可以包括企业管理制度、技术及业务规范等各种类型的控制手段。我国企业目前普遍遵循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经营,从而使出资人占有了企业产权运营的全部收益,经营者和职工只能领取固定的工资水平,严重打击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尤其是在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过程中,由于此原则的存在使“道德风险”、“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层出不穷,导致企业产权激励和约束的作用不断萎缩。为了使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的作用持续高效,必须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
    (一)制度控制角度的激励机制
    1、企业首先要完善产权制度。企业要确立起多元的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即要确定企业产权主体、客体和内容的多元性,也就是说企业的产权主体不仅包括各种性质的投资者,还要包括管理者、职工,从而在经济学上确立投资者、管理者、职工的独立产权主体地位,并通过制度对其进行定义,使企业激励机制建立在坚实的制度基础上,这样才能在法律上确认各产权主体基于多元产权客体的投人,进而取得对企业产权运营收益的正当索取权,使各主体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对企业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权能,并按效率与公平原则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进行有效的分割和运用,使各主体都可以享有企业运营的成果。
    2、企业要努力建立较完备的激励制度。企业内部激励要绩效挂钩,利益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以利益激励为主。业绩认定要提高长期经营业绩比重,实现年薪、延期奖金、股票期权、职位消费等的多元结合。以股票期权制度为例,股票期权可以看作是一种长期性的经营者激励方式,其目的通过剩余索取权的分配,使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达到最大化的一致,因为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上,企业的价值增加与股票的上涨是强相关关系,经营者只有在提高了企业的运营质量和公司的业绩,并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从而促进了企业价值增加的时候,才能获得股票期权带来的收益。因此,公司经理人员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提高管理效率和经营者自身的积极性、竞争性、责任心和创造性,并由此来提升自身的收益水平和外在声誉。
    (二)制度控制角度的约束机制
    1、企业就进一步加强控制制度建设。我国企业现多为公司制经营,内部控制约束要以决策、管理、监督“三权分立”的制衡机制为中心,辅之以内部责任制约束和职业道德规范约束,为产权各主体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和社会氛围,所以要以法律规定以及企业章程、聘用合同、劳动合同等民商事契约的形式,强制地在企业三大产权主体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分权、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运营形式,实现企业产权在不同机构间的法定分割和相互制约,建立起良性的企业约束机制。例如,管理者作为企业产权主体的一部分,按照法律和企业章程,聘用合同等享有对公司运营管理的权力的同时,也会受到来自投资者和职工根据相关协议产生的产权制约,以及以经营结果问责为核心的企业负责人经营考核制度的制约,通过将经营业绩与经营者的职务任免等事项直接挂钩,这样就在制度基础上,也就在根本上形成了对经营者的约束作用。
    2、企业要注意形成有效的独立监管制度。除企业内各产权主体之间以及相关规定所产生的监督作用外,企业也要注意独立监管制度的建立,也就是由某些具有较高独立性的组织,如内部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等,对企业形成其特有的监督效果。比如说,上市公司通过设置独立董事,由独立董事通过直接参与经营决策来调整众多利益相关者在利益分配上的分歧与不公,并通过薪酬、声誉等方式对独立董事进行激励,从而使独立董事投人足够的精力关注企业的问题,提高公司决策过程的科学性、效益性,防范内部人控制现象,监督企业做出真正有利于企业及相关权益主体的决策,进而保护全体股东和整个公司的利益。

    三、市场控制机制的激励和约束
    市场方式下,最重要的控制系统要素包括:转移价格、横向关系、议价和管理补偿。同时,许多市场控制系统还伴随着制度机制,如预算、事后差异分析报告等等。A加w(195落)指出:由于横向关系和议价构成组织机制的各个环节,因此转移价格是控制系统的中心。最初的价格只是通过猜测确定,如果中间产品的输人与输出相匹配,则价格是合理的。否则,就要进行新一轮的判断,最后,通过这种持续不断的接近过程,将会形成组织内部一系列经济上相互满意的价格关系。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