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力: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方建中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消费力;增长;动力源 


  论文摘 要:消费力对经济的整体运行和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消费力本质上就是一种生产力,对社会再生产过程发挥着导向作用,是经济整体增长的最终动力。为了有效地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应该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鼓励当前消费、推动消费信贷全面普及、重点拉动农民的消费等层面采取一系列对策措施。 
       
  消费力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消费大盘,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有着最重要的影响力。在市场经济、买方市场的条件下,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生产力,而是消费力。只有有效提升消费力,才能促进生产力。 
   
  一、消费力的涵义 
   
  消费力是消费者为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从事消费的能力,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范畴,它在本质上是社会消费力,是在一定的分配关系基础上产生的,是社会生产力在消费领域的反映。人的消费力是当作需要由生产创造出来的,消费力一经创造出来,又成为消费的条件和首要手段。消费力与生产力是正相关的关系,提高消费能力,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生产力又能创造更多的物质、精神财富,从而推动消费力的发展。从消费力的构成要素考察,现实的消费力作为存在于消费过程的物质力量,包括三个要素:(1)消费者。消费者是指实行消费的人,人在消费力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消费过程中,人不仅仅作出本能的反应,而重要的是作为主动者、主宰者出现的。人能根据自身的需求,在一定的认识能力和技术条件下,采取尽可能完美的消费工具,有目的地去同化和享受消费对象,进而发展和完善自己。因此,消费者是消费力的主体和首要的因素。(2)消费资料。消费资料也叫消费手段,是人们用来传导自己的消费活动到消费对象上去以影响和改变其物质形态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可称之为传导物或媒介物,其中最主要的是消费工具。消费工具是人消费和享受消费对象、实现消费行为的必要手段,是一种物化的智力,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化而不断发展的。消费工具对于提高人的消费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构成消费活动的重要因素。(3)消费对象。消费对象是消费的物质承担者,即人的消费活动加于其上并形成适合人的消费需要的具有消费价值的物质条件。在市场经济中,它表现为各种商品,它是构成消费力要素所必备的条件,没有一定的消费对象,也就无从进行消费。 
   
