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述评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丹宇 时间:2013-02-14
  第二种观点认为政府支出会促进经济增长。Rub-binson(1977)利用相当大的跨国样本数据得出,政府消费支出占GDP比重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拉姆(Ram,1986)利用115个国家20年的投资、产出和经济增长等数据,对政府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相关的计量分析,发现政府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在政府支出占GDP比例适当的条件下,提高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正效应,而且这种正效应在低收入国家表现的更明显。Barro(1990)将政府支出流量直接纳入宏观生产函数,从中得到一个重要结论:政府支出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内生变量,可以通过改善单个要素生产率而促进经济增长,只要它的规模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政府支出就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第三种观点认为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关系。Jonas Angell等利用OECD国家1970-1995年的数据,研究认为公共部门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纳尔逊和辛(Nelson,Singh,1994)利用欠发达国家的数据研究表明,中央政府收入占GDP的比例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在20世纪70年代有负影响,在80年代不显著。埃文斯(Evans,1997)研究结果也表明,政府消费占总产出的比例与人均产出的相关性不显著。
  我国学者龚六堂、邹恒甫(2000)通过建模和实证分析认为政府资本性支出的增长对经济增长没有统计学上的影响,经常性支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政府资本性支出与经常性支出的波动对经济增长是负影响;孙群力运用协整理论、向量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分析框架,研究了我国政府投资和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与长期关系,认为在长期内,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而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在短期,滞后两期的政府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Romer(1986)和Lncas(1988)的研究对此做出了突出贡献。Romer认为技术进步表现为私人厂商投资于研究活动而生产出的新知识,而Lucas则认为技术进步是教育部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本溢出的结果。Helms(1985)利用美国48个州1965-1979年的数据回归后发现,增加教育支出可以提高以个人收入表示的经济增长。Glom and Ravi Ku-mar(1992、1997、1998)、Radanovich and Zilch(1999)建立了包括政府公共教育支出在内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模型中公共教育支出直接影响人力资本积累,最终影响长期经济增长。zhan(1996)、Miles-Far retie andRou bin(1998)、Braining and Vidal(1999)认为公共教育支出通过鼓励私人投资也可间接影响经济增长;Lan-kan和Simpson(2004)通过将私人和公共投资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投入建立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重新考察了政府支出与增长的关系,认为当其他决定增长的因素在一般均衡分析中受到反向影响时,公共教育支出对增长的正的、直接作用会被减少,甚至为负,经济增长对公共教育支出的反应为非单调的,这种关系还依赖于政府支出的水平、税收结构以及生产的技术参数等;刘治松,贾凯威(2009)采用1980-2007年的数据,运用VAR模型方法,对辽宁省政府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辽宁省政府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呈现出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的运动轨迹。
  关于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国内外相关研究很丰富。从理论上讲,政府支出的增加会抑制居民消费的增长即“替代效应”,同时,政府支出的增加也可能会促进居民消费的增长即“互补效应”。Bailey(1971)认为政府支出与个人消费支出之间存在替代关系;Barrow(1974)认为如果资本市场完善,理性消费者在进行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能够前瞻性地认识到当前债务融资对未来税收的影响,则政府支出为筹措资金采取何种方式是无关紧要的;Karras(1994)认为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政府支出增加将提高居民消费的边际效用水平。对私人消费的支出,政府角色逐渐由补充转换为替代;Tsung-Wuho(2001)通过对OECD的24个工业国的研究,证实了这种替代关系;我国学者黄颐琳(2005)通过构建RBC模型,利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方法对中国经济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政府支出的增加导致居民消费的减少,二者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Shclarek(2004)认为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有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效应,但没有证据支持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夏兴园、洪正华(2002)、刘宛晨(2006)对我国政府支出的消费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互补效应,即政府支出的增加促进了居民消费的增长,尤其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
  通过理论回顾,我们可以看出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关于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层次逐步加深,一般均衡理论得到广泛的应用,永久收入假说、RBC模型以及生产函数得到了拓展;在经验研究中应用了包括向量自回归模型、协整理论、工具变量等计量分析方法,提高了模型的估计精度。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如何定义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比如实证检验是建立在何种基础之上,比如国内研究的样本数据大多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或者截面数据,对面板数据模型的应用较少,比如定量研究的模型分析中较少考虑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和区域差异,这些应是未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领域。
  
  参考文献:
  [1]威廉·配第,赋税论[M],商务印书馆,1981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1981
  [3]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1983
  [4]Bailey,Martin.Nation income and price level,New York McGrawhill.1971
  [5]财政部课题组,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计量检验[J],经济研究参考,2001
  [6]夏兴园,洪正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7]胡书东,中国财政支出和民间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2002
  [8]黄颐琳,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与财政政策效应——一个基于三部门RBC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5
  [9]刘宛晨,袁闯,我国财政支出的消费传导效应分析[J],消费经济,2006
  [10]Romer,Paul 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ouranl of Political Ecmnomy,Vol.94(1986)
  [11]龚六堂,邹恒甫,政府公共开支的增长和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1
  [12]郭庆旺,吕冰洋,张德勇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
  [13]刘进,丁伟,刘军民,关于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与实证研究[J],财政研究,2004
  [14]孙群力,公共投资、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