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的性质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慕继丰 时间:2010-06-30
   内容提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的知识进行了划分。企业的技术性知识、管理性知识和制度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个人知识和共有知识构成了企业的互补性知识,而互补性知识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互补性知识也造就了企业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优势。同时,在一定的情境下,企业的各种知识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使得企业具有持续竞争优势。

  关键词:企业知识,互补性知识,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知识的分类

  按照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的分类,我们认为,企业的知识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的角度和管理的角度。

  1.哲学的角度

  从哲学的角度,企业的知识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分析:认识论的角度和本体论的角度。前者为知识的表达方式,即波兰尼(Polanyi,1962)对知识的分类: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后者主要关心知识的存在方式,即知识的携带者为个人或集体,从这个角度可以将知识分为个人知识(individual know ledge)和共有知识(collective knowledge)。从这两个维度出发,我们可将企业的知识分为抽象知识、蕴含性知识、编码知识、嵌入性知识。

  (1)认识论角度: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人类的知识以两种不同方式存在着:能够被说出来的,即显性知识;不能够被明确表述出来的知识,即隐形知识。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知识转移和交流的可编码性和机制。显性知识是可被编码的知识。它属于Popper(1972)所讲的世界Ⅲ知识:它可以被抽象并被储存在客观世界里,在没有知识携带者(知识主体)参与的情况下,也可以被理解和共享。容易交流和转移是显性知识的主要属性。与显性知识相比,隐形知识是直觉性的和不能被明确表述出来的知识,这部分知识包括企业员工的技术专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层的领导能力和洞察能力、管理技巧和团队精神等。它属于Popper(1972)所讲的世界Ⅱ的知识,在没有知识携带者(知识主体)参与的情况下,这类知识很难被交流、理解和共享。这类知识要通过对人类行为的观察和知识诱导活动才能获得,这种知识是非编码的知识和程序,难以言传、难以用逻辑的语言完全表述,通过团队成员在组织结构环境中互动而获得。通常,这部分知识很难转移、复制。Polanyi(1962)认为,人类的大部分知识以隐形的方式而存在,如在实践经验中而获取的操作技能和专门技术。这类知识是行动导向的,具有个人特性,很难正式化或交流。显性知识可以独立于认知主体跨时间跨空间而转移、交流和传播,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不同之处在于,这类知识的交流和转移需要认知主体之间的密切互动和信任。

  第二,这两类知识的获取和积累方式也不同。显性知识可以通过逻辑推理生产出来,通过正规学习而获取。与显性知识相比,隐形知识只有在相关情境中通过实际经历和体验而获得,如干中学等。而且,如Nonaka(1994)所言,经验的多样性和认知主体的在特定情境中参与,是这类知识生产和积累的主要决定因素。

  第三,这两类知识的可加总性和使用方式不同。显性知识可以在某一地点被加总,储存在客观物体里,且在没有认知主体参与的情况下就可以使用。比较而言,隐形知识是个人性的和情境依赖的,是分布性的,不容易加总。这类知识的使用和价值的全面实现有赖于认知主体的密切参与和合作。

  虽然从概念上我们可以将知识区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但实践上这两类知识不是彼此分离的。Takeuchi(1995)认为,新知识是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动态互动和组合而产生的。同样Nelson和Winter(1982)的演化企业理论假设:企业提供了其与外部现实进行交互而选择隐形知识或显性知识的特殊情境,然后知识被储存在企业的路径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隐形知识和不断演化着的隐形知识交互的质量将导致企业绩效的提高和改善。但是,不同企业提供的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交互的能力不同,在不同企业中这两类知识的相对重要性和地位也不尽相同。更为重要的是,新知识的创造必然涉及隐形知识的使用和生产。Polanyi (1962,1966)认为,人类的知识来源于个人直觉。企业组织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关键依赖于企业使用隐形知识、提供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交互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2)本体论维度:个人知识和共有知识。企业的知识或者存在于个人层次,或者在企业组织成员之间的共享,即企业知识的携带者为个人或组织,而组织又可以分为团队、企业和。个人知识,是存在于组织成员个人头脑中的、或表现为并属于个人技能方面的企业知识。这类知识为个人所拥有,可以独立应用于特定任务或问题的解决。独立应用是这类知识的最主要特征。由于个人储存和处理信息与认知局限性,个人知识显而易见是专门性的和属于专门领域中的。个人知识也是可以转移的,随着个体的移动,这引起了这类知识保持和累积方面的潜在问题。

