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联盟的形成动机看其风险控制点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作战 时间:2010-06-25

摘要:竞争关系的战略性调整,即从对立竞争转向大规模的合作竞争是当今特征的一大趋势,战略联盟作为一种组织创新,是和谐企业生态环境和双赢的最优模式。其形成动机包括战略思维导向、资源共享导向、社会学导向、公司治理导向和合作竞争导向,具体的战略联盟形式要坚持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时,要加强联盟体的稳定和风险防范工作,特别是控制权掌握风险、合适合作伙伴选择风险、战略转换风险和经营有效性风险,只有理性保持联盟之间的协调关系,并认真把握好若干风险控制点,才能真正建设起和谐共赢的企业战略联盟。

  关键词:战略联盟;形成动机;风险控制
 

  
  一、战略联盟的形成背景
  
  战略联盟是近二十年来世界企业管理的四大发展趋势之一,是当代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突出表现与必然结果,是目前企业广泛采用的发展企业的核心内容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面对日趋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开始对企业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即从对立竞争转向大规模的合作竞争。其中合作竞争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就是建立企业战略联盟,战略联盟作为一种组织创新,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强化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战略联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对等实力或者互补资源的企业之间,出于对整个市场的预期和企业总体经营目标的考虑,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合作研究与开发、共享资源和增强竞争能力等目的,通过各种协议而结成的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的松散型合作竞争组织。
  由于生产力发展,生产方式也随之改变,同时促进了分工的发展。分工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的分工,它极大地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分工使生产活动由单个工人个体行为变成一系列合作的社会活动,涵盖了工序间分工和生产与管理分工。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生产上的工序需要合作,生产与管理也需要形成隶属于企业内部的资源整合。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一系列成本的上升和竞争、不确定因素对企业的发展构成威胁,企业间的合作由此产生。如早期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卡特尔、托拉斯等。战略联盟的形成与发展是企业间合作的最突出的成果表现。
  
  二、战略联盟的形成动机
  
  企业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s)最早起源于日本企业界的合资浪潮中。一些日本企业在寻找合资伙伴时,发现也可以只购买先进的技术,这便是战略联盟的雏形。战略联盟的概念虽然起源于日本,却首先在美国企业界盛行。1990年以来,美国国内及跨国性质的战略联盟,每年以25%的增长率快速发展。各种不同形式战略联盟的形成究竟出于什么动机呢?认识和理解战略联盟的形成动机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界定风险吗?根据企业的战略实践和学者们的研究,战略联盟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战略思维动机
  多数学者以战略思维动机认识战略联盟,主要观点有:迈克尔•E.波特(Michael. E. Porter 1985)认为,“联盟是和其他企业长期结盟,但不是完全的合并,比如合资企业、许可证贸易和供给协定,等等。联盟是指同结盟的伙伴一起协调或合用价值链,以扩展企业价值链的有效范围。”Doz,Yves L & Hamel,Gary(1998)认为,战略联盟是范围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结成这种关系的企业可以来自不同的国家。蒂斯(Teece 1992)认为,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伙伴企业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战略目标而进行以承诺和信任为特征的合作活动。包括:(1)排他性的购买协议;(2)排他性的合作生产;(3)技术成果的互换;(4)R&D合作协议;(5)共同营销。康特拉克特(Contractor,1988)认为,“近年来的伙伴关系,许多涉及经营过程各阶段的联合行动,如联合研发、联合生产、联合采购,经常是规模实力大致相等且都从事国际经营的公司之间的联合,双方做出的贡献是类似的而不是互补的。”邓林(Durning,1995)认为,战略联盟可以采取股权共享的方式,如企业合并、合资新建,同时也包括R&D伙伴、合作生产、共同营销和分配等非股权形式。以上学者从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管理角度对战略联盟进行了界定。
  2.资源互利共享动机
  Stuart,Toby E(1998)等学者认为,战略联盟是参与企业根据各自已有资源的异质性,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结合资源的互补性,追求共同利益的行为。这是一种企业资源视角的战略联盟观点,把战略联盟界定为一种资源整合的组织行为。在技术更新速度较快的高技术领域,这种资源观主导的战略联盟比较普及。但是,它不能圆满解释存在于其他行业的所有战略联盟现象。
  3.社会学动机
  Gulati,Ranjay(1998)等学者认为,战略联盟是一种社会,是企业之间的一种自发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共同的经济利益和组织目标,并通过协定关系形成排他性的企业进入壁垒。这是社会学视角的战略联盟观点,认为战略联盟这种社会网络的形成基础是企业社会存在的客观性和融入性的要求,企业潜在地希望进入一种协定关系以形成某种排他性的进入壁垒。这种界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战略联盟存在的普遍性,但是,战略联盟毕竟是一种企业的市场行为,社会学角度的战略联盟的界定需要经济学思想的补充。
  4.公司治理动机
  Beamish,Killing(1997)等学者认为,战略联盟是一种对企业交易时契约不完备性的一种治理结构,是管理企业能力结构的一种特殊系统。John Child也认为,战略联盟指企业之间为了提高合作双方的能力以达到其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合作。这是一种企业能力视角的战略联盟观点,对战略联盟进行了经济学界定。相对于动态的市场和产业变化,企业之间市场交易关系的契约因为本质上的信息不完全而呈现不完备性,不完全契约蕴涵着对企业交易的产权效率的重新优化配置,战略联盟被视为在这种状态下的一种治理结构,因而,它是企业市场交易行为的一种补充。

