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经外奇穴治疗急性腰扭伤36例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高汉媛,魏崇莉 时间:2010-07-13
摘  要:目的:观察针刺经外奇穴法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采用针刺经外奇穴的方法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内服芬必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经外奇穴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可靠,疗程短,且简便易行,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经外奇穴;针刺疗法;药物疗法;何天有

  急性腰扭伤是一种腰部肌肉、韧带、筋膜、腰骶或骶髂关节部位的急性损伤性疾病,以腰部剧痛及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以体力劳动者为多,青壮年男性发病率最高。药物治疗本病症状缓解慢,疗效不显著,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而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有其独特的疗效。笔者用导师何天有教授针刺经外奇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方法治疗该病36例,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2例急性腰扭伤患者均来自甘肃中医学院附属针灸科门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最大年龄57岁,最小年龄18岁;病程最长3 d,最短20 min。对照组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最大年龄53岁,最小年龄17岁,病程最长3 d,最短30 min。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1)有腰部扭伤史,多见于青壮年。(2)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3)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块,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弧度改变。X线片未见骨折或其他异常,CT或MRI检查未见脊髓或神经根受压征象。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针刺方法治疗。取穴:患侧腰痛点(在手背侧,第二、三掌骨及第四、五掌骨之间,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二穴,左右共4个穴位)、阿是穴。针刺方法:医者和患者面对面站立,先取第一组穴位,穴位处皮肤常规消毒,用30号40~50 mm毫针进行针刺,直刺入穴位,得气后用提插捻转泻法进行强刺激,同时嘱患者活动腰部,操作5~10 min后快速出针,不留针,起针后患者侧卧或俯卧位,在压痛最明显处进行针刺,然后在其周围进行围刺(针数按疼痛部位大小而定),得气后用提插捻转泻法操作2 min,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每日1次,治疗 1~3次。对照组内服芬必得治疗,每次1粒,1日2次,治疗3 d。在此期间停用其他治疗性的中西药物。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治愈:腰部疼痛消失,脊柱活动正常。好转:腰部疼痛减轻,脊柱活动基本正常。未愈:症状无改善。

  3.2  结果

  见表1。由表1可知,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 %,经卡方检验,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略)


  4典型病例

  王某,女,28岁,2004年7月就诊。自诉:半小时前搬运重物,因用力过猛闪挫左腰部,突感疼痛,当即腰部不能扭转,更不能弯腰,活动受限,呼吸及咳嗽时疼痛加重。患者双手撑腰,斜身走进科室,表情痛苦,不能坐立。一般状况良好,舌质红,脉弦涩,X摄片示腰椎正常。诊断:急性腰扭伤;中医辨证:气滞血瘀。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针刺取左手腰痛点,同时嘱患者活动腰部,当行针1~2 min时,患者自觉疼痛明显减轻,腰部活动自如,行针5 min后,其疼痛基本消失,腰部压痛不明显,出针后,在原来压痛最明显处直刺1针,操作2 min,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出针后已感痊愈。

  5  体会

  急性腰扭伤是临床上常见的损伤性疾病之一,古代称为“闪腰岔气”、“瘀血腰痛”。导致急性腰扭伤的原因较多,但大多数与外力和局部活动不协调等因素有关。伤后局部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医学认为脊柱外周肌肉群是带动骨关节运动的动力源,又是加强骨关节稳定的重要因素,因其位置接近体表,容易受外力作用使腰部软组织受到牵拉摩擦受压而造成平衡失调。在重力和暴力作用下,容易引起脊柱小关节嵌顿,关节周围韧带撕裂等软组织损伤,产生无菌性炎症,发生疼痛,继而成炎症或肌痉挛疼痛[2]。

  针刺经外奇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好、见效快,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从穴位上来讲,经外奇穴的主治一般比较单纯,腰痛点是经外奇穴,专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其善调腰部气血逆乱,运行受阻。阿是穴旨在通经络,缓急止痛,且阿是穴直达病所,能散结消肿,腰部阿是穴则可改善腰部的气血运行而止痛。

  (2)从针刺治疗方面来讲,针刺可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从而使经气宣通,以达“通则不痛”之目的。

  (3)从现代研究上来讲,针刺镇痛机理可能在于刺激并兴奋大脑皮层有关中枢系统及神经反射,提高痛阈,解除痉挛,达到止痛目的。同时针刺促使神经体液成分的改变和神经介质的释放,增强了针刺镇痛的效果[3] 。

  (4)针刺经外奇穴无毒副作用,而内服芬必得使少数病人出现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及头痛、头晕、耳鸣、视力模糊等方面的不良反应。

  总之,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见效快、疗程短、取穴少且无毒副作用,实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6.

  〔2〕高凤云.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246例[J].广西中医药,2001,24(2):33.

  〔3〕宁志华.针刺承山穴治疗肾绞痛疗效观察[J].新中医,1996,28(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