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比较优势理论的有效性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文先 王孝松 时间:2010-06-25
[内容摘要]作为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贸易模式的产生原因以及贸易利益的来源。然而,自比较优势理论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其有效性一直受到怀疑。本文描述了比较优势理论模型的扩展,并指出在哪些条件下比较优势理论能够成立。通过这样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比较优势理论的有效性问题。

  [关键词]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哈伯勒模型,有效性


  国际贸易理论起源于李嘉图关于贸易能使各国共同受益的论证。他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模型来表述比较优势理论,即在一个静态贸易理论的框架下,国际贸易通过相对价格的差异来影响经济。在这个框架下,封闭的相对价格在不同国家间的固有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的发生,并可由此预测贸易方向。


  哈伯勒通过机会成本的方法重新阐述了比较优势理论。他用多生产1单位商品(x1)所必须放弃的商品(x2)的单位数来表示商品(x3)的价值,而不是像李嘉图那样用生产1单位商品所需的劳动数量来表示,这就将比较优势从其与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联系中解放出来。他对比较优势的重新表述是国际贸易理论的一次革命,奠定了现代贸易理论的概念基础。


  根据哈伯勒的假定,比较成本不能被唯一确定,还要依赖于从两国相应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所选择的作为比较的特定的点。在哈伯勒模型中,即使面对的国际比价与封闭价格不同,国家也可以继续生产两种产品。


  哈伯勒的开创性见解在于:他使人们认识到,对于贸易模式、贸易利益和比较优势而言,重要的不是劳动成本,而是生产一种产品来代替另一种产品的边际机会成本,也就是说,比较优势从本质上说是一个要素配置问题。如果这一点被意识到,比较优势将与是否只有一种要素无关。所以说,哈伯勒模型将人们的注意力从要素价值转向了商品价值,并且开启了表述多产品比较优势的大门。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强一般化


  尽管哈伯勒用机会成本的方法重新阐述了比较优势,但李嘉图模型和哈伯勒模型都是建立在两国、两种商品的假定之上,如何对其进行扩展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强一般化是按照“比较优势链”(chain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来进行的,首次进行这项工作的人又是哈伯勒。


  首先,假定世界上有两个国家,多种产品,g=1,2……G。两国生产各种产品的相对劳动投入具有如下关系:


 

  这样,在此链条上,国家1出口的所有产品将排列在国家2所有出口产品的左侧。在自由贸易条件下,链条上将存在一个“裂口”(break),它可能介于两种产品之间,也可能恰好落在一种产品上。国家1将出口位于裂口左侧的全部商品,进口位于裂口右侧的全部商品。


  类似地,如果只有两种产品,而国家的数量多于两个,即c=1,2……C,那么我们可以构造出类似的国家间相对劳动投入的排列顺序:


 

  在这种情形下,世界上产品1的全部出口国将位于产品2的全部出口国的左侧。在自由贸易条件下,链条上会有一个裂口把全部国家分成两组,产品1的出口国在左,产品1的进口国在右。


  这种扩展的一般性仍然受到了限制,因为现实世界包含的产品数量和国家数量都大于2。那么,换一个角度来看,(1)是表示两个国家的比较优势链,它至少有一个便利之处,即其中的一国可以用来表示世界的其余国家,尤其是我们所要考虑的国家规模很小时,这种方法更为合理。那么,假设国家1很小,而国家2“很大”,则国家2的劳动投入可以换成世界价格:


 

  这样的表达式允许一个国家对所有产品进行的贸易都由该国的劳动成本与世界价格之比的排列顺序来决定。


  对多国多产品的李嘉图模型中专业化和贸易模式更为完备的描述是由琼斯完成的。琼斯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多国多产品的李嘉图模型中,如何来确定哪个国家生产哪种产品。他指出,一种有效的安排方式是使各国生产所需的单位劳动最小化。然而,这样的理论并不像它听起来那样完备,因为每一种产品由多少国家来生产必须单独解出。但琼斯的工作的引人注目之处是,专业化无论如何要同较低的单位劳动投入结合起来。同样,这里所谓的“低”,必须要同其他国家和其他产品相比,因为模型要求每个国家都必须进行生产。


  现在转到哈伯勒模型,即考虑成本递增,(2)中的(多国、两种产品)链式结论可以被扩展,这只需把a换成封闭价格即可,其中g代表产品,c代表国家:


 

  李嘉图模型中的结论仍然成立:出口产品1的所有国家排列在进口产品1的所有国家的左侧。由此可以推知:某种产品的世界价格高于一国封闭价格时,该国存在超额供给,当世界价格低于封闭价格时,存在超额需求。


