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中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现代发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佚名 时间:2010-09-05
90年代,美国学教授芭芭拉·沃德和微生物学教授勒内·杜博斯合着了一部警世之书,书名叫“ONLY ONE EARTH———只有一个地球”!两位作者集成了上百位相关领域的专家的思想,怀着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警示世人:在茫茫宇宙之中,星球无数,却只有一个星球来让长有四肢,用肺呼吸,用大脑思考,用嘴表达意愿的高等动物生存,如果人类自毁家园,明天我们将无处容身。

今天,“只有一个地球”的观念已经逐步为世人所接受,每年的6月5日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环境日,1999年已是第27个世界环境日,其主题是“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的未来”。 有资料表明:目前全球人口正以每年9000多万人的幅度增长,世界人口1999年达到60亿,到下个世界中期将达100亿。全球已有30%的土地因人类的活动遭致退化,每年流失土壤约240亿吨。全世界每年流入海洋的石油达1000多万吨,重金属几百万吨,还有数不清的生活垃圾。水中的病菌和污染物每年造成约2500万人死亡。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有230亿吨,比本世纪初增加了25%,全世界森林面积以每年约17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平均每天有140种生物消亡等。

然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在90年代初环境生态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挥之不去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时,我们还把它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痼疾,而不认为在这会成为一个什么大问题。中国人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的观念似乎理解得太晚了些。在《只有一个地球》中文版的序言中曲格平先生回忆说,当年他刚刚看到这份报告时,“我们采取的是事不关己幸灾乐祸的态度。我们曾确信并不存在世界性的环境和生态危机,有的只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

今天世人从本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中已经认识到,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不只是一个社会制度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发达与不发达的问题,而且是涉及人与的关系的这样一个世界观的问题:在人类化对自然造成过度的伤害,已经引起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的情况下,人类是继续以自然的主宰自居,继续肆无忌惮地掠夺和奴役自然,还是应该尊重自然,在与自然的平等对话、和谐相处中与自然共同发展。显然,这是一种文化观念的选择,涉及到对人类基本文明的重造。所幸的是,二十世纪以来不但人们对这个问题有了充分的认识,而且文化的发展也为建构一种新的世界观,从而为重建人与自然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关系提供了可能性。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又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由于文化和现实发展,因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一种非常复杂的情形:

既有制度优势,可以快速动员和集中资源进行工业化建设,但如果没有环保意识,又可能造成全国性的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就像大跃进时代那样;可以快速动员和集中资源进行环境治理,可以大规模集中地在全国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但社会热点一变,那么下面也就悄然无声,地方政府是不会主动去牺牲经济发展去解决环境问题的,如果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不但现有的环境污染难以治理,而且会有扩大的趋势。

既有“后发”的优势,可以充分欧美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尤其是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方面的经验教训,存在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的可能性。但又有不发达的劣势,不但许多地方为发展经济不得不上了许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初级工业项目,甚至实际上就是以牺牲环境而获得一定经济发展的;而且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后,因缺少环境治理的资金、技术和环保意识,而造成了无法治理的环境局面。这似乎在经济发展中又走了欧美工业化的老路,难以超越工业化的这个阶段,还是先污染后治理。

既有“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宝贵的古代思想的文化遗产,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但与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社会文明程度相关,在大多数人那里实际上还处在机械唯物论的哲学思想阶段。这种机械论的世界观在与金字塔的社会政治结构的结合中,正显示着人对自然那种居高临下的主宰心态,还没有树立起人与自然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新的世界观和支持这种世界观的社会结构和机制。因而在其工业化过程中,不但在工业活动中造成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而且还以“左”的思维方式,计划体制的制度形式,在历史活动中造成了对社会领域中的“自然生机”的伤害,窒息了社会生活中的生机与活力。

显然,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要树立起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意识,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文化观念的变革。

一、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人类从野蛮步入文明社会是以人与自然的分离为代价的。这种分离,在生产领域表现为人类社会的三次大的劳动分工;在社会领域表现为人群的分化、阶级和私有制社会的出现;在精神领域则表现为人类主体和理性意识的产生,使人类可以有意识地将自己作为主体而与自然客体区分开来,并借助于语言符号和概念逻辑去认识自然,从而可以更为有效地从事自身的生存活动。

正是这种在劳动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的分离及其社会化展开,人类跨入了第一个文明社会——奴隶私有制社会,创造出了原始社会所不能想象的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但奴隶社会的极端贪婪和种种残暴也促使了人们开始从哲学上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道家的哲学的创始人物老子和庄子相当清醒地认识到了“离开古代氏族社会纯朴道德”的私有制社会所导致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分裂,以及所产生的罪恶和苦难。老子所创立的“道”的内涵复杂而精微,但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是:宇宙、自然本是混沌同一的,因而分裂了的人性和人类社会也应该返朴归真,最终回到一种君主无为而治,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中去。庄子则比老子更深刻、更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的私有制社会。他一方面对那个由于统治者的贪欲、残暴所造成的“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在宥》)的现实表现了强烈的愤慨,另一方面他又描绘了一个人摆脱了“物役”,回归了人的自然本性的 “至德之世”的原始理想社会。他的基本理想就是所谓“齐物论”。他认为万物本是同一的,并无质的区别,所谓高低、贵贱、美丑、是非等判断实际都是人的主观“我见”, 他举“浑沌”被凿七窍而死的寓言故事(《应帝王第七》)说明,由这些“自我观之”的功利心态去改造自然,就必然会造成对自然、包括人自身的自然的损害,而社会也就会分裂而变得不安宁。所以,无论是老子还是庄子都认为人类通过语言符号的“文化”并不是什么好事,天地自然并无意志却无为而无不为,造就了一切,因而人应该顺应天地之道,舍弃和忘掉人工作伪的知识,回归人的自然纯朴的本性。这样,人与自然、人与人就能和谐相处,社会就会安宁,人民就能安居乐业。

