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零售业连锁经营的物流配送模式选择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敏 时间:2010-06-25
  【摘要】连锁经营作为一种化的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在我国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目前,连锁的配送率在发达国家高达80%以上,而我国的配送率仅为30%~60%。只有选择适合的物流配送模式,才能解决物流配送率低的问题。
  【关键词】连锁经营 第三方物流 配送模式
  
  连锁经营以其专业化、规模效应和分工优势的特点正逐渐成为世界零售业发展的新趋势。在,连锁业已超过传统百货业,成为零售业发展的新业态。连锁经营离不开物流配送,建立高度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是连锁企业实现统一采购、统一配货、统一价格,发挥规模效应的基础。纵观世界连锁巨头的成功之道,如何组织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可谓是决定其经营成败的关键。沃尔玛、家乐福今天在连锁业的地位,除了归功于其强大的实力和品牌效应之外,其先进物流配送手段的运用更值得借鉴。
  
  一、我国零售业连锁经营中物流配送系统的现状
  
  1、规模小,不能充分发挥规模效益。连锁经营必须达到一定规模后才能降低成本。一般来讲,判断标准应
  是:分店规模扩大使配送中心正常运转所取得的数量折扣和加速资金周转的效益,足以抵偿配送中心建设和设备所花费的成本。我国连锁店一般规模较小,因而配送中心所能增加的收益不够补偿配送中心的建设费用,不能形成规模经营。
  2、连锁经营却没有配送中心,或者有名无实。现有的连锁店大多没有配送中心,甚至没有做到集中供货。只是若干店铺使用了同一名称便称为“连锁”了。有的虽设立了配送中心,但徒有虚名。即便有一些配送中心能够做到集中供货,但分店所需商品还得自行来配送中心提货。
  3、配送规模小,统一配送率不高。我国目前连锁企业配送规模较小,国外一般在80%以上,而我国只有60%左右,绝大多数配送中心没有达到经济配送的规模。以北京为例,北京大多数连锁企业都有自己的车辆、仓库,而自有车辆实载率仅为25%。平均一个配送中心负责配送20个店铺,平均每辆车承担了2—3个店铺的送货任务,而日本连锁店的一个配送中心负责配送70个店铺只需4—5辆车。对内地16家比较成功的连锁企业的调查表明,少数企业的统一配送率在50%左右,最好的在80%~90%之间,多数在60%~70%之间。不统一配送说明没有统一进货,而不统一进货也就丧失了连锁经营的根基。
  4、配送中心设施薄弱,功能不齐,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由于高科技的发展,国外配送中心普遍采用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美国的立体仓库大部分都建有专业通讯网,货物的存取搬运都利用托盘、货架铲车和吊车;日本已呈现出采用尖端物流技术的趋势,如电脑控制的机器人和搬运特殊物品的机械手,高速分拣装置和特殊运货车辆等;而我国的大部分连锁商业目前尚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运输、通讯等手段都很落后,技术和设备都比较缺乏。
  
  二、各种配送模式的分析
  
  企业可以根据经营规模、经营环境和企业实力选择不同的配送模式。
  1、自营配送。所谓自营配送,即连锁零售企业选择适当的地点,出资建立一个或几个配送中心,由本企业对配送中心进行经营管理,完成对本企业各门店的配送任务。自营配送方式的优点是:首先能更好地发挥连锁零售企业统一管理和分散经营的特点。通过自营配送,可以更好地实施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的连锁经营规范化管理。其次是大幅提高物流效率。自营配送中心统一进货、验货、配送和退货等作业,各连锁门店不需要各自分别与供应商打交道,从而减少了交易次数、环节和费用,进而提高了连锁经营效率。其缺点是投资大、风险高。这种配送模式适用于一些销售规模较大、经济实力雄厚、连锁门店数量较多或自身拥有较好的配送的连锁零售企业。从世界连锁业发展的实践来看,配送中心与店铺面积有一个相适应的比例关系。一个便利连锁企业在拥有20个店铺、总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时,就可考虑建配送中心;一个超市连锁企业在拥有10个店铺、总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时,就有建立配送中心的必要。考虑到配送收入与配送成本因素,配送中心应具有相应的配送经济规模。
  2、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即连锁零售企业将其配送业务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的配送方式,如麦当劳。这种配送方式的优点是可以使连锁零售企业专注核心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连锁零售企业的核心业务是选址开店、采购、促销、商品陈列等。通过第三方物流配送的优点在于能获得更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专业物流公司在组织零售企业的物流活动方面往往更有经验、更专业化,同时也减少了连锁零售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规避经营风险。其缺点是双方能否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风险。此外,还有企业经营信息被泄露以及降低对物流控制能力的风险。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是当前主要的发展趋势。西方国家的第三方物流异常发达,据统计,日本、美国、欧洲,社会化物流配送分别占本国物流配送总量的80%、57%、60%以上。   3、共同配送模式。共同配送也称协同配送,最早产生于日本。按日本运输省的定义,共同配送是指“在城市里,为使物流合理化,在几个有定期运货需求的货主的合作下,由一个卡车运输者,使用一个运输系统的配送”。共同配送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实现配送作业的规模效应。将不同连锁多品种、小批量的零散货物整合成一次性运输,不仅满足了各连锁门店的订货、补货需求,而且大大降低了配送成本。共同配送使各连锁企业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高度共享,减轻了连锁企业的投资负担。共同配送可以使零售企业降低缺货率、增加商品的品种、提高商品的新鲜度,减少商品因过期而产生损失。其缺点是协调工作比较困难,容易产生成本收益分配的纠纷。一些规模不大或资金有限的中小型连锁企业由于本身不具有独自建立配送中心的能力,但又没有合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能提供满足其配送需求的服务,或者担心配送外包后失去对配送业务的控制和管理,便选择与其他企业共同建立和经营配送中心,结果因成本收益分配产生了各种纠纷。
  
  三、我国零售业连锁经营配送模式的选择
  
  配送模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连锁零售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存,是一个重大的决策问题。连锁零售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经济实力、销售规模、连锁店的数量和布局以及不同时期业务发展的需要,对物流配送模式做出正确的选择。因为我国目前的连锁店规模普遍较小,自建配送中心不切实际。而且,我国的连锁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和国外连锁企业的差距较大,更应该集中有限资源发展企业的核心业务,从专业化分工和产业化协作的角度,也应该把物流配送交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从而获得专业的服务、技术和成本优势。采取第三方物流的形式,由于专门承担配送任务的公司和连锁店之间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配送中心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当前我国企业内部管理能力较差的情况下,由专职配送中心完成配送任务有利于提高配送效率,反过来又会促进配送业的发展。
  我国连锁经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了零售业的主流业态,并成为联系生产领域、消费领域以及对外贸易的桥梁。配送作为企业内部上通下联的节点,是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因素。物流配送效率的低下将严重制约连锁经营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物流配送环节。企业管理者要从供应链管理角度正确理解配送的重要意义,选择合适的配送模式,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建设化配送中心,重视专业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努力提高员工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连锁经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促使其向着健康、充满活力的方向蓬勃发展。
  
  【】
  [1] 国家经贸委:全国连锁经营“十一五”发展规划[R].[2002]137号.
  [2] 韩肃、苗钟颖:连锁经营管理[M].哈尔滨:哈尔滨大学出版社,2004.
  [3] 林芳:我国物流配送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4.
  [4] 张海燕:连锁企业的配送管理[M].北京:物资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