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于国际会计协调化的新会计准则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嵇存海 时间:2010-06-30

   内容摘要:2006年初,财政部发布39项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本文从国际会计协调化视角出发,研究这次新准则的颁布给我国会计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论述了我国在形式协调化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不能忽略国际会计协调化实质性的进程,国内需要进一步创造和维系良好的会计环境以配合准则的实施。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会计环境 会计协调化
  
  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39项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和48项审计准则。根据我国国情和现有会计人员素质的状况,这套准则体系还配有具有辅助作用或者说有补充作用的科目报表体系。科目报表体系主要分为两套:一套是工商企业;另一套是企业。小企业仍然执行原来的《小企业会计制度》。
  财政部新发布的会计准则体系是我国会计准则中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建立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对于完善我国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和加速融入全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新旧准则交替时期也会出现一些潜在的问题,特别是新准则给国内会计环境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形式协调
  
  新准则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准则真正接轨并达到趋同目标,即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在国际上取得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同等”的地位。
  在市场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走向趋同,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发展方向。但趋同不是单向的,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这次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改革真正实现了互动。在与国外专家讨论项目时,与他们不一致的事项,我国是坚持的。国际准则理事会主席对我国的关联方交易问题、公允价值把握的原则、同一控制企业合并问题非常感兴趣,讨论也非常深刻。他已经表示,在下一次理事会上,要讨论这几个问题,就是要完善补充国际财务报告的内容。他已经意识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如果不考虑我国这样具有代表性的、转型的新兴经济国家的情况是不全面的。
  就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我国现在有足够的理由同欧盟谈判了。在欧盟不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借口中,有一条就是认为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较大。更有意义的是,这对于我国企业“请进来”、“走出去”以及企业的发展、国家的利益都是一个利好信息。
  同时,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主要是为了消除相互之间理解会计政策与会计信息的隔阂,促进国际间的贸易与投资活动的发展。这次会计准则的改革,提高了我国企业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同时促使我国资本市场开始应用全球化的商业语言,向全球投资者展现我国的资本市场,减少境外投资人了解中国上市公司的成本,激发境外投资者进入我国资本市场以及境外战略投资者购并我国企业的积极性。
  此外,新会计准则的建立还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进行跨国财务管理的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海外融资成本。
  新准则体系中新增加的准则需要应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新会计准则体系从原来重点关注工商企业,扩展到其他新行业、新领域和新业务。而在这些新行业、新领域和新业务中,成本的计量属性难以满足会计核算需求。所以,新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大胆而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在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特定资产或者交易采用公允价值,如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理等。而且公允价值的应用将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需要,公允价值着眼于现在和未来,充分吸收市场价格中蕴涵的信息,能真实反映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更确切地披露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更好地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新准则实施中遇到的实质制约
  
  当我国在形式协调化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不能忽略国际会计协调化实质性的进程,国内会计环境下配套硬、软件设施的状态将直接决定准则实施的有效性。
  新会计在执行过程中,会计人员需要估计判断的因素大大增加。这个增加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原因是新的会计准则是以国际会计准则(又称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模板制定的。但国际会计准则是原则导向性的,没有详细的规定,而且其内容包罗万象,比较有弹性。这就需要执行者自己进行估计、判断,根据具体情况具体业务进行分析。第二个原因就是新的会计准则采用的计量标准和以前不一样,在很多范围内都使用了“公允价值”,这与以前的准则有着巨大的区别。因为这个原因,需要估计判断的因素大大增加。这种区别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根本性的,甚至可以说是革命性的。
  新准则的国际化程度加大,相对于和会计师事务所都比较陌生,就带来执行上的困难。也就是说首先的影响是企业执行的难度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难度增加。企业的会计人员需要去消化吸收不熟悉的准则条文,会计师事务所需要有正确的估计判断。这也会增加审计风险。因为不像以前建立在交易基础上的会计行为,至少还有发票可以依据,现在很多东西需要自己进行估计判断。作为会计师事务所,要对自己发表的意见承担责任,所以风险会增大。而且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需要重新设定自己的程序和标准,才能适应新的准则。
  除了对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外,新准则对于市场和政府也是一个考验。对于政府来说,由于没有很多硬性标准,监管难度就会增加。对于市场和投资来说,如果无法看清楚企业的报表,就会受到蒙骗。不过如果市场参与者有足够的专业能力,消极影响也可以转化为积极影响。因为投资者和中立机构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后,可以通过企业的会计行为发现企业的真实动机和状况。从上来看,我国的证券市场经历了很多波折,会计信息在里面起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在重组、收购、兼并等企业行为以及投资者行为,还有证监会设立和执行政策方面。
  综上所述,新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还需要进一步创造和维系国内良好的会计环境。一方面要重视准则发布后的指南和讲解。按照国际流行的准则发表模式,需要在准则正文后做出一系列指南和讲解,以帮助人们把握准则。为了新准则的有效实施,官方有必要将有国际流行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的说明和我国产生某种规定的一般思路向公众予以说明,而且有必要解释准则的立项经过、制定背景,主要反馈意见、主要分歧、官方态度和决断依据等准则制定中深层次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培养高素质的会计和审计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广大的会计和审计人员是整个财务报告链条中重要的环节,他们对于会计准则的理解运用将直接影响到新会计准则执行的效果。鉴于在我国国情下,广大会计审计从业人员有着职业素质良莠不齐的特点可能会给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我国在形式协调化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不能忽略国际会计协调化实质性的进程,国内需要进一步创造和维系良好的会计环境以配合准则的实施。
  
  :
  1.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 北京:出版社,2006
  2.财政部. 企业会计制度讲解. 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3.(美)弗雷德里克.D.S.乔伊(Frederick D.S.Choi) 等. 国际会计学.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