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产学研结合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 颐 时间:2010-06-25
  [摘要] 社会对高校产学研结合寄予厚望,但其主要目光是出自市场的视角,本文深入分析不为人所重视的这种片面性,并提出产学研结合的更要强调人文价值观的引领,形成大学科系统的协同作战。
  [关键词] 产学研结合 人文价值观 大学科系统
  
  上世纪末,面向经济主战场的高校承担起科教兴国的时代重任,产学研结合成为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将智力资源与科技优势导向经济建设领域,对科技成果产业化、产业能级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等起到有力的推进作用,多年的成果令人瞩目。因此,社会对高校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寄予更高期待,希望以此进一步带动自主创新以及创新成果产业化,促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和产生集聚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发挥更加深广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关注和期待的目光主要出自市场经济的视角,即关心经济效益和市场机制。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目标固然是产学研结合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之一,但在当前,还有比这更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思考与解决,而事实上它却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
  社会经济发展只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去考虑是不全面的,还应重视人文价值观念的考量。产学研结合问题也如此。产学研结合离不开技术,没有科技突破和创新,就不可能产生具有经济价值的成果,而创造不出经济价值,也就没有产学研结合的实际意义。这个简单的逻辑确实成立。但此逻辑不是产学研结合的最高逻辑;在科技经济问题之上还有更重要的问题要考虑。
  国际社会在上个世纪末以一种庄严的思考和呼吁迎接新的千年。1999年六七月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科学理事会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召开了主题为“科学为二十一世纪服务:一项新任务”的世界大会。155个国家、28个政府间组织和60多个非政府国际科学组织出席的这次大会通过了《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宣言》、《科学议程——行动框架》两个文件。《宣言》的序言指出:“科学应当为全人类服务,应当为所有人了解和社会、为提高所有人的生活水平和为给当代人和子孙后代提供一个可持续的健康的环境作出贡献。”为实现《宣言》目标而提出行动指导方针的《框架》里,对科学任务规定得极为明确:“科学为和平与发展服务”,其中包含人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科学服务于社会”,则强调科学应该承担起社会伦理和社会责任的重任。
  以上文件基于一个原则,就是科学要服务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因此它的含义破除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的传统壁垒,包含“一切科学领域”。两个文件还明确倡导人文价值观十分鲜明的精神,那就是科学要在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上对伦理道德作出承诺,这也就是说无论对科学研究者,还是对科学成果的运用,都应当肩负起超越科学自身的社会责任。从对经历亚洲危机影响和更趋全球化背景的世界科技、经济问题的高度关注,转到对于新世纪人类环境、伦理、责任等问题的关怀,人们在看待与对待当今世界时,越来越把人文价值观作为评判和估量的准绳,对待科技和经济财富更是如此。
  我国也在新世纪之初确立科学发展观统领的发展方向。“十一五”《规划纲要》阐明国家战略,既倡导自主创新,提升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更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并推进建设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社会。人文精神成为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与保障。今天在科技经济问题之上,人文价值有更突出的地位。
  作为科技研究、应用的重要方面,产学研结合是否充分认识新世纪的全部使命?是否适应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要求?这里特别一提的是,1999年世界大会将大学纳入高度关注的视野,《科学议程——行动框架》提到:“随着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的关系日益加强,科学与技术、大学与产业及实验室与工厂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这个判断和产学研结合是密切相关的。
