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临床分析
【关键词】 妊娠;心脏病;内科干预;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对母儿的影响以及内科在诊治该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5年7月间诊治6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在妊娠的不同时期予以内科的临床资料。结果: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妊娠合并心脏病。46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在妊娠早中期内科治疗,心功能多能控制在Ⅰ~Ⅱ级,围产儿死亡0例,早产儿4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2例,孕产妇死亡0例;16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在妊娠晚期开始内科干预,心功能多在Ⅲ~Ⅳ级,围产儿死亡2例,早产儿9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4例,孕产妇死亡1例。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孕期监测,早期内科干预,可以改善妊娠结局。
关键词:妊娠;心脏病;内科干预;妊娠结局
Clinical Analysis of 62 cases Pregnancy Complicated with Heart Disease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sult of pregnancy complicated with heart disease to infant and pregnancy, and explor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it. Method: We reviewed the clinical datas of the patients from Jan.1999 to Jul. 2005. Result: Most of the complication is arrythmia. All 46 cases underwent medical treatment. The heart function was in I-II grades. There's no death of infant , 4 of them were premature. 2 with IUGR and no death of parturient. 16 cases with internal medicine intervention and the heart function was in III~IV grades, 2 infants were dead. 9 cases were premature, 4 cases with IUGR. One parturient were dead. Conclusion: The main death reason for infant and parturient is the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of pregnancy. It's important to intervene with internal medicine early to examine for improving the pregnancy sequal.
Key words:Pregnancy;Heart disease;Internal medicine intervention;Pregnancy sequal
妊娠合并心脏病属高危妊娠,直接危及母儿生命[1]。当孕妇严重心功能欠佳时,会使胎儿处于不良的生长环境,而且临床上常为了抢救孕妇的生命安全而采取提前终止妊娠,导致医源性早产[2]。现将我院六年共收治6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1999年1月至2005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妊娠合并心脏病62例,年龄22~38岁,平均28.4岁;孕周25~40周,平均36+2周。病例来源于广东省各个地区。
1.2心脏病诊断:所有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均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心电图或24h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色B超、心肌酶学、心功能等。心肌炎的诊断方法是有呼吸道等病毒感染史,随后出现心脏病的症状和体征,检测柯萨奇病毒阳性,心肌酶学有异常改变,排除其他种类心脏病;病程超过6个月则诊为心肌炎后遗症[3]。采用1964年纽约心脏病协会制定的心功能分类法[4]。所有患者在诊断为妊娠合并心脏病后均进行系统监护。
1.3内科治疗时间跨度:孕12周前内科开始干预治疗的有27例,孕12周至孕28周内科干预治疗的有19例,孕28周后内科干预的有16例。
2结果
2.16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种类及心功能分级:6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心脏病种类中,心律失常有30例、风湿性心脏病有13例、先天性心脏病8例、心肌炎6例、妊高征心脏病有4例、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1例。心功能和分类见表1。
表1心脏病种类及心功能情况(略)
2.2内科干预的时期对改善心功能的影响:内科在妊娠早期干预治疗27例、心功能控制在Ⅰ~Ⅱ级的有26例、心功能在Ⅲ~Ⅳ级的有1例;妊娠中期干预治疗19例,心功能控制在Ⅰ~Ⅱ级的有16例、心功能在Ⅲ~Ⅳ级的有3例;妊娠晚期内科干预治疗16例,心功能控制在Ⅰ~Ⅱ级的有5例、心功能在Ⅲ~Ⅳ级的有11例。
