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术后的健康教育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作者:杨金惠 李兴梅 王茜 施春玲 黄波 白云凯

 摘 要目的:探讨健康对血透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术后良好行为方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80例行动静脉内瘘术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评价患者对术后良好行为方式的依从性及内瘘的成功率。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指导前后比较,经统计分析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瘘成功率为9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行为方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了健康行为的依从性及内瘘的成功率。
  关键词健康教育;动静脉内瘘;功能锻炼;服药;依从性
  
  Abstract ObjectiveDiscussion the impact of good behavior on hemodialysis patients after Arteriovenous fistula operation . Methods  Applied health education to 80 cases patients Accepted Arteriovenous fistula operation, evaluation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good behavior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fistula. Results Through omparison health education before and after, applied Statistical analysisP<0.0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the success rate of fistula to95%. Conclusions Applied health education were helpful patients builted good behavior, enhance self-health awareness, improve the compliance of good behavior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fistula. Keywords health education;Arteriovenous fistula;functions exercise;oral drugs; compliance
  
  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HD)是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建立动静脉内瘘创造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是维持性(HD)患者的生命线。通过对80例建立动静脉内瘘术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建立了健康的行为方式,增强了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了患者对术后功能锻炼及服药的依从性,使内瘘的成功率有所提高,缩短了内瘘成熟时间。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6年12月至2008年2月期间行动静脉内瘘术的患者80例,选择桡动脉和头静脉吻合。男性56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84岁,平均50.65岁,左上肢49例、右上肢31例、失败4例。慢性肾衰尿毒症72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6例,多囊肾肾功不全尿毒症2例。术后静脉滴注0.9%氯化钠生理盐水100ml+罂粟硷30mg一次,口服肠溶阿斯匹林0.1,每天一次,共7天。
  1.2健康教育方式
  针对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个体,采取个别交流,动作示范等形式进行重复的教育指导。
  1.3健康教育内容
  行动静脉内瘘的目的:建立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产生自信心,配合治疗及护理;术后肢体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伤口及肢端循环如何观察,提高依从性;造瘘肢体术后24~48h一般不屈肘,伸直,位置高于心脏,局部保暖,衣袖宽松,避免受压,避免测量血压及静脉输液;教会患者进行握拳活动,力量逐渐增加,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改善微循环及侧支循环的建立;监听血管杂音,触摸血管搏动情况,每天检查内瘘是否通畅,避免使用重力,提重物;保持局部伤口清洁、干燥,渗血渗液多时及时更换敷料,一般3~5天更换敷料,避免伤口感染;遵医嘱服药,避免血栓形成。
  
  2结果
  
  2.1健康教育前后行动静脉內瘘术肢体功能锻炼及服药情况比较,内瘘成功率统计。
     2.2统计学处理方法
  应用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瘘成功率为95%。
  通过对80例行动静脉内瘘术的患者进行健康指导,评价后说明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行为方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了健康行为的依从性及内瘘的成功率。
  
  3讨论
  
  建立动静脉内瘘,是血透患者维持长期血管通路为血透提供保证的关键所在。内瘘术能否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与术后患者的健康行为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医护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尊重,体谅,理解患者,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使其具有良好的行为方式,提高患者对术后健康行为的依从性,提高内瘘成功率,缩短内瘘成熟时间,健康教育显为重要。
  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通过信息的交流,促进患者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使患者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1]
  
  
  [1] 潘孟昭主编.护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