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俄罗斯音乐教育的认识与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余 虹 时间:2010-08-31
  笔者有幸作为21世纪以来第一批由国家公派的人员赴俄罗斯考察学习,主要考察学习的重点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立学院和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两年来多方面地接触了莫斯科的音乐生活,体会到俄罗斯确实是文化艺术的宝库,诞生了格林卡、鲁宾斯坦、柴可夫斯基、夏里亚宾、李赫特等音乐巨匠,更有列宾、列维茨坦、康定斯基等世界级和美术大师、乌兰诺娃等舞蹈大师、斯坦民斯拉夫斯基及格拉祖诺夫等戏剧大师,还有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等文学巨匠。这里博物馆、剧院星罗棋布,各类展览、演出目不暇接,高度普及的艺术,使俄罗斯人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全社会有着良好的艺术氛围,最深刻的印象是音乐始终是俄罗斯文化、社会意识的中心。
  
  一、全民音乐的普及性
  
  在俄罗斯,音乐艺术同其他艺术形式及文字一样,成为俄罗斯人民丰富思想和精神的手段,音乐艺术尤为得到广大人民的重视和喜爱。人们愈加认识到音乐艺术不仅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们的思想道德情操变得更加高尚,而且也会对人们的创造能力及态度等方面带来有益的影响,从而使工作效率更高,劳动效果更佳。前苏联时期,列宁在同克拉拉·切特金的谈话中,就明确指出:“艺术属于人民,它应该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之中,它应该成为这些群众熟悉并喜爱的东西,它应该统一这些群众的感受、思想和意志,并提高它们,它应该激起他们成为艺术家的愿望,并它们。”“为了使艺术靠近人民并使人民靠近艺术,我们应该首先提高教育和文化水平”。①这些主张至今仍然是俄罗斯在文化艺术教育领域中的指导思想、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二、众多的演出场所及博物馆
  
  俄罗斯现有15万左右的俱乐部及博物馆,300多个剧院,其中包括80所音乐厅和180所儿童剧院,并逐年加大用于文化和艺术发展方面的投资比例。在莫斯科有50多个剧院,它们主要集中在地铁环线以内,大部分在红场附近。这些剧院专业化程度很高,譬如:国家大剧院、克里姆林宫剧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剧院等专门上演歌剧和舞剧;话剧剧院中有最著名的国家小剧院和莫斯科模范艺术剧院等,在这里专门演出新剧目;还有专门为孩子提供观看音乐会和音乐剧的剧院,如莫斯科国家儿童剧院,奥布拉兹佐夫中央木偶剧院等。在音乐会中有专门的音乐讲解员,常常是古典歌剧、舞剧及著名音乐家音乐会,其他剧院每周也都安排专场,就连国家大剧院也不例外。门票只是象征性的或免费的,这种形式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一方面体现了观众群体的培养以及对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俄罗斯丰富的音乐文化生活,特别是青少年的校外音乐活动开展的普及程度和水平。
  上演交响乐、室内乐与合唱的专门场所,是著名的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演奏大厅、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厅、柴可夫斯基音乐厅和国家工会大厦音乐厅等,在这些场所中,不仅上演俄罗斯传统歌舞剧目,而且还上演外国经典剧目。来到莫斯科,你时刻可以欣赏到舞剧《天鹅湖》、歌剧《奥涅金》等著名剧目。塔甘剧院则以演出喜剧和剧闻名于俄罗斯,此外还有讽刺剧院,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所专门上演讽刺剧目的剧院。
  莫斯科演出活动频繁,宣传广泛,在公路两侧的路牌上、地铁站四周的墙壁上、公共汽车的车厢外壳上,到处可见醒目的演出广告,而不是商业广告。在这里甚至还免费送杂志、报纸、剧院节目单,登载着一周、半月、一个月的各个著名音乐场所的演出预告。有的预告标以五颗星、双五星,星的多少表明剧目可观赏的价值性。观众可以随时购买门票或领取免费门票,对于学生、老人、军人观看的门票最多在20—100卢布之间,折合人民币5—30元左右。从演出的场所、剧目、门票等等可以看出,在俄罗斯各种高雅音乐并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它们也向收入微薄的普通百姓敞开大门。
  
