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何骥 时间:2010-06-25

【摘要】 “制造”以其物美价廉的优点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但近段时间以来,西方国家针对“中国制造”产品质量问题大肆炒作,“中国制造”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面临的困境及其危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中国制造”危机的建议和对策,寻求继续的出路。

  【关键词】中国制造 困境 出路
  
  近段时间以来,一些西方国家针对中国部分出口产品质量问题大肆炒作,对中国制造的一些“问题产品”提出严重的质疑,刮起了妖魔化“中国制造”的冷风。在造成损失的同时,“中国制造”问题更演变为一场信任危机,严重损害了中国产品的声誉和中国的国际形象。
  
  一、“中国制造”面临的困境
  
  “中国制造”遭到国际社会质疑,在出口占国民经济重要地位的情况下,这一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然而解决这一问题又非易事,“中国制造”目前面临着诸多困境。
  1、产品附加值低,核心技术缺乏
  在世界制造业的产业链上,中国大多数只处在下游。中国制造业的加工组装在整个产业链中的附加值较低。目前可利用的比较优势是廉价劳动力,接受的是技术或产品的转移,这决定了我们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即组装和制造。而研发或营销策略的实施是由产品转移国进行的,可以说中国制造业的大部分是一种出口加工的模式。在中国制造的产品大多停留在加工制造的初级阶段的情形下,中国制造业将处于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困境中,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核心技术则仍然被发达国家所掌控。
  2、品牌观念淡薄
  纵观中国整个制造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较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更是屈指可数。而且与国外跨国公司的国际品牌相比,自主品牌无论是在市场知名度还是品牌价值方面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国际品牌的缺乏不仅会带来表面的国际地位以及直接的经济利润的下降,更会进一步使得中国制造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的位置。国外企业赚取了丰厚的品牌溢价,而中国制造业仅仅赚到很小部分的加工费。缺少自主品牌,主要是由于我国制造企业缺乏品牌观念。首先,企业自身缺乏培育自主品牌的动力,自主研发投入少,急功近利。其次,市场尚未形成有利于品牌发展的竞争环境,地方行政性垄断限制了品牌企业的发展空间,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知识产权侵犯时有发生,这些都极大挫伤了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积极性。
  3、人才瓶颈问题突出
  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工占35%以上,中级工占50%以上,初级工占15%,而我国高级工仅占4%,中级工占36%,初级工占60%。劳动保障部门的有关调查发现,某些技能人才、高级技工在一些地区供不应求,缺乏高级技师这样的骨干技术技能人才已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共同问题。进一步说,我们更加缺少创新型、复合型技术人才。这样我们就很难将现有的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也难以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难以推进技术革新,从而削弱了“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上述几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制造”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品牌战略、人才培养等方面有待加强。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低成本作为制造优势的局面将逐渐难以维系,所以给“中国制造”一个新的定位并寻求应对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国制造”危机产生的原因
  
  1、表层原因
  “中国制造”危机确有自身原因,部分产品的确有质量问题。目前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出口产品品种较多,出口国家和地区较广,一旦质量出现问题,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这些质量问题容易被某些人所利用,推波助澜,掀起风波。“中国制造”出现问题,中国自身内部一小部分唯利是图的企业难辞其究,对此应深刻反省国内出口企业自身的不足。另外,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国内诚信体制缺失,体系不健全,劳动力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更有一些生产厂商以牺牲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来千方百计地压缩成本。总之,多种原因导致国内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而出口产品的质量问题不过是国内产品质量问题的外延。
  2、深层原因
  中国在出口贸易过程中与西方国家的贸易摩擦屡见不鲜,中国出口遭遇的不公平对待从未停止,然而在短时间内被大量集中报道,这是极不正常的。通过制造、夸大“中国制造”的危机,丑化中国产品的声誉,挤压“中国制造”的生存空间,实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中国商品凭借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的价格优势涌向国外,国外的制造商无力抵制,只有借助一些其他方式来夺回一部分市场份额,近期爆发的“中国制造”问题就是其手段之一。另外,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而国际社会唯独盯住“中国制造”不放,这不排除浓重的“中国威胁论”嫌疑,在和外交方面阻碍中国影响力向全球延伸,同时在经济方面对中国的商品进行攻击和诋毁。“中国制造”危机无非是“中国威胁论”在经济领域的翻版。

