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压力评估与护理对策
【摘要】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的压力事件和压力评估情况。方法 以Lazarus和Folkman的压力模式为理论框架,自行设计压力评估量表,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6例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进行压力源调查与评估。结果 “不确定的术后结果、对主刀医生信任程度不够或不了解、劳动力下降、负担、担心学习和工作受到影响”给患者造成中等程度压力;环境因素给患者带来的压力不明显。结论 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均有程度不同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各种压力源及压力程度的评估,制定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压力。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压力源 压力评估 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scribe preoperative stress appraisal and nursing measurement on reinal detachment patients.Methods The stress appraisal scale was developed by the researcher basing on Lazarus and Folkman’s theory of stress. Forty-six subjects received investigation before their surgeries.Results Following stressors caused moderate stress,‘uncertain regarding the outcome’,‘unenough trust in surgeon’,‘decreased working capacity’,‘financial difficulty’,and‘affecting study or work’.Hospital-related stressor caused little stress.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stressors and stress appraisal of patients with retinal detachment and can guide nursing personals to reduce the stresses.
[Key words] retinal detachment;stressors;stress;appraisal;nursing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本身组织中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相分离的一种病理状态[1]。常导致视功能障碍,是眼科致盲的主要疾病之一。患者常常担心视功能丧失和手术失败而产生心理压力。因此,评估患者术前心理压力来源和压力程度,可为临床正确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6年10月~2007年2月我院收治的经眼B超和检眼镜检查确诊为视网膜脱离患者46例,年龄 13~80 岁,平均 49岁,男31例,女15例。
1.2 方法和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调查者通过检索并在Lazarus和Folkman的压力、评估与应对模式理论指导下自行设计。问卷内容的效度经华西医科大学5位护理专家及心专家进行评估,其内容效度系数为0.89。量表的信度通过对10个对象进行预调查后,信度Cronbach Alpha值为0.82。该问卷由24个项目组成,其中12项是与疾病有关的压力源,6项是与环境有关的压力源,6项是与社会支持系统有关的压力源。使用5分制量表测量患者压力(0=压力源不存在;1=压力源存在,但未产生压力;2=压力源产生轻度压力;3=压力源产生中度压力;4=压力源产生重度压力)。压力评估值=总分数/非0压力源项数,压力评估值在1~4之间。压力程度分为1.00~2.00为轻度压力,2.01~3.00为中度压力,3.01~4.00为重度压力。入院第二天开始对患者进行调查与评估。由笔者负责分发调查表给每个患者,并给予统一的指导语,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感觉对每一项选择有或无,视力不好者由笔者不加解释读出每条项目,并记录患者回答的问题。15 min后收回调查表。本调查发放问卷46份,回收46份,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 本调查资料使用SPSS 10.0微机软件进行分析,用样本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 结果
患者总体压力属于轻度。与社会经济有关的事件压力水平最大,与疾病有关事件的压力次之,与环境有关的事件给患者造成的压力不明显,见表1。表1 压力评估结果
与疾病有关的压力源中,“不确定的术后结果”和“对主刀医生的信任程度不够或不了解”被评估为中度压力,其余的为轻度压力。“不知道接受治疗、护理的时间”和“对术前准备的不理解”两项压力不明显,见表2。
与环境有关的压力水平整体表现为不明显,其中“对医生护士不熟悉”为主要压力源,见表3。
与社会有关的压力源中“家属的担忧”和“没有亲人或朋友探视”被评估为轻度压力,其余四项为中度压力,见表4。表2 与疾病相关的压力源及压力评估表3 与医院环境相关的压力源及压力评估表4 与社会相关的压力源及压力评估
3 讨论
3.1 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患者减轻与疾病有关的压力 从本次调查中“不确定的术后结果”被评估为中度压力。有87%的患者担心手术不理想,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效果,希望手术后能获得较好的视力。但其期望值与医学的治愈标准有一定差距。目前视网膜解剖上的复位是判断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的一个主要标准,而不是以视功能增进作为判断成功的唯一标准。因此提示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高度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做到个性化护理。针对不同的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及个性特征进行心理疏导[2]。主动介绍视网膜脱离的相关知识,做好术前的健康,告知方案和预后情况,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减轻心理压力。
“对主刀医生的信任程度不够或不了解”评估为中度压力。 如果“沟通渠道”的不畅,患者不能得到确切的有关疾病的信息,在错误理解医护人员治疗护理行为的情况下,被动地接受各种检查和治疗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3]。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介绍主刀医生的临床经验与技术水平,并在患者面前表现出对手术成功的信心。将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的病例介绍给患者,耐心解答疑问,帮助患者消除思想上的顾虑,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对医嘱的依从性。
“体位限制”和“活动限制”也是引起心理压力的原因之一。裂孔性视网膜脱离需要根据裂孔的部位采取不同的体位,原则使裂孔处于最低位,以促进视网膜下液吸收,避免脱离范围扩大,增加手术难度。长时间限制活动和体位,患者从生理上和心理上难以适应和坚持。护理人员应耐心讲解术前减少活动和特定卧位对手术成功的重要性,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应加强病房巡视,了解患者体位保持情况和体位舒适程度,并积极采取措施减轻患者的不适。在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让患者感觉到护理人员对自己的关心,使情绪稳定下来。
3.2 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尽量避免环境因素对患者的影响 患者在承受由疾病所带来的身体上的不适和疼痛的同时,还必须面对“强制”所处的环境,生活自理能力的降低,对自身疾病情况的认知缺乏等突发状况,而有些医护行为的不完善也可能使患者的不安感受加深。因此当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详细介绍病区环境和主管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心理状态,收集资料,评估患者的整体需求,在条件允许下尽量满足患者对住院环境的要求,使患者尽快适应。
因本病房条件较好,标准两人间配置,中央空调,整体浴室,微波炉满足了患者的基本生活需要。本组患者对环境基本满意,并未因环境因素造成较明显的心理压力。
3.3 社会因素对患者造成的压力不容忽视 调查结果显示:与社会经济有关的事件压力水平最大。 “担心医疗费用的支付”为中度压力源。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了解患者经济状况和经济承受能力,对经济条件差的患者在治疗中帮助考虑经费问题,尽量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劳动力下降”、“家庭责任改变”和“担心学习和工作受到影响”的事件也被评估为中度压力源。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从入院的那刻起就发生了变化。在入院前患者在社会家庭活动中有更多的主观支配性,尤其是青壮年患者担负着更多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担心术后视力不好,影响工作和学习。因此入院后不适应角色的转化,产生了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从患者角度出发,指导患者积极寻求恰当的帮助与支持,主动参与护理活动,自觉调整精神心理压力。并强调在对患者给予护理支持以外也给予患者家庭必要的护理支持。合理安排家属探视和陪护有利于患者情绪的稳定。护理人员应尊重患者的感受,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影响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对自己的视力恢复程度有正确认识,使其对康复以后的工作生活安排有更多合理积极的设想。
4 小结
通过对46例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心理压力水平和压力源的评估,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计划及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术前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准确寻找压力源,提供心理支持,可以消除压力源对患者的干扰,减轻心理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保障患者手术疗效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
1 毛文书.眼,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44-145.
2 李淑文,高百利.运用心理护理程序对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齐鲁护理杂志,1998,4(5):60-61.
3 陆骏,李益民,孙红娟,等.应用医院应激量表指导护理措施的制定.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885-888.