中国古代道家虽然已经看到了技术(即“机械、机事、机心”,见《庄子·外篇·天地第十二》)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影响,但道家更多是从社会的分裂、文化的作伪和自身的素朴自由的身心体验而领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虽然其中充满着内省的智慧,如对私有制社会的价值批判,对人类的语言文化符号及其理性在人类社会文明过程中双重作用的认识,以及保持素朴身心的种种体会,但道家的这种期望通过消解文化来澄清人心,使人回归一种近乎原始的存在状态的社会理想,无疑是历史唯心主义的。另一方面,道家在这其中所领会感悟的天(自然)人关系,以及提出的“天人合一”的命题,不但对于今天生活在工业化社会中人的浮躁的精神生活当有调适作用,而且对人们思考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也都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与中国道家不同,中国战国时期的荀子在天人关系上则提出的“天人相分”的思想。他与道家一样,都认为自然是无意志,无目的,但他不认为自然有什么神奇,也不值得崇拜,自然按照自身的运行,在相互作用中生成万物,仅此而已。因而天是天,人是人,“天”并不为君主是否贤明而变化,也不决定人生的吉凶祸福;而人的社会也有自身的运行规律,社会的治乱在人不在天,社会是富强还是贫弱取决于每个人是否努力劳动。正是在这种价值视野中,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认为人能够也应该适应天时地利去参与自然界的变化并改造自然,战胜自然,创造出财富,使社会富强,人民安乐。

荀子“天人相分”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早期的功利主义思想,他把儒家的仅限于社会领域的当官的“有为”推向了自然领域,并因此发展了中国古代的认识论(解蔽)和逻辑学思想(正名)。值得思考的是,荀子还提出了“性恶论”和“礼仪法度”的思想。这些与其“天人相分”的功利思想,与其认识论和逻辑学思想有着体系性的内在联系。如果对中国古代墨家和荀子的思想作深入的研究的话,可以发现,在中国古代文化发源期,似乎同样存在着一种类似古代希腊文化的原始的文化体系,但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土壤上,同时也由于缺少对这种文化体系的本体论的学术支持,因而这种萌芽状态的文化体系没有能长成参天大树,结出近、现代的自然科学之果。相反,汉代实行独尊儒学的文化政策后,中国古代这一文化体系就消亡了,因而其后中国虽有众多技术发明,但并不能形成科学体系,形成一种科学发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没有能从自身的文化体系中发育生长出来,除了经济上的原因外,也与这种文化体系的消亡,以及其后的文化发展有关。

而中国古代文化的儒释道互补,最终在宋明时期完成了中国古代封建主流文化的建构,形成了所谓的宋明,以其“灭人欲,存天理”的文化命题,担负着压抑人的情欲、提升人的道德品质、支持封建金子塔式的社会结构的文化使命,并因此以道德上的“天理”彻底关闭了自身体系发育自然科学视野中的“天理”的可能性,形成了一种将自然伦理化、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伦理化的中华古代文化。

毫无疑问的是,这种文化不但由于缺损商品经济和自然科学发育的基因而不能在近代生出与世界同步的工业化进程,而不得不借助外力以屈辱和痛苦的历史心情开始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而且并没有因为伦理化中的“田园诗般”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对工业化中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能所有警示走出另一种发展模式,最终在工业化过程中基本上走的还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其中的原因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二、西方文化中的“人与”
在古希腊工商的基础上,希腊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更多表现出功利性的特征。

在世界思想史上,主要文明民族的文化都是通过对宇宙始基的追问开始的。古代有金、木、水、火、土之说,最终形成了以“气”为统一的始基,以五行的变化为的物质观。古希腊通过一系列假定最后把宇宙始基规定为“存在”和“原子”。“存在”的古希腊语转译为为“to be”即汉语中的“是”。自巴门尼德提出“存在”的概念后,对“存在”的探索就形成了西方哲学的本体论。西方文化中的这个“存在”实际就是对自然说“是”(相当于老子的“道可道”),即以人的主体特性来对自然做出判断、认识和进行理性建造,形成“世界“的文化过程。所以西方的本体论本质上是以范畴的形式来为自然制定逻辑法则的哲学,所追踪的是人的理性所建造起的共相世界,表现了人对自然的主宰和驾驭意识,即后来古希腊普罗泰戈拉所明确表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论所要追踪的则是非语言逻辑的人与自然合一的境界)。而“原子论”则形成了西方人的物质观,自然与世界被认为是由无数个自由的单质 个体所组成,它们相互冲撞、相互竞争、互相作用而形成了有形的物质世界,这里单质体的“一”与“多”,“一”只是无数个“一”中的“一”,而不象中国道家的“一”是唯一的“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值得说明的是,古希腊的“原子论”开始并不是自然的,而是价值论的,是认识和假定物质世界的一种工具,表明了希腊人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和价值假定:世界的存在的基础是个体性的,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及其秩序都是在个体相互竞争中形成的,而不象中国道家那样认为世界是由一个至高无尚的“道”即“一”或“气”所氤氲化育成的。

