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金荣 王宝玉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程10年以上的DM患者患病率为40%~80%,病变可累及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及植物神经。由于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至今仍无有效的药物。我们在临床中发现通心络胶囊能够明显改善DM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7月~2006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2型DM患者62例,均符合ADA糖尿病诊断标准,男28例,女34例,年龄(50.6±8.8)岁,DM病程2~32年,神经病变病程1~20年。空腹血糖(8.8±3.0)mmol/L,糖化血红蛋白(8.1±2.0)%。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神经病变症状,如肢体末端疼痛、麻木、发凉或灼烧感、无力等。神经系统检查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减弱或过敏,音叉震动觉减弱,四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并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

    1.2  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52.1±8.2)岁;对照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50.2±9.0)岁。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给予通心络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粒/次,3次/d;对照组给予胰激肽原酶片(常州千红生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2片/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其间被认为对效果有影响的维生素、末梢血管扩张剂、镇痛剂、肌肉松弛剂等,除试验开始前即已服用之外,一律禁止合用。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测定周围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神经传导速度用丹麦生产的肌电图机测定。

    1.3  疗效观察指标  疼痛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ysis scale,VAS),显效:VAS下降率>80%;有效:VAS下降率为20%~80%;无效:VAS下降率<20%或上升。麻木、冷感等感觉异常以无、轻(偶尔)、中(持续但分散注意力后不明显)、重(无论什么情况都持续存在)分级。治疗效果:显效:级别下降>2个;有效:级别下降>1个;无效:级别无下降或上升。检查均由固定检测人员操作。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

    2  结果

    2.1  疼痛及感觉异常的改善情况  两组治疗疼痛改善情况,见表1。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感觉异常改善情况,见表2。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1  两组治疗后疼痛改善情况比较表2  两组治疗后感觉异常改善情况比较

    2.2  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的变化  治疗8周后,两组各随机观察20例患者,治疗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SNCV均有明显改善,且腓总神经SNCV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通心络胶囊治疗后正中感觉神经的传导波幅也有所提高,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见表3,4。表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比较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P<0.05表4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波幅变化比较与治疗前比,*P<0.05

    2.3  其他  两侧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均无显著变化,两组患者均无任何不适反应。

    3  讨论

    DM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目前有两种学说[1]。代谢学说认为,血糖长期升高可将多元醇代谢途径激活,细胞内山梨醇增多,糖基化蛋白产物增多及脂代谢异常等引起神经病变。其中多元醇代谢途径激活和DM神经病变发生和关系密切,山梨醇在神经细胞内蓄积,抑制肌醇摄取,导致Na+-K+-ATP酶活性下降,神经细胞水肿、坏死,神经纤维脱髓鞘、轴索变性[2,3]。

    血管学说认为,长期高血糖导致周围神经滋养血管的管壁逐渐发生基膜增厚和透明变性,出现糖基化蛋白阳性物质沉积,管壁狭窄、缺血,导致DM神经病变的发生。

    DM周围神经病变属中医“肢瘅”、“筋瘘”、“不仁”范畴,正如叶天士“久病入络”之说,乃消渴日久,气血津液耗伤,经脉失养,络脉淤阻所致。通心络胶囊是根据络病理论研制而成的一个复方中药制剂(由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冰片等组成),具有益气活血、疏通经络、止痛之功效。此外,通心络胶囊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流变及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

    本研究显示,通心络胶囊8周后疼痛改善总有效率86.7%,明显优于对照组(75.0%)。对麻木等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93.4%)亦高于对照组(81.2%),与临床报道相一致[4,5],神经传导速度变快,神经传导波幅加大,通心络胶囊治疗神经系统症状有显著疗效。通心络胶囊对DM周围神经病变损害的疼痛、麻木等有较好疗效且能改善神经传导,副作用少、安全性好,是治疗DM周围神经病变损害的良药。

【】
  1 戴自英,主编.实用内.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607.

2 Greene DA,Lattimer SA,Sima AA.Sorbitol, phosphoinositides, and sodium?potassium?ATPas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complications.N Engl J Med,1987,316(10):599?606.

3 Greene DA,Lattimer SA.Altered sorbitol and myo?inositol metabolism as the basis for defective protein kinase C and (Na,K)?ATPase regulation in diabetic neuropathy.Ann N Y Acad Sci,1986,488:334?340.

4 李骏.通心络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18(5):681?682.

5 张大炜,沈毅,刘金城.通心络胶囊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疗效.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6):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