  二、消费力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1.消费力本质上就是一种生产力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应着不同的消费力、不同的消费结构和不同的消费方式。在过去虽然皇帝有着极强的消费力,但也无法得到今天普通老百姓的物质精神享受:乘坐飞机周游世界、收看各种精彩的电视节目、进入互联网得到各种信息和知识等。这是因为任何消费对象都是生产的结果,生产力决定着消费力。马克思在《经济学批判的导言》中论述了生产与消费的直接同一性著名原理,提出“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生产和消费“每一方都以对方为媒介”、“相互依存”、“互不可缺”,但“又各自处于对方之外”。这里,“生产为消费创造作为外在对象的材料;消费为生产创造作为内在对象、作为目的的需要。”因而,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 
  虽然生产出消费,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多高的生产力,就肯定有多高的消费力,两者始终是平衡的。因为生产力决定消费力,只能从总体和趋势上去理解,而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着的一些中间环节和复杂因素。这些环节和因素会导致消费力对生产力保持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消费力对生产力有积极的反作用,消费力创造着生产力,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1)消费为生产过程提供了生产者主体,没有消费就没有活劳动;没有活劳动这个生产的主体,再生产就无法进行。(2)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没有消费这个目的,生产就没有对象,也就是盲目的。(3)没有消费,生产就不能得到最终的实现,再生产就没有良性的运行。而在一般消费过程中,消费者是消费力主体,消费对象是消费力客体。消费力主体是具有主动支配和影响作用并且是最活跃的要素,居于主导地位,并控制着消费效率和方向,对消费对象具有选择权和支配权。因为人的智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杠杆。人的需求和欲望发展变化又是无止境的,随着消费力主体认识能力的提高和价值取向的合理化,对生产力不断进行挑战,由此决定了生产力和消费力的矛盾运动,消费力的发展和变化,理所当然地会影响生产力。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消费力实质上就是一种生产力,或者最终要转化为生产力。 
  2.消费力对社会再生产过程具有导向作用 
  消费力的导向作用是由消费者在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的。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只有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要,生产者才能实现价值增值的目的。因此,产品的质量、品种、价格等能否被消费者接受,是生产者悠关生死的大事。由于消费者消费的主动性,他可以按照本人的意愿和个体偏好,到市场上自由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消费对象或商品,并通过市场这个中间环节把自己的意愿和偏好导向(传递)给生产者;生产者获得这些信息后,为了保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便调整生产规模或产品结构,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因此,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就起到了一种对生产导向的突出作用。 
  3.消费力是经济整体增长的最终动力 
  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特别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实际是对客观经济的精确反应和科学运用。众所周知,投资、消费、外贸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被称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我国外贸已进入高成本时期,出口率已拉升至35%的上限,由于外贸顺差的不断扩大,使得外贸摩擦日益凸显,并引发了人民币汇率不够稳定的国际压力。因此,要想继续通过扩展外贸出口来对经济增长产生大的拉动作用已很难奏效。从投资来看,毫无疑问,投资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但在较长的时间周期中,如果没有消费发挥导向和支持作用,投资结构和投资规模就难以优化,经济效益就得不到保障和提高,资源配置就不可能有效率。所以从中长期来看,只有把投资建立在消费市场的有效需求之上,才能有效拉动内需扩大、促进经济增长。事实上,从逻辑看,消费力主体自身的需要,首先是生存的需要,它强制着人以生产劳动为手段向索取,满足自己谋生的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的需求。这样,满足生存需要的低级消费力就成为人类从事生产劳动的最初动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消费力的主体不断提出享受和促使自身体力和脑力全面发展的新需求,为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创造着新的动力。人类消费能力不断提高的历史,就是一部为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创造动力的历史。所以,从根本上说,消费的需求效应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和最关键的动力源。我国的建设与发展实践也充分证明,消费力历来就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消费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 
  总之,消费是经济循环与社会和谐的起点与归宿,消费力与生产力同等重要。研究经济增长的视域需要从生产转向消费,因为消费是经济的原动力,消费者是真正的投资者。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1/4,但消费总量却只占世界的4%,13多亿人口的整体消费动能尚未崛起,所以在以消费力拉动经济增长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
 三、提升消费力的主要对策 
   