这样,我们就发现,在西方文化的源头希腊文化中,一开始就表现出了一种内在的矛盾性,表达了两种基本文化信念:在其本体论中,强调的是人对自然的主宰,人的理性建造和绝对的理念世界,这显示了人类主体的内在尺度及人类精神对客观世界的能动性;而在其物质观中,则强调了自然和自然本身的自我演化机制,认为世界秩序源自于强有力的自然个体的相互竞争的“天机”[①]。这显示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及其对自身所处位置的宏观界定:人类归根结底是在自然之中,是自然的有机部分,遵循着大自然的法则而生活和劳作[②]。在希腊文化其后的发展中,其本体论在与犹太文化的结合中具有了人格神——上帝的形象,“上帝“成了西方文化中的自然和人的绝对主宰;而其物质观则在其自然哲学的形式中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在十六世纪脱颖而出发展为近代西方的自然科学体系,“原子”这种原来只是价值论的认识工具居然在西方自然科学体系中变成了真在的东西,而其自古希腊开始的工商经济、城邦民主体制、古罗马的征战、及其后来的市场经济、社会结构和西方民主法制制度,实际也无不是“原子论”结构的形态的写照。

进入十六世纪后,在欧洲文艺复兴的推动下,西方世界重新挖掘和继承了古希腊的文化传统,并创造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和人类的生活面貌。然而,这不但意味西方人源自古希腊的那种主宰、驾驭和改造自然的价值意愿在数学、尤其是牛顿力学等科学中被极大地强化,而且还通过科学获得了主宰和改造自然的强有力的技术手段。这个时期兴起的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使整个自然在西方人的眼里逐步变成了一部大机器,他们认为,自然“一切都是给定的”,都是由必然性所支配,严格按照轨道运行的,只要认识了这个必然性,把握了其中的规律,人类就可以像摆弄钟表那样控制和改造自然这部大机器了。终于,随着最想赚钱,因而也最愿意利用科学工具的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随着革命中蒸汽机的轰鸣、铁路的纵横、工厂烟囱的耸立、汽车的奔驰和原子武器的释爆,人类彻底地改变了整个世界,极大地丰富了自身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大发展,但同时人类工业化在给人们带来众多享受的同时,也将人类居住的地球带入了一个危险的境地:全球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热带雨林急剧减少、土地沙漠化、水资源污染和减少、大量物种消亡、以及美俄核武库对人类存在的威胁等等。在传统工业化所引入的新纪元中,自然似乎在反抗人类,开始报复人类。

正因为如此,自十九世纪中叶开始,人们就已经开始重新思考西方文明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尼采所宣布的“上帝死了”,实际批判的正是西方文明中的那种人主宰自然的价值观念,其后非理性主义哲学,包括存在主义和各种思潮,其文化本质正在于要摆脱于语言逻辑的牢笼,消除理性的束缚,复归人的感性生活,寻求人与自然的一种整体化的和谐的关系。而十九世纪科学的三大发现,以及热力学的创立以及本世纪的物革命、现代宇宙学、系统论、复杂科学等的出现和发展,实际已经开启了人与自然新型关系的科学之门,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新的世界观奠定了科学基础[③]。

三、两种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中工业化及环境问题比较
进入二十世纪,在对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批判的基础上,出现了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工业化的模式,这种工业化模式在其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战略等方面都有着与欧美工业化不同的特点,因而在其环境问题上也表现出了相关的特点,通过两种体制中的环境问题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在比较中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环境问题。

在从文化上来回顾西方工业化时,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文化现象,即西方的科学技术及其所推动的工业化都包含着一个价值论意义上的“绝对主宰”的影子,但其工业化却是在没有主宰的市场体系中进行的。这就是说,西方工业化在其价值本质上是为了主宰、控制和改造自然,并因而在其社会层面表现出了妄想称霸世界的“帝国主义”的价值心态,但市场体系中的工业化却由于一个个想称霸的主体间的相互竞争、相互抗衡而使其变成了一种每个人都不可能称霸而由“市场合力”来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充分地表现了古希腊原子论的结构原理。因此,在这个市场体系中,有着个体的意志自由、有自觉的理性精神、有企业业主这样一个个企业的“主宰”,同时在文化领域还有着自由主义为之摇旗呐喊。然而,正是由于市场体系中的这种充分的个体意志自由、充分的理性和充分的市场竞争,而使得市场体系在其宏观整体上显示出了一种既没有绝对意志主宰,也没有自觉理性的性质,而是恩格斯所说“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著作用的力量”——“历史合力”起著作用,因而使其变成了一种由“合力”所推动的自然历史过程。这正是西方工业化“先发、内生型模式”的文化特征。

