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和我国制造业发展策略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丁勇 时间:2010-06-25
随着世界的,跨国公司逐步建立国际化的生产战略把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在全球进行部署,以得益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生产要素成本、资源、物流和市场方面的差别。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体系获得了不断的发展。为了实现产业升级的目标,我国制造业应积极融入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逐步提升其在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中的位置。

  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的沿革

  跨国公司从15世纪末16世纪初产生发展到今天,从其国际生产体系自身的属性来看,笔者认为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二次大战之前,跨国公司在海外建立分支机构是为了促进贸易。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主要表现为生产和流通,生产主要在本国完成,而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国际贸易主要表现为产业间贸易,体现了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

  第二个阶段,二战以后,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即向国外以资本流动转移资源的方式进行国际生产的直接投资,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全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945年的约200亿美增至1978年的3693亿美元,1983年更增至6000亿美元以上。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获得对投资对象的直接控制权,满足生产国际化的需要,避开贸易壁垒,取得原材料的稳定供应等。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主要覆盖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四个方面。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的比重逐渐上升,体现了产业内产品的差异性和规模经济。

  第三个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自由贸易的推进,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跨国公司在全球实行统一战略部署。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主要覆盖研发、生产、营销、服务四个方面。当今的跨国公司不再像过去由母国的人力资源为主导进行技术开发,而是根据不同东道国的自身条件与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有组织地安排研发活动,从而促进了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全球化战略部署。在生产方面,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进入到更深的层次,围绕着一类产品将它的零部件进行专业化分工,按照各环节所需要的要素优势找寻其最优区位,并在各区位进行投资(垂直一体化),或外包某些环节给最优区位的其他(垂直分离化)。跨国公司在组织结构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如扁平化、化、柔性化等。

  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国际生产体系是国际企业对国际经济环境作出反应的产物,是国际生产在新的条件下的制度表现。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是以跨国公司为中心,几个国家参与一个特定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的制造过程,最终形成国际化生产网络。在这个过程中,跨国公司将不同的生产阶段分布在最有效率和成本最低的区位,利用不同区位上成本、资源、物流和市场的差别来获取利益。与早期的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和战略不同,在地区和全球两个层面上,国际生产体系的一体化程度更高,而且更强调整个生产体系的效率。总之,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是指跨国公司控制下的国际价值增值活动的区位安排。这里,生产的含义被拓宽了,它指的是广义的增值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制造过程。在制造业领域,增值过程包括从研发、制造、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在服务业领域,增值过程更是贯穿于服务提供的全部阶段。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1985)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他指出,价值链是一种商品或服务在创造过程中所经历的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各个阶段包括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诸多环节。它体现了价值增值的过程,而且体现了产品价值在各环节上首尾相联。价值链主要分为基本活动与辅助性活动。基本活动包括生产、营销、交货和售后服务;辅助活动是指辅助基本活动并通过提供外购投人、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各种企业事务职能以相互支持。企业的辅助活动并不与特定的基本活动相联系,而是作用于整个价值链,影响价值创造。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研发、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它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寇伽特(Kogut,1985)的价值链理论对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他认为国际商业战略的设定形式实际上是国家的比较优势和企业的竞争能力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国家比较优势决定了整个价值链条各个环节在国家或地区之间如何空间配置的时候,企业的竞争能力就决定了企业应该在价值链条上的哪个环节和技术层面上倾其所有,以便确保竞争优势。与波特强调单个企业竞争优势的价值链观点相比,这一观点特更能反映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因而对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至关重要。全球价值链理论后来经过克鲁格曼(Krugman,1995)、阿尔恩特和凯尔科斯(Arndt and Kierzkows-ki,2001)等人的发展越来越完善,他们的观点可以汇总描述如下:同一价值链条的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可以通过跨界生产网络组织起来,这一跨界网络可以是一个企业内部完成,也可以由许多企业分工合作完成。产权的分离是跨界生产组织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如果产权分离无法实施,那么跨国公司和外国直接投资就有可能是一个首要选择,即“垂直一体化”。如果产权分离是可行的,那么委托加工方式就会提上日程,即“垂直分离化”。

