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当前我国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黄晓霓 时间:2013-02-15
    (四)导致内需和消费不振,从而使得我国过分依赖外部市场,降低了我国经济的安全性
    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与收人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函数关系:C=a+by。其中,C为消费总需求,a为常数,表示自发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Y为可支配收人。由此可见,边际消费倾向与可支配收入是决定消费水平的高低主要因素,消费水平的高低与可支配收人及边际消费倾向都呈正相关关系。但是,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收人水平的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将不断下降,即收人水平越高的人边际消费倾向越低,而收人水平越低的人边际消费倾向越高。近年来,由于我国分配存在以上种种问题,导致社会财富向少数人汇聚,而广大低收人群体收人增长缓慢。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高收人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低,收人的增加除了进行奢侈品消费外,不会再用于一般的消费,其收人或者用于投资,或者用于储蓄,而广大低收人群体虽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但由于收人增长缓慢,或者由于没有稳定的收人增长预期,同时为了应对医疗、教育及住房等大项开支,除了日常的必需品消费外,剩余部分也用于储蓄,消费需求被极度压抑。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农民的消费严重不足。截至2009年全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 29亿人,按三人之家计算,2. 29亿农民工涉及到6. 87亿人的负担,加上缺少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农民的消费能力被极度压抑,导致我国整个社会消费需求不足。从实践上看,近年来,贫富悬殊的不断拉大已经引起越来越明显的经济结构失衡。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储蓄居高不下,居民消费增长滞后,内需和消费不振,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投资和出口的拉动。据世界银行统计,2007年高收入经济体GDP构成中,居民最终支出占6200,资本形成占2100;中等收人经济体这两个比重分别为60%和2500;我国的为34和44 %我国的居民消费率明显偏低,投资(资本形成)率明显偏高。投资是一把双刃剑,既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和增效器,又是经济波动的关键因素。因此,我国经济的这种增长方式大降低了我国经济的安全性,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克服分配领域问题的对策分析
    200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调整经济结构中调整国民收人分配,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这为我们针对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理清解决问题的出路指明了方向。在当前情况下,笔者以为,克服分配领域中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劳动报酬所得
    当前,我国分配领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劳动报酬及居民收人占GDP的比例不断下降;与此相反的是资本报酬占GDP的比例不断上升。因此,要克服分配领域的这个问题,应当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政府应当增加转移支付及社会保障支出,适当地将政府所获得的利益让渡给居民;其次,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当前,我国垄断行业国企红利上缴的比例仅为5%左右,这根本不符合同股同权的原则;最后,应该尽快建立“劳资集体谈判制度”,在各类所有制企业中落实劳动者集体谈判的合法权利,进一步健全集体谈判机制,明确工会在集体谈判中的平等地位和权利。
   (二)完善税收制度
    税收是调节收人分配的重要杠杆,是缓和社会分配矛盾、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国的税收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其作用也未能充分发挥,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以流转税为主体。这种税收结构在调节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上的功能比较弱,其存在的累退性,放大了收人的不公平,具有逆向调节作用。税收的逆向调节作用已成为居民收人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因此,应逐步建立起一个综合协调配合,覆盖居民收人运行全过程,以个人所得税、财产税为主体,其他税种为补充的收人分配税收调控体系,从个人收人的存量、增量、转让等多个环节对收人分配进行全方位的调节。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国家一项重要的社会制度,是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人分配的“调节器”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但是,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很完善,存在着一些问题。问题之一就是农村和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使得城乡居民无法同等地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农村居民的收人也因此而受到限制。因此,应逐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城乡社会保障面,建立面向所有人员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对收人分配的调节作用,从而逐渐缩小城乡收人差距。
    (四)变革户籍制度
    201。年5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收人差距为何不断扩大》的文章。文章认为户籍、出身、企业身份等,是导致收人差距扩大的推手。因此,要克服我国分配领域了出现的问题,就要变革户籍制度。同时,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五)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
    区域差距问题本质上是区域问题的一个方面。从战略的角度看,解决区域差距问题最重要的是继续统筹区域的协调发展,千方百计促进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继续促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中部和东北部地区的发展,提升东部地区的经济竞争力。要统筹区域的协调发展:一是要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二是实行产业地区倾斜的区域发展政策;三是利用财政再分配手段调节地区发展差异和居民收人差距。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解决城乡居民收人差距不断扩大,逐渐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统筹城乡发展,首先,要统筹城乡就业制度,继续清理和废除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歧视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平的劳动力市场,保证对农村劳动力和劳动力一视同仁;其次,要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人力度,帮助地方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
    (六)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当前我国分配领域最主要的问题是贫富悬殊不断扩大,因而重中之重就是提高低收人群体的收人水平。让低收人群体有一个基本的收入,同时解决好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民生问题,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
    农业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解决农民低收人问题对于解决贫富悬殊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积极扶持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2)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人以及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3)实施科教兴农;(4)构建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培训、咨询和农民合法权益保护的服务体系,创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环境,可以考虑重新建立农会表达广大农民的意见和利益诉求;(5)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缩减基层组织冗员,提高基层的服务和效率意识。
    克服分配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必然会遇到一些阻力,但这是亿万老百姓的心声,是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所在,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体现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必行之举,其大势不可挡。可以预期,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多年来存在于分配领域中的突出问题一定能够得到逐步解决。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