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因与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邓如辛 时间:2010-06-25
摘要:循环是对化以来以经济、社会、环境三维分裂为特征的传统模式的批判。致力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与实践,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中国和平崛起的现实、发展观的确立等因素密切相关。我们在进行战略设计时,必须从中国长期经济发展前景出发,立足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进行全面规划和安排。

  关键词:循环经济,动因分析,政策设计


  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各种经济资源消耗的“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 (Recycle),其目的是通过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良性互动,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首次出现循环经济一词以来,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中国自1999年从倡导“清洁生产”人手,开始进行循环经济的实践,国家不断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投入力度,提出要制订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彻底转换。在中国实现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加强对循环经济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循环经济战略选择的动因分析


  1.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和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了13.7万亿元和11.548亿美元。尽管如此,在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上我们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向看,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是一个基本趋势,这也是发达国家改善本国经济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目前中国经济主要还是依靠资源和投资驱动,在与国际接轨的认识问题上,没有从上述趋势出发进行战略设计,是中国当前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生态问题的重要原因。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时期。政策设计尽快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由资源资本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的转换。在这方面,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一方面,循环经济发展除了在节约资源和改善环境上具有积极作用外,其自身所要求的“再利用”、“再循环”必然需要一定的技术储备做支撑,从而会推动我国政府和自觉地去采用先进技术,在整体上带动我国技术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实现自主科技进步提供一个缓冲空间,使我国经济不至于因增长模式的急剧变化而影响发展的持续性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循环经济,除了可以直接提高经济效益外,更是在科技不能即刻取得飞速进步情况下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的一种替代选择。


  2.缓解中国崛起对世界经济冲击的现实选择


  人类的现代化进程就其本质而言是一部各个民族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本国发展所需要的资本、技术和市场等基本要素的,中国也不例外。从国外获取发展所必须的生产要素始终是我们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着眼点,只是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对世界的需求更多的是局限在技术和资本上,现在则转移到寻求各种资源和能源的海外市场。这种转向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年来我们虽然努力调整经济结构,以突出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但以能源的高消耗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这种情况必然造成中国对海外资源市场的巨大需求。目前我国对外部资源供给的依赖性已相当突出。世界资源是有限的。中国的高速发展虽然支撑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他国家的经济成长力,使得世界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越来越重。中国经济崛起对资源需求的急剧增加直接导致世界市场供给状况发生变化。历史经验表明,如果不找到一个合理方式保持世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世界资源的有效供给与消费,那么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对资源的争夺将使人类面临巨大的灾难。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一方面在尝试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同时也在进行全球资源配置体系方面的调整。循环经济理念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中国现代化建设重新启动以来,能源、矿产资源消耗大量增加,一跃成为煤炭、钢铁、铜等世界第一消费大国。如果继续延续这种传统发展模式, 2020年GDP翻两番的目标必然面临着大量进口存在的市场和价格风险、运输能力的制约和进口安全保障等问题,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安全性很难保证。和平崛起理念的提出表明中国不会以武力解决市场问题。为了有效规避风险,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按照循环经济的3R原则调整发展思路是必然的。这既是消解国外对中国发展,特别是资源利用问题上的担心和恐惧,同时也能保持相对较低的能源需求增长速度,利用较少的能源投人支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不然,中国经济不仅不能经受住世界市场变动的冲击,而且更容易受国际政治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3.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


  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资源条件、环境容量、生态承载能力决定了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循环经济模式对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将产生重要作用与深远影响,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的战略举措。首先,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在传统的工业化模式下,与经济高速增长相伴随的是资源环境代价付出过大。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结构性问题,亦即“新结构危机”和“生态环境泡沫”。从技术层面上看,这种情况的形成与资源消耗增长过快、资源利用效率过低、资源再生率不高有密切的关系。循环经济强调以最小的环境资源成本追求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我国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大。1998年以后,中国进入工业化加快发展和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新阶段,重工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2002年下半年开始的新一轮增长中,快速增长的行业大多数属于重化工业。据统计,从 1998年到2003年,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60.22%提高到64.3%。从中长期的趋势看,重化工业主导将是未来一个时期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特征。这一方面会加剧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同时也会增加对各种资源的需求压力。这几年我国在就业、投资、能源消耗、价格等方面出现的某些新情况,一定程度上与重化工业自身的一些特点有关。能源紧张是经济增速加快和工业结构重型化双重作用打破了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总量增长之间比例关系的结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包含了经济总量翻两番,也包括社会发展、改善环境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内容。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消耗了世界60%的能源和40%的矿产资源。今天的国际形势已经不允许中国继续这样的发展模式。国际经验和中国的实践表明,循环经济能够依靠科技手段和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低消耗、经济高产出、污染低排放,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我们应该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分析


  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的战略举措。但是,循环经济模式的实施受国家科技水平、经济实力、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市场机制健全程度、公众环保意识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应该从中国长期经济发展前景出发,进行全面规划和实施。


 