 1.加速富民步伐,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首先,要正确处理GDP增长与居民收入增加的关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居民的收入。要改变原来那种“GDP像胡子一样疯长,居民收入像眉毛一样不长”的局面。
  其次,要努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一般来说,高收入者的消费层次最高,但消费倾向低。低收入者的消费倾向高,但消费层次低,消费能力有限。而中等收入者无论消费倾向还是消费层次,都有相当大的空间。因此,尽快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人口比例,不但可以有效增加消费品的消费总量,更是提高消费档次、实现消费升级的有效途径。根据国家城市调查局收入标准界定,我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的家庭年收入应该在6-50万元之间。2006年全国只有不到8%的家庭属于城市中等收入群体,这与国外一般40-50%(阿根廷、巴西等拉美国家为35%左右,美国高达80%)的比重存在很大的差距;且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户主所在的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单位,他们占全部城市中等收入群体样本家庭户主人数的56.1%,其中行政机关人员占13.9%、事业单位人员占22.7%、国有单位人员占18.5%。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低、分布不合理明显不利于促进消费升级。因此,要千方百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1)促使储蓄变为为有效投资。关键的问题是政府如何让民众的储蓄成为投资,并使民众的投资成为市场的有效投入和产出,以鼓励民众从投机转向投资,使市场真正成为民众的财富培育所。我国虽然在创业等方面已有法规保障所有者的权益,并且降低了一些行业的准入门槛,但这还很不够,行政权力在财富分配上的短期投机行为比比皆是,如对于股市印花税、红利税忽增忽减,忽收忽除,都是明证。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使中等收入群体惶恐不安,还败坏了所有人的投资胃口,使社会整体走向投机。因此,政府应该从税收等各方面为创业资本、私人投资所得等减去束缚。(2)发挥税收制度对做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导向与促进作用。税收制度对做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作用原理是“限高,促中,提低”。据世界经合组织估算,的个人所得税完税率只有50%左右,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瑞典、德国等国完税率接近100%。在个人税收方面,应提高个人所得税门槛,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并加强征缴,开征遗产税,将过高的收入调下来。目前全国个人所得税中,80%来自工薪阶层,占有40%以上社会财富的富人们,多年来逃税、漏税等早已成不争的事实。所以,现有所得税项目的征管是要重点加强的环节,要严肃税收法制,通过增大对偷税漏税者的惩罚力度,加大对富人的征税力度,充分发挥税收对做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导向与促进作用。(3)继续全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在促进市场的发育完善、人才和劳动力的充分竞争以及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继续打破平均主义,规范收入分配关系,形成收入分配“中间大,两头小”的合理格局。在初次分配环节,应尽量避免违背经济规律的人为因素和行政、计划手段的介入。实践证明,违背规律的做法,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比如工效挂钩的做法已经过时,要通过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初次分配要打破平均主义,再分配要加大调节力度。政府对于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主要在再分配领域。(4)在企业内部,应该鼓励工人向雇主索取剩余价值。要通过政府、工会、雇主协会三方协商机制,实现雇主和雇员的社会伙伴关系,从而以有效的机制促使相当一部分职工成为中等收入群体。要让集体合同成为推进中等收入阶层形成的重要协调机制。    2.增强居民消费信心,鼓励当前消费 
  要把扩大内需的重点从投资转向消费,将巨大的消费需求潜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就必须调整消费政策,转变管理观念。 
  一是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公共事业,增强居民的消费安全感。当前,就业竞争的激烈,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子女费用的刚性,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等等,增强了居民的支出预期,弱化了居民的收入预期,从而降低了居民的消费意愿。这对于城乡中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更大。以江苏为例,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江苏城乡居民消费倾向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04年,全省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分别比1995年下降0.115和0.298;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也分别下降0.151和0.065。因此,今后要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重点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发展社会公共事业促使居民敢于消费,尤其要促使他们转变消费观念。加强财富转移支付、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而且有利于巩固中等收入群体的持久性。英国统计局的一份研究报告《社会动态(1985)》曾经指出:根据英国政府机构1982年对1486户最低收入者和1486户最高收入者调查的结果证明,在经过税收、社会保障收入的调整以后,前者每户的年平均收入由原来的150英镑增加为3220英镑,收入增长率为2146.66%,后者每户年平均收入则由17390英镑减少为12260英镑,收入降幅只有29.50%?但是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在未进行税收和社会保障收入的调整之前,1486户最高收入者和1486户最低收入者收入之比为115.93∶1;在进行税收和社会保障收入的调整之后,这1486户最高收入者和1486户最低收入者收入之比降低为3.81∶1,一下子缩小了30.43倍,其作用应该说是非常显著的。