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手工审计与电算化审计的九大差异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赵红莉 时间:2014-01-04

  在手工审计中,内部控制结构由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组成。授权控制、责任分工、管理控制、审批与核对控制、内部审计、业务处理标准化等主要内容,是通过职责、职权分工,规定标准的业务处理程序及加强业务人员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来完成的。而在电算化审计中,数据的处理集中由电脑自动实现,原有的许多内部控制过程消失了,如手工条件下的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等一系列核对控制失去了意义,但会计软件本身的自我保护作用,能实现一部分内部控制的功能。如输入控制、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输出控制等。另外,电算化系统要求配备一定的软件开发人员、系统维护人员、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核算软件的开发以及电算化系统的操作、管理与维护。这都要求审计人员在了解内部控制时采用新的审计程序,采取新的评价方法,以适应内部控制的变化。
  7 审计环境
  审计环境一般包括有关内部控制的情况、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与业务人员的组成及素质、各种管理条件与管理水平。如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与手工会计下的内部控制有着不同的内容,而且电算化系统的应用造成了人员组成及其知识结构上的变化,这些必然会造成管理内容、管理条件的变化,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提高自身的能力,适应新的审计环境。
  8 审计档案
  审计档案分为永久性档案和当期档案,当期档案自审计报告签发之日起至少保存10年,永久性档案应长期保存。相对于手工审计来说,电算化审计档案较难保存,因为在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相当部分的数据是以代码的形式存储在磁性介质上,不仅容易因盗窃、丢失、故意或偶然的毁坏等原因受到损害,而且成本较高。因为硬盘等存储器的价格本来就高,再加上档案至少保存10年,在此期间,由于物理性损耗、电脑发展的更新换代而使老硬盘与新电脑不能匹配的原因,这些硬盘上的数据必须不断地被转录到新的硬盘上进行保存,从而造成昂贵的档案保存成本。但是软件人员可使审计档案资料实现电子检索功能,查询十分方便、快捷,这比手工审计进了一大步。
  9 审计人员
  相对于手工审计来说,电算化审计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应具备一定的电脑知识。审计人员不仅要有一定的分析、判断和表述能力,还要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对其输入与输出的控制、数据处理的过程及有可能发生的舞弊情况有深刻的认识和掌握,并积累一定的经验。同时,应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2)应掌握新的审计理论与方法。由于电算化审计与手工审计相比,在审计线索、审计对象、审计手段、审计证据、审计方法、内部控制、审计环境、审计档案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掌握新的审计技巧方法,以适应以后的审计工作。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