因而,西方工业化中的环境问题实际也是由这个文化特征所支配的。从文化上看,西方市场体系中的工业化表现出了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工业化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虽然和人类对环境的认识、现有的工业技术水平和科学技术手段有关,但在其现实性上却是企业追逐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就是说,欧美工业化中所产生的各类污染在本质上是企业自利行为所导致的。二是在市场体系的条件下,企业的导致环境污染的自利行为最终又会被企业竞争中的一般化的自利行为所制衡,进而通过社会的意识化的过程而产生制约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市场和社会机制。这就是说,市场体系中工业污染问题最终可以通过政府理性指导下的市场竞争,而在企业自利的基础上产生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市场机制,可谓“败也萧何,成也萧何”。环境污染是企业的自利行为导致的,而最终又是在企业自利行为基础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机制。比如企业污染环境后会遭致公愤,而对企业的市场竞争不利,而后的环境保护法的制定,又会使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遭致政府的处罚和经济制裁,进一步发展又使清洁生产、环保产品、绿色产品受到社会的赞扬和欢迎,而绿色环保运动和生态伦理的出现更是使企业的污染环境的行为变成了一种遭谴责的不道德的行为。这一切都会对企业的利益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演化和生成出一种包含了环境意识的新的市场秩序。值得强调的是,环境科学、生态伦理等科学和理性的东西,只有在市场本身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物质和信息条件的前提下,才能产生实际的作用。所以,在市场体系中,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归根结底是要通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利益的损益来影响和推动的。

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及工业化中的环境问题则表现为另一种文化特点。

一是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工业化模式中,企业被消解了财产所有权和自主经营权,变成了整个中央计划经济体系中的一个被控的工业单位,而不再是一个经济主体。因而,在这个体系中,企业不是一种个体,没有自身的经济利益,因而既无自身意志自由,也无所谓理性(理性是建立在主体性的基础上的),更没有企业间的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竞争,企业实际只是政府部门经济职能的延伸。因此,一切经济行为都必须严格按照中央计划指令来进行,整个计划体系中的经济运作是通过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来实施操作的。从文化上来认识这个体系,不知只是一种文化的巧合,还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真的延伸,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工业化正表现着中国古代的“气化论”的原理(通过一个至高无上的“道”来运化万物)。这样,与欧美市场体系中的工业化相比,社会主义计划体制中的工业化在其微观的经济领域里恰恰是没有个体性的“主宰”的,企业没有自身的利益,没有人格化的企业财产所有者和经营者,当然也没有企业业主的“主宰”,因而也就没有利益的驱动和利益的竞争。因此,社会主义计划体制中的工业化系统是一种没有自然发育、发展过程的,因而是没有自身秩序信息源,没有内在生命活动的人造系统。

二是在计划体系中,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经济结构,假定了一个超越了自身历史发展水平的高居的系统主宰和控制者。由于计划体制的工业化系统没有内在生命活动、内在秩序信息和生命活动机制,因而必须造就一个外在的系统控制和操作者来推动这个系统运作。正因为如此,在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中,社会管理者们“自我超越”,一下子成了一个工业时代的绝对控制者,在对西方工业化知识的非经验化的批判和借鉴中,社会主义的工业化被假定为通过政府有计划地、科学地组织和直接参与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可以跨越市场化阶段,走一条多、快、好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道路。这样,社会国家的管理者们就在一个假定的历史前提下,以一个“至善”的社会理想目标,而自我赋予了绝对权力,成为不但是宏观的而且是微观的经济生活的控制和直接操作者。

这就使得社会主义的工业化本质上不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而是社会管理层在“至善”的价值理想推动下的一种意志化的历史活动[④]。这里就产生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即在社会主义计划体制的工业化中,工业化本身所暗含着的“绝对主宰”的价值意愿与计划体制金字塔社会结构所包含着的价值意愿产生了强烈的历史共振(中国大跃进就是这种共振的表现),从而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两个大系统中极大地强化了人主宰、控制自然的价值取向,这反过来,又极大地强化了社会管理者在工业活动中意志化行为。这就使社会主义计划体制下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被导入了一种没有制衡机制的社会架构中:工业化中的人的主体价值意愿缺少了市场化中的“市场合力”作为一种社会领域中的自然力量来制衡;计划体制的金字塔结构中的社会管理者的意志化行为缺少了市场化的平行结构中的市场的理性行为来制衡。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人主宰、控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这种经济、社会和文化结构缺损了自然(包括社会领域中的自然)对人主体性的作用和改造的自然和社会机制,而在历史活动中这一瞬间了失落了大自然的法则。然而,实践表明,这种社会架构中的工业化活动无论是对自然还是对于人类社会自身都是一种危险的历史尝试:一种“至善”价值理想支配的没有制衡的意志化行为所推动的工业化虽然实现工业化初期的高速增长,但其后不仅付出了低效益、资源浪费、工业布局不合理和大规模环境污染的代价,而且也在其力图使整个经济和社会生活完全科学化、秩序化、均衡化和道德化的唯心意志统制行为中,压制了经济和社会领域中的“自然生机”(如农民多养两只鸡也是不准的),阻碍了经济主体的发育,并在为保持这种无个体、无主体性的文化结构所进行的一次次运动以及所宣扬的各种极左思想观念中对人民的思想感情造成了极大地误导和伤害,从而逐步把经济和社会推向了崩溃的边缘,最终引起了社会主义国家在80年代后期的全面的经济和社会改革。

