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吴德进 时间:2010-06-25
[摘要]产业集群是一种中间性体制组织,间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的不同匹配,决定了产业集群组织存在的效率边界。从不同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具有不同的组织内涵。具体而言,从制度学的角度看,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纯市场和科层之间的中间性体制组织;从组织生态学的角度看,产业集群是一个产业种群生态系统;而从创新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又是一个具有柔性生产性质的地方企业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因此,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是相对的,集群战略不应成为地方惟一的产业战略。

  [关键词]产业集群;  中间性体制组织;  地方企业网络系统;  区域创新系统


  全球产业集群的普遍和明显成功,已经引起了有关国际经济组织、许多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的浓厚兴趣。联合国发展组织(UNIDO)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已在全球极力提倡并推广地方产业集群战略。目前,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产业集群战略已经或正成为新的工业发展政策。


  流行的看法是,产业集群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这一观点本身没有什么错误,然而却暗藏陷阱,原因在于人们对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缺乏深刻理解。通过本文,或许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相对性以及产业集群战略的非绝对性和非惟一性。


  一、产业集群的组织属性:中间性体制组织


  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经济组织只有两种类型:等级制的企业组织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组织。众所周知,新古典经济学是研究有关稀缺资源如何优化配置的,市场价格机制能够有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办法是自由竞争。因此,在新古典经济学里,等级制企业组织是一个“黑箱”,它和市场一样是天生就存在的,经济组织除了企业和市场之外,就没有其他的组织类型了。但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表明,现实经济组织的很大一部分,既不是纯粹的企业科层组织,也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组织,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中间性体制组织。对这一理论做出重大贡献的是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他在1975年出版的《市场和等级组织》一书中写到:“在以完全竞争市场和一体化的企业为两端,中间性体制组织介于其间的交易体制组织系列上,分布是两极分化的”。在他看来,中间性体制组织不仅大量存在,而且还相当稳定。


  如图1所示中间性经济组织可以看做市场中的企业关系网络,大量的中间产品的存在是企业关系网络构建的必要条件;企业组织则可以看做是大量企业垂直一体化的结果,它意味着在企业内部进行中间产品交易的效率高于企业间交易的效率。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看,企业之所以在市场中出现,并不是科斯所谓的企业交易费用低于市场交易费用,从而使企业替代了市场,而是如张五常所言,企业是以劳动市场替代中间产品市场,即劳动力市场交易效率高于中间产品交易效率。在典型的市场经济中,市场组织、中间性组织和企业组织三种体制组织将是并存的,它们都是人们用以组织劳动分工的“装置”,都是有效率的经济组织,而且三种体制组织在组成系列上(即数量对比上)基本呈现均匀分布格局。


  那么,三种体制组织的边界如何确定呢?威廉姆斯在《交易费用经济学:契约关系的规则》一文中指出,可以用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即投资的专用性程度)三个交易特质指标的不同匹配来解释。三个特质交易指标的不同组合,会使不同的经济组织产生不同的经济绩效,市场选择机制会把更有效率的经济组织“选择”出来,从而使得不同的经济组织具有不同的效率边界。具体而言,当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程度三个特质指标都处于较低水平时,市场是有效率的交易协调手段,市场组织就是最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交易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程度都处于较高水平时,企业等级规制结构替代市场规制结构就是有效率的组织安排;而当交易的特质(由三维度共同匹配决定)处于这两者之间时,双边、多边和混合的中间规制组织就是最有效率的组织结构,产业集群就是其中的一种。