  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的形态

  1.垂直一体化

  垂直一体化形态可以描述为跨国公司以独资、控股、参股的直接股权控制模式,把研发、生产、营销、服务等环节按照最有利的区位分布于世界各地,使每一个分支机构及其所联系的企业在职能专门化的情况下统一形成一个一体化网络。该网络是一个等级制,各个环节的衔接在跨国公司内部完成。该形态具备两个特征一方面是资产的完全一体化,另一方面是交易的完全内部化。例如日本家电业巨头索尼公司,它所奉行的经营理念是“全球化策略,本地化运营”,它主要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子公司和工厂,2005财年中的合并销售额达639亿美元。

  跨国公司连接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是通过企业组织实现的而非通过市场交易完成,首先取决于跨国公司本身的技术特点和工艺上的可分性,如果生产的各环节在技术工艺或者在所使用的机器设备上具有较强的不可分性,因此必然将各个生产环节集中在一个企业内进行。其次取决于交易费用。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包括两方面,一是机会主义Williamson(1985)。随着资产专用程度的提高,资产挪作他用的难度加大,即使能挪作他用,也会引起很大的损失。这时,交易双方的交易关系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如果占有有利位置的一方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如改变价格,减少、终止供应或购买,另一方将蒙受很大的损失。二是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影响未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人们能够把握的因素总是十分的有限,而且,即使人们能够穷尽所有影响因素,也根本不可能做出正确的预测。人的有限理性导致交易的不确定性会提高交易费用。

 

  2.垂直分离化

  垂直分离化是指跨国公司采用非股权合作关系,从专业化的角度出发将一些原来属于内部的职能部门转移出去成为独立经营单位的行为,或者说取消使用原来由企业内部所提供的资源或服务,转向使用由企业外部更加专业化的企业单位所提供的资源或服务,使价值创造过程的很大一部分在主导企业之外完成。“外包”这个独特的现象诞生了,外包被定义为把一项现有的企业活动转移到企业外部的过程。例如在香港和新加坡同时上市的冠捷科技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显示器生产厂家之一,他很重要的一部分业务就是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直译原始设备制造商,泛指贴牌生产),为国内外多家著名品牌的电脑贴牌生产显示器。

  跨国公司采用垂直分离化的原因,首先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对市场反应的速度加快和大规模投资会导致风险加大。其次,由科技进步带动了产业分解、要素分解和工艺分解。分工以分解的方式存在,以此促进专业的更加细化,效率更高。最后,随着世界自由贸易的推进,技术的,中间产品的规模越来越大,市场机制更加健全,交易费用也就降下来了。

  当技术可分性成立的时候,企业价值链模块化经营也就产生了,即将价值链中的每个工序分别按一定的“块”进行调整和分割。日本学家青木昌彦称“模快”是指半自律的子系统,把一个复杂系统或过程分解为可进行独立设计的子系统的行为称为“模块分解化”,把将可进行独立设计的子系统统一起来的行为称为“模块集中化”。价值链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在一个众多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所创造的价值都高(见图1);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主要来自于企业价值链上的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主要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因此,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特别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实质上就是企业在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的战略价值环节上的优势(林孝文,张炳光,2000)[7]。谁抓住了这些战略价值环节,谁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谁也就控制了该行业。这些特定环节可以是产品开发、工艺设计,也可以是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视不同的行业而异。跨国公司把战略环节留在企业内部,把创造低价值的环节如加工、制造、装配、检测、包装等分离出去。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地位

  由于我国具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广阔的国内市场等特殊优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制造业跨国公司纷纷把某些产业或产品的某些价值链环节转移到以获取最大的利益。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6年9月,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82963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6650.19亿美元。跨国公司投资产业结构逐渐优化,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高技术领域吸收外商投资持续大幅增长;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数量迅速增加,截至2006年9月底,在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等行业以多种方式投资设立研发中心超过800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已近40家。世界上最重要的电脑、通信、电子元器件、制药、石化等行业的制造厂商都已将生产网络扩大到了中国。

