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信息与中国诚信机制建设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邓生菊 时间:2010-06-25

摘要:2002年不仅美国财务丑闻的连续出现引起了世界瞩目,而且国内外信用失范的严重后果在这一年才真正引起了我国的强烈关注。本文通过对诚信问题的学解析,结合信用失范的现状和原因分析,旨在讨论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中国诚信机制的建设问题。

  关键词:诚信;不对称信息;机会主义行为;征信体系
  
  诚信是人类社会所崇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维护正常的社会关系和经济秩序的重要基石,“人无信而不立、国无信而不强”,诚信的重要可见一斑。中国己加入了WTO,如果不尽快加快我国的诚信机制建设,在国外的巨大冲击下,脆弱的诚信环境将可能使本不成熟的资本市场、不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不到位的国企体制改革、不完备的体系等所隐藏的风险即刻显现。
  
  诚信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信用既包括个人或组织的诚实守信,即一方或多方诚实而另一方或多方信赖的经济范畴,又指以一定的经济标的物为内容,以理性承诺和约期实践这特征的经济行为。经济越,信用越重要。
   这里,“经济人”假说是我们分析诚信问题的理论前提,博弈论是我们剖析诚信危机产生与危害的理论依据。在现实生活中之所以屡屡出现背离诚信的违法行为或不道德行为,主要是因为在博弈的竞争态势中,局中人都努力追求各自的利益。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获得信息优势的一方在利己动机下,有欺骗另一方的倾向,而另一方由于信息的不完全难以及时发现真伪,因此“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就不可避免。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其中拥有信息或具有相对信息优势的一方是代理人,而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则是委托人。现实中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之间、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银行与贷款人之间等都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关系会产生特定的委托代理问题(如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圈钱、亏损企业高管高薪等)。由于存在不对称信息和委托代理关系,而不守信的行为并不总能被对方发现,因此“逆向选择”、“隐藏行为”和“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行为”就可能出现,现实经济活动中的许多现象正是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博弈论中有一个著名的模型叫“囚徒困境”。它告诉我们,制度有着与法律和道德不同的巨大效力,有效率的制度不仅会减少直接监督、法律制裁等方面的成本,而且可以通过对个人利益的尊重,消除损害他人利益的不良动机,促进好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制度的设计应该在承认个人利己动机的前提下,设计一套约束规则,使经济主体在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下,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服从制度制定者的意图,而这也正是我国诚信机制建设的思路所在。
  
  中国诚信问题的现实分析
   良好的信用不仅可以加速资本的集中与积累,扩大经济活动的规模,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最大限度地产生规模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减少交易成本,节省流通费用,从而加速资本周转,提高经济效率。但在我国目前的现实生活中,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复杂形势下,由于不对称信息和个人利己动机的客观存在,“机会主义行为”也更加显现出来。在政府与纳税人之间、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银行与贷款人之间、股东与经理人之间……都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侵害委托人利益的事件频繁发生。其主要表现是:
   1、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国企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关键和难点。长期以来,国企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两权分离,到企业制度的改革进程。但由于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链很长,各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十分复杂,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没有到位,制度的设计又有漏洞,因而委托人难以对代理人实施有效的监督,所有者缺位问题较为突出。
   2、独立董事制度有缺陷。独立董事制度主要是为了克服董事会由内部人控制的弊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之所以称之为独立董事,是因为他不是出资者,与企业没有任何经济利益关系,但却与出资者拥有同样的投票权,有独立的意志去对企业的投资进行“公正”的判断。独立董事似乎并不是一种可靠的公司治理方式。在公司中,股东与董事、董事与经理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有效监督主要是促进代理人提高资本运作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并使委托人也获得充分的投资回报。而独立董事一般是受聘于企业董事会的经济与法律等方面的权威人士,从“经济人”的角度来说,独立董事也应该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因此,他的独立性与其判断的公正性、客观性值得怀疑。
   3、银行惜贷严重。近年来,企业不规范的破产、承包租赁,以及任意偷逃债务与资金不入账等现象也严重损害了作为债权人的银行的利益,增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阻碍了银行正常业务的开展。长期以来,民营经济主要靠民间信用来筹集资金,但由于这种信用方式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符,既无法形成较大的资金规模,又难以受到法律保护,因而民营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由于民营经济实力弱小,以及银行本身难以了解民营经济资信状况的客观现实,为了减少风险,银行只能在每一笔贷款业务的决策上谨慎小心,而使大量的资金白白闲置。
   4、证券市场违规现象不断。我国的资本市场建立时间较短,缺乏健全的交易规则和监督机制,显示出很大的不成熟性。许多公司以圈钱为目的,通过剥离不良资产包装上市,上市前三年的财务数据本身不实,而上市以后又通过配股继续圈钱,严重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有的公司年报不符实际,通过调高营业外收入、增加应收账款、少计成本等虚报利润,欺骗广大投资者,使很多股民血本无归。不良公司上市圈钱和基金黑幕的不断揭露不仅使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证券公司、证券分析师等的信用产生了怀疑,损害了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而且严重损害了信誉水平较高的上市公司的经济利益。
   5、偷逃税款。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职能得以实现的财力基础,及时足额纳税是每个纳税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现实中,出于趋利避害的动机,纳税人通常只想做一个“免费搭车人”。而各级政府由于面对的是不同行业、不同种类、不同经济成份的庞杂的经济主体,在信息不对称的现实下,不可能有效地观察到每个经济主体的收入状况和经营活动,无法监督所有经济主体的每项纳税情况,因而也就难免出现各种偷逃税款的现象,税款流失在所难免。
   6、中介机构信用严重不足。我国的中介机构不发达,既缺乏相关的立法和统一完备的行业规则,又缺乏有力的监督和惩罚机制。一些就业服务机构、资产评估机构、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利用委托代理人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在利益的驱使下,以单独或与企业合谋的方式作假,或歪曲数据、或作虚假评估与审计报告、或隐瞒信息,这些违反诚信原则的行为大大降低了社会的信用水平。