  图1  市场组织、中间性体制组织和企业组织关系


  如果我们把由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所导致的成本定义为组织结构的治理成本,那么,我们可以发现,随着资产专用性的提高,组织治理成本也随之上升,但三种治理组织所对应的治理成本上升的速度是不同的,其中市场组织的治理成本随资产专用性的增大而迅速上升,中间性体制组织治理成本的上升速度次之,而科层企业组织治理成本的上升速度则最慢(芮鸿程,2003)。假定 M(k)是市场组织的治理成本,I(k)为中间性组织的治理成本,H(k)为科层组织(即企业组织)的治理成本,k为资产专用性水平。如图2所示,M(k)、I(k)和H(k)都随着资产专用性程度k的增大而增加,当0<k*≤k1时,0<M(k*)≤I(k*)≤H(k*),市场组织是最有效的经济组织;当k1≤k*≤k2时,I(k*)≤M(k*)且I(k*)≤H(k*),中间组织是最佳的组织;而当k*>k2,时,M(k*)>I(k*)>H(k*),科层组织(即企业组织)则变成了最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资产专用性程度较低的情况下,理想的治理结构是市场交易,如在现实经济中标准化的零部件大多在市场上寻价购买而不是委托专门厂家制造;在较高的资产专用性的情况下,科层治理结构是成本最低的组织结构,它通过内部集中生产和交易而避免了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所带来的内生交易费用,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专业化投资的潜在收益;而在这两者之间,即在价值链环节中资产专用性处于中间状态时,中间性体制组织将是成本最低的体制组织。



  图2  治理组织的边界确定


  资料来源:芮鸿程.企业网络的治理边界探析[J].财经科学,2003,(5)


  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中间性体制组织被认为是企业与市场相互渗透并且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制度安排,是一种效率较高的企业合作制度。与科层和市场组织相比,中间性体制组织有自己的鲜明特征。依据这些特征,我们可以把产业集群概括为:一种介于市场和科层之间;比市场稳定、比科层组织灵活;资产专用性适中;信用程度中等偏高;既竞争又合作、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主要依靠关系、信任和承诺来进行协调的一种中间性体制组织(参见表1)。


  表1  市场经济中三种治理(体制)组织比较


项目

科层组织

中间组织

市场组织

资产和资源

信用

交易

边界

产品批量

合作性

竞争性

调节参与点

调节分界线

弹性

行动者意愿

资产专用性高

长期反复内部交易

固定、刚性

大批量、大规模

最强

计划

强制调节

依附

资产专用性适中

中等偏高

中等偏长期企业间交易

柔性、可渗透

规模化、定制化

较强

较强

契约和隐合同

联合调节

中等

相互依附

低资产专用性

短期低概率重复交易

具体、完全、细微

变化大、现货合约

最强

供求

自我调节

独立


  资料来源:根据Richad Larsson(1993)、张其仔(2001)、郑胜利(2003)等归纳整理。

二、产业集群的组织内涵

  1.产业集群是一个地方系统


  事实上,在新制度学中,中间性体制组织也称为企业网络组织。因此,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中间性体制组织,它首先具有企业网络的性质。不仅如此,产业集群还不是一般的企业网络,而是一个稠密的地方企业网络。


  企业网络理论以“资源依赖”作为分析基础,认为当企业无法通过市场和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突破自身能力约束时,企业跨越自身边界实现企业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是可以获得1+1>2的效果的。也就是说,这时的企业行为既不是由企业内部要素也不是由供求所导致的价格机制所决定,而主要是由企业间的关系所控制、决定的(王缉慈,2001)。


  企业网络与企业理论相比较,特别是地方稠密的企业网络,对经济活动的基础采取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承认市场依赖和技术依赖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间互补性活动和资源依赖的观点。从互补性活动的观点看,企业所从事的活动只是某种专业化分工活动,这种分工活动与它的能力相适应,即企业的活动边界是由它的能力所决定的(理查德森,1972)。由于企业所从事的只是某种分工活动,所以它们的活动从来就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而相互补充的活动在企业间就需要相互协调,特别是那些互补性强的活动尤其如此。


  从企业间资源依赖的角度看,由于企业间的资源具有互补依赖性,企业为了获得、保有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就必须与环境交互作用。虽然企业控制各种资源的最直接办法是通过购并获得“内部增长”,但在许多情况下这是不可能也是不需要的,因为这样做的成本可能过高,或者可能大大降低企业的灵活性。特别是,当企业间的资源互补活动是偶然的、短期的,或者通过信任就可以有效地加以协调时,“内部化”就更不必要了,企业网络尤其是地方稠密的企业网络完全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率,因为这时数量众多的专业化企业与“一体化”(包括横向和纵向)的大型企业相比能够更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生产和交易成本,既获得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又不失协作效率。这是产业集群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