  据《中国经济贸易年鉴》(2006)2005年度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4219.1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7619.5亿美元,进口总额为6599.5亿美元。在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出口5646.96亿美元,增长21%。其中,一般贸易出口3150.63亿美元,增长29.3%;一般贸易进口2796.33亿美元,增长12.7%。加工贸易进出口6904.79亿美元,增长25.6%。其中,加工贸易出口4164.67亿美元,增长27%.加工贸易进口2740.12亿美元,增长23.6%。在出口商品中,全年机电产品出口4267.47亿美元,增长32%,占出口总额的56%。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182.48亿美元,增长32%,比出口总额增速高3.4个百分点。此外,传统大众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其中,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1076.61亿美元,增长21.3%;鞋类出口190.52亿美元,增长25.3%。在进口商品中,主要作为中间产品的电子元器件产品进口1354.57亿美元,增长27.3%;机设备及其部件、零附件进口359.45亿美元,增长19.7%。

  在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体系里,中国所处的地位还比较低。从投资角度看,虽然跨国公司对我国投资的产业结构有一定的改善,整体上,还是充分体现跨国公司在利用我国劳动要素密集的优势,让中国在其国际生产体系里充当全球加工厂的角色。从贸易的角度看,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家电、服装、纺织品、鞋帽、箱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贸易结构有所好转,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有很快增长,但是也只停留在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组装以及部分非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上,附加价值较低,在研发、服务等高端价值环节上,我国尚不具备优势。

  我国制造业发展策略

  中国入世以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正在向价值链的两端延伸,加大了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中的上游如研发和下游如营销、服务的投资。这些巨变给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企业,按价值链在全球组织生产已经成为众多跨国公司的必然选择。融入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体系,是提升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捷径。

  1.积极融入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体系

  我国制造业应利用伴随着产业全球化的深入而跨国公司正在进行的全球价值链网络的重新嫁接、延伸、扩张和协调的良机,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主动链入;产业链条的模块化弥补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在规模、实力等方面的不足,只要合理分析自身优势以及价值链的运作机制,便能找到最佳切入点,承担起全球价值链中的某一环节。我国制造业和跨国公司的关联和产业对接,一方面可以获得很好的学习机会。跨国公司发展了很多年,在经营理念、知识、管理经验等方面是先进和成熟的,我方通过学习提高总比自己摸索强多了。另一方面,便于技术进步转化为生产力,突破性技术创新一般只有那些已经融入了该产业价值链条中的企业或地方产业集群才能够把握住。

  2.积极促进产业升级

  我国制造业融入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体系的根本目标是通过这一过程,提高配套产业的技术水平,进而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当内资企业以加工组装起步切入全球化的生产体系后,还要注重从低附加值的产业环节渐次向较高层次环节的递进,从而逐步提升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地位与加工增值能力。提高附加值,一方面要向上游延伸。本土大型制造企业在某些核心价值模块上加大研发力度,争取在若干核心技术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由OEM阶段拓展到ODM(Oring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制造商)阶段,积极参与国际制造业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中小专业制造商可以通过集聚式发展来增强企业间的互动、学习和竞争,形成对关键价值模块开发与创新的群体优势。另一方面要向下游延伸,企业在建立营销渠道的时候要选择一种适合的方式,如直销,它的成本是比较好控制的,效率也高,但也需要一些前提,企业进入的市场物流业要发达,信用机制健全等;分销便于和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但路径太长、环节太多,利益主体由此十分分散,成本较高。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品牌体现了产品的质量、服务、价值、文化、个性,客户的信任程度,对品牌的创立、培育、发展、管理要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

  3.政府发挥积极作用

  首先,建设与竞争相关的基础设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健全法制建设,彻底落实产权明晰,建立化企业制度,以便产生理性的企业行为。其次,提高吸引外资的质量,鼓励外资制造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投入,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作用,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体、产品出口重点产业;建立、完善风险投资机制,调动微观主体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保护知识产权,推动我国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再次,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外贸、政府采购等各项政策;精心制定增强国家新优势的产业政策、科技政策。最后,跟踪国外环境规制动态,完善国内环境立法,保护环境;我国制造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降低化的物质消耗,节约能源;以绿色产品和环境标志为引导,大力提升我国产品的质量;加速发展环保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