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
【关键词】 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根据高龄患者身心特点,术前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即完善各项检查,保障护理人员、物品、设施、宣教到位;创造温馨、宽松、安全的住院环境;术后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出现并发症,尽早指导功能训练。结果:65例伴有不同程度并发症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及术后功能锻炼,疗效满意。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明显的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肢的功能恢复。
[关键词]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临床护理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的骨质疏松、股骨颈脆弱、自身防御能力差而引起。因局部血运差、体质虚弱,骨折愈合相对缓慢,容易引发褥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血管栓塞、心衰等并发症。因此在上除加强对骨折本身的复位固定等处理措施外,术前心理准备、皮肤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正确的体位、有效的功能锻炼等大量护理工作也是预防骨折移位、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的十分重要的重要保证,所以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我科2001年2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65例伴有不同程度并发症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及术后功能锻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5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41例,年龄58岁~82岁。左股骨颈骨折38例,右股骨颈骨折27例,头下型45例,头颈型5例,基底型15例。其中摔伤34例,车祸22例,坠落伤6例,其他3例。
1.2 治疗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伤肢皮牵引或骨牵引,其中47例经牵引3 d~5 d后行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或DHS术,14例行髋关节置换术,4例因不能耐受麻醉刺激行保守治疗,给予牵引、脱水、激素、止血、抗感染治疗。
1.3 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时间15 d~90 d 41例,15 d以下24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除3例其家属拒绝治疗外均好转,出院时X线拍片示:对位对线良好。
2 护理
老年人由于生理老化,身体机能衰退可产生多脏器功能退化及疾病,骨折后的长期卧床又加重了机能衰退,引起各种并发症,针对老年人的这些特点进行护理,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老年人体质较差,股骨颈骨折后卧床时间长,心理负担重,对病情与治疗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悲观、焦虑、恐惧情绪。表现为烦躁不安,容易激动,并担心愈合不好,对治疗失去信心,对预后缺乏信心,易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和对手术的耐受力,术后易诱发血管痉挛[1]。对此,护理人员要关心、体贴、指导、鼓励患者,术前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治疗方法、目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对手术有较全面的了解,消除患者紧张和恐惧心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稳定情绪,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2.1.2 便秘的预防 骨折患者卧床时间长,活动量小,肠蠕动减弱,易引发便秘。因此,我们针对不同患者给以高营养,富含多种维生素的粗纤维食品,如海带、紫菜、芹菜、蜂蜜等。由于老年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应注意适当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多吃牛奶、豆腐等含钙丰富的食品。
2.1.3 皮肤准备 术前备皮是预防术后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患者手术区皮肤是细菌的主要来源,所以,手术区皮肤准备非常重要,应严格消毒,严禁剃破。手术野皮肤准备上至剑突以下,下至膝关节以上,前面超过腹中线6 cm~7 cm,后面超过椎柱6 cm~7 cm,术前2 d~3 d开始按医嘱给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
2.1.4 功能训练 术前1周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训练,这对于术后预防股四头肌萎缩有重要意义。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术后除进行常规的护理和观察外,密切观察T、R、P、BP、SpO2,保持负压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和脱出,密切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并严格地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如引流液的量每天在300 ml以上,色为鲜红或短时间内引流液的量较多,伴随血压下降,应立即通知医生,同时加快静脉输液,补充血容量[2]。除按时监测生命体征外,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患肢末端血循环、温度及水肿情况,足背搏动强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2.2.2 体位护理 正确的体位是防止假体脱位的有效措施,常见的并发症如骨折移位、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均与早期不当体位和过早负重有关[3]。术后1 d内,应平卧,术后6 h内不宜用枕头;术后1 d,可取半卧位,但床头抬高不宜超过30°,以避免髋关节向后脱位;术后1周,可取床头抬高45°至60°的卧位,但不宜超过90°。术后2周以内以平卧为主,禁止侧卧位、翻身及盘腿,以防止股骨头假体脱位,术后3个月以后允许侧卧位。
