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建设中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钟超 时间:2010-06-25

内容摘要:县域是经济领域中极为重要的层次,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结合点。一般而言,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我国才能顺利地实现由二元异质社会经济结构向同质一元化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县域经济不能健康发展,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本文就发展县域经济与建设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作出了分析。

  关键词:县域经济 小康社会
  
  根据统计资料,我国县域单位(县、县级市、区)的国土面积为9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5%;人口总数为9.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4%;县域经济的GDP约为6.1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9%;县域经济的地方财政收入4770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3.6%;县域经济的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5万亿元,占全国的36.7%,因此,县域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目前,就整体性来看,县域经济仍未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农业仍处于主导地位,并且生产方式落后,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逐渐减少的耕地上,使得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高,农业规模效益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不发达。另外,县域经济的发展也相对落后,其国有经济绝大多数已经改制或者破产,民营经济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支持能力不强。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规模与水平已直接影响到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大力发展农村工业或非农产业
  
  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基础就是农村工业,农村工业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在关于我国工业化过程的讨论中,一个公认的事实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地位相对萎缩,而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即我国的工业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农村的工业化。农村工业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包含农业产业化、非农生产和农村城镇化的大部分内涵,农村工业化的实现主体是农村工业企业。我国农村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积淀与发展过程,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工业企业起源于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社队企业。农村实现土地家庭承包制后,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出现了农业剩余,加之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那么进一步地提高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依靠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吸收过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在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别预期因素的刺激下,转向非农产业寻找就业出路就成为了现实的必然选择,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农村工业化,到1996年乡镇工业产值已达到了5538.76亿元,占全国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农村工业的发展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其推动了县域中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转换,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城市化部门大多数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它们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较低,而农村工业部门绝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对资本、技术的要求条件不太高。据测算,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相比,具有生产率低、资源消耗量相对较高、资本有机构成低、吸收劳动力就业多等特点,但是农村工业整体上仍然表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中,要优化农村工业的经济结构,避开城市现代大工业的竞争,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加快技术更新改造,开发出适合农村工业中的中小企业的产品、服务和技术,来带动县域经济中落后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企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不到20%,而发达国家前者是后者的数倍,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中,要鼓励农村工业产业结构向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的服务环节方向转变。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无偿或低价土地、和睦的地方乡土关系、强有力的社区政府庇护等,来增强农村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尽管目前农村工业企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大多数还是中小企业,还是在为城市现代大工业企业“查漏补缺”,仍然处于城市现代大工业的夹缝之中。目前,我国农户生产规模小、合作意识差、农副产品市场程度低,使得我国县域的农业产业化面临着巨大的障碍,因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同时,要积极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扶持发展农业大户,加快推进企业+农户、公司+农户等模式的广泛实施。
  

  加快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大中城市转移,是目前县域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和基本趋势,它贯穿于县域经济的全过程,它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明显而重要。从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比例来看,1994年—1998年5年间,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了6.6%,平均每年下降1.32%,按此平均速度,到2010年,中国农业劳动力比重预期将下降到33.96%,基本接近于化第二发展阶段结束时农业劳动力比重低于30%的标准。中国城市化水平1990年为26.4%、1999年为30.9%,按此速度,2010年预期中国城市化水平为35.92%,距工业化第二发展阶段结束时城市化水平超过50%的标准相差悬殊,这说明我国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其主要原因是中国长期执行的城乡二元分治制度及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因此,这种城市化的发展水平难以支撑日益递增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加之目前我国城市中也存在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都向大中城市转移并非现实,仅仅依靠城市工业及城市第三产业不可能单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务。再者,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过快、量过大,还会造成大量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中青年人口涌入城市,从而使得农村经济社会凋零衰败,农业停滞,这种现象已经在我国内陆省份的一些地区有某种程度表现。因此,要靠“两条腿走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中的农村工业或非农部门,一是农副产品的加工业;二是为城市大工业提供零部件或劳务,服务于城市现代大工业;三是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大中城市的城市工业区、城市经济开发区、甚至是乡镇工业区、城市社区的服务类中小是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的主要企业类型。实际上,县城、重要区镇基本上是大中城市的卫星城、前后花园或经济技术开放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就是首先发展毗邻大中城市的这些县城、区镇的经济,以此来缓解大中城市的高失业率,避免“城市病”出现,既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以促进城乡结合区域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其他区域的发展起到扩散、辐射或激活作用,进一步地为城市现代大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劳动力和资金等要素供给和产品的市场需求。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民营经济
  
  各县域单位应从本地区实际出发,不能盲目照搬沿海地区或发达县域的发展模式,选择符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实际,根据地方资源禀赋,利用比较优势,利用一切生产要素,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县域经济农村企业工作的主要思路就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来发展农业产业化,通过项目培植一批龙头企业,开发一批新产品,形成以畜禽肉制品、果蔬茶制品、中草药制品等为主,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体系。例如湖北省宣恩县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贫困县域,其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目标中突出了特色,其未来5年县域经济的农村发展规划就是发展特色山野菜10000亩、高山反季节蔬菜20000亩、每年培植蔬菜加工企业2—3家、发展中药材50000亩,其计划正在一步一步地落实;湖北省长阳县在高山反季节蔬菜、特色清江人文生态项目上,大力打造其特色,获得了很大成功。
  县域经济发展要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近几年来,县域经济中出现的农村山庄、农村特色饮食服务、农村中介组织及机构、农村中小企业、农业生产服务公司等都是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我国绝大多数发达的县域经济是靠民营经济发展起来的,民营经济越发达,其县域经济就越发达,两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正相关性。民营经济是目前我国县域经济中的主要经济成分,要大力发展;要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条件下,创造一个宽松、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大社会、小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把民营经济做大做强。


  :
  1.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发展司.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宏观经济管理,2004(2)
  2.林毅夫,刘明兴.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经济研究,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