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SO报告改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叶永刚 时间:2014-06-01

  3.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现实中企业核心人员的个别属性存在私心,人员素质不高。对起约束作用的内控制度不情愿接受,甚至不愿意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加之在人事政策方面设有建立起完整的人力资源流转机制和激励机制,产生内部人控制现象。
  4.其他内部控制环境的相关制度不完善。协调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机制、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制度都非常不完善,信息交流平台不畅通等都影响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基础作用。
  三、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措施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要加强董事会建设,发挥董事会的作用和潜能,使股东及其他利益团体的利益真正受到保护。由于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显著特征,董事会就成为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对内部控制环境建设而言,建设积极与主动参与管理的董事会相当重要。要适当履行其监控、引导和监督的责任,董事会必须拥有进行管理所需的技术、才能和智慧。其次,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执行独立董事制度,首先要确定独立董事人员,其次要确定独立董事的组织方式。按照我国现阶段规定,注册会计师、职业律师、社会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金融中介机构中的管理人员以及在大公司任职多年的高级管理人员等都可以作为独立董事的选择人群。可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做法,在独立董事的组织形式上,逐步建立专门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经营绩效进行独立评估的机构,依赖市场化运作方式谋求生存。再次,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我国企业应尽快从知识与技能、职业操守、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
  2.培育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明方面的事物,如高级管理层的管理风格、管理哲学、企业文化、内部控制意识、管理者素质等。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文化,它与企业的经历和成长息息相关。它是企业多数员工的“共识”,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全体员工提供一种无形的指导思想,一种行为准则,为员工产生正面积极的导向,这只“无形之手”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产生了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企业文化也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企业内外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文化也应该不断的完善、调整和升华,从而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和组织目标。企业文化是在不断的成长以适应新环境中得以进步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
  3.建立协调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机制。各利益相关者将自有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投入企业后就必然对企业赋予某种期望,按照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假设,他们的目标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就必然产生利益冲突。美国学者克拉克森认为,“利益相关者是对于公司及其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活动享有或主张所有权、权利或者利益的自然人或社会团体”。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标并非唯一地追求所有者的资本收益最大化,企业本质上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或是由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组成的“契约网”,契约本身所内含利益主体的平等性和独立性,要求公司管理结构的主体之间应该是平等、独立的关系。建立协调利益相关者利益机制,有利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将自己的责、权、利结合起来,有利于建立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型内部控制环境。
  4.畅通企业信息交流平台。一个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企业营运的状况和组织中发生的问题,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方针、政策,防范和纠正出现的错误或不当,促使各项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有利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并且一个信息与沟通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所以企业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一个通畅的信息交流平台,能够自动收集、加工、处理信息,能够将信息分门别类进行储存,能够及时、准确地自动传送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能够使企业内部的员工清楚地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知道其所承担的责任,并及时取得和交换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一个通畅的信息交流平台,应有助于内部控制环境的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