   7、个人之间信任度低。个人信用是信用、社会信用的基础,个人信用的欠佳将直接引发企业信用、社会信用的恶化,从而导致我国信用环境的整体不佳。当前,随着市场对个人追求自身利益行为的认可、经济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不良社会风气和违法犯罪活动的抬头,在体制改革和监管机制的滞后下,个人之间的信任度有所降低。
   产生信用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体制不健全,信用立法滞后,征信体系落后。在不对称信息存在的情况下,“机会主义行为”的盛行必然会导致信用危机的出现,而这将使经济主体面对更大的不确定性,并意味着更多的风险。
  
  诚信机制的建立
   1、制度约束。诚信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一种制度问题。在政府方面,不仅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选贤任能,消除腐败,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使政府职能有准确的定位,从而实现政策法规制定的科学化,制度运行的高效率,政府监管职能、服务职能等的高质量;而且要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现公平执法、文明执法,形成良好的政府信用。在企业方面,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明晰产权关系,明确责任主体,建立科学的责任制度,形成委托人对代理人、债权人对债务人有效监督、相互制衡的约束机制,实现公司控制权的合理配置,确保信用关系的建立和顺利运行。企业应当特别认识到“诚信”巨大的无形资产价值,形成以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积极成为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中的主要推动力量。
   2、监督。加强信用立法,对失信行为严格惩处。一是要加强适合国情的信用立法,加大处罚力度,提高查处率;二是要填补一些法律约束的空白点,对与有关征信数据开放相矛盾的《档案法》、《保密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中的个别条款也应进行必要的修订;三是要在司法实践中探索一些难点问题,如在市场效率与权利维护中如何协调和界定二者的法律关系,怎样处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公开性和市场化,与维护个人隐私权、名誉权和商业秘密等不受侵犯之间的关系等。
   3、信用体系。信用危机的关键是信息的不对称,解决信用失范问题的核心是解决信息问题。因而,征信体系的建设就成为关键所在。初期政府应在征信体系的建设中发挥推动、指导、规范和必要的参与作用。征信体系步入较成熟的阶段后,应着力培育民营信用机构的,通过信息责任制、信息的商品化运作,以及征信业的行业规范和自律机制,提高征信业的效率。
   4、信用理念。社会伦理道德观的价值取向对企业、个人信誉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必须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加强道德建设,强化信用理念。要使人们认识到信用理念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品质和客观要求,形成诚信者受尊重、畅通无阻,失信者受唾弃、寸步难行的社会舆论环境。要加强文化建设,通过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使人们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此外,还应加强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努力形成各主体之间相互尊重,重视信誉,遵守合约,严格遵守交易制度和规则的良好风尚。
  
  
   ①(美)曼斯费尔德《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②魏杰《企业前沿问题—企业管理方案》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
   ③谢识予《经济博弈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④郑少智《非对称信息条件下诚信机制的构建问题》(《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2,4)
   ⑤《社会信用环境综合治理机制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2,4)
   ⑥刘凤义《企业信誉的经济学分析——一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尝试》(《理论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2,3)
   ⑦姚益龙《市场经济中的信用关系重建思考》(《理论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2.1)
   ⑧赵怀勇《中国征信业亟待发展—我国企业征信业亟待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中国经济时报》2002—3—5)
   ⑨任兴洲《一个失信的经济体的表征》(《中国经济时报》200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