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依托地域优势营造城市核心竞争力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邓晓丹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城市核心竞争力;地域优势;城际分工与合作

    [论文摘要]城市核心竞争力是最能体现城市竞争力优势的本质属性。不同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源于不同的地域优势。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须以地域优势的充分发挥为条件。发挥地域优势,营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是城际分工与合作体系的完善。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人文、等方面所具备的各种优势的集中体现,也是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的集中体现。城市竞争力不是一种单要素能力,而是由若干种要素构成的综合性的城际竞争能力体系。 
  通过对不同城市的实证性解剖发现,每个城市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独特优势。这些独特优势往往能够最准确地展现出将“这一个”与“那一个”区别开来的本质属性。这种最能反映城市竞争力优势的本质属性就是城市核心竞争力。一项对全国部分中心城市与重要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是综合实力最强,北京市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是综合实力增长最快,杭州市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是城市环境最为优美,深圳市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是经济社会开放度最高,广州市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是管理水平最高,大连市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是市政管理水平和城市美誉度最高,厦门市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是经济增长的持续能力最强,南京市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是人才竞争力最强大,青岛市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是名牌企业最多,珠海市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是环境与文化竞争力最突出,武汉市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是地域优势最为明显,宁波市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是经济制度创新最有成效,温州市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是市场开拓意识最为浓厚,西安市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是高科技产业最为强大,苏州市的城市竞争力是外向型经济最活跃,成都市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是经济稳定性最佳。(倪鹏飞:《二十四城各领风骚——点评我国二十四个城市核心竞争力》,《当代经济》2002年第4、5、6、7期)由此观之,城市不同,其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也完全不同。有的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以其“全能”的表现与“全面”的能力著称,而有的城市则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独占鳌头。之所以会产生如此之不同,盖源于不同城市的地域优势的不同特点以及不同城市对于不同的地域优势的充分发挥。正是由于不同的地域优势,才造就了各具千秋的城市核心竞争力。只有立足于不同的地域优势,构建自己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才能避免城市的同质化,才能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与其他城市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地域优势是一个集自然因素与人文、社会因素于一身的综合性概念。地域优势是指城市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综合优势,是城市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或优越地位。构成城市地域优势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优势、人文优势、经济优势等。其中,自然优势主要指丰厚的自然资源、稳定的地质构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宜人的气候条件、便利的地理位置等;人文优势主要指优秀的文化传承、健康的社会大众心理、发达的水平、健康稳定的社会秩序、高效而廉洁的公权力机构、宽松而和谐的社会氛围等;经济优势主要指雄厚的经济实力、便捷的条件、充裕而高质量的劳动力供给、流畅而丰沛的资金来源、持续优化的产业结构等。地域优势的各个构成因素的重要程度具有历史性差异,即地域优势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会随着有关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的地域优势,就有什么样的城市核心竞争力。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中,土地资源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性要素。因此,土地资源的质量、影响农牧业发展的集约化程度、技术传播的速度以及与市场的距离等是反映那个时代地域优势的主要方面;革命以后,随着工业新技术的不断采用和工业制成品市场的相继出现,地域优势由工业社会初期的自然资源、劳动力以及便利的运输等方面的优势,逐渐发展到工业革命后期的技术、市场、政策、企业关联度等方面的新优势;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的地域优势又有了完全不同的新表现:缺乏自然资源、甚至物理体积较小的国家不一定就是穷国、弱国;而拥有了大量的掌握着科技知识与技能的、能够自由流动的人才的国家往往是富国和强国。因此,培育并吸引高科技人员就成为增强地域优势的关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自然因素的决定作用越小;与之相对应,人文与社会因素的作用则越大。   我国在实现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区域的迅猛和城市群的大量涌现,这是大国发展模式的重要表现。这一发展趋势要求在不同城市之间建立健全城际合作与分工体系。这是地域优势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城市核心竞争力能否真正形成的关键环节。城际合作与分工关系的形成,离不开不同城市之间核心竞争力的差异。即只有在不同城市之间存在核心竞争力方面的差异,才会在城际之间产生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的必要性,才能最终实现城际合作;否则,只能在城际间产生同质竞争,进而造成区域内严重的城际内耗。从这一角度看,城市核心竞争力与城际分工、合作能力之间就存在着直接的必然联系,即城际分工与合作能力越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就越突出。城市发展史表明,任何城市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它所在的区域,离不开它所在的不同规模、不同发育水平的城市群的支持以及城市群内或经济区域内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城市,通过长期的竞争与协作渠道业已形成的联系紧密的城市的支撑。 
  地域优势在短期内的不变属性,决定了城市核心竞争力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这是其在区域经济中或城市群中得以立足、并通过与其他城市的合作,发挥自身作用的根本;同时,地域优势在长期内的可变属性,又决定了城市核心竞争力在未来发生变化的不确定性。不论是持续性,还是不确定性,都是通过区域内或城市群中处于不同层次的各个城市之问的分工与合作来实现的。城市在区域内或城市群中的分工主要按照各自的核心竞争力的不同表现进行。一般而言,直辖市以及特大城市由于其自身具有的综合性的核心竞争力优势,往往会成为本区域或本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甚至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它们既是大量吸引区内外资源的巨大“引力场”,又是向区内外输送巨额物质财富和非物质财富的“辐射源”,频繁而大量的物质、人员、资金、信息的流动,使其在区域性城市体系中居于高端和支配者地位,并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广大的中小城市,包括大多数地、县级城市,既不具备区域性城市所拥有的单项核心竞争力,更不可能在综合实力方面与中心城市一较高下。但是,如果它们能够准确发现自己的优势,并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所确定的若干二级甚至三级评价指标中有突出的表现,则同样可以形成某种专业分工优势。这才是其在区域发展中得以立足的最大资本。 
  总之,无论何种规模、何种类型的城市,都应以自己的地域优势为依托,找准自己在区域内城市分工与合作体系中的位置,通过发展自己独到的城市核心竞争力而成为城市竞争与合作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