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由创新到精品—评《薪酬设计与薪酬管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余炳荣  时间:2013-02-15
  论文关键词:薪酬设计与薪酬管理 创新 精品
  论文摘要:从旧著《工资理论与工资管理》到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项目《薪酬设计与薪酬管理》的新著,创新成分很大,从框架到内容都作了重大的调整、修改和更新,这是作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实现了由创新到精品的飞跃。
  去年年底,审阅一部薪酬管理方面的教材感到问题很多,就找来一堆同类内容的书作比较,才发现由康士勇教授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的《薪酬设计与薪酬管理》是编写得最好的,堪称高等教育教材精品之一种。
    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康老师近十年来治学的一大特点。十年前我曾主持策划一套劳动经济专业高等教育教材,其中有一种《工资理论与工资管理》,原本是请全国知名的教授曾湘泉教授编写,因他当时教学科研任务繁重,无暇顾及,不能来稿,我们十分着急。后来,我们想到向康老师求救,因为他在结合教学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资收人运行和调节规律,研究如何适应发展变化了的经济规律和工资规律的要求对工资收人分配活动进行有效管理中,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在我们这里出版了《工资收人理论与管理实务》一书,读者反应不错。我就建议他在此基础上改写成《工资理论与工资管理》。果然,不负所望,他很快就交了稿,经曾湘泉教授主审之后,于1998年5月出版。此后3次重印,竟成了那套高等教育教材主打品种之一。
    在以后的6年里,康老师始终注视着时事的变化,特别是工资收人分配政策的新变化。首先是,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人分配制度”,翌年十五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建立健全收人分配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企业领导人和科技骨干实行年薪制和股权、期权试点。”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规划了“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人者比重,提高低收人者收人水平”的“橄榄形”分配蓝图。接着,十六届三中全会又作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收人分配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政策作为重要的完善措施被载人了《决定》。其次是,所有制结构和企事业单位分配制度、用人制度的变化。一些竞争性的中小国有企业和部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大都改制为员工内部持股的股份制企业,以私营企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迅猛发展,外商投资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企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基本实现市场化。第三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理念和技术已在我国广泛传播,高校劳动经济专业纷纷易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薪酬”一词开始被广泛引用。第四是,我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收人分配制度已应运而生。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人工成本预测预警三位一体的政府宏观工资监控指导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按要素贡献分配、市场机制调节已经基本成为企事业单位内部收人分配的基础,“按岗位定酬,按能力定酬,按业绩付酬”的原则和理念普遍成为共识,并逐步被贯彻到工资分配的改革实践中。面对这四大变化,康老师从立足于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收人分配管理和专业教学的需要出发,又在旧著《工资理论与工资管理》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写成《薪酬设计与薪酬管理》这样一部60多万字的新著,并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项目的立项支持。
    二、新著与旧著相比,创新成分很大,从框架到内容都作了重大的调整、修改和更新
    首先是在框架结构上的创新。旧著22章分了六个部分:工资理论与分配政策,国家对工资水平和工资总量的调控及企业对人工成本的计算,国有企业内部的工资分配,各类非国有企业的工资及收益分配,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及工资总额管理,日常工资工作及小康标准与评价。新著按薪酬设计与薪酬管理的新思路,完全打破了这六个部分,形成了新五篇:理论基础篇,时事与政策篇,薪酬福利设计操作实务篇,按要素分配设计操作实务篇,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篇。各篇的章节也按实际情况和逻辑思维加以调整重新设计。这样,全书眉目清晰,主题突出,更易表现创新的内容。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