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外贸顺差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京哲 时间:2010-06-25

【摘要】二元结构是目前我国经济的重要特征,它与我国外贸的长期顺差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文章分析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指出通过人民币升值的方法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需要重视从二元经济结构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贸易顺差;劳动力资源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家,其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城乡之间存在的显著的二元经济结构,农业与非农业从业人员之间的生产效率存在巨大差异。改革开放以来的25年,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持续转化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现状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原因和社会根源:中国拥有世界上近1/4的人口,每年净增人口的绝对数量高达1000万,人口增长的80%发生在地区。如此庞大的人口规模使中国的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而中国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非农业部门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远低于实际的劳动力供给水平。在计划经济时代,为加快工业化,我国采取了城乡差别发展战略,政府用行政手段严格控制农民,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束缚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用行政手段控制人口流动的弱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这种人口流动伴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产效率跨越式的提高,这既是中国改革开发和经济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这作为一个基本特点,制约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许多方面。表1反映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一些基本状况。
  
  二、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外贸顺差
  
  在二元经济结构下,由于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下,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城乡收入差距悬殊,这并不是城市居民收入水平高,而是农村居民收入过低。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53.4元,只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6%,2004年最新的数据表明,城乡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已经达到3.95:1。
  
  
  城乡间巨大的收入差距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寻找工作机会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促使城市的就业压力空前加大,在竞争压力之下,工人工资长期处在很低的水平。所以,一方面,我国利用极为丰富的人力资源获得低廉的生产成本,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劳动力在分配中占有不利的地位,使劳动收益长期处在低水平。我国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15.91%逐步下滑到2003年的12.57%。劳动力市场长期的供过于求,使劳动者在工资决定上缺乏讨价还价能力,市场力量把工资压的很低,特别是技术含量低的简单劳动者,他们的工资甚至是低于劳动力价值。
  当国内的有效需求无法满足供给需要,大量的产品就只有在国际市场实现销售。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002年贸易依存度已经超过50%,图1是近五年来,我国进出口总额和贸易顺差的情况:
  
  极为丰富的人力资源是我国最重要得比较成本优势,而中国市场发展的滞后使国内资本无法有效促使先进技术和廉价劳动力相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从而给国外资本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收益预期,形成了中国外贸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高顺差。从1990年到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每年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年进出口总额的比例不断上升,2001年超过50%,2003年达到55.48%。根据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4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保持双顺差,其中,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686.5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106.60亿美元,受双顺差影响,外汇储备增长2066.81亿美元,累计达到6099.32亿美元,为历史最高水平。
  另外,从进出口商品的构成考察(见表3),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为顺差,农产品、原材料、能源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逆差。
  

  由于受燃料和原材料进口量较大的影响,我国初级产品的进出口为逆差。制成品总体上是顺差,但是资本密集型的化学成品和机械和运输设备为逆差,而顺差主要发生在杂项制品下,该项主要包括服装、鞋靴和日用百货等。我国外贸的顺差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逆差主要为原料、能源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这也证明,我国的出口产品竞争优势来自于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而并非因为现行的汇率政策。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的双高顺差的根源在于的二元结构,它的产生是中国客观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和模式决定的。而中国的经济二元结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人口的比重虽然处于持续下降之中,但是目前农村人口还有7亿多,占总人口的55%左右,根据测算,中国农村隐性失业人口在1.05亿到2.5亿之间。如此巨大的隐性失业人口必然要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中逐渐消化。这也就使中国的劳动力转移成为一种长期的普遍现象。中国的客观国情和发展都要求中国经济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出口水平。
  