2.2.3 患肢的护理 术后严密观察伤口渗血和肢端血液循环情况、肢体温度、肿胀、足背动脉博动及踝关节活动等情况[4]。手术、创伤、出血不仅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而且损伤血管内膜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致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5],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于术后48 h内发生。临床上采用适当抬高患肢、术后早期活动、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等作为血栓形成的综合预防措施。常用药物主要有:肠溶阿司匹林、小剂量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等,一般术后第1天可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等长舒缩活动,1次/2 h~3 h,4 min~5 min/次。术后第2天鼓励患者做踝关节及小腿肌肉活动。
2.2.4 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髋关节是全身最大的关节,它周围肌肉厚,关节深在,双侧髋关节同时置换,手术切口长,手术切口暴露时间长,术后易发生关节感染。如何避免术后感染,除了把好术前护理这一点以外,术后应保持伤口引流管通畅和无菌,加强切口换药,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含丰富维生素的食物,提高机体抵抗力。
2.2.5 并发症的护理 因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创伤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加之手术的双重刺激,使机体的抗病能力进一步下降,很容易出现并发症。
2.2.5.1 肺部感染 对于长期卧床患者,每2 h翻身拍背1次,如分泌物多且粘稠,难以咳出时,用糜蛋白酶加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超声雾化吸入,上、下午各1次,并定期做痰培养,根据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2.2.5.2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应激反应有时也会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如发现患者呕血或柏油样大便,伴有腹痛,应立即禁食,插胃管、止血、雷尼替丁等,并监测大便潜血试验。
2.2.5.3 泌尿系感染的护理 长期卧床易引起泌尿系感染,因此必须加强泌尿道护理,留置尿管的患者,使用0.02%呋喃西林液膀胱冲洗,早晚各1次,每次25 ml,每周更换尿管1次。
2.2.5.4 褥疮的护理 老年患者由于皮肤干燥,外周血供差,加之牵引或术后卧床时间长等原因,易出现褥疮,应保持皮肤清洁,床单平整,定期翻身2 h/次。有报道在褥疮好发部位涂凡士林使其形成封闭性油膜,可缓解离局部垂直压力,减少皮肤损伤,延长翻身时间[6]。采用腰背部间断牵引床下置电动气垫床以减轻骶尾部压迫的新方法,是有效的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褥疮的措施[7]。
2.2.5.5 伴有心脏病、肾脏病患者的护理 应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心律、尿量、尿比重,必要时做心电监护及24 h出入量,如发现患者有心慌、胸闷、心律不齐、少尿、无尿、尿比重升高、全身浮肿等症状时,应立即向主管医师报告,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一般输液速度应控制在30滴/min~50滴/min,输液量控制在1 500 ml/d~2 000 ml/d之间。
2.2.6 牵引术后的护理 注意保持伤肢正确的功能位置,伤肢外展30°~40°,足部中立位;保持牵引的效能,观察牵引装置是否正常,滑轮和牵引架是否松脱,牵引线与大腿是否在同一轴线上,牵引锤是否脱落,足底有无抵着床尾,致使牵引无效;防止牵引针孔感染,注意牵引针有否滑动,观察针孔处皮肤有无发红、疼痛、渗出等,每日用75%酒精滴孔2次,并随时保持针孔处皮肤及敷料的清洁干燥;行皮牵引的应随时注意观察胶布及绷带有无松散或脱落,定期检查胶布边沿皮肤有无发红或破溃;密切观察伤肢血运情况,观察伤肢末梢皮肤有无出现青紫、肿胀、发冷、麻木、疼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情况。
2.2.7 功能康复护理 功能锻炼康复护理是老年人骨折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术后第1天从简单的动作开始训练,包括深呼吸、上肢外展、扩胸、上身抬起45°,由被动开始逐渐过渡到小关节的自主运动[8]。术后回病房平卧,患肢抬高,呈外展位。麻醉清醒后,即可主动或被动锻炼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术后第2天,除体肌肉收缩锻炼外,若有CPM关节康复机,可用其辅助被动活动关节,幅度不能过大,先从0°到30°角度缓慢锻炼,逐渐加大角度,1周左右可达到功能位角度(90°),1h/次,3次~4次/d。
2.3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护士进行出院指导,指导患者继续进行功能锻炼,为预防骨不连和股骨头缺血坏死,嘱患者避免患肢过早负重。伤后4个月经X光线复查确定骨折愈合后,方可逐步负重,鼓励患者补充钙质,多食用牛奶及奶制品,豆类等含钙较多的食品,多晒太阳以增加骨密度。介绍加强锻炼方法,增强体质,用螺钉内固定者术后1 d到取内固定。
3 小结
综上所述,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尽管损伤重、病程长、卧床时间久、易发生并发症等,但将术后的正确体位、功能锻炼、拐杖的使用、负重时间及负重进度、营养饮食的内容贯穿于整体护理的始终,让患者了解和掌握康复知识,并积极主动地配合,可明显的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肢的功能恢复。
:
[1]王婷,李敏.415例572指断指再植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1996,2(3):56.
[2]刘艳丽,刘海林.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前后的护理[J].中医正骨,1999,11(8):60.
[3]董霞,粱文,田俊英.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褥疮发生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8):46.
[4]陈柯,陈洪干,张江涛,等.空心双头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J].中医正骨,2003,15(7): 28.
[5]童马玲.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9,13(12):637.
[6]吴金花.褥疮预防及治疗的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2,13(12):619.
[7]张海波.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及带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18例报告[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5(3):211.
[8]郭军红.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的调查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8):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