  2.产业集群是一个柔性生产系统


  社会时代,即托夫勒所谓的第二次浪潮时期,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福特制生产方式席卷了整个制造业领域。实践证明,福特制生产方式在当时是一种具有竞争优势的组织形式,它集中体现了20世纪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制造业的繁荣与。福特制生产方式起源于亨利·福特,具有高度专业化、大批量、少品种生产特征,它很好地适应了当时的社会消费结构:较低的消费水平和较为一致的消费偏好。由于福特制的生产装配线是刚性的,无法以不变应万变,调整成本极高,工人也是刚性的,只从事十分狭窄的工种,工作单调乏味,所以福特制生产方式也被称为刚性生产方式。


  福特制生产方式辉煌了半个多世纪。但在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石油危机后,日本汽车公司倡导了一种即时生产方式,使得日本汽车工业急速发展,并很快赶上甚至超过美国汽车工业,专家们把这种即时生产方式称为精益生产方式(Lean Production)或者柔性生产系统(Flexible Production System)。


  柔性生产系统在日本取得巨大的成功后,不久就在全球盛行开来。其主要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许多行业的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卖方市场被买方市场所取代,市场需求变得难以预测;同时产业技术创新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商品市场越来越不稳定。柔性生产系统正好迎合了新时代的消费需求,很好地适应了高层次的消费、化的消费结构、成熟的消费行为以及复杂的消费心里,因而成为一种更为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


  柔性生产的特征一是小批量和多品种生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市场稳定性、统一性和可预测性大为降低,柔性生产改变了大规模生产的特点,而是采用柔性自动化机器设备,生产少量、差异性产品。二是柔性生产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快速组织生产,将库存尽量减少至零,同时产品在生产过程的每一环节都进行质量检查,表面上浪费了大量时间,实际上节省了对次品的继续操作时间。柔性生产还为工人提供更多的在职培训的机会,利用工人在“干中学”所产生的经验效应来降低成本。三是由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强以及市场竞争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和服务竞争,企业的创新模式发生了变化。柔性生产更强调创新与生产的结合,注重频繁的过程创新,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这种渐进的创新模式不仅增强了企业的产品竞争力,还具有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产品周期的特点。产业集群就是这样的一种柔性生产系统。


  3.产业集群是一个产业种群生态系统


  在种群生态学中,生物群落是一个十分基本的概念,它是指一定区域或小生境里的各种生物种群相互有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结构单元(金以圣,1988)。借助生物群落的概念,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产业集群是一个产业种群生态系统的观点。


  众所周知,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主要是从生物学的淘汰学说演变而来。这一学说的研究对象,是所有的组织生存和适应性问题,重点不在于个别组织如何演变,而是整个社群 (Community)组织的变化。种群生态学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是种群组织的创造、成长、衰亡的过程,以及它们与环境转变的关系(罗珉,2001)。种群生态学认为,在某一特定生态环境内,每个种群都试图找到足以支持自己生存与发展的领地或缝隙,即惟一的环境资源和需要的领域。在种群组织发展的早期阶段,它的领地或缝隙通常很小,但如果组织获得成功,它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大,从而使种群组织的规模不断地演进与发展。如果它的领地无效,种群组织就会衰退甚至消亡。


  借助这一理论,“种群生态”组织学者汉南和弗里曼在1975年出版的《组织人口生态》一文中,就借用生物学上“小生境”的概念,提出了“一般性组织”和“专业性组织”两种最基本的组织群落形式,如图3所示。一般性组织A的环境适应度较强,占据较宽的小生境,而专业性组织B的适应度集中但不宽泛,因而占据更窄的环境空间,即更窄的小生境。组织群落就是形式相同或相关的组织个体小生境,聚居到一起就形成了组织群落。借用组织群落的概念,产业集群可以定义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各产业之间相互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经济结构单元,它是一种产业种群生态系统,可以简称为产业群落。在产业群落内,通常包含至少一个主导产业,还有与之相互配套、相互支持的关联产业,这些产业在特定区域范围内,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朱康对, 1999)。



  图1  组织小生境的环境空间


  资料来源:郑胜利,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产业集群研究[D].2003.