  以高校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基本上是依循自然科学和技术应用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注重经济效益,而社会人文科学的价值体系和人文道德的评判逻辑远未得到应有地位。这种情况不仅反映出观念上的落后,同1999年世界科学大会精神以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有明显差距,还表现在实践上的滞后性,同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存在距离。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在引进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9000标准系列时,产学研结合活动完全可以,也应该在提供或转让科研成果的同时,帮助规范地实现对产品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但这项有意义的工作没有得到高校的重视,尽管那期间高校质量控制、质量管理课题研究得非常多,甚至几乎所有高校都建立了管理专业,结果这项工作以后在企业推开周期长、成本也高。这个例证反映出自然科学同社会科学分割而引起的责任缺失。
  这种现象以后变得更明显。ISO14000标准产生后,经济活动中的环境保护、资源合理使用、以及劳动条件保障等问题,都变得和经济效益一样使企业日渐重视,“绿色生产”理念推动企业将对社会应有的环境与健康责任纳入发展战略。高校是较早从国际上接触这一关系人类生存的文明意识和全球性要求的,理应重视这一发展理念和社会要求,并通过各种合作的渠道帮助企业承担经济活动中应有的社会责任;上世纪末,我国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对能源、资源无节制采用,对生态环境人为破坏,已造成世人关注、政府担忧的严重后果,高校对这种普遍的现象也十分清楚,更应针对现实倡导ISO14000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但从总的情况看,产学研结合的活动却远没有作出先导性的回应,也缺乏向企业提供“绿色战略”的行动方案。
  近年,社会责任国际(SAI)于1997年发布的SA8000标准又进入我国。这个旨在在“赋予市场经济以人道主义”的社会道德责任标准,把企业应负有的社会责任提到更高层面,也扩展到经济活动关联的更广领域,它不仅包括保护环境、珍视劳工合法权益,还有信守商业道德的当代文明要求。SA8000标准要求在创造利润同时,企业还要完善社会伦理;在对股东利益负责同时,必须对企业员工、消费者、社区承担责任。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仅要追求商业价值,还越益重视人的根本地位,这里突出的人不是抽象笼统的,而是具体明确地指向企业生产者、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企业经营中的相关者,以及企业所在社区的居民等等,很显然,人文观念的价值判断已在制约和引导科技推动的商业行为。国际上众多企业也已接受在经济价值之上还有道德价值的观念。SA8000标准东渐中国后,我国企业必须考虑如何并肩负发达国家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但当前与企业密切联系的产学研活动几乎没有完备认识和基本准备,对于实际问题甚至还未设专门课题,也未形成理论研究的方向,更不谈有针对性地提出可供操作的应对思路。这些落后的表现不能不归因于认识上、方法上、以及价值取向上的片面和误差。
  从ISO9000到SA8000,三个国际标准所体现的原则精神是发展着的,它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人为本理念日益凸现的文明进步,而我国提出科学发展,也正是体现了当今的时代要求。从企业的微观角度看,怎样接受和实施那些标准,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空间的大小以及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如从宏观层面看,如何认识以SA8000为代表的国际标准所反映的时代要求,并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积极行动,就更关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国家战略大计。从文明进步和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衡量产学研结合,高校已有业绩与发展着的社会期望之间差距十分明显。现在应认真思考如何改变多年形成的传统思维及实践模式,将产学研结合应全面履行的任务落实于实践。  产学研结合要以市场为导向,更应重视以人文价值观的引领。 产学研结合的内在生命力不仅要有科技创新和价值创造的品质,还应充溢饱满的人文内涵,这是当代文明在产学研领域的反映,也是一个法制、理性、健全的市场向产学研结合提出的准入条件。
  克服认识片面性,树立正确观,这是人文价值观引领产学研结合实践的出发点。科学技术是人的发现与发明,并且以人为最终目的,因此科技的价值是由人的价值取向所决定。注重科技手段、科研成果当然不错,但若无视科技同社会全面进步、人的自身全面的辨证关系,那就难免失误。单纯强调科技的工具理性,就会忽视人的需求和发展,一味追求科技产出效益,就可能导致资源、环境不堪忍受的重负,这就完全背离了科技造福于人的终极目标。当今科技带给人的福祉越来越多,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解决问题的努力已远远超出科技自身的范围。因此,科技越发达,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就越突出,科技活动中的人文内涵就越充实活跃,这就是产学研结合所要树立的科学观。把握正确的科学观,产学研结合就不囿于单纯的科技研究,不限于经济效益,绿色GDP、可持续发展、科学伦理、社会责任、和谐社会都应是同时思考的课题和目标。