  三、人民币升值大幅升值对我国二元经济的影响
  
  近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较高,2005年7月22日人民币汇率制度由盯住美元变为盯住美元、欧元等一篮子货币,同日人民币兑美元有小幅的升值。国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日益增长额高额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是人民币长期被严重低估的表现,国内一些学者也认为长期的出超将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与效率的损失,不利于物价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容易造成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破坏。以上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和价值,但必须注意的是,上述观点隐含着一个重要前提假设:完全市场假设及各种生产要素都在市场的配置下得到了有效率的使用,经济处在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然而我国目前的国情与上述假设有很大的差距,生产要素还远没达到完全以市场配置的状态,特别是经济中的二元结构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使中国经济和理想的西方发达市场经济模型有较大的差异。中国经常项目的顺差是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的客观条件造成的,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逐步释放,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增加,这种双顺差的现象还会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采取人民币大幅升值的方法,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双高顺差问题,还会给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一些不顾忽视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增加失业,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困难
  人民币升值后,相应提高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价格,从而削弱其国际竞争力,农产品出口的下降和进口的增加会使本来就已经脆弱的农村经济遭受打击,特别是会降低农民收入,使农民入不敷出,造成农村市场更加萧条,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被迫涌向城市寻找就业机会。而目前我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是出口和外国对华的直接投资,人民币的升值会使国内生产成本加大,对上述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城市的就业压力会空前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在城市更难找到工作,使我国二元经济的转变陷于停滞。
  
(二)减缓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
  目前我国依然处于通货紧缩的状态,同时外贸依存度高达50%,人民币一旦升值,国外的对华投资下降,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受挫,将会给宏观经济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我国的外贸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优势,而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一般利润都很微薄,一次不大幅度的汇率升值就会使其由盈利变成亏损。特别是出口的下降还会造成国内生产能力的相对过剩和失业的加剧,随之而来的是居民收入降低,国内消费需求下降,使我国的供大于求的现象更加严重,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三)难以真正解决外贸顺差的问题
  从长期来看,即使人民币升值,中国的比较优势依然存在,中国的出口水平会逐步得到恢复。而进口产品主要是生产原料、能源、先进设备和奢侈品,相对具有较低的弹性,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的不良影响,以及我国外汇收支状况可能的恶化,进口规模甚至会绝对的下降。所以,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大幅升值并不能有效的解决我国的贸易顺差问题,一个可能的结果是,在经过一段相对“痛苦”的调整之后,进出口金额虽然可能都出现下降,但是仍然保持较高水平的顺差,而这种情况的发生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很大。
  
  四、二元经济结构角度下的对策思考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认为人民币的大幅升值不仅带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且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可能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在发展中加快中国经济的二元结构转化,增加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扩大国内需求才是更好的选择。
  
  (一)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早在1994年汇率并轨时,我国就已经明确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由于我国对外贸依存度很高,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以及经济结构都还存在缺陷,难以承受剧烈的汇率波动,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比较现实的选择。当然,选择盯住一揽子货币和适当扩大浮动的范围都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汇率制度。但是,大幅度提高人民币汇率或放任汇率的剧烈波动都会对宏观经济造成较大的损害。
  
  (二)增加对农村的资金投入,扩大农村需求,缓解人口转移压力
  农业部门的发展是二元经济的转化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和关键因素。通过加大对农业的投资,推动农村的发展,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缓解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避免农村务工人员过快和盲目的涌入城市,实现城乡的良性互动。
  
  (三)增加低收入者的工资水平,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内需
  缩小贫富差距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扩大内需,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现实选择。应该重视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增加工资总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使广大的劳动者更多的分享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果。缩小过大的贫富差距,提高低收入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带动国内消费品的升级和持续发展,缓解过分依靠出口的现状。
  
  (四)重视,将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知识和技术人才的优势
  由于教育系统存在着资源分配和使用的无效率,农村的教育发展状况令人担忧,高等教育质量不尽人意。这都要求教育体制深化改革,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只有将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知识和技术人才的优势,才能使劳动力获得更大份额的分配权益,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从根本上摆脱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过分依靠的现象。
  
  【参考】
  [1]中国统计年鉴2004[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李兴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
  [3]李扬,殷剑锋.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高储蓄、高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5,(2).
  [4]曹风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5,(1).
  [5]温建东.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研究[J].金融研究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