  三、音乐的普及推动全民文化意识
  
  去教堂做祷告,到剧院听音乐,看歌剧和舞剧,参观博物馆,在图书馆读书等几乎构成了莫斯科大部分人的休闲生活。其中教堂和剧院都与音乐密切相关。教堂唱诗班通常是四声部的无伴奏合唱,他们都是自发组织在一起,当你进入教堂里,歌声与牧师诵经融合一体,唱的和听的都沉迷其中,倍感心灵受到洗涤。教会音乐为俄罗斯的合唱艺术起到十分重要的传承作用,使得俄罗斯在世界合唱史上具有深厚的艺术传统,加上国家实施普及儿童声乐合唱教育,在莫斯科各处教堂都能听到美妙的无伴奏合唱。由此可见,合唱是最普及和最主要的活动形式。
  欣赏音乐是莫斯科人业余文化生活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平日,在街头,在地铁、地下通口,也都能听到许多民间艺人和年轻流浪艺人的精彩表演。人们常常被音乐所吸引,聚集在一起静观聆听。去音乐厅听音乐会对莫斯科人来说就像过隆重的节日,他们会穿上盛装,预先买上鲜花,送给他们认为表演出色的演员(这是他们的传统)。音乐会铃声响起观众就座,如果迟到,人们会自觉地候场于门外,直到乐曲告一段落时悄然入席。交响音乐会乐章之间短暂的间隙起着承接作用时,指挥、演员、观众都沉浸在乐曲情绪之中,不应有任何动静破坏此时的气氛,当然不应鼓掌,这一点莫斯科观众非常清楚,他们的音乐素质不由得使人赞叹。音乐会结束,听众报以热烈的掌声,通常听众会持续不断地鼓掌,指挥和演员一次次地谢幕直至加演曲目。在这里你会感到观众的热情给予指挥和演员极大的鼓舞,你会觉得从事音乐职业是无比的荣耀和幸福。
  
  四、独特的音乐教育模式
  
  俄罗斯是教育大国,其音乐教育自成体系,别具特色。近现代的音乐教育体系初始于19世纪初亚历山大一世时期的“学校改革”。但那时音乐不作为必修课,只是在宗教中由于唱赞美诗的需要,学生才受到一些音乐教育,不是在明确的音乐教育目标下进行的。到了19世纪下半期,鲁宾斯坦兄弟、柴可夫斯基等一大批音乐家们的音乐创作以及音乐社会活动,以他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以及音乐教育思想,对历来的俄罗斯音乐教育及音乐教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十月革命胜利后由国家制定了新的教学目的、教学原则和统一培养的规格。至今在俄罗斯的音乐教育领域还是以卡巴列夫斯基教学思想为指导,并吸收国外先进教学法。音乐教育是一种美育教育的形式,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通过这种教育形式和活动获得感觉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按照美的生活和学习,从而使人变得更完善和谐。“在俄罗斯,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观点深入人心,这是笔者在俄罗斯的语言老师告诉笔者的,她从小在柴可夫斯基音乐附中学弹钢琴和小提琴,但她并没有从事音乐这门职业,但她对音乐专业的娴熟和对世界音乐家的了解,绝不亚于一位职业音乐工作者。由此可见,俄罗斯国民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
  俄罗斯的国民内容标准,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①读谱记谱;②演唱或演奏各种曲目,独唱或独奏与他人合作;③能够进行即兴音乐创作,并在具体范围内作曲并改编乐曲;④对音乐和音乐表演进行听赏,评价并描述;⑤理解音乐与文化的关系;⑥理解音乐和其他人文与人文艺术以外的学科之间的关系。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是通过音乐课的形式广泛、综合地体现出来的。
  在俄罗斯普通学校与音乐学校的音乐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它们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普通学校的音乐课同我国的普通义务教育的音乐课一样,属常规课程。孩子在学校免费接受音乐教育,学习内容以唱和听为主,主要目的在于陶冶情操,增加对音乐的兴趣,扩大情感视野。
  音乐学校就是课外的,在政府监控下进行统一的专业训练,在课程设置、教材、学费上都是统一的。在这里,专业师资队伍绝对保证教学质量,学费每月100卢布左右,相当于人民币30-40元,能够使普通家庭的孩子都能入学。学音乐的孩子众多,乐器便宜,一架二手钢琴,只要1000卢布左右就可以购买。这在我国是无法想象的。在普通学校与音乐学校互补教育的配合与作用下,俄罗斯建立了金字塔式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
  1.学前音乐教育:1953年由俄罗斯特鲁金娜主编的《幼儿园音乐教学法》中第一章第一节中明确指出:“艺术在幼儿全面中具有重大的作用,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以及表现在这些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可以帮助幼儿发展想象力,加深幼儿对现实的观念,尤其有助于幼儿的情感教育,艺术形象给幼儿的影响之大,远在说教之上。”唱歌、音乐欣赏、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才能是学前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注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音乐教育、智力教育、教育和审美教育,促使幼儿全面地得到发展。
  2.普通音乐教育:学校是培养人的专门场所和基地。因此,学校教育也是音乐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和基地。美育培养包括音乐教育的实施通过美育课体系(包括文学、音乐、造型艺术、高年级世界艺术文化选修课)以及不同形式的课外艺术活动来实现,在这里有配套齐全的统一课本,音响、谱例、教参、教学挂图。这套于20世纪70年代末建立的音乐体系凝聚着当时一大批音乐教育家、作曲家的心血。
  3.校外音乐学校教育:这是课堂音乐教育的继续、延伸和补充,是完整音乐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和形式。校外音乐教育是音乐爱好者在这里自愿接受收费教育。学制7年,开设的音乐基础课程有器乐演奏、识谱、视练、乐理、合唱、合奏等。音乐学校是发掘儿童音乐天赋的最主要场所。
  4.中等音乐学校教育:学生基本上都是从音乐学校毕业的。学制4年,主要培养中等熟练程度的音乐职业工作者。如乐队演奏员、合唱队员、音乐理论工作者及音乐学校教师等。
  5.音乐学院、音乐师范、艺术学校教育:学制5年,主要培养作曲家、演奏家、演唱家以及交响乐队、歌剧团、合唱团的演员和指挥等,才华出众的毕业生还可以在这里的研究生班继续深造。
  普通学校培养出具有良好音乐感受能力的听众,其中兴趣浓厚的孩子成为音乐学校的学生,音乐学校的优秀学生成为音乐中专学校的就读者,而音乐学院则是他们当中佼佼者的归宿,音乐家就是在这里产生的。俄罗斯独具特色的音乐教育模式,是培养音乐爱好者和音乐家的坚实基础。
  
