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小儿输液固定板在临床中的运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钟素兰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探讨自制小儿输液固定板在输液患儿手背、足部的固定作用,为患儿提供舒适、美观、实用的一种固定板,保证患儿输液顺利进行。方法 取5个月以来,在门诊输液大厅输液患儿1500人次,进行分组,一组患儿采用简易材料简单固定组,另一组患儿采用自制输液固定板固定组,二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采用自制输液固定板固定组的患儿中途重复穿刺率明显下降。结论 自制小儿输液固定板在输液患儿的手背、足部起到了舒适、美观、经济实用、减轻患儿痛苦的一种辅助工具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自制小儿输液固定板 小儿输液 手背 足部的固定


    小儿输液时,由于生性好动,加上疾病造成不适,穿刺时疼痛引起恐惧,生理年龄上的自控能力差,烦躁不安,导致穿刺局部药物外渗、引起肿胀等,造成重复穿刺,既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又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1],加大了护患矛盾,并且浪费了医疗资源,为此我们改良了原来普遍使用的小儿简易输液夹板,现将我科对1500例手、足部患者采用两种不同输液夹板观察分析情况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8年1~5月(手部、足部)门诊输液患儿共1500人次,3岁以下115例,3~6岁1385例;将患儿分为两组:简单固定组700人次,改良后使用自制输液固定板固定组800人次;在输液一段时间后,因小孩哭闹,固定不妥而导致重复穿刺;简单固定组75人次,重复穿刺率为10.7%;改良后使用输液固定板重复穿刺39人次,重复穿刺率为4.8%。

    1.2  材料与制作

    1.2.1  简易材料  硬纸板,胶布。

    1.2.2  改良前和改良后的小儿输液固定板对照  见图1~3。塑料板,彩色棉布,宽边弹力松紧带,雌雄尼龙搭绊,固定板由塑料制作而成,长18 cm,宽6 cm,厚0.1 cm,如果用于手部的固定板在长度10 cm处剪一个拇指位置,拇指长6 cm,彩色棉布依照改良后的固定塑料板做成一个外包布套,在包布套近心端左右两边4 cm处缝上个有雌雄尼龙搭扣的松紧带,在离大拇指开叉处上端3 cm方再缝上有雌雄尼龙搭扣,左边松紧带长4 cm,右边松紧带长7 cm,大拇指中段即3 cm处再缝上松紧带适宜的松紧带。

   1.3  使用方法

    1.3.1  简易组使用方法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后,先按常规固定,然后将患儿的手伸直,四指并拢,掌面朝下放于硬纸板上,上至腕关节2 cm处,用胶布粘贴住硬纸板且往手腕处缠绕住,避免拇指缠绕,下至所有四指的第一关节处,用胶布粘贴住硬纸板且往指关节缠绕住。足部穿刺时,胶布连同硬纸板固定于踝关节和趾关节。

    1.3.2  自制小儿输液夹板的使用法  静脉穿刺成功后,按常规固定好后,然后把输液固定板放于患儿手掌下,四指伸直,在腕关节上2 cm处,根据胖瘦,用弹力松紧带将雌雄尼龙搭绊扣住,将四个手指在第一个指关节处根据四个手指宽厚用弹力松紧带将雌雄尼龙搭绊住,在大拇指鱼际肌处用弹力松紧带固定好,足部穿刺输液患儿取好足部自制固定板,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松紧进行固定。

    1.4  结果  采用自制输液固定板固定组的患儿中途重度穿刺率明显下降。

    2  讨论

    自制小儿输液夹板取材方便,美观、实用,能根据手足的胖瘦来调节固定板,有利于做到一用一清洗一消毒,消毒后重复使用,避免交叉感染,同时避免了浪费大量胶布,节约了资源,并且改变了一直以来大拇指末固定,而导致固定不理想。使用该固定板,满足了患儿安全、舒适、美观的要求,同时保证输液顺利完成,达到效果。无交叉感染的发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及心理压力,节约了成本支出,提高了工作效益及社会效率,该固定板制作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
  1 金海燕.介绍一种新型小儿输液固定板.护理研究,2007,21(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