越是研究重要项目,争取重大突破,就越客观而理性地评估它的全部后果,严谨而缜密地处理好同环境、社会、人之间平衡和谐的关系,以科技—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的进步为人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空间。产学研结合应有这样的理念引领,不然的话,根本走不出前景可观的未来大道。可以预见:今后凡解决重要和重大的科技或工程项目问题,都会和应对、解决与人密不可分的环境、社会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而且在这一有机结合的当代系统工程中,关于人的因素必然是主导因素,人的价值一定是最高价值,所以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就要依据这样的理念:解决所有科技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科研成果及其产业化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经济价值,更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打破学科局限,组织大系统协同作战,这是人文价值观引领产学研结合实践的创新之路。产学研结合在科学领域开展学科整合已有成功经验,但这已不能满足当前现实的需要,应发展到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之间更大跨度的交融配合,形成大学科系统的协同研究。这种系统研究在当今国际已成趋势。今天几乎所有重要的科技成果、特别是革命性的科技进步,产生的影响都不止于科技和经济领域,而都在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引起震荡或变革,因特网在为全球经济、、文化活动及数十亿人交往提供超越时空限制的工具时,也带来“虚拟世界”;克隆技术育出多利羊,也引发生命伦理的问题;再如有些科研成果用于少数可取得短暂的经济效益,但如推广到行业,诸如环境、生态、资源遭受破坏滥用,乃至劳动者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胁的问题就暴露出来,影响范围、危害程度远大于一地一时的经济效益。解决这类问题光靠科技是不够的,许多问题的本质已超越自然科学的范畴,而深入到包括、伦理、文化在内的其他领域。只有协调各领域不同学科力量,通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多种视角的全面审视,依据多元价值判断的综合评估以确定方案或对策才可能规避或问题、解决矛盾。因此,高校参与产学研结合的项目研究开发,不可按传统拘束于自然科学的领域,偏重理科和工科力量,应当学会大学科系统的思维方法,将技术问题不仅与经济价值,还与社会效应、伦理原则、道德责任以及法律制约等联系起来综合考虑,协同研究,形成多学科合作交融的新机制,在推动企业、产业完成重大的科技创新,实现经济效益提升时,同时保障和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与进步,而不是带出影响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社会负面问题。大跨度的学科整合与协同研究,是当前以高校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之路。
  高校实施大学科系统协同战略对产学研结合来说有天然优势,那就是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多学科兼备的各类智力资源。从具体操作看:首先在确定具体项目时,可充分调动各学科的力量,不仅论证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价值,还可分析包括法律、政策、舆论、人文、国际反响等外部环境和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的内部特征,全面论证成果应用的目标、影响、后果及其可控程度;技术经济结论和社会人文评价协调综合,以理工经管法律等多学科协同形成的系统性来保证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其次,在将成果推向市场,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大学科系统功能的协同发挥更加重要,除工程技术问题外,利益按有形与无形资产的比例分配,产业化引起的环境和生态效应要验证,成果应用对企业员工健康、安全、影响要作出结论等等,这一切工作是产学研结合活动最终成功的组成部分,要有圆满结果不能只靠科技人员,还必须有社会人文学科研究人员参与。总之,最大范围的跨学科研究与合作,是当今促使产学研结合创造经济效益,也保障社会效益的根本途径。
  开展产学研结合活动,要寻找不同学科的专家并不困难,难的是将他们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将他们各自擅长的学科专业融合成保证项目完成的大学科系统,说到底,目前高校产学研结合最突出的问题、也是明显的落后点之一就是仍未完全打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传统壁垒,建立以人文价值观引领的大学科系统的战略思想及协同机制。改变这种现象是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改革任务之一,也是本文之后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1]蔡立彬:产学研联合的探索与实践(第二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2]郑永平:研究型大学的专利工作与学校发展〔J〕.北京:清华大学研究,2005年,(1)
  [3]徐敏:产学研合作为何遭遇“两张脸”.上海:解放日报,2006年6月26日5版
  [4]文中对1999年布达佩斯世界科学大会有关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