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冬冬 时间:2010-06-25

内容摘要:我国目前很多资源型城市都面临资源日益枯竭的严峻考验,本文结合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走可持续道路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就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机制体制创新,发展循环等方面提出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
  
  资源型城市多是依靠特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而发展起来的,这种“火车驮来的城市”多表现为单一资源、单一产业和单一经济的特征。据统计,我国现有的426座矿业城市中,12%因可供开发的后备资源不足而面临“矿竭城衰”的威胁,因此,有必要重点分析和研究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问题严峻
  资源是资源型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但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资源枯竭的不可逆性,以及资源型城市自身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性,决定了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源问题。并且我国的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呈逐年降低之势,后备储量的增长落后于消费量的增长,矿产品贸易逆差急剧增加,资源形式十分严峻。在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国有矿山中,已有2/3进入中衰退期,资源逐渐枯竭,有12%左右的资源型城市拥有的可供开发的后备矿产资源已经不多,有400多座矿山面临闭坑的危险,300多万矿工和上千万职工家属的工作和生活将受到直接影响。
  (二)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日益突出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主要由高度依赖单一的工矿,片面发展资源产业,使资源经济在整个城市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大比例所致。在产业结构上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一只独秀,第三产业规模小,发展滞后,且发展水平较低;并且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不断增大。在所有制结构上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经济成分单一,国有经济占绝对优势。
  (三)产业关联度低
  资源型城市各个产业之间由于资源配置的巨大差异而关联度极低,相互支持能力极弱。大型企业主要同国家体系相联系,而与地方中小企业联系较少甚至无联系,形成了资源开采业和初加工业与落后的农业及服务业并存;技术先进,人员素质高,规模大的国企与落后的地方小企业并存的二元结构,这种结构自身调节的弹性小,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能力极低。
  (四)生态环境脆弱
  可以说,生态环境问题是始终困扰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开发,既消耗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也会破坏一些可再生资源的再生能力,还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五)就业、、医疗等社会问题加剧
  由于资源枯竭的不可逆性,资源型企业和资源型产业开始萎缩,结构性失业不可避免,安置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由于资源企业效益下降,政府税收会随之减少,财政功能定会受到影响。此外,按照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办社会”的现象不会再出现,很多原企业承办的各项社会事业都交给政府,受财政收入制约,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必然会受到影响。
  
  资源型城市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一)符合国情
  50年来,我国的GDP增长10多倍,而资源消耗增长40倍,单位GDP的成本、能耗和物耗都远高于国际水平。我国万元GDP耗能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是日本的9.7倍,33种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6%,并且自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更为严峻。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矿产资源和能源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
  (二)促进资源型城市自身及所属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
  由于对资源和资源产业的依赖性,资源型城市要想不随资源衰竭而衰落,就必然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促进资源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资源型城市由于受资源条件限制,其城市生命周期往往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周期相一致。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维持和延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年限,保持资源型城市的长期发展。同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也是促进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资源产业链的延伸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可以形成特色经济区域,发挥资源型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其所属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改善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
  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考虑环境的可承受能力,不能片面的追求经济指标,不能再回到过去的“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上,经济的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资源型城市要通过有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对污染的防控力度,逐步恢复生态环境,形成“经济——生态”的良性互动。
  
  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用可持续发展观作指导
  一个区域、一个城市在进行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谋篇布局时,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树立什么样的增长观、发展观,即采用怎样的“经济增长方式”。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可持续的发展观不是单纯地就经济增长而论经济增长,而是经济增长、资源、生态环境三者结合起来,提出了三者的协调发展;不再单一的追求经济总量的提高和发展速度的增长,更强调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的增长和发展。资源型城市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持续地保持和扩大这种优势,就必须地制定和实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彻底改变“竭泽而渔”、“有水快流”的资源开发方式,同时要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的效率。
  (二)优化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
  1.重视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结构的调整、演进和升级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就是要使本地区的产业构成与资源的合理使用和有效配置相适应。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不可低估。编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规定经济发展目标,都必须考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以产业政策为导向,运用财政、信贷等手段,用宏观经济政策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偏差和盲区进行矫正和弥补。

  2.进行产链延伸。产业链延伸即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下游加,建立起资源深度加工和利用的产业链。由于上下游产业在生产、管理和技术方面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能够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实施产业结构优化的难度较小。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下游企业和配套服务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大量生产经营相关联的企业在一定空间内的积聚作用所带来的专业化生产、低物流成本、低交易费用、便捷的沟通和配套服务将导致聚集。随着下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将逐渐增强,将来即使本地资源枯竭,也可以从外部输入资源进行加工,维持该城市和地区的持久繁荣。
  3.选择新兴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必须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它产业的增长具有较强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代表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和趋势。资源型城市新兴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利于化解或缓解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基本矛盾,有利于调整生产力布局和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增强竞争力。此外,资源型城市应根据产业生命周期、产业竞争力、资源禀赋和区域特性来选择新兴主导产业,避免一些资源城市在很多领域发生重复,继而使整个产业卷入恶性竞争。
    4.产业结构调整要按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进行。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实行优胜劣汰。资源型城市中许多行业因国有资产都存在比重偏大现象,其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国有经济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提高国有资产的质量和效益。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资金和技术往往都会成为难点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作用,通过开放,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中寻求解决办法。
  (三)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我国资源型城市很多都存在企业控制城市的现象,企业兴,城市兴,企业衰,城市衰。并且国有资源企业的制度存在缺陷,其产权、经营管理、分配、创新等方面都不完善。要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步伐。解决政企分开的问题,合理调整资源型城市和国有资源企业的相互关系,使国有资源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政府从参与微观经济运行的角色转换为宏观调控者,由“参与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
  (四)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要协调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既要对现有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又要对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与重建。要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加强环境司法,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方式,彻底改变过去的“先开发,先污染,再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要增加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促进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同时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资源型城市还应着手建立自己的GGNP(绿色GNP),以利于形成合理的资源成本核算与补偿机制,促进资源经济的发展。还要严格控制并逐步减少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三废”排放量,并加强对资源开发、加工、利用各个环节的环境监测工作。
  (五)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在新技术条件下如何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问题,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注重科技进步的影响和生产与服务的科技含量的增加,应该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增强科技活动的内在动力,增加科技项目投入,做好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资源产业。
  (六)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是资源型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面对资源日益紧张的现实,发展循环经济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资源型城市要制定和完善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的地方性法规及经济政策,重用和支持那些具有基础性、创新性、有实用价值的资源开发利用的新工艺、新方法,鼓励企业、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并以实际行为加入到资源循环利用的行动中。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资源型城市如何选择发展道路的问题,如何在“资源竭”的条件下而做到“城不衰”,也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这些以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为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应在资源尚未枯竭之时及时调整单一的资源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延伸产业链,发展非矿产业,积极寻找新的替代产业和接续产业,逐步降低直至消除城市发展对资源的依存度,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实力的综合性城市,来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
  1.厉以宁.环境经济学[M].北京:计划出版社,1995
  2.刘成武.资源概论[M].北京: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