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鲁尔区经济持续发展及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经验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白福臣 时间:2010-06-25

   摘  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德国政府实施了鲁尔区老基地改造和结构转变战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使鲁尔区经济得以持续.鲁尔区的成功对振兴东北的一个最重要启示是,应从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繁荣的角度出发,制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长远发展规划,广泛全面地考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综合整治、振兴及经济结构转变措施,并从政策上给予必要的保证.
   关 键 词:德国鲁尔区 老工业基地 振兴东北 经济结构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成立后形成的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遇到了困难,产生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其改造与振兴已成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加快东北乃至全国的发展,国家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并将之和西部开发并列为化建设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从理论上讲,世界各国老工业基地问题产生的原因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德国对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和经济结构转变所采取的措施与做法是有借鉴意义的。

  一、鲁尔工业区的发展现状

 

  鲁尔区是德国中部最重要的工业区,素有德国工业“引擎”之美誉。它位于德国中西部的北莱茵一威斯特法伦州,面积为4433平方公里。该工业区过去的显著特征一直是以采煤、焦炭生产、钢铁、煤化工、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核心,是世界上在煤炭基地形成综合工业生产能力的典型代表。然而,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期,这种单一经济结构日益显露弊端,为使鲁尔区经济持续发展,联邦和州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实施了老工业基地改造和经济结构转变战略。

 

  经过近40年的努力,鲁尔区的经济结构转变取得了很大成绩。老工业如煤炭开采和钢铁工业已不再扮演重要角色,鲁尔区内的城市以井架和高炉为传统特征的景象已成为过去,新兴工业如机械与汽车制造、、环境保护、通讯、信息和服务业正在蓬勃发展。鲁尔区的经济重心已逐步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据统计,工业的户值占鲁尔区1999年总产值的27.8%;贸易、和旅馆餐饮业占20.5%;、租赁和企业服务业占28.6%;公共和私人服务业占23.1%,整个服务业占72.2%。1982年有54%的从业人员工作在第一、二产业,46%工作在第三产业,而2001年只有30%的从业人员工作在第一、二产业,70%工作在第三产业山。根据德国《世界日报》的调查,德国500个大型企业中,有48个在鲁尔区,其中28个为工业企业,20个为贸易和服务业企业。鲁尔区正朝着一个既有强大传统工业作基础、又有日渐壮大的新兴产业为增长点的多部门的综合工业区方向发展。

 

  鲁尔区的环境问题在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得到根本治理,如今在这个地区已有保护区276个,自然保护区不仅使大城市之间的空间地带相互连接,而且更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目前全区共有绿地面积约75000公顷,平均每个居民130平方米。废弃的矸石山被培土植树铺草,矿井塌陷区被开辟成湖泊疗养地。昔日浓烟滚滚、黑尘满地的景象变成了郁郁葱葱一派田园风光。在工业遗产资源的再开发利用方面,借鉴英国、瑞典等一些国家的经验,鲁尔区经过长达十多年的摸索,走过了一条从零星景点的独立开发到区域性统一开发的模式,工业旅游已成为鲁尔区的新时尚。老工业遗产除被开发为旅游资源外,许多废弃的工业设施建成了工艺技术中心,现代科技园区和新的高技术企业基地等,优化了该地的产业结构。

 

  鲁尔区经过几十年的改造和发展,其投资环境与欧洲其他地区相比不论是在硬件方面,还是在软件方面都极具吸引力。鲁尔区不仅地处优越的地理位置,而且具有便捷的交通条件。它位于欧洲经济最发达的“金三角”内,与荷兰、法国、比利时、卢森堡、丹麦和瑞典及本国主要工业区都相距不远,是欧盟巨大消费市场的中心。全区拥有密集的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运输,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不仅把区内各企业、各部门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大大方便了鲁尔区与全国以及周边各国的经济联系。鲁尔区还是德国与研究机构最密集地区,拥有14所大学,有4个世界著名的马科斯—普朗克研究所和3个弗劳恩霍夫研究所,有近30个技术研究中心和15个科研成果及技术转化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据许多德国国内和国际研究及企业调查结果看,鲁尔区未来在欧洲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该地区的生活条件和水平在世界100个最大的工业区中名列第二位,在欧洲名列第一位。

 

  二、联邦和州政府对鲁尔工业区改造采取的措施

 

  1.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制定经济结构调整政策、规划、项目审批和财政资助等事宜。联邦和北威州政府对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与经济结构转变一直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为资助老工业基地改造,联邦政府经济部下专门设立了联邦地区发展规划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负责项目审批和财政资助等事宜。鉴于鲁尔工业区的特殊经济形势,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一直是北威州政府工作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州政府主抓结构调整工作的部门是州经济部,负责制定具体的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和规划。

 