  迪尔多夫同样揭示出,如果背离了自由贸易,这样的强烈关系将可能不复存在。没有自由贸易,不同的国家面临不同的价格。在多产品的情形下,一种产品的价格可以通过影响比较优势来改变生产另一种产品的能力。这种情形最简单的例子是发生在当一些产品作为生产其他产品的中间投入的时候。对一种投入品施加贸易壁垒会提高其价格,从而使生产相应的最终产品的成本太高以致无法继续运营,即使一国在生产该最终产品的成本相对较低,这样的结果也可能发生。


  即使不考虑中间投入品,当贸易壁垒存在时,把多国、多产品结合起来考虑,要素价格也可能发生巨大的转变,从而使一国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集合发生变化。因此,尽管比较优势对简单情形下的贸易模式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但如果考虑一些现实中存在的内容,如贸易壁垒、中间投入品、多国多产品等,哪怕加入的内容仅使模型稍微复杂一点,比较优势理论也宣告失败。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弱一般化


  引入贸易壁垒和中间投入品使得链式法则失败,但并不意味着比较优势对揭示贸易模式毫无用处。我们所需要的是弱化想要表达的内容,例如,不是做出适用于每一种商品的结论(“每种出口品都排列在进口品的左侧”),而只是寻找一种平均关系(“从平均意义上讲,出口品排列在进口品的左侧”)。这就是被迪尔多夫发现的相关性(correlations),它已经在理论上被证明是正确的。


  迪尔多夫使用封闭价格作为衡量比较优势的指数,令为g国c商品的净出口,得出了如下结论:


 

  从表面上看,向量Tc的分量既有正值也有负值(分别表示出口和进口),而封闭价格全都是正的,所以这个结果意味着出口品比进口品拥有更低的平均价格。举个简单的例子,考虑一个小国开放,给定的世界价格下其贸易实现平衡。然后把向量拆分成正、负两部分,=max{,0},=max{-,0},(5)式意味着:


 

  其中,。这就是说,一国用贸易加权的出口品的平均价格与世界价格之比,低于该国用贸易加权的进口品的平均价格与世界价格之比。


  用来表达这种平均关系的一个更为灵活的等价方法是检验相关性。迪尔多夫检验了其中的四个相关性,其结果显示出,对于所有的国家和产品,封闭价格和净出口量之间都呈现负相关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相关结果同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情形下,李嘉图模型、哈伯勒模型所得出的结果一样强。此时,比较优势将可能性集合分割成两部分。


  一些假定条件(尤其是中间投入品和贸易壁垒)能够潜在地引起某种特定产品贸易方向的变化,那么,在什么样的假定条件下,可以得出这些结论呢?分析表明,这种结论比李嘉图模型、哈伯勒模型的表述方式都更具一般性。下面我们把这些假定出来。


  (一)比较优势的相关性结论在这些假定下能够成立


  1.多国多产品:若想把贸易理论由二维扩展到多维,首先需要用到这个假定。因此,迪尔多夫首先证明了这个假定是相容假定,即在该假定条件下,结论可以成立。


  2.关税及其他人为贸易成本:在两种产品的模型中,关税只会减少贸易量而不会改变贸易方向。在多产品情形下,该结论不一定成立,但可以证明,人为的贸易壁垒不会推翻相关性结论。但另一方面,足够大的出口补贴能使比较优势理论不成立,即贸易政策是促进而非阻碍贸易的,相关性结论可以被推翻。


  但只要贸易政策是限制贸易的,则贸易利益以及比较优势和贸易的平均关系将得到维持。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公众常有这样的意识:当其他国家对贸易进行限制时,比较优势理论一定将遭到破坏,那么本国也应当对贸易加以限制。


  3.运输费用和其他真实贸易成本:运输成本具有同关税相近的效应,由于其具有阻碍而非促进贸易的作用,所以它能够使比较优势法则的较弱表述得以维持。然而,对真实贸易成本的分析更加不容易,因为它们占用了真实的资源。直到最近运输成本才在贸易领域受到重视,而在理论领域,这些成本仍被表述为“冰山成本”,这种表述很聪明,但过于脱离现实。幸运的是,对于相关性结论,不必进行这样的简化,因为相关性结论允许在实现贸易的过程中包含了配置资源的所有方式。


  4.中间投入品:正如上文指出的,由于与贸易成本相关的中间投入品的存在,比较优势的较强表述方式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幸运的是,一些技术并未给中间投入品强加名义的限制,而相关性结论可以用来表述这样的技术。因此所有的产品都可能是最终产品、中间产品,或兼具二者的性质。结论的这一层含义似乎越来越重要,因为外包导致了中间品贸易的急剧上升。


  5.任意的偏好:贸易理论有时需要对偏好进行很强的假设,通常都是假设偏好相同。而比较优势理论不必如此,在各种偏好并存的情况下,理论仍然有效。当然,比较优势理论仍然需要显示偏好的弱公理(WARP),它在本质上强调国家在行动时具有良好定义的社会偏好。这显然带有限制性,但只要偏好在WARP的框架下,它们可以呈现出任何形式。