而社会主义计划体制下的工业化污染问题也与这种经济和社会文化结构密切相关。

首先,社会主义计划体制中的被强化了的人主宰、控制自然的世界观不利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新型关系。计划体制中的工业化更多是将自然作为一种征服、改造和利用的对象,而难以在没有对立面制衡机制的条件下自觉地把自然作为应该和谐相处的平等伙伴来认识和对待。这在社会关系中则表现为金字塔社会结构中的对社会领域中的自然关系的压抑和自上而下的统制(在这个结构中,每个人都趋向于强制别人)。这样,在这种经济和文化结构中,人们在进行工业活动时,考虑的更多是自上而下的上级意志的实现,并且由于“历史合力”的缺损,而必然会蔑视自然(包括社会自然)的存在。要“天堑变通途”、“北大荒变粮仓”、“湖泊变良田”、“平地建工厂”、“山地变梯田”等,只要是上级的意志,就一定是“不惜一切代价”、“全民动员”当作“政治任务”来搞成,所谓“人定胜天”、“向自然进军”、“铁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等,都是这种意志的口号化的表达。这样,不但是缺乏环保意识并在自然界对污染还有一定消化能力时,即便是在环保意识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种普遍的文化意识和自然界已经失去了对污染的消化能力时,只要是这种意识形态支配下的意志化的工业活动,就一定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一项科学决策的工业活动可能会顾及了环境问题,但忽略了环境问题的意志化决策的工业活动一旦付诸实施,就难以有其它社会力量来阻止这项工业活动的实施。长期以来我国建设中存在着的“首长工程”、“献礼工程”、“拍脑袋工程”、“立军令状工程”等其中的失误不但是社会资源的错误配置和浪费,而且常常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其次,在计划体制中,工业活动本质上是政府的意志化行为,而不是市场化中的企业行为。因此,工业活动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实际上是政府行为所导致的,而不是企业的趋利行为所产生的。但另一方面,这些工业活动中的污染实际又是企业(严格意义只能称为“工厂”,而不是“企业”)行为所实施的,而政府同时又实际是环境保护的执法部门(如果有了环保法)。所以,问题是由政府行为所导致的,而板子打在企业身上;罚款由企业出,却是国家的钱,实际没有人肉痛,也没有人负责,最后即便是要治理了,也一定通过领导意志推动的,而哪个领导如果意志稍有懈怠,问题马上就会拖下去,而当由污染出了大纰漏,高层领导一句话,问题马上就能解决。这种经济和文化结构是不利于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

最后,在计划体制下,对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缺乏直接的利益驱动机制。市场体制中的企业行为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社会各种机制作用会对企业自身的利益会产生直接的多方面的巨大影响,从而会最终反过来促进企业正视环境保护问题,进行环境治理。而计划体制下,由于企业没有自主权,也没有市场竞争机制,因此一个企业活动造成了环境污染并不能转化为企业利益上的损益,企业行为与环境污染与治理没有直接的利益上关联,因而企业对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是漠视这类问题。
当然,计划体制的社会结构在解决环境问题上也有着某种优势。如果环境问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时,政府可以集中社会资源,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解决问题。从我国在解决环境和环境污染问题所走过的道路看,通过政府的意志化行为也有着大量的治理环境和环境污染的成功案例,比如对黄河的治理,三北风沙防护林的建造,及其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环境问题,尤其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因为最终将危及人类的生存,因此无论是资本主义的化,还是社会主义的工业化,这个问题都必须是需要正视和解决的。上述的比较,只是表明了两种不同体制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方式上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文化特性。社会主义计划体制主要是在一种自上而下的金字塔的社会结构中来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而市场体制则主要是以市场竞争中建立起的利益的损益关系来作为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的基础。因此,计划体制主要靠官本位的意志化行为,而市场体制则演化出了一种自动机制。正如我国所确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改革方向所表明的,我国的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的解决机制也应该逐步从完全靠政府的意志行为推动而转变到政府理性指导、行政管理、规范与市场自身调节相结合的新的社会机制上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环境保护、治理适应化建设的要求,将我国的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推上一个新的阶段。

四、社会转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文化对策
我国在70年代以前,整个社会基本上没有环保意识,谈到环境污染问题,那是资本主义弊病之一,社会主义当然不存在着环境污染问题。实际上,这不只是一种左的意识形态眼界,也正是我们缺乏环境意识的反映。当年我们动员全国人们上山砍伐树木,堆起小土窑大炼钢铁,对环境生态造成的破坏可想而知,但当时谁也没想到这里面还有一个关系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

1972年,我国第一次派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尔后,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和成立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逐步有了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1979年,我国第一部环境保护法问世,随后又相继颁布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并在各级政府中建立了环保部门,陆续在全国建立了各级环境监测机构,从而使我国环境事业逐步走上了轨道。

然而,也正是从70年代起,随着我国工业建设的,我国的环境和环境污染问题开始日益显露,到80年代末,情况已经变得十分严峻。根据当时国家科委和国家环保局组织全国专家完成的《我国生态环境研究课题》,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作出了不容乐观的评价,总体评价是这样的:“我国的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整体正在恶化,前景令人担忧”。中国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向国家科委提交的预警报告《生态赤字:未来民族生存的最大危机》中,则提出了中国目前面临的十大生态问题:

——占国土%65的山区、占9.7%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开发利用不当,形成了大范围水土流失,加速生态失衡;

——自然灾害频率加快,受害、成灾面积不断扩大;