  共有知识,指知识在组织成员中分布和共享的方式、方法。共有知识是企业的累计性知识,储存在企业的规则、程序、惯例和共同的行为准则中,可以指导企业的解决问题的活动和企业成员之间的交互方式。共有知识代表着企业组织的记忆。这类知识可以保存在企业的知识库里,或者由于企业成员之间的交互而处于流动状态。共有知识存在于企业成员中。共有知识可以大于或小于个人知识,依赖于个人知识转换为共有知识的机制(Glynn, 1996)。

  2.管理的角度

  从管理的角度,我们可以将企业的知识分为技术性知识、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企业的知识是企业长期积累的结果,在应用和分享过程中得到改进和精炼的。这里的对企业知识的分类非常强调企业的能力。Prahalad和Hemel(1990)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组织中的累积性常识,特别是关于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构多种技术流的学识”  (Core competencies are the collective learning in the organization,especially how to coodinate diverse production skills and integrate multiple streams of technology)。“如果说核心能力是关于协调多种技术流质协调整合的,那么它也是关于工作组织方式和价值传递的” (If core competence about harmonizing streams of technology,it is also about the organization of work and the delivery of value),核心能力也是组织工作和提供价值,是沟通、卷入和致力于跨越组织边界的工作,它涉及到许多层次上的人员和所有的职能。从这个角度出发,企业的知识包括两个方面:技术方面和组织方面。所以,从这个角度对企业知识进行分类,符合Prahalad和hemel (1990)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分析。这些知识或者为隐形知识或者为显性知识,这些知识的携带者为个人或团体。

  技术性知识是企业的技术基础,指企业所拥有的的或技术的知识。企业的技术知识是一组在生产、工艺和支持领域内的生产性能力,它对产品或服务具有直接支持作用。企业的技术性知识是将投入转变为产出的能力的基础,是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基础。技术知识对企业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技术知识可以使企业发展出新的产品或过程,也为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动态市场环境提供了可能性。企业的技术性知识和基于技术知识的能力主要处理人与的关系。

  企业的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指企业用来整合或如何用来整合不同的活动、能力于一体以达到某种或某些目标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企业在长期实践中根据自身所处行业、资源状况等因素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工作程序。包括企业所采取的生产流程和用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知识因素,企业用以进行将不同的资源、能力、知识、活动、产品协调的知识,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过程诸如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结构、有效率的协调机制、战略计划程序和吸引具有创造性雇员的能力方面的知识,以及基于这些知识基础上的企业组织能力。企业的竞争优势依赖于企业能否建立其独特的竞争能力,而不是其大小、资金资源和技术资源。这些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不仅可以用来协调隐形知识(非结构化的、编码化的、通常依靠面对面交流知识),也可以用来协调显性知识,如企业制度、组织结构、激励机制、企业文化和管理哲学、治理结构、信息系统和网络体系、财务结构和融资关系、管理者的认知能力,即感悟市场机会并快速反应和迅速执行的能力等等。企业的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的改进和提高,降低了企业和其他行动者之间的交互费用,它们是企业处理人与人之间、企业与其合作者之间的制度性能力体系的综合。例如,可以确保企业内各种活动的协调和整合,使技术专家、工程师和销售人员、企业的管理人员对顾客需求、环境变化和各种技术可能性能够共享知识和信息并达到共识。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对企业能力的构建非常重要,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可以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因为它们是稀缺的、专业性的、隐形地嵌入于企业内部。同时也因为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的专用性,因此它也很难从一个企业转移到另一个企业或模仿。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嵌入于复杂的社会制度体系中,涉及各种社会和认知过程,目前尚未能得到更好的理解(Barney, 1991)。萨尔尼克(1957)认为,能够使一个组织比其他组织做得更好的特殊物质就是组织的能力或特殊能力,指的就是企业的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

  3.企业知识的四种类型

  从显性知识—隐形知识和个人知识一共有知识的维度,我们可以将企业的知识分为4类:抽象知识 (embrained knowledge),蕴含性知识(embodied knowledge),编码知识(encoded knowledge),嵌入性知识(embedded knowledge)。这些概念上的区分首次由Collins(1993)提出,用来解释知识的心理的和行为的层面。Blackler(1995)将它用来描述组织中企业知识的类型。知识的这个分类将认知和组织联在一起,将知识的特征与使用知识的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将知识的生产和使用同人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联系起来。

  (1)抽象知识。抽象知识是指个人显性知识,依赖于个人的概念技能和认知能力。这是正式的、抽象的或理论知识。科学知识,注重于对自然和客观规律的理解,属于这一类。

  (2)蕴含性知识。蕴含性知识是个人的不能表达出来的知识,即个人的隐形知识。蕴含性知识是行动导向的,这种类型的知识是个人在实践过程中通过经验而获得的实际知识。波兰尼(Polanyi, 1962,1966)非常强调这种类型的知识。和抽象知识不同,蕴含性知识建立在实践(际)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即“做(doing)”。这种类型的知识具有很强的无意识和自愿性特性,其应用和产生并不必然纳入有意识的决策过程(Spencer,1996)。蕴含性知识也是情境依赖的(context specific),这种类型的知识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产生 (Barley,1996)。这类知识的生产离不开应用。