  6.服务:尽管模型中生产和交易的对象被称作商品,但实际上它们也可以是服务。迪尔多夫明确地涉及了服务,考虑了区分商品和服务的各种特征,并指出相关性结果仍然成立。


  7.跨期产品:理论上,可以将不同年份生产的产品视为不同的产品,并将模型视为描述跨期均衡的。对于相关性结论,这不会带来任何问题。因为相关性结论没有对特定产品的贸易模式做出明确论断,那么它对特定年份(比如说现在)的贸易模式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论断。


  8.差异化产品:更一般地,任何数量的差异化产品都是被允许的,只需把差异化产品定义为不同的商品就可以了。当然,还要有一个很强的限制,即差异化产品的市场仍然是完全竞争的。


  9.不平衡贸易:迪尔多夫撇开了贸易平衡的假定并找到了两个途径能使相关性结论仍然成立。一个途径是上文提到的跨期产品,它从时间范畴扩展了相关性,其作用是为国家在生命周期的不同时刻存在贸易赤字和盈余提供了基于比较优势的解释。另一个途径是在单一时点上来看待贸易,如果加上偏好相同的假定,那么在这个时点上,即使贸易不平衡,仍能显示出与比较优势理论相一致的特征。


  10.“笨重的国家”:国家内部的市场失灵(不完全)当然会对比较优势理论产生影响,但有一种失灵似乎不会引起问题。迪尔多夫证明了,在一国内,如果要素在地理区域内不能流动,比较优势的相关性仍然成立。


  我们在此列出的假定条件很多,目的在于揭示比较优势的相关性结论的适用范围是很广的。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所有的情形下,证明相关性结论都是从显示贸易利益开始的,随后贸易模式也可以被显示出来,就如同在更为简单的模型中一样。


  然而,有一些假设没有被包含进来,这意味着:在这些假设条件下,首先,国家可能从贸易中受损;其次,贸易模式可能与比较优势模式不符。我们将其中最为重要的假设列在下面。


  (二)比较优势的相关性结论在这些假定下不能成立


  1.国内扭曲:完全竞争的范例依赖于价格反映真实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假定。如果在生产或消费过程中存在外部经济或不经济,或者市场势力使价格超过边际成本,那么完全竞争的假定将不再成立。如果它不成立,无论是否存在贸易,经济将不能达到其最大的产出值,那么支持比较优势的论据将失去作用。迪尔多夫简明地阐述了这个问题并揭示出,在一个特定假设之下,比较优势理论可以被挽救,这个假设是:国内扭曲如何同产量变化相联系,而这种产量变化是与贸易一起发生的。不幸的是,这个假设没有被理论界认可,因此现在必须承认,国内扭曲会影响比较优势理论发挥其作用。


  2.报酬递增:与国内扭曲相关,技术可能是非凸的。如果是这样,市场最大化其产出值的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针对全球而言,这将导致国家从贸易中受损,即使递增的报酬是源于厂商外部(这允许市场保持完全竞争)也是如此。而实际上,报酬递增也会导致大厂商的市场势力从而和非凸技术一道引起扭曲。无论怎样,报酬递增的假定都与比较优势理论是不相容的。


  显然,以上的假定给比较优势理论带来了问题,无论是它作为贸易利益的源泉,还是作为贸易模式的预报器。不幸的是,内部扭曲和报酬递增都是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事实。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假设并没有系统地反对比较优势并使比较优势的地位越来越不重要。这些假设只是使原理更为接近现实而不是去推翻原理。例如,像生产过程中负的外部性那样的扭曲,如果在出口部门发生,它将会使贸易利益格局发生逆转。但如果相同的扭曲发生在进口竞争部门,它将会增加贸易利益。由于一个特定的部门在一些国家是出口部门,在另一些国家则为进口竞争部门,我们不能预测这种扭曲将会减少世界的贸易利益。同样,报酬递增的存在,会增加一些国家的贸易利益,同时也会减少另一些国家的贸易利益。因此,扭曲和报酬递增普遍存在的事实可能意味着它们对不同国家、不同部门贸易利益的正效应和负效应将抵消。也可能并非如此,扭曲和报酬递增时常发生的例子仅仅意味着我们对一些问题不了解而已。


  三、结论


  经过本文的论述,我们显然不能接受比较优势无用的论点,在一些假定条件下,该理论可能会不成立,但这些假设并没有系统地反对比较优势并破坏比较优势在贸易理论中的重要地位,这些假设只是使原理更为接近现实,而不是去推翻原理。当然,在许多与现实世界相符的假定之下,比较优势理论能够成立。


  比较优势的概念告诉我们国际贸易起因和影响的一些最为重要的东西,人们不能期待单一的概念来解释广泛而深刻的现实贸易问题的各个方面,但理论能让我们相信,在平均意义上,比较优势能提供贸易利益的潜在可能性,并且能解释有利的贸易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