  2.全面制定地区发展、综合整治与振兴规划。全面规划是鲁尔区经济结构转变的保证,为此,北威州政府自20世纪60年代起陆续出台了对改善地区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的“鲁尔发展规划”、“北莱茵—威斯特法伦规划”和“鲁尔行动计划”等。在这些规划中,全面考虑了改善一个地区经济结构的广泛措施,如改善交通网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改善地区文化和娱乐设施;加强环境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科学研究与开发,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削减煤炭和钢铁工业的生产能力,使生产能力与市场相适应等。

 

  为实现多目标的区域综合整治与振兴,“鲁尔区城乡协会”(KVP)于1989年制定了一个为期10年的国际建筑展计划(简称IBA)。该计划面向北部鲁尔地区800平方公里,有17座城市,工业景观最密集、环境污染最严重、衰退程度最高的埃姆舍尔(Emscher)地区,因此又被称为德国的埃姆舍尔公园模式。它是一个大型区域性综合整治与复兴计划,该计划对鲁尔区工业结构转型、旧工业建筑和废弃地的改造和重新利用、当地的自然和生态环境的恢复、以及就业和住房等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等等,给予了系统的考虑和规划。特别是IBM计划以项目分解和国际竞赛相结合的方式,获得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创意源泉。

 

  3.结构转变期间的财政补贴及扶植政策。从1966~1977年的10年中,政府拨款150亿马克资助煤矿集中改造,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保护煤炭。把采煤集中到机械化程度高,盈利多的大矿井,大量关闭不盈利的小,对整个鲁尔煤田重新规划,统一安排生产,并且实行了全盘机械化,现煤炭生产就集中在8个大煤矿中。钢铁工业也在同期进行了设备更新和技术制造,关闭和合并老厂,扩建新厂,进行企业内外调整,加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联系与协作,同时对钢钱工业的布局作了合理调整。对于工业区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州政府投资50亿马克,成立环境保护机构,统一规划治理。对新兴工业企业的建立和迁入给予鼓励和优惠政策。

 

  4.建立各种机构,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服务。为促进中小型企业和新兴工业企业的,政府采取在鲁尔区建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和技术革新信息中心,帮助中小企业拟定技术革新计划,优先向其转让技术等措施,以促进中小型企业的技术革新。政府还对创建中小型企业,特别是新技术企业采取鼓励政策,如提供财政补贴和咨询等。这些措施极大地刺激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新建企业数量增长很快。仅1994—1997年,北威州的软件企业从241个增加到2720个,其中绝大部分企业落户在鲁尔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不仅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而且也促进了经济结构向多样化发展。

 

  5.县市级政府采取的措施。鲁尔区内各县市都对老工业的改造和经济结构转变采取了许多相应措施,如设立劳动和经济促进机构,吸引外地企业来本地投资,创办技术和工业园区,大力发展服务业,实施环境保护,加强当地经济与欧洲经济及世界经济的联系等。

 

  三、鲁尔工业区成功经验对振兴东北的启示

 

  解读德国政府对鲁尔工业区改造和经济结构转变所采取的措施,对振兴东北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1.从区域经济繁荣的角度出发,制定统一的长远发展规划。鲁尔工业区改造和经济结构转变的成功,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得益于这一做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从区域经济繁荣的角度出发,制定统一的长远发展规划,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综合整治、振兴及经济结构转变通盘考虑,并从政策和措施上给予必要的保证。

 

  2.设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基金。为扶植和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建议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设立专项发展基金,主要用以支付过去遗留下来的体制转型成本,以帮助企业减轻或甩掉包袱。此外,还应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从长期经济发展和现有资源利用的可行性出发,采用多渠道、多途径的办法筹集资金。

 

  3.搞好传统产业的技术更新与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有大量钢铁、机械、石油、石化、医药等基础产业和原材料工业。这些传统产业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单纯发展新型工业,必须用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面改造,走技术更新、集约化、合理化及多元化道路。

 

  4.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和服务业;在搞好传统产业改造的同时,要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和服务业,以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为此,要想方设法改善东北地区的投资环境,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新兴工业的迁入和中小型企业的创办。

 

  5.完善各种服务与中介机构。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快建立和完善如技术研究中心、科研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和技术革新信息中心等服务与中介机构,为企业创办和技术革新提供服务,促进中小型企业和新型工业企业的发展。

 

  6.加强环境治理和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必须始终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并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使得与环境达到协调统一。对工业遗产可按博物馆模式、公共休闲和景观公园开发模式、购物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区域性一体化模式开发为旅游资源,以改善区域功能和形象。

 

  四、结论

 

  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也是一个经济不断转型的过程。从德国鲁尔区持续发展经验看,老工业基地改造和经济结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首先必须完善相关法规条例,构筑配套制度体系,为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经济转型营造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其次,必须从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繁荣的角度出发,制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长远发展规划,广泛全面考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综合整治、振兴及经济结构转变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