2.3不同心功能分级分娩孕周、母婴并发症的比较:Ⅰ~Ⅱ级 的46例病例中,足月妊娠42例,平均孕周(39±1.32 )周,围产儿发生早产4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2例、围产儿死亡0例、孕产妇死亡0例;心功能Ⅲ~Ⅳ级 16例,足月妊娠5例,平均孕周(34±1.7),围产儿发生早产9例、IUGR4例、围产儿死亡2例、孕产妇死亡1例;心功能在Ⅲ~Ⅳ级与心功能Ⅰ~Ⅱ级比较孕周明显缩短(P<0.01),早产、IUGR、围产儿死亡明显增多(P<0.01)。1例孕产妇死亡,系孕32周因高热、肺部感染、中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死亡。2例死亡围产儿均胎死宫内。
3讨论
3.1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对心功能的影响:有资料报道:心肌炎和心律失常发病率已升至妊娠合并心脏病的首位。本资料证实此报道,6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中,心律失常30例,构成比是48.5%,心功能多在Ⅰ~Ⅱ级。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分别占第二、三位,心功能在Ⅲ~Ⅳ级的比例较心律失常明显增多,可能由于大部分心律失常患者的心脏没有器质性损害。
3.2不同心功能分级对分娩孕周、母婴并发症的影响:由于心功能不良者,其血液循环处于低氧状态,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对严重心功能不全者,应以抢救母亲生命为主,从而导致医源性早产、低体质量儿、围产儿死亡率增高,母体死亡率相应增加[5]。本资料显示,心功能在Ⅲ~Ⅳ级者,孕产妇心衰发生率、IUGR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心功能Ⅰ~Ⅱ级者。
3.3妊娠心脏病的内科:妊娠期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使整个孕期循环血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同时有不同程度的水钠潴留,周围静脉压升高,而妊娠晚期膈肌上升,心脏向左上移位,大血管扭曲,血管位置的改变均使心脏的负担进一步加重[6]。心脏病合并妊娠的处理关键是减轻心脏负荷,维持心脏功能,防止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生、都有一个过程,因此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早期诊断有赖于系统的、定期的产前检查,正确地处理常能增加孕妇的安全性和胎儿的成活率[7]。一旦产前检查发现妊娠合并有心脏病,应立即转诊至内科,内科医师及时予以规范治疗。如:正确生活的指导:避免过劳和情绪激动,保证有、充分的休息;饮食要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肪;监测:早期就开始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心脏射血分数、每分钟心排血量、心脏排血指数和室壁运动状态,判断妊娠进展时心功能的变化,将心功能尽可能控制在Ⅰ~Ⅱ级。通过以上监测常能及早地发现心力衰竭等危重症的早期征象,给予及时的处置。同时积极治疗妊娠期发生的各种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泌尿道感染等,以及各种合并症与并发症,如纠正贫血、控制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心功能Ⅲ~Ⅳ级者,首先要去除病因和诱因如降低血压、纠正心律失常、抗感染治疗。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利尿剂可以减少肺淤血,降低心脏前负荷来改善心功能。血管扩张剂通过扩张静脉和动脉血管来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但要注意,妊娠期间禁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避免导致胎儿畸形严重后果。可以使用小剂量的加强心肌收缩力的洋地黄类药物。在治疗的各类不同类型的心脏病则根据各自的特点使用不同的药物。此时应该协同产科的医生共同进行会诊。根据情况适时中止妊娠。本组资料显示:妊娠早中期内科治疗,心功能多控制在Ⅰ~Ⅱ级,母婴预后良好。
总之,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妇产科中非常重要的疾病,妊娠可以加重心脏病的发展,严重可导致心衰,甚至死亡。而严重的心功能不良也不利于胎儿的生长,导致围生儿疾病发生率和围生儿病死率增加。因此早期的内科干预可以改善妊娠结局。
:
[1]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协作组.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11):654-647.
[2]徐文健,等.妊娠合并心脏病536例临床处理探讨[J].河北医药,2003,25(12):902-904.
[3]许其炎,邓正文,周民成,等.PCR反应检测血中柯萨奇病毒B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5,23:122.
[4]方忻,王士雯,宁海田,等.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对策[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5,23:83.
[5]林建华,等.妊娠合并心脏病266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6):341.
[6]乐杰,主编.妇产[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53-157.
[7]临床产科学编委会. 临床产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44-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