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初探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宝英 时间:2010-06-25

  摘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观为指导,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提出转变增长方式以来的实践,科学分析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本文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措施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来的实践,科学分析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两个字的改变,而是包含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在涵盖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体现了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理念上的深化,道路上的拓展,国际环境认识上的提升。
  那么什么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他们联系和区别是什么?实现由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应采取什么措施?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单纯地追求和实现国民经济更快的增长速度和总量的扩张。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还包括结构优化、环境改善、技术不断创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资源配置趋于合理等方面的内容,其实质在于全面地追求和实现国民经济更好的发展质量和整体的协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就是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即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数量向技术进步和提高效益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就是从过去发展目标单一化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从过去的资源浪费型、环境破坏型社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从过去以资本为主导向以人为本转变;从过去以经济总量为核心向全面优化经济结构转变;从过去技术引进型向技术创新型发展转变;从过去地区倾斜型发展战略向地区均衡型发展战略转变;从过去效率优先分配模式向兼顾效率与公平分配模式转变;从过去传统经济形态向知识经济形态转变。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曾走过了一些弯路,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长期以来,基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消耗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因此一贯呈现出高投入、高增长、低效益、高污染的典型粗放式增长特征。为了克服这种现象,党中央前后探索了二十年。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发表了重要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007年10月15日,十七大报告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了完整的理论阐述,并着重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特色新兴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表明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新一代中央领导对经济的认识更加深刻、更趋准确,对经济的驾驭能力,更加成熟和科学。但在实践中,我国由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第一,缺乏一整套与经济发展升级相适应的制度安排。过去我国建立的一整套有利于提高经济总量的制度安排是不完善的,比如分税制改革,偏重GDP指标的干部考核机制等。如何使各项制度安排由注重经济总量向注重人的发展和经济质量转变这是面临的一个问题。第二,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秩序。近些年,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制约的问题逐步开始凸显,与资源要素领域市场化改革滞后直接相关。第三,在国际竞争中经济整体素质不高。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整体上还处在“要素驱动型”而不是“创新驱动型”阶段,资源消耗过大,低劳动力成本投入,科技贡献率低,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服务贸易发展滞后,这些将影响我国在国际产业结构中的优化和升级。
  因此,要实现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经济发展方式,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各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监督体系。实践表明,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从制度的角度来分析,与政府自身管理方面缺位、越位和错位有关。今后应减少政府对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的直接干预,加强公共服务职能;也要改进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改变过去以经济总量和速度指标为中心的考核方法,实行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就业增长、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指标在内的综合考核办法;同时,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实现对政府权力部门和决策机关的有效监督,强化责任追究,防止短期行为。促使广大干部转变发展观念,更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

  第二,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转变经济方式的根本保障。只有不断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那些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党的十七大在论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强调,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在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出发,对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提出的新要求。为此,我们要在市场准入方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市场体系方面,不断促使包括土地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的迅速发展,商品交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服务市场不断完善;在市场运行方面,要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除了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工农业产品实行政府指导价外,其他产品均有市场调节;在宏观调控方面,充分发挥经济的手段、的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在分配制度方面,不断加大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在社会保障方面,要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要调整和升级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结构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通过经济结构的性调整和转换而实现的。经济结构决定资源消耗结构、收入结构、人口结构,影响着城市功能、环境质量、生活品质,抓住经济结构问题,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主线,就能真正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此,必须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积极控制固定资本投资,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刺激消费发展。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振兴第一产业,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必须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四,要促进节能减排。节能减排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互关联、互相促进,一方面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把过高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降下来。另一方面,抓好节能减排,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实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促进节能减排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出台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鼓励进行技术改造;二是建立淘汰落后的机制,抓好化工、医药、制革、印染、水泥、冶炼、造纸等重污染行业和重点污染企业的污染整治,坚决淘汰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三是增强招商引资的选择性,努力引进技术水平高、消耗低、污染少的先进加工制造业,积极承接农业和、物流、等服务业项目;四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转型。循环经济能够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达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的目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选模式。要运用财税、金融、价格、投资等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五是进一步健全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执法监督。抓紧拟订有关循环经济、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着手建立能源统计指标体系、评价考核体系和监测体系。认真评估能源资源、环境立法和各地执法情况,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的力度,对节能降耗和环境执法人员行政不作为的要追究法律责任,重点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和不严格执法的问题。
  第五,要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必须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强化科研队伍提高创新能力。要营造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和充分施展才干的良好环境,努力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必须实施实施主体牵动战略,突出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近百年来世界产业发展的表明,真正起巨大推动作用的技术几乎都来自企业。只有千千万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使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得到增强。要鼓励企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支持企业与大学、研究所开展科技合作,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和开辟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实施政策启动战略,充分发挥财税金融等宏观手段的作用。财政部门要把科技投入作为财政预算保障的重点,金融部门要重点扶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高科技企业,税收部门要加大对高新技术部门减税免税的力度;必须实施科技体制改革战略,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建立政府和市场互补的机制,引导民间与社会资金投资发展科技事业。科技、财政部门要发挥好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统筹协调作用,使财政科技投入效益最大化。必须实施环境促动战略,营造自主创新的法制文化舆论的良好氛围。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健全以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保护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构建以人为本、创新为魂的创新文化。凝聚创新活力,提高创新能力,倡导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开放包容、崇尚竞争,富有激情、力戒浮躁的创新精神,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新愿望得到尊重,创新活动得到鼓励,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在发展中不断的完善,在创新中不断前进。
  
  
  
  [1]胡锦涛.高举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10-15.
  [2]黄泰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机制.求是版,2007- 09-21.
  [3]朱文兴.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济南日报,2007-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