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西部大开发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马梅凤 燕福民 时间:2010-06-25
  【摘 要】 西部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西部和谐的劳动关系,可以促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构建西部和谐的劳动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围绕所涉及到的民生、民权和民利等问题开展工作。?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和谐劳动关系;以人为本?? 
   
  一、和谐劳动关系与西部大开发? 
   
  为了实现人与、人与社会、东部与西部的协调、全面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思路是以基础设施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以结构调整、开发特色产业为关键,以依靠科技进步、培养人才为保障,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繁荣经济、使各族人民共同富裕为出发点??[1]?。经济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重心,而经济建设离不开人的因素,离不开劳动者的参与。?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这一重大举措,其主要内容是:“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加强劳动保护,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体制和劳动争议调处仲裁机制,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合法权益。”?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从事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劳动关系与劳动者紧密相连;二是劳动关系当事人的一方为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而和谐劳动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利益及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权利公平分配基础上的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彼此协调、共存共赢的状态[2]。一般而言,劳动关系既可以表现为和谐的一面,也可以表现为不和谐的一面,和谐的劳动关系有助于劳动合作的实现,而不和谐的劳动关系往往会引发劳动冲突,从而影响劳动的质量以及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的矛盾往往会成为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导火线,所以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和稳定增长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和谐的劳动关系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首先,劳动关系的和谐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前提和基础。从根本上来讲,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赖于西部经济的大力发展,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关系中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发展,劳动者作为生产关系中人的因素,其与用人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劳动关系如果能表现为协调的话将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表现为冲突的话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即劳动关系的失调、恶化,将会导致经济停滞、社会动荡,从而不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实现。其次,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的保证??[2]?。社会活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与地位。只有充满活力的民族和地区,经济才能不断地、持续地发展,因此激发社会活力是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尊重劳动、必须尊重劳动力的价值,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了劳动者权益,也就等于激励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而激发社会活力,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 
   
  二、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劳动关系? 
   
  从字面来理解,以人为本是指民族地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根本、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人是社会的人,人的需要不仅包括经济需要、需要,而且还包括归属需要、认同需要、自尊需要等等。从社会属性看,以人为本就要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尊重人的民主权利,维护人的尊严,关心人的情感需要,满足人的自我实现需要??[2]?。? 
  我国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地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不断满足各族群众的全面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就是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所涉及到的民生、民权和民利等问题开展工作。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注重民生为前提,加快构建以各族群众利益为本的和谐劳动关系。劳动者的生存问题无外乎衣食住行,要解决劳动者的生存问题首先要解决劳动者的就业问题。而就业就是民生之本,加快经济发展是扩大就业的前提和保证。尤其对于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必须尽快发展特色经济,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和谐共处。在就业问题上,真正做到各民族平等就业的基础上,稍微向少数民族倾斜,以形成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和谐共处的劳动关系。? 
  第二、以民权为基础,加快构建以各族群众利益为本的和谐劳动关系。民权是西部民族地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不断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维护少数民族的各项权利,做到面前人人平等。劳动者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不能因民族的不同而歧视或差别对待,同时对于来自少数民族的劳动者,既要保证其所享有的我国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又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构建以各族群众利益为本的和谐劳动关系。? 
  第三、以民利为基础,加快构建以各族群众利益为本的和谐劳动关系。民利既包括经济利益又包括医疗、以及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权益??[5]?。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西部地区稳定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职工队伍乃至家庭生活稳定的保证。根据西部各地区的特点,按照“低水平纳入、广覆盖、高保障”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实施镇村社会保险制度。同时要以家庭中纯农户为主,改革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形成城乡一体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证所有劳动者在年老、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有固定的收入、获得帮助和救济,为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打下基础。? 
  第四、以劳工组织、雇主组织与政府合作为基础,加快构建以各族群众利益为本的和谐劳动关系。劳工组织、雇主组织与政府合作,确立一个合理的工资标准,使其既能够满足劳工要求,刺激雇主投资,又能有助于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合理的工资标准还能够改善劳资关系,有助于创造出既有利于资方和劳方,又有利于西部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和谐劳动关系氛围。?   第五、以劳动力市场灵活的安全平衡机制为基础,加快构建以各族群众利益为基础的和谐劳动关系。随着与经济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劳动就业形式已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而呈现出灵活多样的形式,所以政府应进行适当干预,在保障就业与安全的同时,实现劳动力市场的数量、功能与工资灵活化的策略。即使劳动力市场具有同步性、协调性与弱势群体性,将灵活的就业形式、覆盖面广的失业救济与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保证劳动者就业形式的灵活性与安全性,预防与避免因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对劳动者权益侵犯事件的发生,从而建立一种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西部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发展。 
  ? 
  三、构建西部和谐劳动关系的困境和对策? 
   
  与东部相比,在西部欠发达地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诸多困难,这既有客观因素的存在,也有主观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讲,构建西部和谐的劳动关系所面临的困境如下:? 
  首先,西部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的风俗和民族文化的差异影响着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其次,西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经济不发达造成了就业机会不能满足就业需求,就业市场所出现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象使得用人单位处于劳动关系的优势,甚而出现不良逐利枉法。比如超时加班现象严重,劳动条件较差,如有反抗,便以解雇相威胁。劳动者为了能保住工作,也就忍气吞声了。? 

  最后,西部地区人才市场管理不规范,管理机制陈旧。虽然西部地区制定了引进人才的政策,但西部人才市场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如在实行人才薪酬水平上仍本地化,工作条件一般化,生活条件大众化,人才的价值评估体现等关键性问题难以解决。甚至用八九十年代的待遇标准来引进人才,这不仅影响了西部人才的引进,而且影响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针对西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所面临的困境,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要建立高绩效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来说,高绩效的管理模式就是对员工实施高工资、高福利,保证员工得到合理的待遇,建立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机制,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其次,要转变观念,实行优惠政策,高薪引进人才,留住人才。西部地区由于区位劣势、气候恶劣和基础设施落后等客观原因致使许多优秀管理人才、科技骨干流向了东部,这样不仅没有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反而使差距更加拉大了。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实行倾斜灵活的政策,而不能实行强硬的政策,改变过去“必须服务八年等”的政策,实行留心而非简单地留人政策。如对于来西部工作的人才,实行“户口不迁、身份保留、来去自由、允许跨地区兼职、采取灵活工作制”的政策留住人才,还可以在待遇方面给予相应的倾斜,如工资晋升以及职务晋升可以适当放宽条件等。在允许的条件下改善外部环境,使得人才能更好地服务西部,为西部的经济发展出一份力,经济发展了,就业机会就会相应地增多,员工的待遇也会水涨船高,就会进一步加快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最后,根据西部的经济特点,发展特色经济。如可以利用新疆彩色棉、哈密瓜和葡萄、广西和云南甘蔗、陕西苹果、云贵烟叶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发展农业经济,推动西部经济发展,另外还可以推动西部的发展,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以及原油的开采等,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增长,为创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 
  【】? 
  [1] 李崇峰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大连干部学刊[J].2006.11.? 
  [2] 陈 耀 劳动关系和谐与和谐社会建设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J].2006.8.? 
  [3] 姜洪波 人本理念与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 黑龙江民族丛刊[J].2006.4.? 
  [4] 姜洪波 人本理念与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 黑龙江民族丛刊[J].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