  5.合作竞争动机
  西尔拉(Sierra,1995)等学者认为,战略联盟是由很强的,平时本是竞争对手的公司组成的或伙伴关系,是竞争性联盟。这种观点强调战略联盟这种合作组织的竞争性,从战略联盟的合作表象下揭示其竞争的根本属性,视战略联盟为一种合作竞争组织。
  
  三、战略联盟的本质特征分析
  
  从以上战略联盟的形成动机分析中,可归纳出战略联盟的本质特征:
  (1)组织的松散性。参与联盟的企业数量常常在两个及两个以上,联盟企业之间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既超越一般的交易关系,又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隶属关系,在密切合作的同时保持着各自企业的独立性与平等性。
  (2)目标的多样性。战略联盟概念界定的困难实际上反映了战略联盟目标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说明战略联盟能在许多方面悄然为企业提供着各种各样的价值。
  (3)合作的互利性。基本上是相互利用、提升竞争能力的合作伙伴关系,希望通过合作获取大于各自“独立”或“对立”行动所获取的利益。以此可以区别垄断性质的卡特尔(Cartel)、辛迪加(Syndicate)、垄断高级形式的托拉斯(trust)及垄断高级复杂形式的康采恩(konzern)。
  (4)竞争的根本性。“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战略联盟是合作竞争组织,竞争是其根本属性。而且,联盟企业之间的合作并不一定是全方位的,可能在某些领域合作,而在另一些领域竞争;也可能一边合作,一边竞争。合作常常是在一个约定的领域内进行的。
 (5)战略的长期性。一种旨在为企业创造长期竞争优势,属于公司层面战略的长期性安排,以此可以区别短期的企业合作行为。
  
  四、战略联盟的风险表现和控制点
  
  如果我们将企业看成一个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体,那么,效用就是企业所追求的最根本因素,它的实现取决于两个方面:价值与风险。价值的创造取决于成本与收益两个方面,交易成本学、基于资源的观点、资源依赖理论、学习理论等观点从不同方面对此做了重点阐述。风险可以分为合作风险和绩效风险,绩效风险可能来自于市场、技术、商业等因素,对于风险这些要素基于风险的理论进行了重点分析,战略选择理论也做了一定的解释。战略联盟的开放性特征,决定了处于企业之中的企业必然面临更大的经营不确定性,由此产生战略联盟风险和战略联盟的安全性问题,作为企业只有充分认识这种风险,并以恰当策略应对,才能真正分享企业战略联盟网络带来的利益。
  第一, 企业战略联盟的控制权风险。大多数公司经理认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联盟的控制权问题。他们不愿达成双方各占50%的合资企业项目,因为他们担心不能保持住控制权。其实,只要管理机制设计得当,与管理相关风险控制得当,控制权问题就可以得到合理解决。
  第二,寻找更加合适的合作伙伴。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对于企业战略联盟的健康至关重要。如果合作双方不匹配或不相容,即与经营相关风险存在,容易产生消极的后果。若这一步走得比较顺利,寻找到了合适的伙伴,随着联盟进程的发展,双方的配合将越来越有成效。
  第三,战略转换。企业战略联盟主要是为了克服双方固有的弱点、取长补短而建立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战略环境的变换,当合作双方存在信任危机和机会主义时,它的战略也应该随之发生转换。这时,联盟存在的基础就发生了变化,另一家企业将不得不改变它的合作战略。
   第四,经营运作的有效性。企业战略联盟和其他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一旦总体战略制定正确,是否能成功地得以实施有赖于经理们的经营运作,选择经营有道的经理人以及他们的风险控制能力对企业联盟的成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1] 胡景岩,王晓红.跨国公司发展与战略竞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3-124.
  [2] 本杰明•古莫斯.竞争的革命[M].邱建,等,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3] 迈克尔•波特,加里•哈默.未来的战略[M].徐振东,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