  1.开源节流,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资源和环境问题植根于社会运行方式。目前,经济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约束加重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已经逐渐进入了重化时代,经济的迅速增长有赖于钢铁、化工、建材等高耗能重化工业的发展。世界银行(2000年)统计显示,近20年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为10.3%,在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中居于第二位,但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同样惊人。”据对占全社会能源消费 70%的14个部门进行比较后的统计结果,目前我国一次能源转换有25%的节能潜力,终端消费有 26%的节能潜力,一次能源消费的平均节能潜力达 26%。我国能源使用效率若达到先进国家水平,相当于节约3亿吨的石油,或相当于4.3亿吨标准煤。这说明,我们在资源节约问题上是有很多工作可做的。当前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高度重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积极探索绿色 GDP的核算体系,将环境代价计人发展的成本,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以真实反映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提高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要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编制“十一五”规划的过程中,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要指导原则,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编制各类规划,从而引导和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并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合理与优化。三是要加强法制建设,通过法制化、机制化方式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制定并颁布了多部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的、法规和标准。但总体来看,现有政策法规还不足以支撑循环经济的发展。2004年9月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力争到201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体系,为初步建立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奠定基础。为了将上述构想变为现实,就必须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摆脱单纯的发展主义倾向,引导政府管理者从单纯追求GDP的误区中走出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加速经济发展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过渡


  循环经济是循环生产技术体系、循环生产组织体系和社会循环经济体制的有机统一。其中,形成循环生产技术体系是循环经济的最基本环节。没有实现循环生产的技术就不可能进行循环生产,更不可能建立起循环经济体系。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中,虽然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迅速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同步升级和优化。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公布的2002/2003工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中高技术产业比重为51%,不仅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61.2%),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8.7%)。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很大程度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思维没有从传统观念中摆脱出来。中国要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掌握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动权,必须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际上,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改变过去经济增长模式造成的发展速度与消耗强度、GDP增加与环境负荷增大成正比的态势,最终实现改变“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使GDP“变轻”。为此,我们必须做到:首先,着眼于世界先进水平来考虑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高新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动力的情况下,我们不能仅仅从原来的水平来考虑我国的技术进步,而要从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出发,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和推动结构升级,尽快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其次,把工业化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联系起来。国际经济发展的说明,工业化后必然出现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并导致产业分工方式的变化。当前我国工业化是与以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为主的新技术革命并行的。这一方面为我们利用信息化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提供了一个有利机会,也有助于我们加速产业结构的转换。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增强技术预见性,强化技术支撑,实现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第三,实现知识经济与循环经济的统一。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知识经济要求加强经济运行过程中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化转向;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对于我们这样的资本、资源都十分稀缺的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将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推进技术经济范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形成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


  3.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换


  从国际环境保护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中国早晚要从过去的高投入、高排放、低产出增长模式(“两高一低”)向低投入、低排放、高产出增长模式(“两低一高”)转型。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是清醒的。对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主要还是着眼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技术、劳动者素质,乃至经济体制、对外开放等传统经济内生因素的考虑,而没有把资源环境条件充分考虑在内。中国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人均占有量相对稀缺,生态环境脆弱,这使得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性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只有不断提高单位资源消耗产出水平,使污染排放量从正增长向零增长和负增长转化,才能从源头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的巨大压力。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涵是经济增长要靠效率而不是靠资本来提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做到:第一,加强环保审计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工作,从程序上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同时要争取尽早使环保指标正式列人全国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以从根本上扭转片面的“发展主义”路线的负面影响。第二,改变外资、外贸依赖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市场资源和资本资源。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外来投资很大程度上是把中国作为改善其自身环境问题的一种替代选择。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得其很难关注中国的长远利益问题。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给人类文明造成了严重危机和困境,其中既有原材料、能源、资源的匮乏与枯竭,也有废气、废水、废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大量外资企业的进入加剧了中国的这一进程。现在是到了我们彻底反思外资外贸依赖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时候了。第三,制度跟进,协调企业战略与国家战略的关系。要在全社会确立一种激励机制,在发挥市场机制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努力促成“国家战略”和“企业战略”的协调。特别是在人们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基本上还处于一种“责任附加”手段的今天,政府要有考虑商界利益的国家战略,企业也需要树立更加自觉的国家战略感,以创造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环境。


  4.推动公众参与度提高


  循环经济不仅包括生产环节,还包括流通、交换、消费环节,以及与生产、消费相关联的资源回收与再生产环节,涉及到社会管理的各个领域,参与的广泛性是其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鼓励广大民众参与到循环经济建设中来是绝对必须的。我国 2002年首次公布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并在2003年7月制定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但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发展还没有摆脱粗放型增长方式,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依然存在的原因之一就是公众参与意识不强。环境方面“公众参与”发展的程度,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环境意识、生态文明的发育程度。中国正在经历从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非政府组织在内的社会公众将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建立、健全有公众参与的环保机制。首先,要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化,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和监督权,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制度,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环保民主决策的渠道,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环境权益。其次,要发挥各种环保NGO组织的作用,并对其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全国范围的合法NGO组织的协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循环经济建设与发展。再次,要加强国际合作。环境和资源问题是国际经济斗争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循环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全球范围内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广泛传播。因此,中国要在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等方面主动进行国际合作。


  发展循环经济不是对以往经济发展目标的否定,而只是反对我们过去实行的以数量扩张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关注环境、社会和经济的三维整合,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国来讲,循环经济模式的提出既受中国经济自身因素的影响,也有着复杂、深刻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在当前各种约束条件还在发挥自身作用的条件下,对我国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有助于为中国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一种政策框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