——中国属于“贫林大国”森林面积不断缩小,采伐量远远超过生长量;

——中国是“贫草大国”,长期过牧,重用轻养,盲目开垦,草原每年退化2000万亩,累计13亿亩,占可利用草场的三分之一;

——中国是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北方沙漠面积达14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5.5%;

——中国是严重缺水的大国,过量开采,浪费惊人,人为污染,水资源危害加剧;

——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地区间资源承载能力差异甚大,中国处于人口负荷过重的临界状态;

——大气污染严重,酸雨势态扩大,废渣排放增加,垃圾包围城市,已是十分突出的问题;

——农林环境污染正由点到面向全国蔓延,40%的乡镇成为最大的污染源,经济发展的成绩正在被抵消;

——生态环境破坏已造成钜额经济损失,恶性循环突发事故叠起,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⑤]

而最近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曲格平在向人大常委会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的说明”时公开披露,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去年公布的报告,在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排名中,中国有包括北京在内的七个,山西省的太原市名列第一,是世界上空气污染最重的城市。当前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去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高达2100万吨,烟尘排放量1400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1300万吨,是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实行环境统计的300个中国城市当中,70%处于或超过大气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目前中国已有七成城市不适合居住。

上述资料表明,自7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在政府机构设置、法律制定、宣传和环境保护治理等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成效,但成效是局部的,工业活动所引起的环境污染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认识和解决。

首先,我国的工业化实践已经表明,环境问题更多是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关的。一方面这是说,一个国家如果工业化程度低,工业污染所造成的环境问题相对就少一些,有些污染可以是在自然界的排解能力之内的,这在发展中国家容易对工业活动的污染掉以轻心。另一方面,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即便是已经有了欧美工业化中的环境问题的经验教训,但在工业化加速中,欧美已出现过的环境问题往往也难以避免,最终可能还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正如《只有一个地球》的作者所说的,“贫穷是一切污染中最坏的污染”。所以,即便有了前车之鉴,发展中国家往往还是绕不过与工业化加速增长相伴的几乎是灾难性的、大规模的工业污染阶段。人类工业化历程似乎表明,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几乎任何发展工业的方法都优先于对未来环境损害的考虑”,在渴求工业化带来的富国强兵中,人们无意与自然平等相处,无法不犯错误,比如今天我们已认识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及一次性木筷和塑料包装物是得不偿失的,但我们还是睁着眼睛在知错犯错。

第二,我国市场化初期的企业趋利行为加重了工业活动的环境污染。市场化改革前,我国工业活动的主体是政府,因此政府是工业污染的直接责任主体,政府的意志化行为稍有不慎就可能在全局上加重环境污染问题。改革开放后,企业逐步有了自主经营权,有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并在市场化改革中逐步成为市场主体。同时,作为中国特色,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农民创办了大量的乡镇企业,一时间在有些省份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村村点火、乡乡冒烟”的工业景观。这样,在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这一瞬间,市场化的过程在赋予企业主体性、自利意识和竞争压力的同时,市场体系自身的环境保护、治理的自动机制却还没有建立起来,企业在追逐自身的经济利益过程中还不能从自身的利益损益关系中去体会环境保护的利害关系。这样,虽然有政府的环保机构和国家环保法律,但企业还缺乏环境保护的自律意识,在企业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发生矛盾时,往往选择牺牲环境而追逐利益,从而在整体上加重了我国工业活动中的环境污染。

第三,在市场体系中建立环境保护的自律机制关键是政、企关系。市场体系的特点之一就是市场能够通过价格信号来自动地配置资源、调节市场中各种关系,而这又是通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利益的损益关系来实现的。在合理的制度设计中,可以使企业在实现自己的利益中也对社会有利。这里的关键就是企业必须是真正的市场主体。因此,政企分开,不但是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同时也是我国生成市场体系中的环境保护自律机制的关键之一。实现了政企分开,国有企业的造成的环境污染才是真正的企业行为;市场化中的法律和规则设计才会真正对企业发生效用;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的处罚才真正是对企业的处罚,而不是实际上的政府自己处罚自己;经济处罚的钱才是企业的钱而不是国家的钱,才不会出现环保局处罚,化工局来说情,经委协调,而厂长说企业没有钱,要么把厂关了,要么撤我的职,甚至找关系拍拍屁股调走了这样的普遍存在的例子,如果我们不考虑觉悟只从利益关系上分析的话,出现了这种情况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相反,如果企业受处罚是企业业主自己的钱;企业因为污染环境受处罚而在市场上没有好名声;污染环境的产品卖不掉,而清洁生产会有效益,环保产品会受消费者欢迎等,企业便能在这种切实的利益的损和益中,结合法律的他律而逐步树立起环境自律意识。