由此可见,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无论对于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还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改善居民收入的分布形态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是及时清理并取消限制消费的各种政策和行为,加大消费政策的调整力度,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清理限制性的消费政策,大力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活动。比如采取鼓励个人汽车消费、住房消费、教育消费、假日消费、家政服务消费的政策等,简化居民购车、买房的手续等等。这是我国内需稳定增长的最大内在动力。对农村来说,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应作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除加快农村电网建设外,还有广播电视网建设,邮政通讯及信息建设,农村公路网络改造和建设,农村医疗卫生网点建设等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满足与消费质量的提高。 
  三是继续整顿市场秩序,改善消费环境。影响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消费环境存在障碍。消费环境不尽人意在我国农村地区表现得尤其突出。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由于电力设施落后,用电收费管理混乱,造成电价偏高,比城市要高好几倍,而且电压不稳定;有些地方缺水、缺电、道路条件差;有的地方没有电视播转台或电视发射信号不好,有线电视网的覆盖面还很有限;大部分农村市场的商品售后服务比较差,维修体系几乎没有。上述种种障碍客观上限制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实现,造成洗衣机、电视机、VCD、电冰箱等家电和一部分农用机械的销售和使用受到很大影响,从而给开拓农村市场带来困难。城市居民消费环境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商品房开发的各种收费过多,住房二级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影响了不同层次住房需求的实现;消费信贷手续的办理过于繁琐,条件要求过于苛刻,使大多数人望而却步;邮电通讯价格过高,造成市场前景看好的手机、电脑网络消费热不起来等等。这些问题主要是消费的政策环境不宽松,抑制了城市居民的消费欲望。因此,必须十分重视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改善消费环境。
3.规范体系,推动消费信贷全面普及 
  消费信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经济越发展,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和拉动作用越大,消费信贷的作用也越大。很多发达国家,信贷消费在消费中所占比重很大。据统计,当前国际上的个人信贷性消费已经占人们整个消费的40%左右,有的甚至达70%以上,而我国这一比例与世界水平相距甚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以私人住房、私人小轿车、私人通讯设施为特征的消费升级,购买这些大宗消费品所需要的货币数额比较大,人们一般不可能仅靠现有收入而实现,往往需要借助于借贷手段来实现。因此,居民消费要达到全面升级,还应借助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规范和建立信用体系,才能促进储蓄转化为消费,使居民消费快速升级。特别是要针对居民不熟悉贷款程序等问题,大力发展代办贷款机构,以减少消费者的“鞍马劳顿”之苦,促进居民储蓄向消费转化,有效缩短居民消费升级的时间。 
  4.重点拉动农民的消费 
  在,占人口大多数的仍然是农民,扩大内需的潜力来自于他们,市场要靠这些人拉动。农民属于消费倾向高、消费潜力大的群体,一旦收入大幅增长,消费必然快速增长。近些年,尽管农民消费已出现加速增长的迹象,但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民低收入、低消费的状况仍十分严重。当前,农民收入水平比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落后10年,消费水平落后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15年左右,这些差距要靠我们以一系列新的利农措施来改变。要通过一定时间的努力,改变有碍人们正常消费意识形成的医疗体制与政策、教育收费政策等公共政策,使农民不会再担忧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使城乡差距缩小,农民收入会大幅度提高,使农民真正免除后顾之忧,敢于适度消费,提高生活质量。 
  当前,首先要使公共财政政策更多地指向农村。政府应该动用财政力量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一场以实现农村自来水化、电气化、道路网为核心的“新农村运动”。要通过发起这么一场“运动”,不仅改变农村面貌,为农民提供更大的生活方便,也有效地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实现扩展农民的消费途径和能力的目标。 
  其次是要通过改造传统文化来扩大农民消费的阻力。几千年来,中国的农民就以勤劳节约闻名,自奉甚俭,不到必需决不去消费。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的生活从来就没有多少可靠的保障,一直有一种弱者的心理定势,所以“常将有日思无日”就成为了格言和行为准则。因而,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文化任务—-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这种心理定势,让他们能够真正意识到自身权利的充盈,意识到发展机会的可靠,从而树立起对未来的信心。只有这样,才可能使他们的消费扩大。 
  再次是要将横亘于农民脚下的一系列“特设门槛”都拆掉,并为农民提供各项更好的服务。只有农民富裕后,所谓“扩大农民消费”才不是侈谈。而要富裕农民,首先就要给农民创造充分的创业与发展机会,这就需要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且廉价的教育,让农民可以享有及时、充分的和政策支持和金融、信息等服务。 
   
  : 
  [1]高翠娟、赵劲松、翟英韬.再论消费力[J].商场现代化,2005,28. 
  [2]温燕萍.必须重视发展消费力[J].岭南学刊,1998,4. 
  [3]易然.谈谈消费力范畴[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版),1981,4. 
  [4]陈利萍.消费力分析及其现实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2,6. 
  [5]李明生.试论消费力[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3. 
  [6]曾令泰.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力提高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J].城市,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