  4.产业集群是一个区域创新系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知识创新的角度来解释组织成长之谜成为组织经济学研究的新兴领域。许多学者认为,在一个不确定是惟一确定的经济环境中,知识是所有组织获得竞争优势和发展的源泉。正如野中郁次郎(1999)所说:“当原有生产开始衰落、新技术突飞猛进、竞争对手成倍增长、产品淘汰飞快的时候,只有那些持续创造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企业才能成功。而这些企业就是知识创新的企业,其核心任务是持续创新”。


  但学者们对究竟哪些知识真正构成组织的竞争优势是存在分歧的。从泰勒到西蒙,西方传统经济和管理理论一直把组织当作一种决策的信息处理器。根据这一观点,只有正式的、系统化的知识才是惟一有用的知识(也称为显性知识或者可编码的知识)。但最近有更多的学者认识到,由于正式的或系统化的知识是竞争性的,如某些技术专利可以进行市场定价并在企业间进行公开交易获得,而默认知识就不能。这意味着真正构成组织长期竞争优势的知识,不是正式的系统化知识,而是组织中超文本化的默认知识(Tacit Knowledge),也称为隐性知识或隐含经验类知识。


  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空间组织综合体,其长期竞争优势的形成显然不是来源于正式的系统化知识,而主要是来源于默认知识的创造和共享。在产业集群区,知识优势的形成过程,一是来源于默认知识的创造,二是来源于默认知识的共享,三是来源于两者的互动。研究表明,默认知识的生产和转移主要是通过以下的非正式网络实现的,这些非正式网络主要包括科技网络、客户关系网络、非正式学术网络、技术共同体和个人友谊网络。


  相对于非产业集群区而言,从区域创新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在这里已经成为一个区域创新系统,我们把它称为集群创新系统。集群创新系统可以定义为:在某一区域范围内,以产业集群为基础并结合规制安排而组成的创新网络与机构,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促进知识在集群内部创造、储存、转移和应用的各种活动和相互关系(魏江,2003)。集群创新系统一般由核心价值系统、支持价值系统和环境价值系统三部分组成,它架构了集群内部各要素之间通过规制安排而组成的集群创新网络与机构,并由此构造了集群内部知识流动和知识创新的关联价值系统。在集群创新系统中,最关键的是核心价值系统。核心价值系统一般由供应商、竞争企业、用户和相关企业组成,它们之间通过产业价值链、竞争合作或其他内部联结模式实现互动,构成集群创新系统的核心价值部分。支持价值系统由集群基础设施、集群代理机构、公共服务机构等组成,它们不仅为集群成员企业提供格式化的、一般性的知识,还负责协调集群成员之间的联系,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结和支持。环境价值系统由地方政府、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规制、外部市场关系三部分组成,它是集群所处的环境系统,是集群创新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集群创新系统中,核心价值系统是集群创新系统的最核心的部分,它实际上是一个密集的企业关系网络,包含垂直关系网络(如供应商与用户的关系网络)和水平关系网络(如企业间的竞合互动)两部分。在垂直关系网络中,包括原材料、机器设备及其相应服务,以及人力资源的供需关系;零配件、加工后物质、辅助材料等之间产品的供需关系;技术和市场服务(如销售公司、广告公司、专业市场、商会等)的供需关系以及基础设施供需关系。在水平关系网络中,则包括产出上的互补或竞争关系,市场开发上的互动关系,要素投入上的资源和基础设施共享关系等(魏江,2003)。支持价值系统部分主要是为核心价值系统提供有力支持的价值网络,如提供知识、技术、人力资源、信息和基础设施以及代理机构等。环境价值系统,也可以称为环境价值网络,它通过有关规制建设,或者其他间接作用方式,如文化和人际关系等,影响核心价值行为,实现集群区域创新。


  三、结语


  产业集群是一种中间性体制组织,区域企业间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三者的不同匹配,决定了产业集群组织存在的效率边界。换句话说,产业集群的组织效率是有条件的,具有“状态依存”的性质。产业集群、科层组织和纯市场组织的效率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产业集群不是惟一有效或者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组织。在有些情况下,大型科层组织可能是最有效率的,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分散的小企业网络组织可能是最有效率的。因此,产业集群的独特竞争优势只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从这点来说,产业集群尽管是市场机制“效率选择”的结果,但却不是惟一有效的必然结果。


  如果我们进一步深入到产业集群内部,把这个“黑箱”从不同的角度打开,可以发现产业集群具有不同的组织内涵。具体说,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纯市场和科层之间的中间性体制组织;从组织生态学的角度看,产业集群是一个产业种群生态系统;而从创新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又是一个具有柔性生产性质的地方企业网络系统和区域企业创新系统。这些就是产业集群的基本组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