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刍议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郭志军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二元;结构转换;劳动力转移 
  论文提要:是典型的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国家。通过分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原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提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关键在于解决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素质的提高及劳动力转移等问题。 
   
  “二元经济”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1954年在其《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他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经济部门:一种是以传统生产方法进行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极低的自给农业部门或传统部门;一种是以方法进行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较高的资本主义部门或现代部门。传统部门落后,但比重庞大;现代部门先进,但比重较小,因此应该通过机制设计来促使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也就是说,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和转换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具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具有的一般二元性特征,而且由于特殊的和国情,决定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具有独特性。 
   
  一、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原因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是有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概括起来说,有以下原因: 
  (一)“重工抑农”、“以农养工”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现实原因。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有一套政策,一是历史上因农产品供给危机而采取实用主义的“重农抑商”政策;二是在建国以后由“重农”改为“重工”,商、农都受到更大的压抑。由于政策限制、没有市场、阻碍,只能对农进行简单再生产,这是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我国便选择了一条不惜一切代价推进化的道路,而资金的来源别无他途,只有尽量吸取农业剩余价值,“以农养工”。 
  (二)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是造成二元经济结构的经济原因。传统经济体制下的城乡分工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是形成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原因。建国以来,在工业化战略的推动下,现代工业在城市迅速扩张。1978年以前的近30年中,我国城乡的产业泾渭分明,农村发展农业,城市发展工业,这就人为地割裂了农村内部产业间的联系,也割断了城乡间各种产业的联系。牺牲农业,补偿工业,对农业征收高额税,积累大量资本以支持工业的发展。国家对农村、农业的投资非常有限,2002年对农业的投资额为14,883亿元,仅占全国总投资额的14.53%。这些造成农业技术进步缓慢,商品化、专业化程度很低,农民收入下降,生活水平长时间无法得到改善。而对城市,政府利用计划经济体制的力量以财政、、价格、福利等种种方式进行投资,加快工业的优先发展,这就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三)重城轻乡、城乡之间不同的制度体系是二元经济结构强化的制度原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实行了对城市工商业的垄断经营和城乡隔离体制等政策和措施来保护城市中的国有工业;同时,采取措施来严格控制城乡间的人口流动,使城乡形成劳动力、资本、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互不流动的两个分隔市场。这些强制性的制度使得农业部门所释放出的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很难向城市流动,只能在农村内部组合,发展农业;而城市过剩的先进技术、设备和人才也不能向农村转移,因而加剧了农村的相对贫困,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由城乡分离经济体制造成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滞留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经济的二元性。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城乡社会保障、福利、就业、资源配置等一列制度的差别,导致了城乡差距的扩大。 
   
  二、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成为制约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包袱越来越重。在我国,因为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限制了农业剩余人口向城市的转移。由于二元社会结构运行了几十年,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积重难返,根本没有想到如何去打破它。故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把乡镇企业作为吸收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但乡镇企业极度分散化的布局,不能形成规模经济,使乡镇企业不具备竞争力,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在一步步消失。有专家估计,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会少于2亿人,而未来的10年里面,我国还要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6,350万,这个数字意味着我国即使每年转移千万人,20年后农村剩余劳动力都不会实质性缓解,可以说,我国二元社会结构使得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包袱越来越重。 
  (二)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了较大的障碍。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然后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移动,是由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出现的收入相对差异造成的,人们总是由低收入产业向高收入产业移动。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变很顺利,其前提条件是没有将城乡隔离,人口可以自由流动,而我国却为了防止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强制性地执行了城乡隔离制度,建立了很高的城乡壁垒。这一壁垒使人口不能自由流动,这样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成了调整产业结构的瓶颈。所以,我国城市化水平低下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并且又进一步加固了二元结构的刚性。可见,我国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城市化的水平差,为我国顺利调整产业结构制造了障碍。
  (三)降低社会居民消费倾向,加剧了供求矛盾。居民消费状况是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经济指标。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呈逐年走低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从1990年的0.84降低到2005年的0.76,年均降低速率达0.0053,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则从1990年的0.85降低到2005年的0.78,年均递减速率达近0.0047,消费水平不高,必然制约经济增长。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存在众多不利影响,不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建成“和谐社会”,就不可能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就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我国这样的大国里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将是一个重大的创举,对世界也将是一个伟大的贡献。 
  三、我国二元结构转化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农民主体性的建立。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以自己的个体行为集合成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共同造就了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具体到农业这个行业,经济活动的主体只能是农民,改变农业落后的生产状态,实现农业的化进而消除我国目前的二元经济结构,也只能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为主体,而不是农民以外的其他的人。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决不能忽略农民的主体性,树立农民主体性是实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根本环节。农民主体性可以展开为思想性,只有农民树立了主体性,认识到改变落后的状况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农民才会进行自我认知,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才会在农民中产生改变现状的动力。这种强烈的目的性,就会激发农民个体的创造性,这种个体的创造性活动集合成农民总体的经济行为。最终会形成一股巨大的推动力量,足以促成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质的变化,使农民过上和城市居民同样的生活。 
  (二)农民素质技能的提高。农民的主体性和农民的素质技能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农民一旦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过程中认识到自己应该起到的作用,就会尽快地确立自己的主体性,农民主体性的确立会促进农民素质技能的提高。 
 
  1、是提高农民素质技能的首要途径。教育是社会发展之本,教育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第一事业。作为第一事 业,教育需要相应的经费投入。我国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远远低于世界水平,只及发达国家的1/2左右。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并切实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科研、教学环境,防止人才的显性和隐性外流。强化农村学校教育,并非强化学历教育,而是要普及知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技能,以适应农民素质技能提高的要求。 
  2、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技能的重要方面。在化过程中,新的革命、技术革命不断涌现,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层出不穷。农民要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的形势,就必须不断接受培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提高农业的业务水平。总的来看,拓宽对农民的职业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技能,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率,有利于农业劳动者的转移。要充分利用农村的各种科教资源,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尽快为农村培养一批懂理论、能操作、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自二元经济理论诞生之时起,就成为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重要问题,我国也不例外。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严重束缚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因此,当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加快城镇化进程。农村城镇化是实现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之一。尤其是在当前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大中城市吸纳劳动力能力减弱的情况下,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走小城镇建设的道路,才能有效地解决数以亿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2、寻找乡镇发展的新契机。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作为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增加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减轻就业压力开辟了新的路径。当前,由于乡镇企业发展面临许多问题,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受到制约。在新的环境下,必须对乡镇企业进行准确定位,以便寻找发展乡镇企业的新对策,进而保证乡镇企业持续发展和就业容量不断提高。 
  3、建立全国统一的、开放的劳动力市场。要实行城乡统筹就业管理,按照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特别是在劳动力供求信息收集与发布、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劳动就业法规体系和就业制度等方面做到完善与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以适应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