  (3)编码知识。编码知识是指显性的共有知识,这类知识有时也被称为信息,通过符号来表示。这是经过编码的,储存于蓝图(计划)、配方、书面规则和程序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的目的是使得组织行为方式和组织产出具有可预测性和统一性。组织中个人知识和经验经过编码,也可以加强组织控制和组织集中。科学管理原则试图将个人经验和技能编码成客观的科学知识,从而使得个人行为和动作标准化、统一化,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编码知识毫无疑问是简化了的、具有选择性的知识,因为编码知识不能捕捉个人隐形知识,也无法表示个人判断等方面的知识。

  (4)嵌入性知识。嵌入性知识是蕴含于组织行为和组织惯例中的隐形的共有知识。这些知识基于组织成员中组织成员之间的信仰、信任和相互理解,这使得组织中成员之间、组织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成为可能。这类知识植根于组织的实践过程,具有社会交互性和结构性。嵌入性知识是情境依赖的、关系特定的和分散化的,同时也是有机的和动态的:在没有成文规定的前提下,它可以支持组织中复杂的交互方式。

  所有的组织都是不同类型知识的混合体。但不同类型的知识在不同组织中相对重要性不一样,不同的组织可能拥有的知识不尽相同。有的组织以显性知识为主,有些组织以隐形知识为主,有些组织以个人知识为主,而另一些组织以共有知识为主。同时不同组织利用隐形知识的能力也不尽相同。

  那些以显性知识作为知识基础的组织,一般都有正式的控制和协调机构,有高度标准化的工作任务、工作结构和工作方式。所以,有可能详细写出和提前决定完成工作和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储备和技能。相反,那些以隐形知识作为知识基础的企业组织,通常具有分权化的组织结构,并倾向于使用非正式的协调机制。这是因为隐形知识是分散化的、主观性的知识,难于进行标准化、结构化和具体化,因而也难以预先决定完成任务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储备。隐形知识的使用需要认知主体发挥能动性,并专注于所从事的工作。没有这些条件,隐形知识无法发挥作用。

  不同的企业也依赖于不同的知识代理。那些依赖于核心组织成员知识贡献的企业,通常赋予这些核心组织成员相当大的自由和权利。相反,那些充分依赖共有知识发挥作用的企业,通常会出有效地综合和协调知识创造与共享的机制。

  二、互补性知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1.企业的互补性知识构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技术性知识、管理性知识和制度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个人知识和共有知识,是互补性知识,它们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这些知识一起创造的价值大于每种知识独立使用创造的价值之和,或获得任何一种知识的成本随着另一种知识的积累而低减。知识的互补性意味着知识的专用性,也就是说这些知识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包括企业形成的制度、文化、人际关系和外部环境网络等等。

  企业的这些互补性知识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企业积累的这些知识是专业性互补性知识,企业最有用性的知识是其专业化了的知识,专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知识积累的速度加快。

  (2)企业的互补性知识具有收益递增,是稀缺的有价值的,只能在企业内部渐进累积。

  (3)企业的互补性知识的累积是一个长期的集体学习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人为缩短时间将受到收益递减的制约。同时,它又具有路径依赖性,企业知识流量的选择受现有知识存量的约束,企业现在和对未来的选择取决于企业过去所做的和所拥有的。企业某一方面知识存量的增加,不仅依赖于现有知识和能力的总体效率水平,而且依赖于与之相关的互补性知识和能力的存量水平。

  (4)企业积累的互补性知识是专用性的,而且具有整体性和模糊性的特征,难以为其他企业成功模仿。这些专用性知识不仅导致企业之间在组织交易活动中的成本差异,还决定了企业之间具有不同的竞争优势。所以,互补性知识具有独特性,使得这一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别开来。

  (5)互补性知识使得员工在企业内部的价值大于其市场价值。

  (6)每个企业内部长期积累的核心互补性知识,是独特的、企业专有性和社会复杂性的,它们往往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隐形知识。这些互补性知识作为企业的关键性生产要素是非竞争性的和难以替代的,即无法通过市场公开定价而获得,又使其他企业的模仿和替代途径面临时间约束。

  (7)由于企业的许多活动是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的。但在不确定条件下,企业没有所谓的最优策略行为。所以企业的长期动态持续竞争优势和成长的实现,依赖于企业在长期积累的互补性知识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判断、预期,即在已有互补性知识基础上所进行的战略选择,这些构成了企业创新性行为的基础。