  三、“制造”的出路
  
  “中国制造”长期以来以价格优势打入国际市场,这一策略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不利于可持续。“中国制造”的低价格竞争必然引起其他国家对中国出口提出反倾销指控。此外,中国周边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纷纷效仿中国,采取更低廉的劳动力和更优惠的引资政策,将削弱“中国制造”的优势。特别是近期人民币升值、资源价格暴涨及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使得“中国制造”仰仗的价格优势进一步丧失。总之,“中国制造”不能停留于以往模式,而应寻求其他出路。
  1、选择竞争优势导向的外贸发展模式
  宏观上,“中国制造”要摆脱目前的局面,需要将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上升为竞争优势导向的外贸发展模式。中国长期以来选择的是“廉价劳动力+跨国公司资本与加工技术”的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并非长久之计。必须使中国由跨国公司的“出口加工车间”变成“出口产品生产工厂”,再跃升为“高技术产品生产基地”。首先,要通过政策引导,提高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水平,加强外资企业与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和生产上的关联度,促使“中国制造”向高端生产转移。其次,加强政府的导向作用,坚持将利用外部有利条件与发挥自身优势相结合,促使加工贸易朝着有利于出口产品升级转型的方向发展,积极吸引技术领先、产品附加值高、投资规模大的贸易性企业。
  2、学习和研发核心技术,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对外贸易要从单纯追求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效益。中国大多数制造性企业处在国际分工的末端地位,需要提高企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促使我国制造业转向中高端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如此既有利于减少贸易抑制,也有利于改变我们在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中靠后的位置,提升“中国制造”的整体竞争力,争夺在世界产业发展中的主动权和控制权。在这一方面,中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比如“日本制造”同样遇到过类似问题,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产品不断取得对美国的优势,因此遭遇了美国制造的种种贸易摩擦,日本被逼上另外一条道路,以更高档的产品进军市场,从而更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当前中国也要转变思路,寻求和打造“中国制造”的其他优势。
  3、加强产品质量监控,带动产品的精品化和品牌化
  只有从根源上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才能从根本上维护“中国制造”的正面国际形象。所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效率,特别是加强出口产品的质量监控与管理,并与关键技术创新相结合,改进制约产品质量的薄弱环节与因素,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采用以品质、品牌为主导的贸易营销策略取代目前某些企业以“拼价格、拼数量”作为代价来占领市场的方法,这才是恢复“中国制造”形象的重要出路。过去仅仅依靠劳动力优势来支撑企业的发展,现在面临着新的情况:一方面来自国际上贸易壁垒的压制;另一方面,劳动力价格正在日益上涨,原有的路子现在已经难以为继。及时改变“中国制造”的出口增长方式,由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以质取胜,做出“品牌”来,以高品位、精品化、品牌化的商品来开拓国际市场已刻不容缓。
  4、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劳动力成本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
  在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分工活动对劳工资源的素质要求相对较低。但是随着我国出口加的迅速发展,大量初级工的使用使得劳动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不仅出现了劳动力“双低”(低成本与低效率)的现象,而且还表现出成本不低但效果不高的趋势。因此,如果不迅速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势必削弱劳动力成本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比较优势。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是提升“中国制造”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从微观上讲,高素质人才是企业的核心,培养一批有技术、有能力、有素质的人才是企业赢得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企业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智力,使人力资源、智力资本得到开发利用。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尊重和重新认识技术工人的价值和地位,增强技术工人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心,建立良好的人才开发管理机制,开拓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途径。
  总之,“中国制造”危机是中国出口贸易长期积累问题的集中爆发,我们应该化危机为契机,认真反思,解决长期困扰“中国制造”的顽症,使中国从制造大国提升为制造强国。
  
【】
  [1] 蔡的贵:反思基于廉价劳动力的“中国制造”[J].问题,2006(1).
  [2] 陈月芳:浅议中国制造业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J].当代经理人,2006(21).
  [3] 王涛生:国际贸易前沿问题研究[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