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镇地区个人收入差距问题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云多 时间:2010-06-25
[摘要]对收入羔距变动趋势和影响收入兰距扩大的因素分析。历来是学家研究和争论的重要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提出的理论观点,充分利用我国近年来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深入分析了我国近年来个人收入差距。并针对我田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程度;收入盖距;趋势
  
  一、引 言
  
  从20世纪60年代起,有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研究不断涌现,至今仍然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理论观点,分歧主要表现在对影响收入分配差距因素的探讨,在学术界存在很大的争议。库兹涅茨提出不平等与之间存在倒u关系,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起初上升,然后下降。但是考察发展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可以发现,情况并非尽然。高经济增长率并非以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扩大和恶化作为条件,像中国地区、伊朗和韩国,不仅有高经济增长率,同时,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也得到改善或至少不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低经济增长率与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改善也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经济增长究竟是恶化还是减少收入差距扩大的作用呢?
  
  二、我国城镇居民个人收入差距现状及原因探析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构成在发生变化(表1),与财产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相比,劳动收入(工薪收入)始终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些数据表明,决定个人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主要因素是劳动收入的变化,而不是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之间的职能分配的差别。依据表1提供的数据,图1描绘了近年来工薪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变化趋势,从中发现工薪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呈逐年递减趋势。
  从图l可以发现,除个别年份外(从1995年到1996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工薪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呈上升趋势),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工薪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到2006年人均工薪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下降到最低点(69%)。这一结论表明,我国城镇地区部分家庭出现了劳动收入的相对下降。而部分家庭的非劳动收入却有所增加。
  
  
  为了进一步分析城镇家庭内部各类收入来源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文章选取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等级分类中最高收入、中等收入与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的比值收入差距的大小(表2)。
     近年来不同收入等级家庭的年人均收入呈不同程度增长的趋势。其中。最低收入家庭年人均收入变化趋势较小,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2002年较2000年反而略有下降;中等收入家庭年人均收入变化趋势稍大,呈逐步上升的趋势;最高收入家庭年人均收入变化趋势最大,尤其是2001年以后上升幅度更大。由于高收入家庭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从不同收入等级家庭收入变动趋势比较可以看出,财产性收入在收入差距的变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城镇中,由于存在不同行业从业者的收入差距,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近年来各行各业的状况和从业人员收入状况,文章选取了改革开放后部分行业从业人员的年人均收入,从中探寻收入差距背后的深层次根源(图2)。
  
  图2是利用统计年鉴提供的统计数据所分析的近年来典型行业从业人员年人均工资收入变动趋势图。从趋势图可以清晰地发现体力劳动行业和脑力劳动行业从业人员工资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其中,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后,科研和文化广播行业的工资收入增长明显,这表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教育程度与劳动者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教育因素对收入的影响力增强,文章认为根本原因在于1992年后,中国把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市场被认可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相应地,有了较大的用人自主权,可以比较自主地依据职工贡献的大小而确定工资奖金分配。职工流动的限制因素没有以前那么多,职工个人人力资本的配置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此外,图2中典型行业从业人员收入变化的趋势也反映出行业垄断的存在,仍然是影响我国居民收入的重要因素,电力煤气等垄断行业从业人员仍然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
  
  三、结论及建议
  
  1 教育因素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程度在增强。教育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主要是借助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的状况,而配置能力发挥作用的前提是经济主体特别是人力资本所有者能够自由选择和自由决策,能将自己的人力资本配置到回报率最高的地区、产业和部门,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为教育对个人收入分配影响的增强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 行业垄断制度因素仍然是影响个人收入差距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因此,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分割,实现就业机会平等。实现人力资本在行业间合理流动,得到最优的配置,通过立法强制执行消除就业中行业垄断因素对收入的影响在各行各业中引入竞争机制,这样可以逐步使受教育者的就业机会趋于平等。
  3 劳动力市场中介是教育对收入差距发挥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在信息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员工不存在工作的动力问题,即不承认劳动力市场的存在的前提之下,劳动力市场并非是我们常规所理解的产品买卖的市场,而是一种劳动力“租借”使用的市场。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教育程度之所以对个人收入差距的影响微乎其微,是由于劳动力市场出了问题,是由于不存在或者说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建立统一健全的劳动力市场,让劳动力流动起来,让市场在劳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本配置和评价中起基础性作用。
  4 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建立和健全劳动力市场过程中,人力资本的生产能力应成为教育决定个人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教育在个人收入差距中的作用将会日益显化,生产能力指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者能够御用其他生产要素,生产出更多适销对路的产品,若使用边际生产力理论来描述,即是指边际生产力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