  五、俄罗斯音乐教育存在的现状
  
  1.学前教育困难重重
  俄罗斯普通义务教育是从小学一年级至中学十一年级,都由国家投资管理。幼儿园也被纳入国家教育系统,由国家投资与管理,孩子入校享受免费的教育,包括一日三餐也是国家分担。由于近十年来政府对学校教育拨款不足,导致学前教育机构设计陈旧,教育工作者的工资偏低,经常向家长征收办学费用,无法实行国家规定的免费教育。对于学前音乐教育的实施及培养达不到应有的标准。
  
  2.人才流失,教学、科研人员老年化
  尽管随着俄罗斯的整体复苏,对教育的投资也逐渐增长,近几年来教师工资增长了32倍,但平均工资仅相当于人员的51%。记得在2001年留俄之前,笔者曾在某报纸上看到关于列宾美院教师待遇问题的文章,上面提到教授的平均工资不足100美元,讲师工资不足50美元,当时笔者也难以置信。到俄罗斯后才了解到果真如此,音乐学校职业教师的收入比普通学校教师的工资还低,工资还不到2000卢布,其处境更是艰难。因此,青年教师改行、兼职是十分普通的现象,青年音乐人才逐步流失,教师队伍处于老年化。这种情况还将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
  
  3.古典音乐文化在国民中的地位
  在科技、社会生活及思想观念带来巨变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消极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俄罗斯音乐社会生活领域中的表现为:庸俗的、嘈杂的、不美的和趣味低下的作品以及情绪消极的作品都出现了,有人借助于摇滚乐歪曲巴赫、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等西方和俄罗斯经典作曲家的作品,摇滚乐充斥着人们的音乐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思想观念上的混乱。俄罗斯在前苏联解体后的经济崩溃,加之开放后欧美经济文化的逐步渗透,对俄罗斯人特别是青年一代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些年轻人接受了来自欧美的文化,本国的媒体很少宣传和播放自己本民族的传统音乐,而到处是摇滚乐、TaTu女子地狱天使组合等,魔音传脑式地反复念同一句歌词,偶尔传出萨克斯风式的扭曲音符,使整个歌坛靡于迷灯悬疑之中。虽然也有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的播放,但是在国家文化台不是热点时间播放,听众覆盖面小。这样古典音乐与民间音乐只有中老年人欣赏和唱,年轻人除了从事此专业的极少音乐人,其他人不唱不欣赏,这种情况也是全球性的问题。
  总之,音乐教育是关系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事业,俄罗斯独特的音乐教育机制是国民音乐素质普遍很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把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看成是大环境,那么音乐学校则可以认为是小环境。大小环境是相辅相成、彼此影响的。从每一堂课和每个教学环境的营造到相关教育制度的制定,再到整个社会的音乐市场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形成高水平的音乐市场与高素质的观众相互需要的环境,正是这种环境成就了音乐教育繁荣和普及的土壤。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文化是培养道德文明的重要条件之一,美妙的音乐、旋律和音响是人们道德和智慧培养的重要手段。是人们形成美好心灵和纯洁精神的来源。”②
  
  注释:
  ①引自《关于列宁回忆录》第5卷,1979年出版于莫斯科。
  ②选自苏霍姆林斯基《我把心献给孩子们》教育文选第1卷。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