第四,地方保护主义是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严重阻碍。如前所述,自70年代末,我国已经建立起政府的环保职能部门,并制定了多部环境保护、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应该说,我国各级政府的环保部门尽职尽责,经过多年的努力工作延缓了我国环境污染的速度,并在某些局部领域取得了环境治理的成绩。但是,在我国工业化的这样一个加速阶段,在某些地方政府那里往往处理不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存在着“重经济、轻环保”的倾向,把经济发展看成是压倒一切的大事,国民产值高就一切都好,而对环境问题则掉以轻心,把自然看成是无薪的清洁工,甚至把环境问题留给后代。正是这些认识,有些地方不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各项环境保护的法律,甚至违法决策,上了许多污染环境的工业项目,所谓“东西南北中,都来办化工”,就是工业项目失控的写照。还有一些地方看到一些企业对经济发展有贡献,便对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睁只眼,闭只眼,甚至干预和干扰环保部门执法,造成环保部门执法不力。最近《中国环境报》的一篇报道说,1996年9月开始,各级环保部门根据国务院部署,对土炼油场点进行了坚决的取缔,当时各地的上报取缔率是100%,然而国家石化局掌握的资料表明,全国现在仍有土法炼油场点约3000座。文章认为,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症结是地方保护主义。

第五,我国国民的环境意识淡薄、落后。一是我国广大青少年从小缺少热爱自然、爱护生命、保护环境的教育,文革前,这些都被看作是“小资产阶级”情调,现在虽然有了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但缺乏那种具有宗教情怀的深沉的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命的意识。二是机械论的世界观使我们更多的从主宰、制服、改造自然的角度看待问题,缺乏与自然和谐平等相处的文化意识,比如更多想到的是筑坝防洪,而不是多保留湿地;多用化肥农药,而不是多用有机肥和以昆虫制害;总想把某些自然生态环境改造的符合人的愿望,而使自然的原始和杂生地越来越少等。三是没有全国性的环境保护的思潮和运动,缺少民间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机制,多强调政府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结果往往是政府中心工作一变,环境保护工作便退而次之,不能形成稳定的环境保护的社会力量和文化环境。四是环境意识中的“囚犯难题”心理,认为地球就这么大,大家都在以工业活动的方式发展经济,我们少排放一些污染物,环境也不见得好起来,而没有少排放的经济却可能发展的快一些,因而是少排放多吃亏。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做,结局一定是大家所想的那样。五是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各种学科落后,甚至是空白,因而环境意识缺少诸如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环境伦、环境管理学等学科的理性支持,国民的一点环境意识更多是以经验和朴素的感情支持的,看到一条河变赃、变臭、鱼虾死光,看到城市空气污浊刺鼻,呼吸困难,当然会激发起感受者的感慨,但仅凭这些并不能保持一种理性的稳定的国民环境保护意识。

对我国环境问题的上述分析表明,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既遵循着人类工业化的环境问题的一般,同时又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但核心的问题是我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在现时代交汇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因此,在我国以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方式来进行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同时,最重要的是文化价值观念的更新、工业化方式的改变以及建立起全社会都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事业的社会机制。

人类的工业化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最基本的力量,如果没有工业革命和随之而来的世界范围的工业化浪潮,我们人类可能还匍匐在大地上以农业劳作来维持生计,因此,我们并不能以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来彻底否定工业化本身。但现代科学的研究也表明,如果我们不改变以往的工业活动的方式,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自然对污染排解净化能力的丧失、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最终也将在工业活动的最后辉煌中消灭了自己。因此,在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问题的紧迫性。1972年6月,联合国环境理事会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类环境宣言》。《宣言》指出了现今世界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治理污染的迫切性,要求世界各国政府在进行工业建设的同时,要确实注意环境生态问题,抓紧解决工业污染。

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组织的积极推动和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所认同的命题。1992年7月我国政府批准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明确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目标、政策框架和实施方案,并拟订在本世纪末到21世纪初在把重要原材料工业、、信息、生化、通讯等发展放在首位地位的同时,综合考虑生存、发展、环境、效益诸方面的问题,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建设,以实施与全球工业持续发展接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认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些表明,我国在环境保护、治理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纲领和行动计划,并已经成为全党的共识。我们相信,在中国未来跨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治理的关系,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同时,使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事业有新的发展,环境质量有较大地提高,自然生态环境有明显的改善。
这里,我们根据本文对人类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结合“可持续”的命题,对我国的环境问题以及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人类工业化进程的经验教训,树立起人与平等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新的世界观。上世纪末的上的三大发现,本世纪初的物革命等科学的发展,已经扬弃了传统的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理性和价值观念,尤其是热力学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关的系统论、耗散结构、协同学、复杂科学等的出现?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一种马克思主义作出了贡献的新的世界观已经确立[⑥]。这种新的世界观的核心就是人类的科学和理性并不是要最终控制和奴役自然,而应该是尊重自然,在与自然的平等对话、和谐相处中与自然共同发展。这包括人类活动要充分尊重自然物种的多样性、自然生态关系的复杂性和自然过程中的随机、不平衡、周期涨落等自然机制,不以人类意志行为去破坏自然生态关系和改变自然演化机制;要自觉地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把自身活动看作是大自然演化的有机部分,因而要自觉地将人类的活动建筑在正确认识自然法则、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人类理性与自然演化的关系,充分认识自然,包括人类社会中各种要素、各种力量互动在从无序到有序演化过程中的根本性作用,人类的活动只有在对立面的制约的状态下,才可能是符合大自然法则的,才可能是在自然、包括人类社会自然过程之中的,才可能对这个演化过程产生积极的作用,因而是理性的、符合生态伦理的。