  (8)企业的技术性知识能否很好地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制度性知识和企业的管理性知识与这个特定的技术性知识是否相匹配,取决于企业将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和提供服务的过程后,企业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是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否则,即使企业独特的技术优势也发挥不了企业现有的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高于技术。

  所以,企业所积累的互补性知识,是企业长期竞争行为的基础及其利润的来源。核心互补性知识构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企业知识的转换

  企业的知识创造有一个过程,即对现有知识的评估、评估知识的战略价值、扫描竞争者的知识、建立所需要的知识、发展和生产新知识、共享知识、保持和评价知识。这个过程是一个反复进行的、持续的动态过程。在一个动态的快变速变的环境中,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能力依赖于企业不断审视组织内外部环境中各种因素的能力。这样做的惟一路径是专注于企业中个人和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所创造的知识(Nonaka and Takeuchi,1995)。换句话说,知识创造导致持续创新,持续创新导致竞争优势,企业知识的创造和转化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成为企业的日常活动。在动态环境中,知识已成为确保竞争优势的重要资产。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依赖于企业创造、应用、转移、共享和保护那些难以模仿的知识资产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是一个生产和吸收知识、组合知识、转移知识、应用知识、保护知识的组织。企业组织绩效取决于决策权威和有关这种决策的重要知识的匹配。

  一家企业不可能创造自己所需要的所有知识,所以企业之间、企业内部须进行持续不断的知识交流。事实上,经验证据表明,企业和企业之间倾向于形成知识网络(Pyka,1997;Pelc,1997)。基于知识的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关系的出现,是知识的一个显著特征(Foray和Lundvall,1996)。

  Nonaka(Nonaka和Takeuchi,1995)建立了一个知识转换的矩阵(见表1)。

表1  知识转换矩阵

 

  社会化是共享个人经验和创造隐形知识的过程。分享别人经历和经验是理解别人思想和感情的最好途径。在一定意义上,隐形知识只有共享才可被交流。

  外化需要将隐形知识说出来并以其他人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交谈过程中,个人超越自我和外部边界,交谈、倾听能给所有的谈话参与者带来好处,因而是知识外化的一种极好的途径。实践中,知识外化一般通过暗喻和类比的方式进行。

  组合涉及将显性知识转换成更复杂的显性知识。传播某一方面的知识,编辑和系统化这类知识,是这个转换模式的关键。这样在知识外化过程中生产出新知识。

  内部化指将新创造的显性知识转换成个人的隐形知识。干中学、培训和练习是表达显性知识的重要途径。所以,一般通过在职培训、模拟或实验等途径内部化新创造的知识。

  Nonaka,Takeuchi等认为,组织知识可以通过隐形知识和显性的交互而创造。知识的交流和转移具有4种模式。

  (1)从隐形知识到隐形知识。这是个人和群体之间创造和交流经验、讨论想法和见解的过程。例如,两个人合作设计一种新产品,这里知识的交流是通过图形、草稿和其他途径进行的。这个过程是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学习的一个重要机制。非正式网络是企业组织成员之间分享实际经验和技术诀窍的重要途径。

  (2)从隐形知识到显性知识。这是将隐形知识理性化并变成显性知识的过程。这种知识交流和转换的目的是为了使知识的转移独立于知识的创造者,或者是为了便于知识的储存和恢复。

  (3)从显性知识到隐形知识。这是将显性知识转换成特定技术诀窍的过程(如将设备用于新需要)。尤其是当资源有限时,这个过程限于特定活动或核心能力,但企业通常精于此道。竞争的全球化意味着企业必须扩展其获取各种显性知识(市场、发现、技术革新等)的能力,并将所获取的知识转化成适合自己的隐形知识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因此,这个过程涉及知识的再创造。

  (4)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这是将一套正式的概念转换成另一套概念的过程(如获得新的程序、公式,原理等)。例如,供应商接到顾客的定单并根据顾客定单的要求为顾客加工产品。显性知识交流和转换的需要来自环境的压力(如市场等)。

  组织知识的交流和转换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通过个人之间的反复互动创造出新知识。个人所掌握的隐形知识是知识创造过程的核心,知识可以通过上述四种模式的持续动态互动而创造。在知识创造的企业中,企业成员不断创造和发明新方法来解决比较棘手的问题和处理为预期到的问题与现象,并通过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渠道而共享这些发明和创造。一旦创造出新知识,就得到组织的放大和固化。如果企业有好的并能促进企业知识创造和获取、共享和不断转换的制度,能对自己拥有的知识进行合适的管理并能将这些知识成功地进行转换,则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知识的价值,不断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的利润,从而为企业创造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