二、真正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通过制度的科学设计和技术创新来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从而实现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的协调发展。这应包括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中制定、调整、修订新的工业发展技术标准和技术政策,引导采用新的能减少或避免工业污染的工业技术;提高工业设备的技术水平,加快环保和节能设备的技术开发、制造和企业更新,其中要特别加强高新技术的开发,把高新技术产业化与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结合起来;科学规划、组织和协调不同生产部门的生产布局和工艺流程,优化工业生产诸环节,交叉利用可再生资源和能源,减少单位经济产出的废物排放量,提高能源和资源的使用效率;企业则应通过新技术的运用尽可能地综合利用资源、二次能源的利用、短缺能源的代用来实现节能、降耗、节水,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耗竭、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产,使消费过程与环境兼容,进一步开发绿色产品,替代或削减有害环境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学习国际先进经验,推广实施企业清洁生产(又称“清洁工艺”或“源控制”等),从源头减少和杜绝工业污染。

三、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把增加环境意识作为文化尤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自然生态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身心健康甚至是人类生命的存亡。因此,应该充分认识地球资源的有限性,自然生态、物种链接关系的复杂性,人类与自然生态、物种链接关系的相关性,物种消亡、链接关系断裂的不可恢复性,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巨大影响,因而如果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实际也就是破坏了我们人类自身的生存条件,从而树立起合理有效地利用地球资源、保护地球自然生态环境光荣,而浪费地球资源、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可耻的环境道德意识,使每个公民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形成社会风尚和社会自律意识。企业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源头,也是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重点,因此,应该把环境意识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使每一个企业和企业员工都能真正认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对此,联合国环境与发展组织向所有国家的企业界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建立环境目标、规范的鼓励政策和标准。

2.更有效地使用经济手段来控制污染,使企业认识到污染是一种费用,从而自愿地改进产品和工艺过程,减少污染和废弃物,增加经济效益。

3.扩大环境评价范围。环境评价不仅应用于产品,而且应用于企业的长远规划。

4.鼓励企业界采取行动,企业家对污染和资源退化的反应,不应局限于执行法规,而应树立社会责任感,并使企业全体员工都具有环境文化意识。

5.企业应增强处理工业危害的能力。

6.各个企业必须使持续的环境文化作为他们合作目标中完整的一部分,注意使他们的企业行为、工艺和产品节约能源和资源,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

四、根据市场化改革原则,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新秩序和新机制。在加强政府环境保护职能,强化环境管理的同时,应该更多注重完善环境保护、治理的法制建设。通过科学的制度和政策设计,引导企业从自身的经济利益的损益的角度来自觉地考虑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企业的环境保护的自律意识,使那些有效合理利用资源,注意了环境保护,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获得经济利益,而使那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顾人民身体健康的企业自动地被市场淘汰。这些包括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价格体系,建立资源更新的经济补偿机制,征收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费用;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基金;提高企业排污收费标准,扩大征收排污费范围;建设综合性、公益性强的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和示范工程;在财政、信贷、税收、价格和投资体制改革中,对污染企业关闭、搬迁、环保设备购置、“三废”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环境综合整治、污染集中控制以及其它以环保为主要目的技术改造项目是实行倾斜和优惠政策;进行清洁生产、绿色产品的认证和宣传,对环保先进企业进行表彰和奖励。

树立环境意识,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是一个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综合工程。先进国家的环保经验表明,只要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世界观,不断提高国民环境意识和素质,制定和完善法制,建立起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社会自动机制,以企业为主体扎扎实实地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通过多年的努力,是能够使我国的自然生态和环境质量恢复甚至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的。

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叩开了通向工业社会的大门,带来了人类生活方式和质量的巨大提高。然而,今天我们在看到科学技术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必须应该看到科学技术本身所潜藏着的巨大危险,它日益增强着的能力,在开发改造自然的同时,可能也正是在挖掘着人类生存的根基。有人相信,人类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来消除它所带来的一切已知的危害,最终可以通过科学技术解决地球污染的问题。但如果没有人类自己今天的彻底反思,而是继续以自然的主宰自居,在一种人与自然二元分离的文化结构中来控制和改造自然,谁能保证科学技术不是一把双刃的剑,它的进一步发展不会带来新的更严重的灾难呢?行文到此,我们不仅惊讶我们这里所设想的问题实际古代道家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以他们所特有的方式提问、思考和解答过了。中国的庄子说,“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只要我们人类不以自身的意志强制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天运而治之”,不破坏自然生机,不打破自然界的生态关系,自然就会在自身的不断地更新中始终保留着人类幸福的源泉。

注释:

[①] 普里高津所开创的耗散结构理论对此已经有充分的证明,可参看他从《从混沌到有序》一书。

[②] 正是在古希腊原子论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出了“人类社会是一个过程”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命题。这里值得思考的是,道家在其本体论上强调“天人合一”,但其物质观的“气化论”则假定了一个先验的至高无上的“气”,“气”也就是“道”和“一”,通过儒家的工作,封建社会的“皇帝”最终成了“道”的化身。“气”在道家本体论中本是无意志的,而在社会领域中则演变成绝对意志的大前提,成为中国封建意识的形而上的根据。

[③] 关于这个问题,可参看伊·普里高津的《从混沌到有序》、彼得·柯文尼的《时间之箭》、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和《复杂》等书。也可参看吕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时间”的文化思考》一文,见《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④] 对这个问题的更多理解可参看笔者拙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间”的文化思考》,《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⑤] 资料引自《新编读报手册》,第423页,浙江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一版。

[⑥]参看普里高津、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8月版。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